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土局突發性地質災害整治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分布及特點
(一)雨季多發。地質災害大多發生在雨季,并且較多出現在強降雨期間或強降雨后的幾天內,旱季較少發生。
(二)規模較小。地質災害點為小型,影響范圍一般涉及一間或幾間房屋。
(三)災前征兆不明顯。地質災害發生前征兆不明顯,發生時運動速度快,突發性強,容易造成人員及財產的損失,危害性大。
(四)與人類工程活動密切相關。目前發現的地質災害大部分與人類工程活動有關,主要發生在山前地帶人為削坡建房,采礦活動,工程建設形成的斜坡處,自然因素產生的地質災害少。
二、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根據已有地質災害的空間分布特征,結合地質環境條件以及人類工程活動情況等綜合分析,我市的地質災害活動區域主要在*、松門地區。這些地區巖性以火山巖的風化層,殘積層為主,人工削坡建房比較普遍,又是臺風經常登陸的地帶,具備發生地質災害的地質環境條件與引發條件,是今年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點區域。
三、重點防范期
汛期(4—10月)是我市地質災害多發期,為重點防范期。強降雨是地質災害的主要誘發因素,汛期內日降雨量大于50mm或過程雨量大于100mm的時段是重點防范期的防范重點。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落實地質災害防治責任制
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各級政府應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負直接責任,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有關的地質災害防治具體工作。
各級政府要成立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組織本轄區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協助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建立群測、群防網絡,加強工程建設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管理工作,認真落實汛期防災值班制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指導、監督工作;建設部門要掌握在建工程的情況,對可能發生地質災害的工程做好防治工作;水利部門做好水利設施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交通部門做好道路沿線地質災害防治的檢查落實工作;旅游部門要做好旅游區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加強汛期檢查
1、防災工作檢查
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其他相關部門在汛前對各地質災害點應急預案、防災情況等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的,要責成責任單位或責任人及時整改,并將檢查情況、存在問題和處理意見上報市政府。
2、地質災害險情巡查和速報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加強汛期對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地質災害點的巡回檢查,對可能出現險情的,應及時采取應急措施,同時向市國土資源局報告。市國土資源局接到險情報告后,要及時趕赴現場,召集有關部門組織調查鑒定險情,提出應急處理對策。
3、汛期值班
臺汛期或強降雨,各鎮(街道)和各相關部門要做好值班工作,值班時要保持信息暢通,報告迅速,處置及時。市國土資源局值班電話:86139760,*,傳真:*。
4、搶險救災
地質災害險情、災情發生后,市、鎮二級政府應立即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按既定預案要求組織搶險救災。
(三)開展地質災害治理工作,安排防治資金
為了消除地質災害隱患,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今年完成*、*、*等3處地災點治理,在治理完成前,繼續加強監測。
*崩塌
監測責任人:*電話:*
防治責任人:*電話:*
*崩塌
監測責任人:*電話:*
防治責任人:*電話:*
*村滑坡
監測責任人:*電話:*
防治責任人:*
涉及交通、水利、建設和旅游等部門管理的地質災害,由相關部門、單位負責治理,在治理完成前,需加強監測。
地質災害易發區的新建工程,經評估后認為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應當配套建設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設計、施工和驗收應與主體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同時進行。
各級政府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因工程建設等人為活動引發的地質災害的治理,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承擔治理費用;涉及交通、水利、市政設施和旅游區的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由相關部門負責;新建工程的地質災害防治經費由建設單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