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經貿局循環經濟管理實施意見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貿局循環經濟管理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經貿局循環經濟管理實施意見

      各鎮人民政府,縣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循環經濟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省委“兩創”總戰略的要求,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為導向,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根本,以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建立和完善“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實施、公眾參與”的長效發展機制,努力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實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引導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的導向、協調、規范和推動作用,通過土地、財政、稅收等政策,引導扶持發展循環經濟;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和企業的主體地位,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

      2、堅持科技支撐,創新發展的原則。通過科技創新,突破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通過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體制條件和政策環境;實行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的并舉推動,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制度保障。

      3、堅持聯動推進,融合發展的原則。按照全面部署、重點突破、示范帶動的工作思路,從企業、園區、社會三個層面加以推進,形成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

      三、總體目標與工作重點

      到2011年,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明顯上升,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取得實質性進展,努力將*建設成為浙江省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區。

      為實現上述總體目標,重點實施六大行動計劃。

      1、實施優化產業結構行動計劃。進一步完善我縣鼓勵發展、限制發展和禁止發展的產業(環保)政策目錄,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建設項目,加快發展低能耗、低水耗、高附加值的產業,依法淘汰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工藝設備。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進產品的生態設計開發,促進產品結構的綠色升級換代。培育壯大數碼電子、光伏、裝備制造、生物能源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從事污染治理、環境保護、生態修復、廢棄物循環利用等的環保設備制造業。集聚發展生產性、知識性服務業,推動制造業由加工環節向研發和營銷兩端延伸,形成與制造業互動發展機制。重點發展精品農業,提高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有效地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提高農業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2、實施生產清潔化行動計劃。深入實施《清潔生產促進法》,大力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產生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引導企業使用清潔的能源和原材料,推行工藝之間的物料能量循環,從源頭上減少資源能源投入。運用清潔高效的生產工藝,將物料和能源高效地轉化為產品,并循環回收和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廢物和能源。推行清潔生產審核和綠色企業評審,培育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對排放污染物超標,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企業,進行強制性的清潔生產審核。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ISO14000標準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促進污染項目集中治理、達標排放。實施清潔生產推廣工程,在紡織服裝、植絨、木業、五金機械、電子信息等行業中選擇一批重點企業進行清潔生產示范企業創建工作,制定清潔生產工作指南,推廣清潔生產關鍵技術,開展“零排放”示范工作。到2011年,全縣清潔生產企業達到50家。

      3、實施生態化改造行動計劃。以*經濟開發區為龍頭,以西塘大舜服裝輔料、陶莊五金機械、天凝植絨、楊廟特色紡織、*電子信息產業園和光伏產業園等六大產業集群為重點,開展生態化改造與建設。按照資源循環利用原則,構建以產業集群為依托的工業循環經濟產業鏈、以生態農業為主線的農業循環經濟產業鏈、以再生資源為特色的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鏈,形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生態產業網絡。抓好生態示范園區建設,推動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聚發展、污染集中處理和廢棄物循環利用。實施園區生態化建設與改造工程,做好園區生態規劃,制定相應政策和措施,科學篩選和確定入園企業和項目,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實現物流、能流、技術集成,信息與基礎設施共享,達到經濟、環境、社會整體效益的最大化。積極創建節約型政府,創建優美鄉鎮,開展綠色系列創建活動。到2011年,累計創建省級“綠色學校”18所、“綠色社區”6個、“綠色醫院”4所、“綠色飯店”8家。

      4、實施節能降耗行動計劃。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著力推進節能、節地、節水和節材。加大節能技術改造力度,加快太陽能、生物質能的研發與推廣,推進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節能,引導公共、商業和民用節能。組織實施建筑節能、綠色照明、政府機關節能、能源利用監測能力建設等工程,不斷提高能源節約利用水平。加快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實行項目供地準入制和建設用地投資強度、容積率“雙控”標準,發展多層工業標準廠房,加強耕地保護與管理;積極推進“兩分兩換”試點工作,實現城鄉建設用地增減相掛鉤,保障建設用地的合理需求。對重點用水企業實施定額管理,推動高耗水、高廢水排放企業節約用水,推廣工業、農業服務業的用水重復利用、中水回用和“零排放”等節水技術與產品,建設節水型社會。推行綠色制造,加強企業的原材料消耗管理,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壽命;加大散裝水泥推廣力度,在包裝行業大力壓縮無實用性材料消耗。到2011年,全縣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到0.7噸標準煤(當量值),萬元GDP水耗下降到135立方米以下,水泥散裝率提高到79%,城鎮新型墻體材料建筑應用比例達到5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達到100%。

      5、實施資源綜合利用行動計劃。加強工業固廢的回收利用,推進粉煤灰制磚,加強鍋爐爐渣、冶煉和化工廢渣的綜合利用,提高用渣量。加強工業廢水的回收利用,推廣造紙、化工、紡織、電鍍、印染的廢液回收利用技術,積極開展工業中水回用。加強工業廢氣的回收利用,推廣熱電聯產、余熱發電等技術鼓勵發展資源綜合利用。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和農資節約。加強對廢金屬、廢紙、廢塑料、廢玻璃、餐廚廢料、醫療廢棄物、生活垃圾等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重點建設陶莊廢舊金屬回收基地,探索建立廢舊家電、廢汽車、廢舊輪胎、廢鉛酸蓄電池等回收體系。大力倡導有利于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鼓勵使用再生產品、綠色產品、能效標識產品、節能節水認證產品和環境標志產品,盡量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到2011年,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97%,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99%以上。

      6、實施污染綜合治理行動計劃。加大對印染、造紙、化工、鈕扣、植絨和熱電等重點行業以及重點企業的污染治理力度,實施污染物總量控制和24小時在線監測,嚴格執行企業達標排放。切實抓好城鎮污水處理廠和管網建設,做好生活污水入網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置工作。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加強對飲用水源、河流水域、濕地水網等的管理與保護,加快河道綜合整治。到2010年底,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控制在3782噸/年以內,二氧化硫(SO2)排放總量控制在5101噸/年以內。

      四、保障措施

      1、加強領導,完善推進機制。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的系統工程,必須切實加強領導。縣循環經濟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積極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組織協調、指導和推動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循環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鎮、各部門和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循環經濟工作的組織領導,明確發展循環經濟的目標責任,逐級抓落實。

      2、強化規劃,健全評價體系。抓緊編制節能、節水、節材、節地、資源綜合利用、環保產業、清潔生產、可再生能源等重點領域的專項規劃。研究建立科學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明確主要產業發展及資源產出指標、資源消耗指標、資源綜合利用指標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的具體要求。把節能降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標納入目標管理考核,并作為領導干部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積極開展循環經濟示范鎮創建工程,進一步加大鎮級循環經濟發展力度,完善政策,加大考核力度。

      3、突出重點,推進項目建設。積極做好國家、省市各級循環經濟重點項目的申報工作,確保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建設。建立健全全縣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庫,以項目為支撐,推動我縣循環經濟發展。每年確定一批循環經濟重點項目,制定實施計劃,落實工作責任,保證建設成效。積極推進企業清潔生產,減少廢棄物排放。每年評選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和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給予表彰,并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宣傳。

      4、推動創新,突破技術制約。依托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分院、上海交大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分中心、姚莊鎮上海農科院(*)基地、上海東華大學紡織學院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等,通過科技創新、技術改造,突破技術瓶頸,逐步建立與循環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技術創新機制和技術支撐體系,為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大力推廣清潔生產技術、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等,支撐循環經濟發展。重視發揮人才作用,完善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用人機制。鼓勵引進國內外先進的循環經濟技術和經營管理模式,加快成熟工藝、設備的推廣應用。支持建立循環經濟信息系統和技術咨詢服務體系,有效發揮中介服務機構、行業協會、社會團體在發展循環經濟中的技術指導和服務作用。

      5、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依法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編制我縣循環經濟發展重點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將重點項目優先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和財政預算。充分發揮財政、稅收、金融等經濟政策對循環經濟的引導和推動作用,支持節能、節水、節地、節材、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落實節能減排技術專項資金,對重大項目進行資金補助、貸款貼息支持,對通過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技改資金支持,引導民間資本投入循環經濟重點項目。

      6、加大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互聯網,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教育,普及循環經濟理念,提高全社會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各級共青團組織要在青少年中開展“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粒糧、每一分錢”的資源節約宣傳和實踐活動;各級工會要積極開展群眾性的資源節約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等活動;教育部門要將循環經濟理念和知識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做到以教育影響學生、以學生影響家庭、以家庭影響社會,增強全社會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對企事業單位負責人、重點用能設備操作人員等進行不同層次的培訓;進一步加大對公眾的循環經濟知識普及和教育力度,不斷增強公眾的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形成節約資源與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线路一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专区一va亚洲v天堂|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亚洲成av人在线视|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站|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花蝴蝶|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