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民看病貴原因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看病難、看病貴是*老百姓過去經常談論的話題,而今,從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情況看,看病難已經成為過去,看病貴仍是老百姓議論的一個熱點。盡管各級政府對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但收效并不十分明顯。如何解決農民看病貴問題,結合*農村調查看,筆者認為解決農民看病貴,不是無望,而是有方。
一、導致看病貴的主要原因
1、市場化衛生體制,使醫藥費超常增長。近年來,衛生改革使醫療衛生走向市場,醫院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把醫療收入作為醫院經營管理的重頭戲,將經濟與任務指標硬性分配到各個科室和個人,以致于部分醫務人員考慮怎樣為科室創收、為自已賺錢。科室承包后搶病源、爭病人的現象時常發生,醫生為了完成任務拿薪水,爭開貴藥、大處方、亂檢查,繼而出現了不合理的收費、用藥、檢查、治療、小病大治、輕病大養,使醫療費用超常上漲,看病越來越貴。
2、衛生經費投入不足,迫使醫院自我創收。貧困地區財源不足,財力有限,經費主要靠上級財政轉移支付支撐,因此對醫院防保人員經費很難足額撥付到位,醫務人員的工資基本靠業務收入來維濟,醫院只有在創收上動腦筋,在追求經濟效益上下功夫,全力謀求利益最大化,導致醫院、科室巧立名目亂收費,分解項目收費,虛列名稱收費,重復收費,加重了看病貴的程度。
3、衛生資源分布不均,導致醫療費用支出增大。*縣山大溝深、人口居住分散、經濟欠發達,邊遠偏避的鄉鎮衛生院只有1-2名醫務人員,化驗檢查設備配備不全,患者檢查只好前往上級醫院檢查確診,檢查花費少則兩三百元,多則上千元,如果住院治療,一般的病都要花費兩三千元,大病數萬元,加大了群眾看病負擔。
4、藥品、特材定價虛高,為看病貴埋下了隱患。目前,部分藥品、醫用材料廠家為了牟取暴利,加之缺乏規范的價格法律法規約束和強有力地監管措施,其藥品、醫材價格一路攀升。不少變名稱、換包裝、換劑型、改頭換面的所謂“新藥”價格飚升,國產藥品也參照合資藥、進口藥定價,藥廠和藥商借機將一些廉價而效果好的藥品改頭換面按“新藥”重新定價,最后公布的零售價是成本價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5、藥品生產、流通、使用上的不規范,助推看病貴。部分藥品生產廠家虛報成本,提高定價,為銷售時讓利備足空間,通過幾級批發的藥品到患者手里,而價格卻翻了幾番。
6、患者存在用藥誤區,無形加大看病成本。一些病人在用藥上認為越是價格高的藥就是好藥、特效病,越愿意用,其結果是藥價越高越好賣。
二、遏制看病貴的基本對策
1、辦好政府公立性醫院。政府公立性醫院,要確定醫療衛生的公益性福利性質,以服務為宗旨,承擔起醫療服務、公共衛生、醫療搶險、醫療救助的責任。嚴格執行不贏利的醫療服務價格,平抑醫療價格,滿足人民群眾看病需求。
2、建立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將鄉鎮醫院醫務人員工資納入財政預算,使醫務人員工資有保障,確保他們以預防保健、公共衛生、救死扶傷、優質低價服務等社會效益為已任,將醫生報酬與醫療收費之間的關系徹底分離。
3、合理配置和優化衛生資源。給邊遠鄉鎮衛生院配備技術過硬的全科醫生,改善條件讓他們安心工作,服務百姓;中心衛生院配備好常規化驗檢查設備和技能科室,將醫務人員輪流送往上級醫院進修深造,提高診療水平,做到常規檢查不上縣、一般疾病當地看,方便百姓就近就醫,減少醫療費用支出。
4、加強治理藥品、耗材的虛高定價。堵絕改頭換面、變相提價的所謂新藥的審批,斬斷虛高定價的根源;實行有效的藥品、耗材價格監管制度,改革現行的價格管理辦法,將藥品、耗材的虛價降下來。
5、調整醫療收費價格。對醫療收費價格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狀況作適當調整。將同等級醫院,在貧困地區的各項醫療收費標準比發達地區的收費標準下調10%-30%。實行單病種費用、門診人次費用、住院人均費用限額。
6、加大信息公開和醫療知識普及力度。讓百姓了解、掌握防病知識,以免產生就醫、買藥方面的錯誤認識,陷入高價求醫買藥的誤區,增強節約意識,達到少花錢、看好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