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發展教育科學教學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促進教育科學和諧發展,辦好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化“共建生活品質之區,打造高品質*教育”大討論活動和作風建設年活動,全面提升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促進學校健康持續發展。進一步整合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的均衡、協調、優質發展;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提升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打響高品質*教育品牌。
二、具體措施
(一)深化兩項活動,為打造高品質教育創設良好的氛圍。
繼續深化“共建生活品質之區,打造高品質*教育”大討論活動和“作風建設年”活動,全面貫徹落實市區黨代會精神,確立新理念、明確新思路、落實新舉措。各單位要在前一階段學習宣傳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圍繞“提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這一主題,認真查找學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強化整改。同時,及時總結大討論活動和作風建設年活動中的好的做法和經驗,通過一系列活動,努力營造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良好氛圍,為全面打造高品質*教育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和組織保障。
(二)規范辦學行為,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切實規范學校辦學行為。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強化預算管理,合理規范使用教育經費。根據省教育廳等七部門轉發的《教育部等部門關于20*年規范教育收費、進一步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嚴禁中小學為社會機構和個人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舉辦的各類培訓班提供場地、組織生源;嚴禁在職教師參與此類辦班教學和管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和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保障青少年健康的文件精神,保證學生體育活動和健康教育時間,積極組織開展“體育藝術2+1”實踐活動和青少年“陽光體育活動”,普及中學生校園青春操。組織開展好區“三跳”比賽和區第三十七屆中小學生運動會、讀書活動、科技活動及各類有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切實貫徹《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浙江省中小學幼兒園校園治安管理辦法》等六項安全管理制度,依據《綱要》和學校實際,制定學校安全教育計劃、保證公共安全教育的時間。積極開展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學習、培訓和演練,提高學校和師生預防處置校園突發事件的能力。控制在校和教學活動中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嚴防校方責任事故發生。繼續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提高創建水平。組織開展“20*年感動校園的人和事”評選活動。
(三)堅持以發展為本,著眼于學校和教師的成長,推進學校教師隊伍的整體發展。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倡導愛崗敬業的精神。20*年的暑期師德培訓,要圍繞“有效管理的核心——能動”這一主題,并結合“感動*教育十大人物”的優秀事跡,積極開展師德學習和剖析,努力在系統內營造“恪盡職守、開拓創新、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同心同德”的良好氛圍,逐步把“樹新形象,創新業績”活動引向深入。
搭建多種平臺,加大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力度,加快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整合優化中小學、幼兒園師資隊伍,促進學科專業結構與專家型教師梯隊的構成,大力提高全區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與能力,特別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有明顯提高。完善區域內城鄉“校與校”之間教師的定期交流制度,開展學科帶頭人定期送教制度,逐步推進人才資源的共享。開好教育系統人事工作會議,總結提升我區在人才培養工作中的經驗和好的做法,促進教育系統人才的更快成長。
建立教師隊伍合理有序流動和調整機制。把好入口關,新教師實行凡進必考制度。完善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度,在職教師繼續實行全員聘任、評聘分離。對教師的考評要進一步突出教師工作實績和業務水平的考核。
(四)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構建較為完善的評價體系。
積極推進國家級“以園為本教研制度建設”項目實驗區建設工作。進一步總結新《綱要》實施來的成功經驗,對新《綱要》實驗園進行調研,分析實驗情況,總結典型經驗。探究幼兒園保教質量評價機制,結合項目研究和幼兒園、教師發展的實際需求,努力探索基于“協同”的教研評價機制。合理設置培訓內容,對教師培訓的時間和內容的安排,要加強科學性和實效性研究,構建開放式、參與式的教師成長培訓機制,使教師學有所用。加強對幼兒園的等級評估工作,根據《*市幼兒園等級評估標準》,做好已認定等級幼兒園的復查、重新認定工作;對沒有認定等級的幼兒園進行合格評估。
深化中小學課程改革。以“中小學教學常規修訂”為契機,加強“有效教研,有效教學、有效管理”的研究,大力推進常態診斷調研,針對課程改革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堅持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做好課程改革的總結和推廣工作,完善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按照促進學生成長、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促進學校發展的目標,構建自評與互評、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管理性評價與激勵性評價等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和引導功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繼續開展中小學、幼兒園發展性督導評價工作。積極開展中小學校特色發展的調研和考察,推進學校特色形成和發展。
大力發展高中教育和成人教育。做好*高級中學和*職業高級中學申報省一級重高和職高的準備工作,不斷提升我區高中教育的辦學水平,進一步擴大兩所學校的影響力。加強成人教育、社區教育的基地網絡建設。開展*區成人(社區)教學示范點的評估、認定工作。辦好社區(村)教學點,對各教學點負責人進行崗位業務培訓,以點帶面,全面推進我區的成人教育、社區教育工作。
(五)著眼于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推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
加快*教育信息化第二代應用平臺項目的實施,完善教育信息網管理和軟件建設及應用管理,不斷優化教育信息化環境建設。以實施《浙江省中小學現代教育技術裝備標準》為抓手,繼續完善教育城域網和新建學校教育裝備的配備,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結合三個集鎮改造,進一步合理調整學校布局,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下半年,要確保袁浦中心小學、*職高、蔣村中心幼兒園花園園區、留下中學的交付使用。要啟動省教研室附小、文三嘉綠苑小學的改擴建和九蓮小學、翠苑中學的開工建設,積極做好*第二實驗學校建設的前期工程。要積極推進四項工程,努力改善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加大教育資助的擴面力度,保證每一個適齡兒童接受良好的教育。
堅持工作重心下移,進一步關注農村的發展。以省級重點課題《協同提升農村教育、區域推進城鄉優質教育均衡發展的實踐研究》為依托,逐步完善區域內城鄉“校與校”之間教師定期交流制度;強化對協同學校工作責任制研究,關注全區每一所學校的發展。繼續做好城鄉學校結對工作,通過跟蹤聽課、名師結對等多種形式,促進城鄉教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