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設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一年建設工作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省委十屆二次全會和市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繼續圍繞“加快建設粵東城鎮群中心,實現*全面振興和崛起”的發展目標,發揮城鄉建設的組織協調指導作用,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步伐,加大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和建筑節能力度,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加快改革發展步伐,加強科技創新,推動建設行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強法制、精神文明和黨風廉政建設,以更加務實的作風,著力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推動建設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今年建設工作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完成建筑業施工產值128億元,房屋竣工面積700萬平方米;商品房投資額30億元,新開工面積18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00萬平方米;舊城改造新開工面積57萬平方米,竣工面積30萬平方米,竣工新樓60幢;設計面積348萬平方米,投資概算40億元,業務收入1.4億元;燃氣銷售量100萬噸,銷售額50億元,新增管道燃氣用戶9000戶;散裝水泥使用量82萬噸,商品混凝土使用量94萬立方米,新型墻體材料使用量25萬立方米。
為順利完成上述預期目標,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創新,狠抓落實,全力推進六項工作。
一、以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全力推進城鄉建設
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布局合理、功能互補、聯系便捷、協調發展的要求,以新一輪市政基礎設施的大建設,推動各種要素的大集聚,拉動我市新一輪經濟的大發展。要妥善處理好城建工作的“三個關系”,即處理好大工程與小項目的關系,注重大小兼顧,實現整體發展;處理好新區建設與舊城改造的關系,注重新舊并舉,實現統籌發展;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建設宜居城市,實現和諧發展。要全力加快海濱路中段、西段道路改造和天山北路、迴瀾橋改造、金泰立橋首層道路、蘭水星主題公園周邊市政道路、東區污水處理廠廠外截污干管等項目建設,啟動焰峰路、嵩山北路、東壩仔周邊道路及北軸污水處理廠廠外污水收集系統等市政項目建設,抓好濠洲路、中山西路、南澳路、韶山路、海霸王周邊排水系統等項目的籌備工作。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高起點、高標準建設一批綠化、美化、亮化的市政“景觀工程”。繼續加大管道燃氣建設力度,啟動中心城區管道燃氣實施特許經營相關準備工作,加快升平工業區氣化站及金平區民營科技園燃氣工程建設,積極穩妥推進天然氣置換工作。創新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繼續采用BOT、TOT、BT等多種方式,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市政項目,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著力突破資金短缺瓶頸;探索政府投資工程建設組織實施方式改革,提高項目建設管理水平。
進一步加強風景名勝區建設管理。以通過省級風景名勝區考評驗收為動力,深入貫徹落實《風景名勝區條例》,加強礐石風景名勝區綜合整治,嚴格執行風景區建設項目定點和設計方案審批制度,進一步規范建設行為,防止違法建設和破壞性建設;加快侏羅紀公園建設,力爭在今年國慶節建成開放。進一步抓好北山灣度假區規劃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盤活存量土地,加快發展。
二、全面實施“建筑強市”戰略,全力推進建筑業結構優化升級
全面實施“建筑強市”戰略。加快建筑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我市建筑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勞動密集型向科技型、速度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研究出臺加快我市建筑業改革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提出調整產業結構、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產業素質等具體扶持措施,促成市政府將建筑業作為重要支柱產業予以大力扶持。認真貫徹新修訂的《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制訂企業資質培育工作計劃,加強分類指導,引導建筑企業做好應對新一輪資質就位準備工作。積極培育高等級資質企業,扶持1至2家實力強、發展前景好的大型企業向特級資質沖刺,形成一批具有科研、設計、采購、施工管理和融資能力的大型建筑企業;引導專業施工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形成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專業市場的施工能力;積極培育勞務分包市場,鼓勵現有成建制建筑勞務隊伍申請勞務分包資質,今年爭取培育10家勞務分包企業,使我市勞務分包市場形成一定規模;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改制、聯合和重組,發展成為施工設計一體化企業,提高參與高端建筑市場的競爭能力。
加快“走出去”步伐。圍繞“鞏固傳統市場,開拓重點市場,培育新興市場”的思路,發揚我市施工隊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建筑鐵軍”精神,在鞏固發展現有規模市場的基礎上,千方百計拓展建筑業市場空間,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在信息、形勢分析、行業指導、部門協調等方面上下功夫,積極引導企業在市場布局上進行錯位競爭。要研究建立激勵機制,對產值高、轉移外稅額度大的外出施工企業予以獎勵,并對外出施工企業在資質升級、培訓鑒定和創優評先等方面給予扶持。各建筑企業要加強對建筑市場布局分析研究,在市場容量、投入產出比、政策環境等方面作出判斷評價,集中力量開拓利潤率高、政策環境好的外地市場,規避經營風險;同時要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管理,健全賬證,主動適應稅收政策調整形勢,抓好外出施工企業所得稅轉移工作,為*經濟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三、創新改造模式,全力推進舊城改造
積極推進舊城改造。遵循“政府主導、規劃先行、政策扶持、引入競爭、企業運作、部門配合”的原則,加快舊城改造步伐。以改善居住環境為前提,加大解危濟困力度;以保護歷史建筑風貌為基礎,優化規劃設計;以路網建設為先行,提升區位價值;以實現良性循環為目標,創新改造模式。對尚未改造舊城片區進行統一規劃,劃定成片改造范圍,開展詳細規劃編制、現狀調查和經濟評估,形成若干個如“小公園”、“海濱路西段”的改造方案,作為我市舊城改造項目儲備,適時進行招商引資。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改變以往政府下達計劃的方式,代之以通過土地公開掛牌、拍賣、項目招標等方式選擇最具實力的企業作為主體實施改造。要積極推動梅溪河沿岸及烏橋島改造項目的上馬建設,引入有實力、有品牌、具有良好社會信譽的企業參與項目改造建設,力爭用5年時間將烏橋島改造成為一個生態型的高尚居住區;繼續推進“新興片區”、小公園歷史風貌保護區和海濱路西段片區改造,加快舊城改造遺留片點建設進度,今年完成改造片點3個以上,回遷居民200戶。
加強房屋拆遷管理。嚴格執行拆遷程序,制訂符合我市實際的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探索實行拆遷前聽證制度,切實維護被拆遷人合法權益;積極研究改造、解困、安置等相聯動的拆遷管理機制,創新拆遷模式,從制度上推動拆遷工作,破解重點建設項目“拆遷難”問題。
四、完善監管機制,全力推進建設行業健康發展
進一步規范建筑市場秩序。繼續完善工程招標投標管理配套制度,爭取《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的意見》和《*經濟特區建設工程施工招標評標辦法》盡早頒布實施。研究出臺防范圍標串標行為相關措施,加大對工程招投標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強中標后項目的監管檢查,強化評標專家培訓教育、定期考核和準入清出,進一步規范有形建筑市場管理。推進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完善不良行為記錄和公示制度,建立社會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做好信息,強化標準定額實施監管,規范工程造價咨詢市場。繼續抓好清欠“回頭看”工作,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整治欠薪專項行動,并通過加強項目監管、嚴格用工管理等措施,建立健全清欠長效機制,從源頭上防范新欠發生。
不斷提高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強化責任考核,進一步落實建設各方主體安全責任。認真落實建筑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健全安全生產形勢分析、約談、預警和應急管理等制度,不斷完善安全生產保障機制。繼續深化以預防高處墜落和施工坍塌為重點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全面實施建筑機械初始使用登記和安裝使用登記管理,建立建筑施工起重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推行建筑工人“平安卡”管理制度,加強對一線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促進建筑工人的有序流動。繼續推行工程質量巡查制度,深化工程質量通病專項整治,提高工程質量水平。深入開展質量創優活動,研究出臺創優激勵機制,調動各方創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各級安全、質量監督隊伍建設,改進監督管理方式,繼續實施差別化管理,提高巡查頻率,加大處罰力度,及時發現和處理質量安全隱患。
繼續加強勘察設計管理。認真貫徹落實《*省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組織開展勘察設計市場檢查,加強對勘察設計活動的監管。抓緊制訂《*市勘察設計企業誠信管理辦法》,完善信用檔案,推進勘察設計市場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施工圖審查制度,全面落實建筑節能設計各項要求,提高勘察設計質量。研究推行勘察設計責任保險制度,促進勘察設計行業的發展。
強化燃氣市場監管。組織開展燃氣企業經營許可延續工作,把好燃氣企業準入清出關。繼續深化燃氣市場專項整治,推行燃氣行業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切實規范燃氣市場。加強瓶裝燃氣市場監管,鼓勵燃氣企業創新經營模式,設置瓶裝供應站,完善供應布局。理順燃氣執法體制,繼續提請市政府盡快成立燃氣執法機構,構建燃氣管理長效機制。加強燃氣供應管理,完善供應預案,確保燃氣穩定供應。
加強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管理。組織開展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換證工作,加強資質動態管理,嚴把市場準入清出關,進一步規范我市房地產市場秩序。
五、加強建筑節能和科技創新,全力推進建設科技工作
大力推進建筑節能。建筑節能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節能減排的要求,把建筑節能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著力推動建設事業集約式發展。建立“政府推動、政策引導、科技支撐、市場調節”的節能推進機制,強化以實施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為主要內容的工程建設全過程監管,突出抓好按圖施工和建筑節能分部驗收,確保新建建筑施工圖文件建筑節能設計合格率和施工執行率達到100%。積極發展“綠色建筑”,繼續開展建筑節能示范工程試點,總結經驗,穩步推廣。加強散裝水泥、商品混凝土、新型墻材推廣應用工作,加強商品混凝土產品質量檢測監督,全面推進我市“推散禁現禁實”工作。
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樹立科技興業意識,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鼓勵多渠道、多方面加大建設科技投入,加快形成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的新的競爭優勢。加強對設立技術研發中心的謀劃,引導骨干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單位合作,逐步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并在一定時間內取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創建科技示范工程,推廣應用“四新”技術,加強工法、專利研發和申報,廣泛開展QC活動,爭創部級、省級工法、QC成果及專利。
加強建設行業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建設職校、協會、學會的積極作用,全面實施教育培訓計劃,開展專業技術人員、注冊執業人員培訓和繼續教育。加強職業技能鑒定工作,擴大考評鑒定范圍,實施送教上門和施工現場考核鑒定,積極主動為施工企業服務。建立健全培養、吸引和使用人才機制,加快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注冊執業人員、關鍵崗位技術人員和一線操作人員等人才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結構合理、專業齊全的高層次、高技能建設人才隊伍。
六、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全力推進公共服務工作
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以推進新一輪思想解放為重點,認真抓好省委十屆二次全會、市委九屆四次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組織好、開展好建設系統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深入開展城鄉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助活動,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構建黨建工作新格局。充分發揮各級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關注民生,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繼續深入開展建設系統爭創“好班子、好科長、優秀公務員”活動,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隊伍。以市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局窗口為重點,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機關建設,提高機關效能。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完善行政執法評議考核制、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行政執法責任制,規范建設行政執法行為;深入扎實推進“*”普法工作,創新普法方式,提高普法效果,切實增強建設系統干部職工的法律意識。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主線,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行政效能監察工作力度,堅決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為建設事業發展提供堅實保證。配合有關部門實施重點工程同步預防職務犯罪,確保工程優質,干部優秀。此外,要認真做建設系統計劃生育綜合治理工作,確保圓滿完成計劃生育責任目標。
同志們,做好今年全市建設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讓我們在*精神指引下,扎實工作,開拓進取,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全市建設事業新一輪大發展,為“加快建設粵東城鎮群中心,實現*全面振興和崛起”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