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農資打假方案市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按照國務院關于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總體部署和《2009年全國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要點》的要求,根據《2009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方案》,結合我省農資市場監管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2009年農資打假工作的總體思路是:按照保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總體要求,堅持“著力治本、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和屬地管理的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業生產資料監督管理工作暫行規定》,嚴格落實農資監管責任制,狠抓審批、生產、流通和使用等環節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劣和非法生產經營違禁農業投入品的行為,充分發揮農業部門的職能作用,提高農業部門的服務能力以及農民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推動農資市場秩序持續好轉,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努力實現我省農資打假工作即由重點抓市場檢查向抓源頭治理和市場檢查并重轉變、由重點抓案件查處向抓全程監控和案件查處并重轉變、由重點抓打假治劣向抓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示范建設和打假治劣并重轉變的“三個轉變”。
二、工作目標
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農資打假重大案件執法查處率達到100%,農資生產經營行為進一步規范,農民群眾質量意識和維權能力進一步提高,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農資監管長效機制基本形成,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農民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三、工作重點
根據農資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特點,針對假冒偽劣農資產品和違法違規行為,堅持“四個加強”和“五不放過”原則,積極推進農資打假與質量監管工作的日?;⒁幏痘椭贫然ι鐣从硰娏业闹攸c產品、重點企業、重點區域、重點市場、重點違法行為進行重點監管。
(一)重點產品
種子:嚴歷查處生產、經營偽劣種子的行為;經營、推廣應審定而未經審定通過種子的行為;種子加工、包裝、標簽不符合規定的行為;沒有建立健全種子經營檔案的行為。嚴格品種審定,規范品種命名,解決品種多、亂、雜等問題。
農藥:堅決查處生產、經營質量不合格農藥產品行為;違法生產、經營、使用禁用農藥行為;生產、經營假冒、偽造或者無農藥登記證農藥行為;生產、經營標簽嚴重不合格農藥行為。
肥料:重點對復混肥料、有機肥料和中量元素肥,檢查是否辦理肥料登記證,嚴查無證生產、一證多用、假冒偽造登記證的行為;包裝標識不規范、夸大使用效果的行為;查處有效成分不足的行為;沒有建立健全肥料經營檔案的行為。進一步加強配方肥生產企業的監管,完善配方肥質量追溯制度。
獸藥:突出查處無獸藥經營許可證經營獸藥的行為;經營無批準文號或假冒偽造批準文號獸藥的行為;違法經營禁用藥品及化合物的行為;經營無進口注冊證號的進口獸藥的行為;違法經營人用藥品及原料藥的行為;
農膜:重點查處生產、經營質量不合格農膜的行為;夸大使用功能的行為;以次充好的行為;生產、經營標簽嚴重不合格農膜的行為;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嚴厲打擊生產經營假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無證生產經營等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查處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三聚氰胺、瘦肉精、蘇丹紅、萊克多巴胺等違禁添加物的行為。重點監測飼料中違禁藥物和非法添加物、反芻動物飼料中動物源性成分。
農機:以財政資金補貼購置的農機具為監管重點,加強農機試驗鑒定、農機質量投訴監督和質量調查工作,配合相關部門著力清查農機及零配件“三無產品”,堅決打擊制售假劣農機、零配件以及盜用冒用轉讓農機推廣鑒定證書、證章等違法行為,加大農機質量監督力度。
(二)重點企業
產品質量低劣、群眾投訴多、社會反映強烈的生產企業或繁育基地,以及缺乏有效管理的農資掛靠、承包、、分銷單位或個人。
(三)重點區域
農資產品主要銷售區、生產地及周邊地區,良種繁育和用種主要地區。
(四)重點市場
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農資產品集散地和經營門店。
四、重點活動
(一)2月,組織召開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部署2009年農資打假工作。
(二)3—5月,開展全省農資打假春季聯合行動。
(三)3月,組織開展第五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在全省范圍內開展大規模的宣傳和現場咨詢培訓活動。
(四)5—6月,開展農資產品質量監督抽查。
(五)6月,組織制定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示范工程方案,積極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開展創建放心農資店活動。
(六)7月總結上半年農資打假工作,研究下半年工作。
(七)9-11月,開展農資打假秋季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查處各種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的違法行為。
(八)11月,組織開展農資監管責任制落實情況檢查活動,督查大案要案查處工作。
(九)12月,總結2009年農資打假工作,通報表揚先進單位和個人。
五、保障措施
(一)認真動員部署,強化組織實施。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發揮好農資打假的牽頭作用,建立主管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體系,充分發揮基層執法機構在農資監管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切實解決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人員的經費等問題,進一步作好動員部署,結合本地實際制定農資打假方案,并強化監管措施,認真組織實施。
(二)深入宣傳發動,營造打假氛圍。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刊、宣傳欄、標語、公告、掛圖、橫幅等宣傳媒介,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提高廣大農民朋友識別假冒偽劣農資的能力;要加大對農資生產、經營者進行有關法律法規培訓,提高依法經營水平;要及時總結經驗,積極宣傳農資打假工作成效和進展情況,同時組織有關新聞單位對大案要案、典型事例進行跟蹤報道,形成全社會關心和支持農資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改善執法手段,提高執法效率。各級農業部門要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不斷增加農資監管投入,改進執法手段,完善執法裝備,切實提高市場監管能力。進一步健全和充實農業執法隊伍,加強法律法規及專業知識的培訓,著力建立一支作風硬、素質高的農資打假隊伍。
(四)開展督促檢查,促進工作落實。各級農業部門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指導、督促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業執法工作,確保各項工作落實,順利完成本方案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要嚴厲打擊地方及部門保護主義,堅決打掉各類制售假冒偽劣農資不法行為的“保護傘”。對在農資打假工作中濫用職權、失職瀆職,損害農民利益,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領導干部和行政管理人員,要報請有關部門追究其領導責任和行政責任;對嚴格履行監管職責、措施得力、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要進行表彰獎勵。
(五)健全工作機制,加強信息報送。各縣(市)區農業部門要按照農業部《農業生產資料監督管理工作暫行規定》,進一步落實農資監管信息報送、案件報告、督查督辦等制度,按時完成農資打假情況統計表上報,做好半年和全年工作總結的上報工作。農資打假情況統計報表和大要案報表由各縣(市)區農資打假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收集匯總,按季度統一報局政策法規處。局各相關處室、站所要做好與市農資打假牽頭處室的信息交流工作,每半年向局農資打假專項聯合行動協調小組辦公室(局政策法規處)報送一次工作進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