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學發展觀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黨的十七大提出:在新的發展階段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圍繞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結合*縣新店鄉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和既定的發展目標,在如何才能準確把握、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方面進行了一些思考,本人在此談一點膚淺的學習體會。
一、科學的發展觀,必須突出以人為本為發展理念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黨中央提出的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是個重大的理論問題,也是重大的實踐問題。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經濟發展要為人民,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要為人民所享。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經濟發展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人的發展。我們在發展經濟社會的同時,要營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不能單純追求數字經濟,而是以人為中心,從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追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新店鄉的發展,首先就是解決全鄉人民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要把解決群眾最大的困難和問題作為全鄉工作的出發點。堅持以人為本,就是把人看做是一切發展的前提和最終目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主體力量和決定力量,是文明和財富的真正創造者。其次,要把對人民群眾的關心體現到政策措施中,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以人為本,關心群眾,代表人民利益,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必須把它落實到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上。“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就要竭盡全力去辦。從近年新店鄉發展的情況看,全鄉主要致力解決全鄉困難村的居住困難,大力實施整村推進工程,使部分生產生活及居住條件困難的農戶的生活居住環境得到了全面改善,進一步促進了全鄉經濟的協調發展。但是新店鄉至今仍然有貧困人口5000余人,絕對貧困人口4000余人,這部分貧困群眾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全鄉經濟的發展速度,如果他們的生產生活困難得不到解決,全鄉經濟要實現快速發展也是一句空話。
二、科學的發展觀,必須以謀劃全面發展為發展目標
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推進社會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全面發展的社會是經濟繁榮、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會和諧的社會。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也是領導干部統領各項工作實踐的能力體現。
社會的全面發展必須是文明的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發展。要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擺在重要位置。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正確處理“吃飯”與“建設”的關系,把人民的社會生活水平放在優先位置,堅決摒棄發展即增長的觀念,更不能單純追求所謂“政績”,上新建項目要著眼于經濟發展的后勁,改善人民的社會生活條件。領導干部在制定工作部署時既要在分析綜合局部發展的基礎上謀劃全局的全面發展,又要把局部發展納入全局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進行精心策劃,科學論證,使之符合全面發展的要求。一是要從只注重經濟增長,以物為本的片面發展觀念轉到既注重經濟增長又注重以人為本的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念上來。二是要從追求短期化發展目標、過分突出發展的短期物質成果的片面發展觀念,轉到更為注重全面降低發展成本,減少發展代價的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念上來。經濟增長無疑是發展的重要內涵之一,但經濟增長并不是發展的全部內涵,經濟增長是人民利益之所在,但不是全部人民利益之所在。發展是在經濟發展基礎上的人的全面發展,追求物質指標不是最終目的,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才是目的。發展不僅僅是物的發展,而是人的全面發展。
三、科學的發展觀,必須以協調發展為發展原則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義之一是堅持協調發展的原則,這是科學發展觀與傳統發展觀的區別之一。始終注重全局關系的協調處理。注重利益協調,調動各方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兼顧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利益,實現各方良好結合;注重“三個文明”協調,綜合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發展;注重政府與市場協調,實現市場發展與政府功能良性配合;注重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的協調,實現經濟社會的優化發展;注重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實現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的良性循環。統籌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首先要解決好發展觀念問題。
四、科學的發展觀,必須以勇于創新為發展方向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也是推動地方建設和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創新作為一種思維,就是要敢于跳出傳統的思維模式,超前思考;作為一種精神,就是要敢于冒風險,不怕失敗,勇住直前;作為一種行為,就是不循規蹈矩,敢于標新立異,做前人不敢做的事。對新店鄉而言,古老而落后的傳統生產方式是致使新店難以走出困境的主要問題。新店鄉長期以來一是靠落后的生產工具和傳統落后的種植方式大面積的種植來獲得一點能勉強維持生計的收獲;二是靠“量”的擴張和耗費大量的資源來換取地方經濟的低增長。新店鄉要發展,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則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環節。思路決定出路,思路一變天地寬,因此加快發展是新店最大的政治,科學發展是新店最根本的任務。在新店鄉要發展就必須有勇于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氣魄。創新,意味著不破不立、冒險、超越,但不是簡單的“出花樣”,“樹典型”,而是要綜合規劃,相互配套,整合優化一切人力、物力、資金、資源,在現有的生產力條件下發揮更大的動力和活力,帶動地方經濟的快速、高效發展。一是在全面推進發展的過程中,必須立足鄉情實際,進一步分析本地的特色所在,優勢所在,走一條能發展、能致富,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新之路,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優勢資源的利用效率,才能變潛在優勢為現實優勢;二是在發展和鞏固好現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大膽引進能促進和帶動地方經濟快速增長的產業或生產技術,打破傳統農業發展的定勢思維,把全局性與局部性,長遠利益和近期利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有機結合,真正做到立足鄉情,整合資源,發揮特色,穩步發展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五、科學的發展觀,必須以搶抓機遇為發展途徑
大調整既是大挑戰,也蘊藏著大機遇。機遇是一種潛在的優勢。發展機遇表現在一定的時間、地點和環境下出現的有利于加快發展的可能性。抓住并充分利用這種可能性,就能搶占先機,實現快速發展。新店鄉的發展就必須有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披沙揀金發掘機遇,雷厲風行抓住機遇,科學務實用好機遇,努力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占先機,實現發展。
目前,新店鄉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一是牛欄江梯級電站的全面開發及境內天花板、陡灘口電站的開工建設;二是昭通昊龍集團公司投資新店開發礦產資源;三是哨紅公路新店段油路開工建設;四是新店至昭通的沿江的開通。四大機遇為新店鄉的加快發展、健康發展、全面發展提供了發展動力。大項目落戶新店必將為新店的大發展注入新的血液,新血液的注入必將有新的活力。因此,新店只有充分把握機遇,用好機遇,不等不靠,加快發展才能擺脫現狀。一是搶抓機遇促發展。新店鄉發展緩慢就是欠投入,欠項目,能盡快改變這種狀況的捷徑就是充分做好對在建項目的各種服務工作和協調工作,以優質的服務進一步整合鄉內優勢資源。二是搶抓機遇促調整。在調整產業方面,圍繞服務牛欄江梯級電站開發建設為主線,立足建設服務天花板電站生活基地為發展切入點,大力發展蔬菜產業,養殖業和各項服務業,從零星產業向規模產業推進,在做好電站建設服務工作的同時促進農民增收。三是搶抓機遇促培訓。新店電站建設和礦產資源開發兩大項目開工,為新店拓寬了人力資源輸出市場,及時開展各項技能培訓,使全鄉的人力資源輸出從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從體力增收向智力增收轉變,把人力資源市場優勢變為人力資源輸出優勢,真正做到讓農民在家門口務工,在家門口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