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土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切實做好20*年度全州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減少地質災害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國務院第394號令)、《*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州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20*年)》和我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20*年全州地質災害概況
20*年全州共發生地質災害43處,其中:巴東8處、*8處、建始4處、利川5處、咸豐9處、來鳳8處、宣恩1處。其主要類型為滑坡21處,崩塌17處,地面塌陷3處,地裂縫1處,地面沉降1處。災害共涉及785戶1855人,受損房屋117間,損毀耕地165.7畝,直接經濟損失464萬元。與2005年相比,災害總數減少了50%。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二、20*年度重點防范的災害點及區域
(一)省、州級重點監測點(*處)
1、省級重點監測點(5處)
(*
(三)重點防范鄉鎮(30個)
*
三、地質災害防范期
根據州氣象臺20*年度氣候趨勢預測,州內大部總雨量較常年偏多1成左右,主汛期(6-8月)雨量較集中(較常年偏多約2成左右),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汛期暴雨發生頻繁,發生較大范圍的洪澇可能性較大。由于我州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地質災害發生的時間仍以汛期(5—9月)為多發季節,5-9月是全州地質災害防治監測的重點時期。地質災害的程度主要取決于暴雨的范圍與強度。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與暴雨中心的迭加區域必將是地質災害的重災區。人類工程活動強烈的地區,如高速公路、鐵路、巴東三峽庫區、礦山開采、城鎮和道路建設對山體邊坡開挖處理不當,滑坡體的切腳切腰及棄渣棄土隨坡堆放等,若遇有暴雨,必將誘發不同程度的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應引起各級政府和建設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四、20*年度重點治理項目
根據《*州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20*年)》,按照統籌規劃,重點突出,量力而行,分階段實施的原則,結合我州實際情況,今年重點對*市龍鳳鎮保扎滑坡、鶴峰縣容美鎮滿山紅滑坡、宣恩縣萬寨鄉向家村7組滑坡進行治理。
五、地質災害防范措施
(一)地質災害防治是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大事。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認真貫徹執行《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分級管理工作責任制。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要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
(二)各縣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結合各自實際,在汛期來臨之前,要根據各縣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實施;對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災害隱患點要制定出操作性強的防災應急預案,明確預報預警方式、躲災避險的線路和自救互救方法,并落實到單位和住戶;要進一步完善汛期值班、險情巡查和災情速報制度,建立健全突發性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群測群防體系,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地質災害的能力,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的穩定;要加大對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力度,開展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和培訓,進一步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不斷增強干部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提高防災抗災能力。
(三)加強對人類工程活動的管理,規范人類工程活動行為。各縣市國土資源和工程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大對各類工程建設的監管,所有工程建設項目必須做好前期地質災害勘查評價,根據客觀的地質條件做好工程選址(線)、設計和施工。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合理利用和保護地質環境,避免不當的工程活動破壞地質環境而誘發地質災害。
(四)加強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各縣市國土資源部門要匯同當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工作,要根據規劃劃定的高易發區域和確定的年度重點監測點位置,結合強降水分布時空,對有可能發生3級及以上級別的地質災害時,及時匯商后聯合向當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切實做好可能受災區域的監測預防工作,盡一切努力降低災害損失。
(五)各縣市要將經政府批準實施的縣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計劃,并實行“誰投資、誰受益,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多方籌集地質災害勘查、治理資金。水利、交通、建設、礦山等行業主管部門應做好本部門管轄范圍內的地質災害監測防治工作,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行監督管理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