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信息化建設指導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信息化建設指導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縣、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市直各委、辦、局(公司):

      *市所轄縣區的信息化建設是*市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貫徹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數字*”的決定》(南發〔*〕11號)文件精神,落實《*市“十五”信息化發展規劃》(南府辦〔*〕116號),加快*市信息化建設整體步伐,根據《*市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南府發〔〕7號),現對推進*市縣區信息化建設,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縣區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遵循原則

      縣區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遵循國家、自治區和我市信息化建設指導方針,圍繞我市“十五”信息化發展規劃,以“標準統一、條塊協調、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為宗旨,以網絡為基礎,以應用為重點,以信息資源整合開發利用為核心,以信息化軟環境為保障,大力促進信息技術在政府、企事業單位和人民日常生活等各個領域的應用,提升轄區管理、生產和生活質量,促進經濟建設,加快社會發展。

      縣區信息化建設應遵循以下原則:

      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原則。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必須由政府牽頭,充分發揮政府統籌規劃、宏觀調控、組織推進、統一標準、政策導向等作用,通過政務信息化和行業信息化試點,帶動全社會的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通過市場化運作來加快信息化建設。

      全面規劃、重點突破原則。各縣區要按照全市信息化總體規劃,綜合考慮縣區現有的信息化基礎條件以及發展戰略,對縣區的信息化建設進行全面規劃,實現與市信息化總體規劃的銜接,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在抓好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注重信息化的推廣應用,以應用和需求帶動信息化項目的建設,促進縣區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分級負責、整合發展原則。加強與市信息化主管部門和其他各縣區信息化管理部門的聯系,發揮各自優勢,分級負責建設縣區信息基礎設施和應用系統,有效整合和充分共享各縣區的信息資源,以發揮其整體優勢。

      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縣區信息化是*市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縣區應該立足實際,抓好轄區內公共應用系統的應用與培訓,抓好特色信息化項目的開發與建設,克服“大而全”思想,減少重復投資。

      二、縣區信息化建設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縣區信息化建設要緊緊圍繞實現*市“十五”信息化建設目標與任務,加快步伐,持續發展。

      縣區信息化建設的總目標是:調動和依靠各方面力量,突出重點,高標準、高起點地加快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在2010年完成以下任務:實現城鎮和鄉村語音、數字和廣電網絡的全覆蓋;通過實施電子政務工程,推進政府信息化,基本實現政務網絡化辦公;通過在各行業推廣應用信息技術,促進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廣大農村能通過各種信息傳播渠道,享受農業信息服務,能初步開展農產品網上交易,企事業單位基本實現信息化管理,能初步開展在線商務服務;通過實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縣區所屬中小學校實現“校校通”、課件資源共享和多媒體教學;通過整合政府公眾服務業務,推廣電子社區應用,做到便民服務,并加大信息化知識宣傳和技能培訓力度,推廣建立覆蓋社區的信息化培訓體系,基本普及居民信息化知識與技能。

      縣區信息化建設的主要任務是:

      (一)建設和完善信息基礎網絡

      協調組織電信、廣電、移動、聯通、網通等網絡運營商,加快轄區內語音、數字和廣電骨干網絡的建設,實現社區、鄉鎮、村屯的“最后一公里”網絡覆蓋;積極引導和鼓勵個人和企事業單位通過各種方式使用語音、數字和廣電網絡,鼓勵家庭、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寬帶接入互聯網。結合本縣區實際,可在必要、安全的前提下搭建移動辦公環境。

      (二)建設和整合統一的縣區電子政務網絡

      各縣區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和可能,以業務和應用為導向,建立起連接縣(城區)、鄉鎮(街道)、村屯(社區)的政務信息網絡系統,構筑轄區內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并以統一的出口和市電子政務網絡互聯;縣區政務網絡平臺的維護和運行根據縣區的實際情況,可選擇自主維護、外包或者托管等方式。

      (三)推廣使用電子政務公共應用系統

      大力推進由市統一組織開發的公共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在本縣區的使用,即內網網站及辦公自動化系統、通用公文管理系統、視頻會議系統、政務信息系統、數據交換與共享平臺等系統的推廣應用。

      (四)逐步建設和完善縣區政府部門業務系統

      縣區各部門要加強與市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聯系,共同規劃和建設好相關的業務信息資源數據庫和業務系統(如項目數據庫系統,財務管理系統,人事管理系統,統計信息數據庫系統,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社保醫保等五保系統,人口數據管理系統等),實現資源共享和經驗共享,減少重復投資。在內部辦公自動化系統應用較為成熟的情況下,逐步將部分政務工作搬到網上,實現網上辦公。

      (五)建立縣情/區情數據庫系統

      建立和完善縣情/區情數據庫系統,對轄區內地理信息、資源信息、法人信息、工農業產品信息、服務業信息、社會經濟信息和科教文衛體信息等進行采集和加工,并通過市政府網站、縣區政府網站、市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呼叫中心系統、信息服務終端)等途徑進行。

      (六)建立面向社會的政府公共信息服務體系

      各縣區要建設、運行、管理好市政府門戶網站中各自的二級網站,落實相應的人員與機構,定時更新政務及相關服務信息,不斷增加網上政務服務的內容。

      (七)抓好農業信息服務工作

      大力推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與經營中的應用。加快農業信息采集網建設,收集、開發和利用各種農業產銷信息、農業科技信息、農業統計信息、鄉鎮企業信息和農業的預測預報信息;建立土地的基本數據和動態數據庫,為農田及作物建立育種、灌溉、施肥等有效指導,實現節能、降耗、增產的信息保障系統;抓好農業信息服務,做好信息進村入戶工作,以農業信息服務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組織農業龍頭企業、種植專業戶、農業專業協會上網;積極推動農業電子商務服務。

      (八)抓好企業信息化工作

      通過示范效應,推動有條件的直屬企業進行信息化改造。通過使用業務管理信息系統(MIS)和辦公自動化系統(OA)提升企業的決策和管理水平;通過在研發和生產各個環節中普及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輔助制造(CAM)、產品數據管理(PDM)、MRPII/ERP等先進的信息應用系統,實現企業研發與生產的信息化;通過使用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供應鏈管理系統(SCM)和電子商務技術等提升企業采購銷售系統的市場化水平;大力鼓勵企業上網,積極倡導各企業開展電子商務。

      (九)提升服務業信息化水平

      以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服務業是“十五”期間市信息化工作三項示范工程之一,縣區要把推動商貿企業的管理信息化與電子商務、餐飲賓館和旅游業的信息化改造、社區服務信息化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同時配合市有關部門做好轄區內服務業的信息化改造及全市現代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有條件的縣區,可根據自身實際,規劃和建設現代物流信息平臺。

      (十)培育并扶持轄區內的信息產業

      有條件的縣區,可以建立信息產品銷售市場;各縣區可以根據自己的人才、技術和資源優勢,結合*市的總體規劃,重點培育和扶持轄區內的軟件企業、信息產品制造企業和信息服務企業。

      (十一)抓好教育信息化工作

      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推進以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的普及和運用;按照全市規劃,配合市教育主管部門,通過衛星電視地面接收站及互聯網等多種手段,建設好轄區內的教育專網,實現轄區內中小學校的“校校通”,從而實現教育資源的充分共享。

      (十二)加快電子社區建設

      進行電子社區建設可以方便群眾生活,提高生活質量,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受信息化成果。要充分調動社會資金和引導相關企業,對轄區內基礎較好的社區,進行智能化建設和改造:建設社區服務信息系統,提供家政服務、房屋維修、防火防盜、監控報警、水電氣數據自動采集、家庭醫療保健、社區文化娛樂健身活動等業務,積極拓展網絡銀行、一卡通、視頻點播、寬帶接入、電子書城、電子商城等新業務,最終使信息消費和電子商務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市社會應急聯動平臺,建立和完善區縣應急救助與非應急求助體系。

      (十三)做好信息化宣傳培訓工作,普及信息化知識與技能

      應制定縣區信息化知識普及宣傳計劃。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及各種宣傳手段,對轄區廣大的城鎮和農村居民普及信息專業知識,強化信息化意識。

      要發揮各級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的作用,切實有效地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開展電子政務知識與技能培訓。重點針對全市公共電子政務應用系統(內網網站及辦公自動化系統、通用公文管理系統、視頻會議系統、政務信息系統等)進行培訓。

      制定公務員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標準和培訓計劃,制定考核標準和制度,編制培訓教材,落實培訓機構;要大力推廣建立覆蓋社區的信息化培訓推廣體系,使社會和公眾掌握信息技術和技能,享受便民的電子政務服務和便捷的電子商務服務,提高生活質量和辦事效率。

      三、加快縣區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措施

      (一)強化組織與領導,推進具體工作

      各縣區要站在全局的戰略高度,增強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充分認識信息化對縣區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認識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為推進具體工作,首先要健全領導機構,各縣區要成立以縣區黨政“一把手”為組長的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統稱為“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辦公室的設置要做到編制、機構和經費的“三落實”,并賦予管理和協調本縣區信息化工作的相關職能。

      要制定和完善信息化工作制度,落實責任制,強化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信息化建設的目標任務按時完成。

      要加強與上級信息化主管部門(*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和其他各縣區主管部門之間的互動與協調,形成“全市一心”的信息化工作整體合力,保證縣區信息化建設按照我市和縣區發展規劃,有計劃、分層次、有步驟地實施。

      (二)專項投入與多渠道籌資相結合,保證信息化建設資金

      縣區要將信息化經費納入縣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財政上確保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積極爭取上級各有關部門的經費支持,并多渠道籌集資金,推動轄區內行業信息化和社區信息化進程。

      (三)建立信息化人才培養機制

      信息化建設需要大批優秀的管理與技術人才作保障。縣區在積極引進人才的同時,要立足對現有人員的教育和培訓,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重點,對各行各業人員進行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的信息技術教育,重點對在職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專業人員、信息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或繼續教育,培養一批精通信息技術、業務及管理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加大對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力度。要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引進、培養和造就信息化建設所需的各類人才,逐步在本轄區形成豐富的信息化人才資源。

      加強信息化人才的引進。要更新觀念,制定優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引進高素質的信息專業人才和復合型人才。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站|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亚洲黄色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无码|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综合成人91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