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局課外文體活動管理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指導思想
中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以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精神,引導和鼓勵廣大中小學生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體育、藝術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中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通過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建設,推進課外文體活動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努力構建和諧校園、文明校園、活力校園。
二、實施原則
1、教育性、科學性、趣味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要堅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規律和中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寓學于樂,寓煉于樂。
2、全面性原則。課外文體活動要與日常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與新課程改革相結合,與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工作有機結合。課外文體活動的內容與形式要豐富多彩,能夠滿足不同特長、不同興趣、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要,促進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審美素質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與提高的基礎上良性發展的局面。
3、堅持自主自愿與積極引導相結合原則。在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文體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鼓勵、引導是必要的,同時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選擇權和自主活動權,在組織活動時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討論、組織、操作、交流和評價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4、堅持校內校外相結合原則。應以校內教育為主陣地,充分發揮校外教育的獨特功能,促進校內校外的有機結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努力創建良好的課外教育環境。
5、堅持安全第一原則。在課外文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上意外事故的發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為由不積極開展活動的傾向。
三、實施范圍
全縣所有中、小學校
四、實施目標與方法
1、在義務教育階段,各學校以實施教育部“體育、藝術2+1項目”(詳見《學校體藝衛生與藝術教育工作資料匯編》——寧波市教育局體衛藝處20*年2月)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主要內容,確保每個學生能夠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具有一項藝術特長。在開齊開足體育和藝術課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課外體育和藝術活動,滿足全體學生個性發展和多樣化的活動需求。在高中段學校,要保證學生的休息和睡眠時間,開齊開足所有課程,每天必須有課間操和學生晨間鍛煉時間,每周安排一定時間的文體活動。
2、各校要根據本《實施方案》精神和浙江省“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示范縣評選細則”(見附件1),制定本校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規劃,明確目標、落實責任,確立本校1-2項體藝特色,每周教學日中2-3天安排有課外體育活動和1-2天安排有課外藝術活動,做到時間、場地、內容、學生、指導教師“五落實”。提倡學校或部分年段試行大課間活動,確保每天課外文體活動時間不少于1小時。
3、學校在積極創建體育特色學校、藝術特色學校、體育業余訓練點及體藝特色項目學校的同時應建立各類體育、藝術社團和興趣小組,制定學校、班級的文體活動制度,堅持每年舉辦一次全校體育運動會(或體育節)和一次全校性文化藝術節,每月舉行一次單項性文體活動和競賽。組織課外文體活動要覆蓋全體學生,全校學生“體育、藝術2+1項目”的合格率達85%以上,良好率達50%以上,優秀率達15%以上。縣教育局每年舉辦一次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和棋類比賽,隔年舉辦籃球、乒乓球賽,兩年一屆教育系統藝術節活動,按年初競賽計劃組織各類文體單項活動和競賽。
4、各學校要落實相應的體藝經費,大力改善體育、藝術活動的場地設施和設備,提高全體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和有關指導教師文體活動的組織和指導水平,確保學校文體活動的正常開展。同時,積極整合和充分挖掘本地校外文體單位的設施和師資力量,建立穩定的專項課外文體活動訓練點,定期開展活動,推動中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形成規模、提高水平。
5、結合課外文體活動的開展,積極做好課題研究工作。要注重校本教研工作,把學校的研究項目與本校活動開展結合起來,引導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實驗研究,不斷推動活動的深入開展。
6、建立評比表彰制度。縣教育局開展中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示范校和先進個人評比活動并予表彰,各學校也要開展相應的考核和評比表彰活動。
五、保障機制
1、為加強對中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作的領導,縣教育局成立由陳乃青同志為組長,邱爭光同志為副組長,徐祖存、陸振明、陳加盛、潘永毅、戴爭先、仇興龍、舒敏芳、翁珍英同志為成員的*縣中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工作領導小組,指導并開展實施全市中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作,同時明確各科室職責(見附件2)。
2、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要切實加強中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的領導和管理。各校要成立由校長為組長的學生課外文體活動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要充分認識中小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重要性,把開展這項活動作為推進素質教育、活躍學生課余生活、培養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3、擴大宣傳,營造氛圍。各校要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廣播、校園網、黑板報、櫥窗及晨會、班會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宣傳,讓全校教師、學生、家長深刻領會實施這一工程的重要意義。要充分利用大型體育、藝術活動等載體,廣泛宣傳文體活動的進展情況和實施成果,從而營造有利于學生課外文體活動開展、有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4、因地制宜,制定規劃。組織中小學生開展課外文體活動,是學校教育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各校要根據“工程”實施工作的總體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實事求是地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或實施方案,并在實踐和探索中不斷完善,形成特色。實施方案于2007年1月30日前上報縣教育局普教科。
5、強化培訓,全員參與。各校要堅持“挖掘學校潛力,樹立學校特色”的原則,加大專職體育、藝術教師,班主任和其他各課教師的培訓力度,培育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以滿足學生課外文體活動工程對師資的較高要求。教師參加課外文體活動輔導應計入教師工作量,可根據實際給予適當的經濟補貼。同時,要充分利用校外人才資源優勢,形成校內外結合的活動指導網絡。
6、加大投入,統籌資源。各學校要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學校體育、藝術場館建設和體育、藝術器材配備,進一步完善學校學生課外文體活動的設施,為工程實施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同時,要積極利用現用條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改善活動設施。要充分利用當地的社會教育資源,以滿足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對體育運動和藝術活動的新要求,不斷拓展課外文體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