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中辦發〔*〕18號)、中組部等14部門《關于切實做好*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學〔*〕8號)和勞動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有關工作的通知》(勞社廳發〔*〕17號)精神,為全面組織實施*年度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現結合我省實際,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堅持市場就業方針,通盤考慮,統籌安排,切實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納入就業工作總體部署,進一步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有關政策的落實,積極組織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專項活動,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上新臺階。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市場就業的原則。認真貫徹落實“市場導向、政府調控、雙向選擇”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針,加強就業指導,完善政策措施,建立長效機制。
2.堅持面向基層的原則。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就業觀;認真貫徹落實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政策和項目;積極開展創業培訓和創業服務,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3.堅持服務與扶持相結合的原則。切實完善高校畢業生配套服務措施,認真開展“一站式”就業服務和技能提升服務,提高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進一步落實失業登記、創業扶持、小額貸款、檔案托管等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統籌規劃。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把高校畢業生作為就業工作的重點對象之一,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制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任務。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積極組織實施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項目,大力開發公共服務等公益性崗位用于安排高校畢業生就業。
(二)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配套就業服務工作。縣級以上勞動保障部門要密切與高校的工作聯系,要充分發揮高校已取得職業指導師職業資格人員的作用,加強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并定期深入轄區高校開展職業指導講座,派發相關宣傳資料,幫助高校畢業生了解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并掌握求職方法和技巧。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職業介紹機構要加強高校畢業生專門服務窗口建設,及時為高校畢業生按規定進行失業登記,免費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等服務。認真組織開展技能崗位對接活動,將技能崗位對接活動與高校畢業生招聘會有機結合,進一步疏通企業與高校畢業生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提高技能崗位對接成功率。大力開展網上職介和遠程可視招聘業務,積極收集和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招聘信息,提高網上求職成功率。探索建立高校畢業生職業見習制度,依托企業建立一批見習基地,對缺乏操作技能的高校畢業生,通過開發和組織實施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幫助其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強化職業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訓練,提高其就業競爭力。
(三)積極開展高校畢業生職業資格培訓和鑒定工作。大力推行高校職業指導人員國家職業資格鑒定工作,幫助高校職業指導人員掌握就業政策,提高職業指導能力,促進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全面推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大力推行數控類、汽車類、電工電子類、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項目(如計算機輔助設計繪圖、圖形圖像處理等)等技術技能型的職業,以及管理類(秘書、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企業進銷存管理師、營銷師、理財規劃師)等職業(工種)技能鑒定,努力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各種適應市場需求的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服務。實施“接軌行動”,為已獲職業資格證書的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提供對接服務,解決企業需求和技能人才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四)建立完善高校畢業生失業登記制度。對9月1日后回到原籍的應屆畢業生,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要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開設專門窗口,組織開展失業登記,建立專門臺帳,摸清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底數,以及他們的求職愿望、就業方向和能力特點,針對個人具體情況,幫助其制定求職就業計劃,聯系推薦基本符合其需求的崗位。對辦理失業登記、家庭確實困難并影響其基本生活的高校畢業生,與民政部門溝通,按規定給予基本生活保障。
(五)積極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將高校畢業生創業培訓工作納入當地創業培訓工作總體規劃,組織有積極性的高等學校開展大學生創業培訓工作,引入“產生你的企業構思”(*)培訓,將“創辦你的企業”(*)培訓作為試點院校選修課程,并加快培養一批高校創業培訓教師。重點開發一批適合于高校畢業生的創業項目,為有創業意愿、并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的高校畢業生,提供開業指導、項目開發、小額擔保貸款、后續扶持等“一條龍”就業服務,幫助他們成功創業。
(六)全面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各項扶持政策。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全面落實登記失業的高校畢業生免費就業服務和一次性職業培訓補貼或創業培訓補貼政策,結合高校畢業生的特點,提供政策咨詢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和檔案保管等方面的免費服務。對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協助有關部門全面落實稅費及小額擔保貸款各項政策。對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從事微利項目的,幫助其享受50%貸款貼息補貼。對到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切實幫助他們落實好相應的薪酬待遇。不斷完善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社會保險參保辦法,切實搞好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和接續服務,為他們在勞動力市場中流動就業創造條件。
(七)認真組織開展“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全省縣以上公益性職業介紹機構要按照統一部署、統一行動、統一服務的要求,于9月5日-25日組織開展“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作為今年技能崗位對接活動的重要內容。各地要在服務月期間,通過開展就業政策宣傳、崗位信息、召開專場招聘會、開通遠程招聘系統、送就業崗位進院校、送技能人才進企業、開展公益性勞務派遣等多項活動,為大中專技校畢業生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服務。重點幫助登記失業的高校畢業生,為他們實現就業提供服務。
(八)加強勞動力市場管理,切實保障高校畢業生的勞動權益。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加強勞動力市場管理和勞動保障監察常規檢查,規范各類用人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單位的用工行為,督促用人單位與聘用的高校畢業生依法簽訂并履行勞動合同,根據企業工資制度和職業崗位合理確定其工資報酬。加強勞動力市場清理整頓工作,查處取締各類非法或違規職業中介機構,嚴厲打擊假借職介實施詐騙的各類犯罪行為,維護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合法權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明確分管領導,落實工作責任,抓緊制訂本地工作計劃,建立健全工作臺帳。
(二)加強宣傳發動。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根據高校畢業生就業的特點,深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有針對性的宣傳和推廣活動,在全社會營造有利于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三)加強溝通協調。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內部的培訓、就業等相關部門(單位)要加強溝通協調,認真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活動;同時還要加強與當地組織、教育、人事等部門溝通與聯系,形成密切配合、緊密合作共同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