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土局推進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的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各農、林、牧、漁場,市政府各部門: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發[20*]31號)精神,切實保護土地資源,推進集約節約用地,保障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用地需求,鼓勵各地集中資源招引“大、高、外”項目,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實行工業項目預審制度
1、凡城區“三辦兩園”引進需新征建設用地的工業項目,必須進行預審。
2、項目預審本著“依法合規、優質高效”的原則進行。其程序分為兩個階段:(1)準入預審。主要審查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行業屬性、投資強度、環保及安全影響評估,是否具備投資實力等。準入預審必須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2)用地規模及征地選址預審。主要審查項目用地位置、用地性質、用地規模和建設規劃。由企業向市規劃管理局提出征地選址申請,經市規劃管理局預審同意后報市規劃委員會審批。前一階段預審沒有通過的不得進入后一階段的預審。擬引進項目通過上述兩階段預審后,經市政府分管領導或市長簽字,才能簽訂正式招商合同。工業項目招商合同范本由市政府辦公室另行發文公布,各街道辦事處、園區不得擅自修改合同條款。所有簽訂的工業項目招商合同必須報市商務局備案。
3、對全市一次性用地50畝以上、100畝以下的項目,必須經市政府分管領導和市長會簽同意后方可辦理項目用地審批手續。對一次性用地100畝(含100畝)以上的項目,必須提交市長辦公會或市長碰頭會討論通過。審批項目用地要嚴格履行驗資程序,申報用地單位應擁有占投資總額30%以上的自有資金,并出具銀行等相關部門的驗資證明。對達不到用地條件的要相應核減用地規模。嚴禁工業項目占用基本農田。
二、鼓勵招大引強
4、對投資額超過2億元,或者稅收貢獻大、帶動作用強、發展前景好的“大、高、外”項目,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
5、對榮獲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的企業,經市政府分管領導同意,可以不進行準入預審。
6、對經立項批準分期實施的大型建設項目,可按其建設規模預留規劃用地,并根據其實際到帳資金和投資建設進度分期確定供地數量;項目落戶滿兩年、開發建設進度未達到約定要求的,預留規劃用地自動取消。凡出現閑置土地或投資強度低于規定標準50%的企業,不再為其新增供地。
7、對符合*政發[20*]12號文件規定的A、B、C類項目優先準入供地。對符合我市產業發展要求的高新技術、農副產品加工、食品加工、精細化工類項目,在項目預審、供地、稅費優惠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對城區“三辦兩園”投資額小于3000萬元,鎮、場投資額小于1000萬元的工業項目原則上不再引進和供地。工業項目供地方式、程序、價格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執行。
8、調整招商引資考核獎懲制度。從2007年起,對各鎮(辦、場、園區)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只包括C類(含C類,下同)以上項目個數和投資總額。經濟工作綜合考核結帳中招商引資類得分和獎勵,主要考核當年引進的C類以上項目個數和投資總額,完成C類以上項目引進個數的得5分,完成項目投資總額任務的得5分,對多引進的C類以上項目實行加分獎勵,并據此相應調整招商引資工作單項考核結帳辦法。凡新引進淘汰類項目或“五小項目”的,一律不得納入年度考核范圍,并嚴格追究行政一把手的相關責任。
三、鼓勵集約節約用地
9、獎勵集約節約用地。對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筑密度等指標均超過規定標準20%的C類以上企業,可按*政發[20*]12號文件規定提高一個檔次享受相應稅收獎勵政策。
10、鼓勵企業建設多層標準廠房。除生產安全和工藝流程上有特殊要求外,企業新上項目用地應當建設二層及以上多層廠房。對建設三層及以上多層標準廠房或利用原有單層廠房翻建多層標準廠房的企業,其二層及以上部分的城市建設配套費、人防費全免。
11、鼓勵盤活存量土地。凡利用農村零散集體建設用地或小集鎮空閑廠房發展工業項目,且投資強度達到規定標準的,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凡利用存量劃撥集體建設用地新建標準化廠房、用于發展本村組集體經濟的,按劃撥方式辦理土地使用手續。
12、實行建設用地集約節約利用年度考核制度。將依法規范用地、節約集約用地、用好存量土地、基本農田保護等作為考核內容,每年由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進行考核,考核結果納入政府工作年度目標考核內容。20*年作為獎勵加分內容,2007年正式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對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度較高、落實工業項目用地控制指標較好的鎮(辦、場、園區)優先安排下一年度用地計劃,并可適當增加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對上上年度、上年度及當年土地使用率分別低于95%、80%、60%的鎮(辦、場、園區),暫停辦理農用地轉用、土地征用審批手續,并相應扣減下一年度用地指標。
四、全面推行項目用地復核驗收制度
13、嚴格建設用地定額指標管理。工業項目投資強度城區“三辦兩園”每畝(不含代征面積)不低于100萬元,鎮、場每畝不低于60萬元;新建廠區容積率輕工業一般應大于0.5,重工業一般應大于0.8,其中多層廠房應大于1.2;建筑密度不得低于30%,所需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面積不得超過工業項目總用地面積的7%;企業綠地率控制在20%以內。城區“三辦兩園”工業項目所需的職工住宅、食堂和招待所等配套設施應按統籌規劃、集中建設的辦法予以解決。
14、規范項目用地和建設行為。所有工業項目必須在依法取得建設用地通知書后方可動工建設,并應嚴格按照招商合同和批準內容進行。項目竣工后,由市工業專班組織相關部門對項目投資強度、容積率及其他相關控制指標進行檢查驗收。市發改委、商務局負責監管項目內容和投資強度,市規劃局負責監管容積率和建筑密度,市國土資源局負責監管土地用途和用地規模。凡投資強度、規劃建設未達到合同約定條件的,必須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按合同約定作相應處理。對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的,必須依法進行查處。
五、嚴格依法處置閑置土地
15、規劃、國土等部門要定期清理工業項目用地情況,依法督促企業按照合同約定實施項目建設。對獲得用地通知書之日起,土地閑置6個月以上未動工建設的,由國土部門下達限期開工督辦通知書;閑置1年未動工建設的,要依法向土地使用者征收相當于土地出讓金20%—30%的土地閑置費;1年以內已開發建設但建筑面積不足約定總建筑面積1/3,或投資額不足約定投資總額25%、且未經批準終止開發建設滿1年的建設用地,要依法向土地使用者征收相當于土地出讓金10%—20%的土地閑置費;閑置兩年以上的,由市政府依法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六、明確執行主體和監管責任
16、市政府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市發改委、經委、國土、規劃、商務、環保、房產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工業項目預審小組。上述各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其中,工業項目預審由市政府分管領導負責,市發改委、商務局具體組織實施;工業項目土地征用、使用監管和用地驗收,由市國土資源局負責組織實施;各地招商引資和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情況的年度考核,由市政府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實施。凡因工作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追究相關部門領導責任。
七、本文件自之日起施行,凡以前市內文件與本文件不一致的,以本文件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