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街道社區加強應急管理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建立*區統一指揮、高效運作的應急機制,加強應急管理,增強政府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市政府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結合本區實際,現就加強我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實施。
一、明確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二)工作目標。在“十一五”期間,基本建成覆蓋全區各部門的應急預案體系;建立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構建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加強應急管理機構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建設符合標準的應急平臺和專業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應急保障體系,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應急管理工作格局。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充分依靠法制、科技和人民群眾,以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以落實和完善應急管理預案為基礎,以提高預防和處置突發公共事件能力為重點,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和諧江北”建設及全區經濟和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二、加強應急管理制度建設
(三)加快完善應急領導和指揮體制。以統一指揮、高效運作、立足現實、著眼未來為原則,明確區政府是本行政區域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領導機構;區政府成立區應急管理工作委員會,對現有各類應急管理資源進行充分有效的整合。各專項突發公共事件設領導小組為相關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指揮機構,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負責相應領域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區政府成立或啟動現場指揮機構,負責現場應急管理工作。
(四)編制應急預案。區應急辦負責編制我區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鄉鎮、街道也應制訂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有關部門負責編制相對應的突發公共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和部門應急預案;要以區總體應急預案為統攬,逐步形成相互銜接、完整配套的應急預案體系。預案編制要結合實際,符合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的規律及特點,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預案要分清職責,明確措施,落實任務,規范程序,根據形勢發展和情況變化及時對預案進行修訂與完善。
(五)健全應急管理工作運行機制。以科學高效、規范有序為標準,分階段、有步驟地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各項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研究制定防范預警、信息匯總、咨詢決策、先期處置、預案啟動、指揮協調、現場救援、服務保障、調查評估等各項工作和各個環節的程序規范。
(六)設置區應急管理日常辦事機構。設立區政府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辦公室,承擔全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制訂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整合各項應急資源,規范專項預案,匯總分析信息,提供應急決策服務,統籌全區預警機制和預警信息工作,組織綜合應急演習,必要時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參與應急處置工作。各街道(鎮)、部門、重要的企事業單位以及各村(居)委會應明確專人,協調處理應急管理日常事務。
三、做好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防范工作
(七)開展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風險隱患的普查和監控。各有關部門要組織力量認真開展風險隱患普查工作,全面掌握本行政區域、本行業和領域各類風險隱患情況,建立分級、分類管理制度,落實綜合防范和處置措施,實行動態管理和監控,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對可能引發突發公共事件的風險隱患,要組織力量限期治理,特別是對位于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區的高危行業,不符合安全布局要求、達不到安全防護距離的,要依法采取停產、停業、搬遷等措施,盡快消除隱患。要加強對影響社會穩定因素的排查調處,認真做好預警報告和快速處置工作。社區、鄉村、企業、學校等基層單位要經常開展風險隱患的排查,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八)注重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和培訓演練。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編印資料、畫冊等多種渠道和形式進行應急管理法律、法規、規章、應急預案以及防范、預警、避險等常識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對各級干部的應急管理知識培訓,增強他們的應急管理意識,提高其應急管理知識和處置水平。舉辦各類專業應急技能培訓和應急知識培訓,在中小學校開展應急管理知識教育宣講;按照預案要求,定期開展專項演練、合成演練和綜合演練;以社區為基礎、家庭為單位開展防范與救助工作,實施全民動員和社會參與戰略,強化社區和公眾的應對能力,增強公眾的安全意識,提高其自救互救技能。
(九)建立預警信息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通信手段,構建應急管理信息網絡。加強對有關信息的收集、分析、判別以及跟蹤監測。做好對氣象災害、地質地震災難、易發事件和多發事故以及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要機構、重要基礎設施等監測觀察和信息上報工作。多渠道設置規范而直觀的預警標識,建立準確、快速、暢通的預報渠道。不得瞞報、謊報、緩報信息,減少信息誤報、漏報。各部門和單位要加強值班制度,完善報告制度,實現預警信息的資源共享。
四、加強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設
(十)加強應急救援搶險隊伍建設。各部門應組建與其管理工作相匹配的應急救援隊伍;各有關單位、重要的企事業單位應組建與其生產服務相關聯的應急搶險隊伍;各重點鄉鎮和社區應在各自行政區域和地域范圍內組建具有一定人數、配備必要器材的應急救援組織。全區建立以公安等為骨干、各類專業搶險搶修隊為基礎,群眾團體組織和社會志愿者組織為協助,國防動員力量為支援的應急救援搶險隊伍網絡。
(十三)成立應急管理專家咨詢組織。針對不同類型的突發公共事件制訂不同的應急救援處置方案和行動計劃。成立應急管理專家組織,建立專家信息庫,發揮各類專家、學者和專業技術人員在信息研判、決策咨詢方面的作用。在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前,進行專業指導、專業防范;在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中,進行專業支持、專業救援;在突發公共事件結束后,進行專業鑒定、專業評估,不斷提高應急管理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時效性。
(十二)健全應急管理保障系統。各街道(鎮)、部門和單位遇有突發公共事件時,要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既做好承擔的應急處置工作,又根據職能做好協助保障工作。按照職能分工,公安部門做好治安維護工作,衛生醫療部門做好人員救護工作,環保部門做好污染監控環境保護工作,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部門(單位)做好設施設備搶修工作,物資部門做好物資、裝備和技術保障工作,人防部門做好警報施放、人員疏散隱蔽工作,工程管理部門做好建筑設施清理工作,交通管理部門做好交通管制工作,信息化主管部門做好通信保障工作,民政部門做好受災群眾救濟工作等。各保障部門和單位平時要做好必要的準備,以確保應急之需。
五、加強應急管理組織領導
(十三)整體推進應急管理工作。各部門、各社會團體組織要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認真負責地做好應急管理的有關工作,做到思想統一、顧全大局、步調一致、上下溝通、左右協調、整體推進。街道(鎮)之間、部門之間要加強協助與配合,尤其要做好與相鄰地區的協助與配合工作,同時認真做好向區政府以及區級有關部門的匯報聯系工作。
(十四)切實加強對應急管理工作的領導。充分認識建立應急管理機制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這項工作。轉變重救輕防的觀念,打破條塊分割、部門封閉的界限,理順關系,明確職責,在真抓實干、夯實基礎、突出重點上下功夫,加快推進我區應急管理機制建設,充分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五)保證應急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建立嚴格的目標責任考核制度,應急管理和應急處置工作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必須按照法律、法規和預案的要求,盡職盡責地做好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處置、保障等各項工作,做到不推諉、不扯皮、不延誤、不疏漏。各部門和各責任單位應本著臨機決斷、快速行動、有效處置的原則,獎勵成功者,懲罰不作為者,客觀評價失敗者。對加強應急管理、參加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不作為、延誤時機、組織不力等失職瀆職行為,依法依規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