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發展水稻生產整改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加快水稻生產步伐,推進我縣水稻生產向規模化、產業化目標邁進,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現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徹落實市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增加水稻產量和提高農民收入為工作目標,充分利用我縣“一江三河”和地下水資源條件,挖掘水稻種植潛力,提高稻作科技含量,壯大發展規模,不斷推進我縣水稻產業做大做強。
二、基本原則和工作目標
堅持“確保水源、群眾自愿”的原則,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育種、統一插秧、統一管理,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根據我縣2007年水田種植面積及工程配套現狀,結合各鄉鎮水田發展的自身優勢和發展潛力,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大中棚育秧、旱育稀植、機械化插秧等高產栽培新技術,以保證水稻種植面積、提高灌溉保證率為前提,以江河泵站提水和自流灌區恢復老稻田、開發新稻田為基礎,在2007年水田面積7.83萬畝的基礎上,二零零八年新增水田2.17萬畝,達到10萬畝。
三、主要措施
1、統一良種,擴大優質品種種植面積
根據我縣的生產條件和市場需求情況,應選用生育期120—128天左右有效活動積溫在2300--2450℃左右,抗病、優質、高產,并通過省級審定的二級以上品種作為生產用種,杜絕盲目購種種植。在種植上以區域和鄉鎮為單位,按積溫帶提倡一村一品,同一地塊同一個品種,連片種植,形成規模。南部鄉鎮應選用生育期在125—128天、主莖11—11.5片葉的品種1—2個做為主栽品種,如:龍粳14、齊稻7或齊稻10。中、北部鄉鎮應選擇生育期120—125天、主莖11片葉的品種1—2個做為主栽品種,如:空育131、龍粳14。要發揮水稻協會作用,使用良種款、采取一事一議(或收購農戶手中雜亂種籽)的辦法解決品種雜亂問題。
2、把握農時,適時育苗插秧
我縣水稻生產具有生育期短,活動積溫少,前期升溫漫,中期高溫時間短,后期降溫迅速等特點,把握農時十分必要。在實際生產中,應做到早育苗,早插秧,在4月中旬氣溫穩定達到5℃開始育苗播種,4月25日結束,在氣溫穩定達到13℃開始插秧,抓住5月20日----5月25日高產插秧期的黃金季節,必須做到不育5月苗、不插6月秧,確保水稻6月末7月初進入幼穗分化、9月上、中旬氣溫降到13℃前安全成熟。
3、大力推廣大、中棚育秧
大、中棚育秧是寒區稻作的發展趨勢,是爭取農時、培育壯秧、稀植早插,奪取高產的有效技術措施。因此,要加大力度推廣大、中棚育秧,全縣大、中棚育苗比例力爭達到總面積的100%,確保安全育秧,可以組織群眾聯戶育秧或鼓勵技術能人專門育秧,市場化運作。今年在部分鄉鎮搞大、中棚客土連片育秧試點,縣財政拿出30萬元對試點地區進行補貼。
4、科學施肥,合理用藥
科學施肥是水稻優質高產的關鍵和增產高效的保證。在施肥上應根據土壤條件、需肥規律、產量水平、生長情況,做到有機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提倡應用生物肥料和葉面肥料。堅持低毒、無污染、高效、無殘留的原則,提倡應用高效、低毒、無殘留殺蟲殺菌除草劑。注重施肥量、施肥比例和施肥時間,做到重施磷、鉀肥,巧施氮肥。
5、做好灌溉水源的預測、協調用水和節水灌溉工作
供水水源不足是影響我縣水稻生產的關鍵因素,特別是今年尼爾基水庫蓄水不足,導致其控制的中引、北引水量難以保證。因此,做好水情預測是水稻生產的關鍵。各鄉鎮要掌握好水情信息,組織稻農充分利用好我縣嫩江和烏裕爾河流域的桃花水,適時做到早整地、早泡田。各鄉鎮要做好灌區用水協調工作,科學調度水源,對于自流和泵站提水灌區,在可能的情況下積極協調北引、中引,增加給水流量,保證水田用水。存在爭水、搶水的村屯,借鑒三家子村的經驗,組織群眾成立農民用水協會,保證用水秩序,做到科學用水、協調用水、節約用水。在節水灌溉制度上,根據水稻需水規律及當地水資源條件,徹底克服稻田全靠水泡的灌溉方法,減少灌溉水的無益消耗,在生產實際中積極推廣“水稻控制灌溉”和“薄、淺、濕、曬”灌溉新技術,灌好關鍵水,實現節水、高效、增產。井灌水稻應采取節水增溫灌溉技術,增設曬水池和曬水板;采用寬淺式渠道,迂回延長水路;充分利用降水,死水補灌;夜灌近地,晝灌遠地。
6、增打補水井,提高灌溉保證率
實踐證明,增設補水設施,打水田補水井,實現井渠結合是解決灌區江河水源供水不足,緩解供水緊張局面,提高灌溉保證率,解決枯水期和缺水期水田供水的最有效措施。今年的水源情況也要求我們增設補水設施,打水田補水井。我縣雖有一定數量的補水井,但多數分布在近二年旱改水地塊內,以四寸塑料管井和臨時抗旱井數量居多,存在著單井出水量低,水源井老化等問題,不能滿足江河缺水期水田補水需求,應進一步補充和完善。結合水田發展現狀和面臨干旱缺水的實際,吸取干旱缺水的經驗教訓,今年加大自流和提水灌區補水井建設力度,根據前期調查,今年準備新打補水井109眼,由水務局統一安排。
7、加強科技培訓和技術推廣,不斷提高稻作技術水平
通過請進來,走出去,辦班培訓等方式,培養種稻的行家里手和技術骨干,做到以點帶面,廣泛普及水稻大、中棚育苗、旱育稀植、機械化插秧等高產栽培新技術,不斷提高我縣稻作技術水平。近期水稻辦將舉辦水稻生產培訓班,到水稻生產基地,以村為單位進行培訓,設水稻生產技術服務電話,號碼為3127110。
8、抓好示范基地建設和綠色品牌培植
凡是有水田的鄉鎮必須確定接受理解事物能力較快的農戶,進行水稻生產的試驗、示范。要做好品種對比試驗,為我縣統一品種、規范化種植提供科學依據。以提質增效、高產攻關、加強水田標準化小區建設、產業化經營為示范樣板,以點帶面。強化組織無公害、綠色、有機稻米的生產,通過試驗、示范、專家論證等方法,選用適合我縣質優、高產的優良當家品種,形成規模,實現產業化經營,營造富裕大米綠色品牌,增強市場的競爭能力,形成種、產、銷一體化體系,促進水稻產業化發展進程。同時,鼓勵各鄉鎮積極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新上有自主品牌的稻米加工企業。
四、考核辦法
今年,水稻生產將納入全縣重點工作目標考核體系。考核采取半年、年終和日常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對鄉鎮進行考核。具體考核工作由縣水稻生產領導小組負責,相關部門配合,抽調技術人員組成考核組,二零零八年6月以前對各鄉鎮進行階段考核;10月中旬以前進行年終考核。對排在前三名的鄉鎮,分別獎勵五萬元、三萬元、二萬元,此款由縣財政負責解決,獎給鄉鎮有關人員。
五、評分標準及獎勵辦法
水稻生產工作總分值為100分。
1、水田面積:分值15分
以計劃面積為基數,完成計劃面積得滿分,完不成計劃面積的按實際面積占計劃面積百分比得分,但完不成計劃面積不得評優。
2、工程維修與配套:分值10分
通水前工程總體維修配套良好,能夠完成年度運行,對水田生產沒有影響的得10分;通水前工程總體維修配套較好,運行期間有簡單維修的,對水田生產有一定影響,但能保證正常生產的得8分;通水前工程總體維修配套一般,運行期間出現重大的事故,渴水期間不能正常補水,對水田生產造成一定損失甚至引起群眾上訪的不得分。
3、統一水稻品種:分值30分
每個鄉鎮應按要求采用統一選購、種植優質稻種。優質稻種1個得30分;優質稻種2個得20分;優質稻種3個以上得10分;優質稻種4個或4個以上不得分。
4、育秧和種植方式:分值35分
(1)育秧,分值20分
種植面積100%為大、中棚育秧得20分;種植面積80%以上為大、中棚育秧得15分;種植面積50-80%為大、中棚育秧得10分;大、中棚育秧面積低于50%的此項不得分。
(2)種植方式:分值5分
插秧面積(含拋秧)占總面積100%得5分;占總面積90%以上得3分;占總面積80%以上得2分;占總面積80%以下不得分。
(3)時間:分值10分
育秧時間不超過4月末并插秧時間不超過5月末的得10分,否則不得分,即不育五月苗,不插六月秧。
5、用水管理:分值10分
sp;按規定成立用水協會,在水稻生產中解決實際問題較好的得10分;解決問題一般的得6分;不發揮作用甚至引發群眾上訪的不得分。
六、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水稻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水稻生產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兼任,副主任由*兼任,成員由*擔任,辦公室地點設在縣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