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水稻產業提升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水稻是我縣糧食主導作物之一,現水稻面積已超過50萬畝。抓好水稻生產對提高我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增效與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今年我縣將開展以擴大面積、推廣粳糯、試種旱稻為主要內容的水稻提升行動,總體要求是: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優化品種結構,大力推廣應用適用新技術,提高單產和質量。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水稻生產實際,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目標
(一)面積指標:全縣水稻種植面積在去年52.4萬畝的基礎上擴大4.5萬畝,達到56.9萬畝。
(二)單產目標:全縣水稻單產較去年的526公斤增加到540公斤,增長2.7%;總產增加0.32億斤。
(三)質量目標: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關鍵技術到位率達到85%以上;優質品率達到100%;優質粳糯稻種植比例超過10%;質量安全水平達到無公害生產標準,重點鄉鎮水稻達到綠色食品標準。
(四)品牌目標:繼續提升“漢白玉、易禾、正泰、順鵬”四個綠色稻米的知名度;大力發展特色稻米,提高市場占有率。
(五)效益目標:通過推廣標準化生產,實現增產增效、提質增效、節本增效和加工增值增效,畝增效益150元,新增經濟效益8000萬元以上。
二、重點工作
(一)搞好優質粳糯稻——**稻68的生產示范。把優質粳糯推廣作為水稻產業提升行動一個重要內容來抓全縣示范種植粳糯稻6萬畝,澮南、小圩、沫河口、新集等水稻重點生產鄉鎮各抓一個1000畝連片的示范區,其余水稻生產鄉鎮各抓一個500畝連片的示范區。
(二)抓好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建設。重點建設以澮南鎮、沫河口鎮、新集鎮為中心的“澮南片”優質水稻生產基地和以小圩鎮、申集鎮、雙忠廟鎮、東劉集鎮為中心的“澮北片”優質水稻生產基地。
(三)推廣關鍵技術。重點推廣以下關鍵技術:一是大力推廣優質粳糯稻和超級稻為主的優質品種(**稻68、豐兩優1號、Ⅱ優明86等);二是因地制宜推廣水稻水旱直播技術。在澮南、沫河口、小圩、新集等鄉鎮搞好水直播試驗及示范推廣,在小溪鎮、武橋鎮、劉集鎮、朱頂鎮等鄉鎮搞好旱直播試驗及示范推廣;三是加快推廣以水稻機械化插秧為代表的輕型栽培技術。重點在水稻設施較為完備的地方進行示范推廣;四是水稻旱育稀植技術;五是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六是大力推廣水稻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技術。同時,搞好水稻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加強配套技術的攻關研究與示范,為大面積生產用種和良種良法配套提供技術支撐。
(四)推進水稻產業化經營。遵循“以龍頭企業帶動基地建設,以基地建設促進龍頭企業發展”的思路,通過給予龍頭企業以信貸、稅收優惠等政策,大力扶持稻米加工業的發展,培育品牌,提升品種知名度,大力發展優質稻米的“訂單”生產。
(五)建立核心示范區。在全縣水稻主產區建立12萬畝核心示范區;建立1個萬畝示范方;建立9個鄉級示范片,面積不少于2000畝;建立22個村級示范點,面積不少于200畝;確定150個水稻科技示范戶;扶持7個種植大戶。通過采用“統一布局、統一品種、統一技術措施、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獲”模式開展高產攻關示范活動,全面帶動水稻生產的發展,提升水稻綜合生產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組織,強化領導。為加強對該項工作的領導,縣政府成立水稻產業提升行動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農委、縣財政局、水利局、科技局、縣工商局、縣人事局、縣農機局、縣供銷社、糧食局單位負責人為成員。水稻生產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縣、鄉兩級分別成立水稻產業提升行動專家組和技術指導組,全面負責指導全縣水稻提升行動技術實施工作。
(二)科技入戶,強化服務。組織縣、鄉農技人員劃片包干,大力開展科技進村入戶進行全程技術跟蹤服務,對于粳糯稻、機械插秧、水稻直播等重點項目實行課題制,組成技術指導組強化指導,確保項目取得成功,切實提高水稻種植中的科技含量。加大無公害、綠色、有機稻米基地認證的支持力度,加快水稻質量安全提升速度。
(三)落實政策,強化引導。貫徹落實好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保護等政策措施,完善實施農業科技綜合開發等項目,進一步調動稻農積極性。積極探索水稻良種補貼與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掛鉤的運行機制,真正發揮良種補貼在稻米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提升行動中的作用。
(四)嚴格考核,強化督查。縣人事局、縣農委聯合制定以水稻單產水平、質量水平、品牌水平和產業化水平、技術推廣水平、工作績效為主要內容的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績效考評辦法,特別是注重對優質特色稻米示范推廣情況的考評,加強跟蹤檢查和動態監測。縣政府將拿出專項資金,對考核取得前三名的鄉鎮給予表彰獎勵;對考核后三名的鄉鎮將給予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