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開展民生管理發展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主要工作
(一)關注民生辦實事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有力有序有效。建立了市公共衛生委員會,加強公共衛生應急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預案體系。組建傳染病疫情預警信息網絡,開展處置各類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演練。我市累計報告甲乙類傳染病15種2507例,比去年同期下降1.88%;丙類傳染病6種2610例,比去年上升17.41%。一是全力抗擊甲型H1N1流感疫情。高度重視,及早部署,科學應對,嚴抓落實,對照應急預案,層層組織培訓,全面督查落實醫療機構防治措施,加強疫情監測報告,及時向市公共衛生委員會、市政府和市委常務會議匯報,同時,廣泛宣傳教育,協調相關部門單位,群防群控抗擊疫情。目前,我市共報告確診病例1例,累計隔離觀察密切接觸者22名,預防服藥2名,一般接觸者健康監測85名,處置可疑報告事件4起,接聽社會咨詢電話1000余條。二是手足口病防控納入我市重點傳染病常態化管理。按照“分類管理、突出重點、一個關鍵”的防控策略,將早期發現并救治重癥患兒作為重點對象和關鍵目標,加強人員培訓,嚴密監測,規范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社區重點隨訪,積極開展健康宣教。累計報告病例627例,無重癥和死亡病例報告。三是霍亂、傷寒副傷寒等腸道傳染病防控平穩,無腸道類傳染病暴發疫情。加強艾滋病、結核病、狂犬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治,深入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宣講活動,加大檢測力度。免費治療新發結核病涂陽病人317人。繼續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工作,開展流腦、乙腦等新納入免疫規劃的疫苗接種。啟動流動兒童免疫規劃管理,前5個月共接種19.5萬人次。開展乙肝、麻疹疫苗查漏補種工作。
2、農民健康工程實施服務為民。一是新農合工作再創亮點。新農合政策不斷完善,均籌資標準不斷提高,參保群眾報銷比例和報銷水平大幅提高。2009年度全市97.4萬人參保,參保率達99.1%,參保人數連續兩年居浙江省縣市首位。截止6月底,共有37.96萬人次享受到新農合政策的實惠,累計報銷新農合基金8337.73萬元,基金使用率61.15%。同時,不斷完善信息化平臺建設,實現了從村到省五級聯網實時結報,5月中旬實現了在省人民醫院住院直接刷卡報銷。全市16鎮(街道)138家村級醫療機構已開通門診刷卡報銷。中央電視臺大型文獻記錄片《輝煌60年》攝制組專門到我市拍攝農醫保工作。二是農民健康體檢有序規范開展。啟動第二輪體檢工作,應檢55.6萬人,累計已完成26.7萬人,疾病檢出率32.8%。進一步健全體檢管理制度,加強體檢單位和人員資格督查,落實體檢醫生責任追究制。及時開展體檢對象追蹤服務和健康干預。三是城鄉公共衛生服務質量逐步提高。推行社區責任團隊服務制度,組建了80個社區責任團隊,成員由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人員組成,實行團隊長劃片分區負責制。開展團隊長、疾控、婦幼保健醫師、衛生監督協管員、責任醫師等分類分層培訓會,有效提高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3、推進居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行動。出臺《溫嶺市公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09-2011)》,到2011年,我市要實現“公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工作網絡覆蓋率100%;建立市、鎮、村三級培訓制度,健康教育專(兼)職人員培訓率達100%;建立公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講師團,巡講活動以村(社區)為單位覆蓋率100%。目前,我市已建立健康素養監測機構和監測評價體系,開展了公眾健康素養項目干預及監測調查,分發《居民健康知識讀本》每戶一冊,開展公民健康素養知識巡講和健康“五送”服務活動,提高公民健康素養水平。
市政府實事工程之一“關愛女性健康——粉紅絲帶”行動順利開展。由政府買單為群眾購買健康,主要對象為我市戶籍且40周歲以上的婦女免費普查包括乳腺鉬靶攝影檢查、乳腺外科觸診和B超檢查和婦科檢查等價值200元的項目。普查活動按照16個鎮、街道“定時定片”進行,主要通過當地政府婦聯組織,向各村居、企業、學校等單位婦女發放檢查卡,憑卡在市二院檢查。市政府將補貼500萬元用于檢查費用,其余費用由市二院直接減免。普查活動為時兩年,到2011年5月底結束。到6月底,已檢查婦女人數2017人,今年預計3.5萬人將成為受惠對象。
4、切實提高衛生監督執法能力。高度重視食品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監管,全面整治小餐飲、學校和建筑工地食堂、農家樂餐飲單位,督查整治全市小型餐飲單位和食堂1335家,其中無證經整改合格發證185家,取締無證476戶次。嚴把食品安全關,確保春節、“兩考”等重大節日和重要活動的食品衛生安全。全面實施校園衛生健康行動,建立健全食品定點采購配送制度和索證索票驗收臺帳制度,規范使用食品添加劑,督促指導落實食品衛生、飲用水衛生和傳染病防治工作措施。推進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和“五常法”管理,207家新批餐飲單位實施量化分級評審,開展餐飲業衛生監督信息公示。加大《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力度,提高用人單位管理人員和勞動者職業衛生法制意識和衛生水平。
(二)科學發展求實學明實情
局黨委在深入開展學習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中,建立健全黨委中心組、局機關學習制度,采取集中學、自學、專家輔學和交流討論等多種形式,豐富學習內容,深化學習效果。全系統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局班子深入基層開展蹲點調研,通過走訪、座談、民主懇談等形式,聽民聲、訪民情、查問題,征意見,認真梳理衛生科學發展思路,努力消除制約衛生事業發展的“瓶頸”。期間,局班子和各醫療衛生單位撰寫了10多篇調研文章,為衛生事業發展積極獻言獻策。
(三)構建和諧衛生重實踐
1、積極開展“公共衛生規范年”和“公共衛生人員素質提高年”活動,提高公共衛生水平。不斷深化公共衛生所規范化建設,加強公共衛生所檔案規范化管理,實行公衛人員年度學習學分制,開展業務培訓和考核,提高公衛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實踐技能。進一步優化衛生行政審批工作,完善提前介入指導服務和一線辦證,嚴格規范審批發證,優化服務,累計受理1022件,無超期和違規審批。
2、積極探索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優化醫療衛生資源。完善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研究制定《我市醫療資源整合方案》,引導全市醫療衛生資源合理配置。今年重點加快地名衛生院改革,順利完成東浦、高龍、貫莊和山市四家地名衛生院歸并,實現區域中心衛生院統一管理。調整全市村級醫療機構的設置規劃,制定了今后三年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計劃,進一步健全農村衛生服務網絡。
3、抓醫患和諧,完善醫療糾紛調解新機制。年初制訂出臺了《溫嶺市醫療糾紛預防處置暫行辦法》,成立市醫療糾紛調處中心,全市地名衛生院以上醫療單位全部參加醫療責任保險,正式實施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截止6月1日,共調處糾紛14起。
4、抓隊伍建設,提高衛技隊伍和衛生管理人員素質。調整充實了31名局管干部,加強了醫療衛生管理力量,優化了結構。順利完成了首輪2100名醫師定期考核和67名副高級職稱人員推薦評審。充分發揮市醫療質控中心和農村衛生協會作用,面向基層,開展業務培訓。完成217名基層骨干醫生的全科醫師崗位培訓考核,組織436名鄉村醫生注冊培訓和考試。
5、抓衛生行風,完善懲防體系建設。加強制度建設,制定《衛生系統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2012年工作細則》,分解任務,明確分工,強化責任。試行《黨風廉政建設三書兩報告制度》,及時了解掌握黨員干部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開展“衛生效率年”活動,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務水平,降低公務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加大醫療單位監管,進一步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開展醫療服務收費檢查,加強中央、省投資項目資金監管。妥善處理信訪投訴件61件。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1、衛生改革滯后,體制機制不暢。《食品安全法》貫徹實施后,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職能未落實到位,對餐飲業衛生監管工作帶來較大的影響。衛生監督體制改革未全面到位,特別是職業衛生監管體制改革滯后,制約著監督工作全面有效開展;2、公共衛生形勢嚴峻,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傷寒、霍亂等傳染病防控應急應對壓力巨大,公共衛生規范化建設有待進一步深化;3、健康工程面廣量大,提升水平仍需努力;4、醫療資源配置不佳,調整優化難度較大,基層衛生院建設任務艱巨;5、醫患關系十分緊張,和諧衛生步履艱難,隊伍素質面臨考驗,行風建設任重道遠等。
三、重點工作
1、緊抓改革機遇,全面推進衛生事業的改革和發展。圍繞國家和省即將出臺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結合我市實際,全力爭取國家支持項目,重點改善基層衛生院基礎設施,增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努力創建衛生強市,著力提升衛生創業創新能力。
2、緊抓疾病防控,保障群眾健康安全。繼續抓好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全力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確保不發生死亡病例。進一步抓好手足口病、傷寒、霍亂、艾滋病、結核病等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繼續開展鎮村干部的艾滋病防治知識宣講。嚴防輸入性瘧疾、登革熱等傳染病。認真做好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工作。強化流動兒童免疫規劃工作管理,配合教育部門落實好9月份的兒童入托、入學查驗接種證制度。繼續完善部門聯動機制,發揮公共衛生委員會和學校衛生協調小組的作用,落實好相關部門的職責,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按省政府辦公廳和衛生廳的部署,繼續開展以餐飲衛生監管為主要內容的食品衛生監管,保障市民餐飲消費安全。開展以制鞋業為重點的職業病危害評價,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及職業衛生服務機構等監督檢查,預防和控制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
3、緊抓“兩年”建設,增強公共衛生綜合管理能力。推進“公共衛生規范年”、“公共衛生人員素質提高年”活動,深化公共衛生所規范化建設。繼續深化衛生監督體制改革,加強助理監督員、村級衛生監督協管員的管理與指導,組織公共衛生規范化建設現場交流會及疾控技能競賽等活動,提高公共衛生整體服務水平。
4、緊抓農村衛生,逐步提升農民健康工程水平。克難攻堅,努力完成第二輪體檢任務。加強宣傳,引導群眾自覺參檢。完善新農合從省到村的五級聯網刷卡工程,繼續擴大省級醫療機構刷卡報銷范圍,開展村衛生室門診刷卡報銷定點單位的驗收、指導。加大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和考核力度。積極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團隊制度,開展團隊績效考核。總結推廣公共衛生分項試點成果,開展慢病專項督導。積極實施“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開展慢性病社區防治試點。
5、緊抓制度管理,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加強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規范管理,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規范化創建。針對基層醫療機構醫療質量管理和業務技術的薄弱環節,組建繼續教育專家庫,聘請市內各醫療專業的骨干人員,開展質控、院感、社區護理、病案書寫等培訓。以完善院前急救網絡為重點,加強應急救治體系建設。積極完成09年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改建和新建工作。深化“母嬰健康工程”和“婦女健康促進工程”。大力實施中醫藥攀登工程,圍繞創建全國中醫工作先進縣市目標,推進中醫事業發展。
6、緊抓行風建設,不斷提升衛生行業形象。加強醫務人員醫德醫風建設,繼續深化“弘揚白求恩精神,做人民滿意醫生”和“愛心、責任心、進取心”教育活動,開展行風民主評議“回頭看”活動。實施《衛生系統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9年工作細則》。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加大糾風力度,狠剎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治理和醫療服務中的不正之風,探索建立長效監督機制。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合理配置衛生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