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城建局加強文明城市建設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動員全市人民積極參與亞運,展示廣州文明形象,市文明委決定,從2009年開始,在全市廣泛開展“迎亞運、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全民行動——“我做東道主”市民素質提升實踐活動。根據穗文明委〔2009〕1號文件精神。據此,結合我區當前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實際情況,現制定*區“我做東道主”主題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統領,以迎亞運為契機,把持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深入開展“迎亞運、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全民行動緊密結合起來,以“我做東道主”市民素質提升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廣泛深入開展“全民習禮儀”、“全民學英語”、“全民勤健身”、“全民守秩序”、“全民齊清潔”、“全民傳愛心”六項專題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市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以一流的市民素質、一流的公共秩序、一流的服務水平、一流的城鄉環境、一流的社會風尚迎接第16屆亞運會,展示*人的文明素質和精神風貌。
二、主要活動內容
(一)“全民習禮儀”。
堅持以“爭當知禮向善公民,塑造文明市民形象”為主題,深化文明禮儀知識教育,形成全民共習禮儀的良好氛圍,塑造一流的市民素質。大力普及文明禮儀知識,重點加大《廣州市市民禮儀手冊》宣傳力度,利用家長學校、市民學校、外來工學校、文化廣場等面向基層的社會公共服務平臺和開展“睦鄰日”、“書香家庭”、“星級文明戶”等活動,推動文明禮儀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進企業、進家庭。廣泛開展涉外禮儀宣傳教育,普及國際交往中普遍遵循的禮儀規范,普及各國各地不同禮節概況、風俗習慣和言行禁忌等外事禮儀知識,普及亞運會體育項目比賽規則和賽場禮儀規范。強化重點人群和重點行業的禮儀教育。結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主題,按照知行統一、實踐育人的要求,精心設計和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禮儀實踐活動,促進青少年禮儀行為的養成。加強對進城務工新市民的禮儀教育,引導他們融入城市生活,自覺踐行文明規范。抓好黨政機關和服務性窗口行業文明禮儀教育,舉辦文明禮儀知識競賽和形象展示活動,充分發揮黨政機關和服務性窗口行業的示范作用。積極參與開展“尋找廣州100張最溫馨(最美麗、最動人)的笑臉”活動,力促*最動人的微笑成為廣州形象標識之一。
(二)全民學英語。
堅持開展全民學英語,著力塑造*市民團結友善、熱情好客的良好形象和*濱海新城區的人文環境,為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創造良好的氛圍。著力抓好《迎亞運英語100句》的普及教育。以《迎亞運英語100句》為基本教材,組織各行業制定和實施迎亞運全員培訓計劃,組隊參加廣州市舉辦的迎亞運行業英語服務展示、英語知識比賽、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努力培育訓練有素、服務一流、形象優良的員工隊伍。廣泛組織開展“百萬家庭學英語”、“百萬職工學英語”、“百萬青年推英語”、“我是英語小教師”、“社區英語競賽”等活動,在*街、珠江街和黃閣鎮中心地區和進城務工的“新市民”普及《迎亞運英語100句》。
(三)全民勤健身。
以“迎亞運”為契機,開展全民健身總動員,突出加強場地建設、組織網絡和體育活動三個重要環節,構建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增強全民體育健身意識,掀起新一輪全民健身高潮。抓好全民健身設施規劃與建設,加強對全民健身設施的管理和使用。充分發揮各群眾組織和社會團體在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行業、系統體育協會和其他群眾體育組織,逐步形成社會化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緊密圍繞“全民健身與亞運同行”主題,廣泛組織開展有規模、有創意、有影響、貼近群眾、方便參與的社區運動會、家庭趣味運動會、民間傳統體育花會等形式多樣的群眾體育活動,吸引廣大市民共同參與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健身習慣。抓好以青少年為重點的學校體育和校外體育活動,廣泛開展《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活動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積極參加體育健身活動,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
(四)全民守秩序。
著眼于強化公共秩序,以“禮讓”為重點,以文明交通為突破口,加強公共道德教育,引導和培養市民形成自覺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習慣。按照“輿論先行、全民參與、依法治理、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堅持廣泛深入開展“文明出行從我做起”交通宣傳整治活動,堅持軍警民共建,多管齊下、綜合整治,集中解決車輛、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規,城區道路交通設施不完善,事故隱患多和交通管理行政執法行為不規范等突出問題。繼續在每月第四周抓好“文明交通宣傳周”活動,同時開展文明交通主題教育和培訓、舉辦交通安全知識競賽等活動,普及文明交通安全知識。進一步深化文明交通示范路口、路段創建,適時推進文明交通示范區域創建活動。為我市2010年舉辦亞運會提供良好的城市交通環境。以“禮讓”為主題,結合組織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暨現代公民行動日”和9月20日“公民道德宣傳日”,開展“禮讓日”活動,在公共場所推廣“排隊”、在上下樓梯和手扶電梯上開展“靠右站立”。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區文明程度。
(五)全民齊清潔。
堅持以“全市人民齊動手,千干凈凈迎亞運”為主題,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組織發動全區市民清潔*,共建美好羊城。組織開展“青春環保文明行”、“我愛清潔”等活動,發動市民、志愿者和廣大青年通過發現污染源、突擊清潔、環境美化等方式參與整治河涌、整治市容環境。按照規范管理要求,大力拆除違法設置的戶外廣告,規范牌匾標識。抓好重點大街、重點地區和亞運場館周邊及途經沿線的環境整治,集中整治背街小巷和城鄉結合部的環境衛生。按照分類治理、疏堵結合、糾建并舉的方針,專項治理非法張貼、散發小廣告等行為,務求在亞運會前得到徹底改觀。監督勸導市民從我做起,搞好居民小區和門前屋后的環境衛生,改變亂扔垃圾的陋習,增強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
(六)全民傳愛心。
堅持以“微笑迎賓客,愛心滿*”為主題,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深入開展城鄉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培育一流的社會風尚。發揮趙廣軍、李森等優秀志愿者的示范帶動作用,組織禮儀普及、學講英語、健身輔導、文明交通、清潔環境等市民志愿服務隊,參與迎亞運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加強志愿者(義工)基層組織建設。立足街道(鎮)和社區(村),建立和完善志愿者(義工)服務站,逐步構建面向全社會,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志愿服務網絡。完善志愿服務的運行機制、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落實日常管理,建立文明交通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形成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務體系。
三、組織實施
從2009年3月開始至2010年10月,深入開展“迎亞運、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全民行動分三個階段進行,精心組織策劃各類專題活動,全面提升城區的文明程度。各項活動內容既貫穿始終,又各有側重,既突出重點,又整體推進。
第一階段:策劃開展階段,從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周密策劃,全面鋪開。制定深入開展“迎亞運、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全民行動方案,明確任務分工,責任到人。各鎮(街)和各牽頭單位、責任單位根據分工,于3月27日之前,分別制定各自承擔項目的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報區文明辦。通過3月5日舉行全民行動啟動儀式,將各重點專項工作全面鋪開。
第二階段:深化推進階段,2009年6月至2009年12月,扎實推進,富有成效。全面落實各專項工作分工,各重點專項工作廣泛深入開展,尤其是市民文明禮儀教育、全民學英語、全民健身蓬勃興起,整治交通秩序、環境衛生和開展志愿服務形成熱潮。
第三階段:鞏固成果階段,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鞏固提高,形成高潮。落實倒計時各階段工作項目,各項專題行動形成浩大聲勢。按照市文明辦的統一部署,在距亞運會召開300天、200天、150天、100天、30天之際,分別開展迎亞運行動周、行動日活動,進一步動員全區人民積極行動起來,履行東道主職責,當好文明市民、文明觀眾,迎接各國運動健兒和各方賓客,為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創造一切有利條件。
四、組織領導和工作要求
“迎亞運、講文明、樹新風、促和諧”系列活動是一項直接面向廣大市民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要堅持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使迎接亞運、承辦亞運的過程成為展示*人精神風貌和城區文明形象的過程。
1.精心組織,加強領導。在區文明委統一指導下,組織實施全民行動計劃。區文明委各成員單位要充分發揮參與謀劃和推動作用,區文明辦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的職能,抓好工作落實。各單位必須堅決執行區委、區文明委的工作部署,認真抓好各項工作的實施和監督檢查,及時總結和推廣新鮮經驗,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持續健康發展。
2.突出重點,加強統籌。各鎮(街)和各職能部門要把開展教育實踐系列活動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創建文明城市、構建和諧*的重大舉措,進一步明確職責,緊緊抓住在文明禮儀、公共秩序、社會服務、城鄉環境、交通出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下大力氣進行整治,力爭在亞運會前有明顯進步。各級工、青、婦等群團組織要利用各自的優勢,主動參與迎亞運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教育和創建活動,不斷擴大覆蓋面,增強影響力,為創建文明城市、辦好亞運盛會作出積極貢獻。
3.廣泛宣傳,加強引導。發揮電視、網絡、*E報等新聞媒體的主渠道作用,精心策劃和組織迎亞運系列專題宣傳報道,由點到面,逐步擴大宣傳聲勢。立足宣傳鼓勁,加強正面宣傳,引導社會輿論。利用手機短信、移動電視、戶外電子顯示屏等傳播手段和社區宣傳陣地、建筑工地圍墻等,廣泛開展社會宣傳,不斷增強全體市民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利用各類廣場群眾文體活動,寓教于樂,使廣大市民認識亞運、宣傳亞運、參與亞運、服務亞運,形成萬眾一心、同迎亞運、共創輝煌的社會氛圍。
4.完善機制,加強管理。加強組織指導,及時溝通工作,總結推廣經驗,協調解決重要問題。建立檢查、督辦制度,通過定期檢查、隨機抽查、現場調度、組織驗收和社會輿論監督等形式,對各單位、各部門落實實施方案情況進行督查考核,保證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嚴格工作考評制度,將完成目標任務的考核結果作為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的重要考評依據,對工作扎實、成效顯著的,予以表揚獎勵;對活動中成績突出的先進個人優先推薦、參評各級精神文明建設評先表彰;對工作進展遲緩的單位進行通報批評,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