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水務局2013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完成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18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55萬畝;改造中低產田面積0.85萬畝,完成水利工程蓄水0.365億方;整治山坪塘114口,新建蓄水池89口,新建防滲渠道29.53公里;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口5.78萬人。完成治理水土保持面積11.2平方公里。完成水產品產量0.89萬噸,水產業總產值0.99億元。整治病險水庫1座,修復江河堤防0.55公里。完成水系綠化面積共計36公頃。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
(一)以抗旱水源建設為重點,狠抓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快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成了14個一般小(二)型病險水庫的初步設計方案和上報立項,病險水庫整治工程網絡上報工作;龍興寺水庫、石柱房水庫、長河田三座水庫的除險加固通過了省級驗收;二是大力實施安全飲水工程。完成了中央資金159.62萬元的虛足樓水庫病險整治,2005年以來實施投入5490萬元,解決10.99萬人的安全飲水工程通過了省級檢查驗收,實施了2011年中央資金第三批安全飲水工程,完成投資2683萬元,解決了5.2萬人的安全飲水;三是小農水項目順利競爭立項。我局積極向省、市水務部門匯報,認真開展項目申報前期工作,經過省水利廳、省財政廳評審,該項目申報成功。該項目中央資金2400萬元,省級資金1800萬元,建設期3年。四是加強水利工程管理,強化施工現場督查,嚴把工程質量。
(二)抓項目規劃,進一步爭取上級資金。規劃爭取上報項目,是爭取水利建設資金、加快我區水利建設的關鍵。2013年,我局會同財政局積極申報、國家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通過艱苦努力,已成功申報,爭取中央、省、市級財政資金4350萬元,項目涉及區通灘鎮、石寨鄉、彌陀鎮等8個鄉鎮,建設期為3年(2013-2014年)。主要通過新建渠道、整治山坪塘、整治引水堰、整治提灌站和新建蓄水池等“五小”水利工程,進一步完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改善農村生活生產條件、提高全區的抗旱防洪能力。爭取了2013年中央資金1250萬元,解決我區2.5萬人的飲水安全,力爭在“十二五”實現我區農村自來水“村村通”。爭取了病險水庫整治項目,上報的14座一般小(2)型水庫獲省級資金700萬元,在2013年實施。
(三)大力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通過“一事一議”的形式,由受益群眾確定工程實施方式,完成了石寨鄉徐碥河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完成投資260.38萬元,其中省級投資200萬元。完成了2013年區創森辦下達給由我局牽頭的目標任務,石寨鄉龍興寺水庫庫區綠化10公頃,石寨鄉徐碥河水庫庫區綠化5公頃,石寨鄉徐碥河小流域治理17公頃,2013年完成水系綠化面積共計32公頃。
(四)調結構,努力發展綠色水產經濟。大力發展綠色特色水產養殖,充分利用我區水產養殖的自然優勢,大力引進養殖新模式、新技術,引導養殖戶打破常規傳統的養殖方式,利用池塘、稻田精養名特優水產品種,主養中華倒刺鲃、黃顙魚等,減少鯉、鯽、鰱、鳙魚等常規魚類養殖。目前全區各類大中型養殖戶已達370余戶,面積8000余畝,其中名特優品種占到了56%以上,為市場提供健康的、綠色的水產品。
(五)積極開展“兩江四岸”整治,打造“醉美”。一是我局按照“兩江四岸”整治要求,積極加快規劃區內船型金屬網箱養殖設施整治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整治工作,依次開展了摸底調查、資產評估、簽訂協議等工作。共組織入戶調查140人次,召開網箱養殖業主動員會3次,入戶做拆除搬遷工作120人次,簽訂拆除協議12戶,簽訂搬遷協議2戶。目前回收養殖設施12個,已全部切割養殖設施。二是為鞏固“兩江四岸”整治成果,杜絕濱江路河灘地擺攤設點等經營行為的發生,根據府閱【2013】17號文件精神,我局已招聘10名水政監察協管員組成水政監察執法中隊,對濱江路河灘地進行日常巡查管理。
(六)狠抓防汛抗旱工作。一是抓“7.22”和“7.23”特大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及時啟動預案,積極開展有效地組織抗洪搶險人員,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扎實開展搶險救災工作;迅速通報汛情,在第一時間將洪峰汛情通知到各鄉鎮街和相關單位,并通過多種形式將汛情及時傳達到沿江群眾、企事業單位和各商戶,出動LED電子顯示屏宣傳車在重點街道巡回宣傳洪峰水情;加強災情收集,及時上報災情,堅持24小時值班,以高度的責任心做好值班工作;加強險工險段監測。對118處重點水利工程和26個山地災害易發點進行重點監測,實時觀察水情、災情的變化,嚴防死守。取得了抗擊“7.23”特大洪災的全面勝利,我局被市委市政府、區委區政府表彰為“抗擊7.23特大洪澇災害先進集體”。二是山洪災害縣級非工程措施建設工作。我局認真組織編制項目方案,積極向省防辦和市防辦溝通、匯報后,被列入全省117個實施山洪災害縣級非工程措施建設范圍,并列入2011年實施建設的區縣。中央補助400萬元,省級補助70萬元,區縣投入130萬元。目前已經完成建設自動監測視頻站1個,其他具體建設項目正在開展招投標。三是大力開展水利工程防汛工作。全面完成水利工程防汛準備工作,登記上報了水庫責任人名單,對全區水利工程進行了汛前大檢查,確保了水利工程安全。
(七)扎實開展水利普查工作。至今年9月已全面完成數據收集匯總上報工作,目前已進入資料整理歸檔和驗收準備工作階段。在檔案整理歸檔過程中,嚴格按照要求詳細核對,根據目錄進行反復核查,查漏補缺,確保水利普查資料及時整理歸檔。
(八)全面推行水行政執法責任制。我局堅持把行政執法責任制列入了議事日程,與全局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落實依法行政工作責任。嚴格執行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制度,加強水務行政審批制度建設,在2013年河道采砂辦證工作中,共受理河道采砂申請54份,辦理河道采砂許可證54個,河道采砂許可審批辦結率達到100%。嚴格執行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加強征收水保兩費力度,強化水土保持執法制度,堅決遏制水土流失行為發展。
(九)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我局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加大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力度。大力推行漁業科技養殖,取締飲用水和備用水源水庫網箱養魚和施肥養魚,清理水庫周圍的垃圾和有礙水環境的突出問題;加強水事執法力度,進一步規范水事秩序,加強河道管理,嚴禁制止向河道直接傾倒生活、工業、建筑垃圾等行為,清理河道垃圾,確保行洪安全。
(十)大力開展安全工作。一是漁業船舶安全。漁業船舶年審工作,在市船檢處的帶領下,堅持“安全適航”的原則,嚴格把關,全區漁業船舶年審率100%,年審合格率達94%,通過整改,合格率達99.5%,及時解決安全隱患。二是河道采砂安全。實行了每年5月—10月的禁采制度,強化了執法檢查,堅決打擊非法采砂活動。共召開了河道采砂安全工作會議5次,與采砂業主簽定采砂安全生產責任書19份,全年無采砂安全事故的發生。三是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加強對在建水利工程中安全檢查,落實病險水利工程安全負責人制,隨時跟蹤監測。四是強化安全飲水水源和水質安全。為了保證人民群眾喝上放心水,我局會同區衛生局、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加強對水質進行監測,建立了水源保護區,劃定了水源保護范圍,會同環保部門對水庫水源進行監測。
三、2013年工作安排
(一)工作思路
2013年我區水利工作要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以人民的幸福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為宗旨,轉變發展思路,樹立大水利的發展理念,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步伐,科學規劃和建設水利基礎,科學管理和利用水資源,加強民生水利建設,為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二)發展目標和主要工作
一是按照大水利和全域灌溉理念,為區水利基礎設施進行全方位科學規劃,要建設“蓄水有塘庫、灌溉有渠堰、排澇有溝涵”的全域灌溉體系,形成“蓄引提攔結合,庫塘相連,溝渠相通,水系成網”的水利格局,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社會經濟用水有保障,水生態環境平衡,人水和諧,以滿足我區未來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水資源和水利設施需求。
二是加強水源建設。整治病險水庫14座,完成投資1400萬元,整合涉農項目,加強山坪塘和蓄水池建設,完成整治山坪塘40口、新建山坪塘10口的任務,整治、新建渠道15公里。實現水源有保障、能灌也能排的生產要求。
三是加快“村村通”自來水民生工程建設,投入中央資金萬元,完成2.5萬人飲水安全項目建設,讓群眾生活滿意、生產方便。
四是積極加快雙河水庫可行性研究階段勘測設計有關工作,加快銜接省水利廳、省發改委和長江委的審查、評估和立項,爭取在2013年4月30日實現水庫“封庫”,加快建設水利大區的目標。
五是加快第一次在我區實施的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確保工程進度,努力做好現場監督工作,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確保項目質量,同時加強項目資金的管理,保證專款專用,爭取實現“開門紅”,高效、快捷地完成小農水第一年的建設任務,迎接明年3月份省級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