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行政效能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機關各科室及局直屬各單位: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20*]11號和市委[20*]6號關于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民政行政行為,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質量,優化民政政務環境,提升民政形象,現結合我局實際,特制定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委九屆四次全會及市委二屆九次全會精神,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為公眾提供方便、優質、高效的服務。
二、工作目標
通過加強效能建設,著力解決民政政務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使民政環境進一步優化,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努力建設依法行政、高效優質、民主公開、清正廉潔、人民滿意的民政機關。
(一)提高認識,精心組織
一是加強領導。成立以局長張敏為組長,副局長李毅、機關黨委書記楊家聰為副組長,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局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工作人員為白復蘇、孫啟洋、高莉,辦公室主任由白復蘇同志兼任,具體負責此次活動的實施工作。
二是提高認識。通過召開全局干部職工會議等形式,組織學習貫徹省市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充分認識開展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的重要性,動員全局干部職工自覺改進作風,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服務質量。
三是加強宣傳。利用民政信息簡報和民政信息網站,在全市廣泛宣傳民政系統開展機關行政效能建設活動的動態和具體措施,做到人人皆知。
四是明確責任。局機關各科室和直屬各事業單位要高度重視行政效能建設,認真結合自身實際,作出具體安排,精心組織實施,努力確保思想到位、工作到位、責任落實到位。各科室(單位)負責人要切實履行職責,統籌處理好日常工作和開展行政效能建設工作的關系,做到兩不誤、兩促進。
五是搞好督查。局辦公室將定期對各科室(單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科室(單位)要加強行政效能建設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及時向局辦公室報送相關的信息和材料。局黨組將把此項活動納入今年的目標進行考核,對貫徹落實好的科室和單位予以表彰,對組織不得力、措施不到位、工作走過場的科室和單位將扣減目標分,并追究有關負責人的責任。
(二)規范行政審批,提高服務質量
一是按照從簡原則,繼續清理、精簡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重點解決行政審批項目多、程序多和時間長的問題。要簡化審批環節,合理設置程序,理順部門之間和機關內部的職能關系,取消不必要的中間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提高現場辦結率和按時辦結率。同時對已取消和調整的行政審批事項要加強銜接,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的監督,防止行政不作為或者利用備案、核準等形式搞變相審批。
二是推進“陽光”審批,堅持“三公開、一監督”,即公開審批時間,公開審批結果,自覺接受監督。通過制作政務、黨務、事務公開欄,公開行政效能投訴電話,將“辦事流程、辦事指南、行政審批事項、服務性收費標準和依據以及外出辦事人員去向”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公開,認真解決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為服務對象最大限度的提供滿意的服務。
(三)落實“三項制度”,實施效能問責
一要認真落實首問負責制。機關工作人員要實行掛牌上崗,對前來辦理行政審批事項、銜接工作事務或咨詢、反映情況的單位和個人,做到熱情周到、首問必答、負責到底。首問責任人職責范圍內的事項,能當場辦結的要當場辦結,不能當場辦結的要告知辦結時間;對不屬于首問責任人承辦或非本機關職責范圍的事項,應向當事人提供熱情的告知和引領服務,屬本機關辦理的事項要及時轉交承辦人,并負責跟蹤辦理。對申報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必須當場明確告知,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接待、推諉延誤。
二要嚴格執行限時辦結制。本機關辦理的行政許可或非行政許可審批及其他申報事項,必須在規定期限或者本機關承諾的期限內辦結。對特別緊急的事項要急事急辦,隨到隨辦。情況特殊需超過辦事時限的,要經主要領導批準并事先告知審批對象。
三要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要全面推行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重點的行政問責制度,明確問責范圍,規范問責程序,加大責任追究力度,提高機關執行力和公信力。要建立和完善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對政務服務中心民政窗口和重要審批事項進行全程監督。對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影響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貽誤行政管理工作或損害當事方合法權益的,要堅決追究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四)轉變機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
采取“六不準三公開一強化”的措施,不斷加強行政效能建設,以硬措施優化軟環境,以軟環境的改善促進民政事業跨越發展、和諧發展。“六不準”:不準遲到早退,擅自脫崗離崗;不準利用工作之便吃、拿、卡、要;不準工作時間竄崗閑聊、上網聊天、玩游戲;不準對服務對象故意刁難、態度蠻橫;不準辦事拖延、互相推諉;不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公開”:公開職責,公開辦事程序,公開辦事結果。“一強化”即強化制度建設。
三、實施步驟
機關效能建設按四個階段分步實施。
第一階段:學習動員(5月—6月)
一是動員部署。召開全局干部職工動員大會,對機關加強行政效能建設活動進行動員和部署,明確活動目的及意義,統一思想認識,端正思想態度。
二是專題學習。第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切實加強對單位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第二,重點開展兩個講座(即:規范化服務型機關建設、黨風廉政和反腐敗教育),提高干部職工綜合素質。第三,有針對性地組織廣大干部職工認真學習省、市有關效能建設方面的相關文件精神。學習中,采取領導干部深入講、先進典型示范帶、干部職工交流學、針對性開展討論、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將學習內容復印,下發到各支部、各科室,以黨支部組織學習和個人自學為主,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保證學習效果,真正達到提高思想認識和提高行政效能的目的。
第二階段:查找問題,建章立制(7月—8月)
一是查擺問題。要本著“深入找問題、重點找原因”的態度,對照優化發展環境、加強效能建設,全面提高單位公信力和執行力的要求,認真總結近年來的工作情況,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把握問題的癥結。要采取召開座談會、問卷調查、設置意見箱等形式,廣泛征求機關干部、基層單位、服務對象和社會各界的意見。
二是歸納梳理。局機關及局直屬單位針對查擺出的問題以及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務公開、效能建設的要求,重點圍繞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的執行情況進行認真歸納梳理,按照要求,填好《機關行政效能建設自查表》,并進行公示。
三是建章立制。局機關及局直屬單位在認真梳理問題的基礎上,根據省委和市委、市政府的文件要求,抓重點,突難點,提出改進機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的辦法和措施,進一步完善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工作機制、管理機制、創新機制、激勵機制,使機關效能建設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第三階段:整改提高(9月—10月)
局機關及局直屬單位要針對征求的意見和查找出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認真清理行政審批、年檢、年審、換證事項,簡化審批環節,編制并完善內部工作流程,明確每個環節的責任人、辦理時限。建立行政效能投訴制度,設立投訴舉報電話,及時受理群眾投訴,加大對損害發展環境行為的監督和查處力度。
第四階段:督促檢查,總結驗收(11月—12月)
局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將派出督查組,對局機關及局直屬單位開展優化政務環境、加強行政效能建設工作進行檢查驗收,并將驗收情況予以通報。
活動結束后,局直屬各事業單位要將活動開展情況的總結于20*年12月31日前書面報局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