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律師文化建設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先進的律師文化是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律師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律師文化建設是推動律師工作的重大舉措。司法部及全國律師協會把加強律師文化建設作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這標志著律師文化建設越來越引起重視,并已作為律師工作的全局性工作。作為一名基層司法局的律公科管理干部,筆者結合上網查找的一些資料、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和大冶市律師文化建設的現狀,從律師文化的概念與內涵;律師文化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加強律師文化建設的對策與思路等三個方面談幾點自己粗淺的看法,供廣大同仁參考,以期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律師文化的概念和內涵
律師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律師的文化,它屬于社會意識形態的范疇,即為律師所創造的精神財富,是指律師這一職業群體所共同具備的人文素養和專業水平。具體來說就是律師在執業過程中所積淀的由“服務理念和核心價值、道德、知識、專業素質、語言溝通能力、為權利而斗爭的精神及團隊文化等”諸元素構成的總和。律師文化至少包括三個方面的文化,即律師的個體文化、律師事務所的集體文化、律師協會的團體文化。
從廣義上,律師文化可稱為整個律師群體的律師文化;從狹義上一般僅指某一律師事務所的特色文化。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律師文化不僅是涉及律師整體素養能力的提高,關系到民主法制軟環境建設的重要因素,也是涉及到一個律師事務所能否快速健康發展、是否具有競爭力與生命力的重要著力點。成熟的律師文化對于一個律師事務所而言是一筆集合了集體智慧的無形資產,是若干個體文化風格與觀念有機融合后在質的層面上的飛躍,其外延極為廣泛,內涵豐富多彩,包括所名、所徽、所歌、所規、所風、所刊、所容等在內諸多方面均可成為律師文化的載體。通過律師文化建設,可以提高律師隊伍的整體社會形象,形成一整套律師隊伍的行為規范和思維模式,進而提高律師的人文精神、服務宗旨、職業道德、行為習慣、品牌效應、管理方法、知識產權、工作環境等。同時,律師文化建設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協會具有自我規范作用,提高凝聚力、協調三者關系,提升律師素質與品位,從而增強律師執業的競爭力。
二、律師文化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律師文化尚處于萌芽階段或者說至多是初級階段。我國的律師業起步較晚,新中國成立之前,律師大多數被人們稱為“訟棍”,不為民眾所尊重,但是也出現過大律師施洋、史良等具有鐵血骨氣的律師或“訟師”。解放初期,我們國家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無產階級專政、軍管或者打擊國民黨殘余勢力,律師業務工作幾乎沒有開展。開始后,砸爛公、檢、法機關,群眾專政盛行,律師業也一樣無一幸免。直到年8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律師制度才得以恢復和發展。在當時,律師資格可以授予。律師是國家法律工作者,國家核定編制,象現在的公務員一樣,是國家公職人員,因而這個時期的律師有很大的優越性。許多律師都是國家任命、司法行政機關指派,不管情愿不情愿,專業非專業的都成為了所謂的律師,這個時期的律師文化層次、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律師文化建設比較薄弱。即使開展一些文化活動,也是部分地區、部分律師的“自發”行為。年,全國開始實施律師資格統一考試,*1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系列的《法官法》《檢察官法》、修訂了《律師法》,確立了統一的國家司法考試制度。律師的準入制度逐漸走向規范并與世界接軌。律師隊伍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已成為一個不可抵擋的潮流,律師文化建設的內涵就越來越豐富、基礎也越來越穩固。就大冶市律師文化的現狀而言,可以概括為:律師個體文化素養不是很高,律師事務所的集體文化比較松散,律師協會的團隊文化形同虛設。截止目前,大冶市共有兩個律師事務所,一個法律援助中心。共有專職律師19名,公職律師2名。這21名執業律師中,執業5年以上的僅只有11人。大學文化程度11名,大專文化程度10名。文化素質參差不齊,懂經濟、懂英語、懂科技的律師幾乎沒有。執業的律師僅僅只能辦理一般的刑事和民事案件,對一些要求較高的非訴訟法律事務和訴訟業務由于很少辦理而知之不多。大多數律師為了生計奔波。律師文化對我市兩個律師事務所和多數律師來說是一種新事物、新現象,尚處于起步階段,缺乏豐富的具體的感性材料,沒有形成自己的律師文化理念。律師事務所一直沿用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模式,基本上是吃光、用光、分光,積累很少。在*6年兩個國資律師事務所脫鉤改制工作中,經評估審計,兩個國資律師事務所凈資產不足4萬元。律師事務所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抓業務和創收上。在開展文化建設方面一是認識不夠。二是經費不足。三是沒有形成打造品牌律師事務所的理念。縣級司法局由于受職能、地位及經濟困難等因素的制約,對律師事務所的管理主要側重于經濟指標方面的管理,對律師事務所文化建設,對律師隊伍的管理比較松散。地方各級律師協會大多是名存實亡,或者說是根本沒有開展業務。就大冶市而言,由于大冶市是縣級市,律師協會設在黃石市。黃石市律師協會還沒有從司法行政主管部門中脫離出來,律協秘書長大多是由司法局一名黨委委員兼任,辦公地點設在司法局,工作人員也是司法局的干部,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業自律組織,對律師文化建設指導監督的力度不大。
三、加強律師文化建設的對策和思路
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律師文化是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之一。在新世紀,要想把我國的律師文化建設好,筆者認為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一個關心”,“兩個加強”,“抓住三個重點”,“處理好四個關系”。
“一個關心”,就是要從政治上關心律師。要時刻把律師的冷暖放在心上,把律師吸收進黨組織、人大、政協,在提高他們地位的同時,也相應地提高了人大、政協部門參政、議政、決策的能力,為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出力獻策。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轉型期和矛盾凸現期,改革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難點、熱點和焦點問題。此外,隨著公民法律意識的增強,很多案件當事人都要請律師或者辯護,律師作為法律職業者,其言行對當事人和社會往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如果律師沒有什么文化水準,混同一般人,是根本得不到群眾信任的。
“兩個加強”,一是加強政策支持。司法行政主管部門要從全局出發、長遠出發,規范基層法律服務所以及部分“土律師”、“黑律師”的行為,為律師執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法律服務所設立的初衷是為了緩解我國律師緊張的局面,為地方基層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幫助。現實生活中,少數法律服務所的部分法律工作者打著律師的牌子,進行收費,與律師事務所進行不正當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律師業務的有序開展。司法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爭取地方財政的支持,撥出專項資金為律師文化建設給予幫助。對執業3年以下的律師,減免各種費用,使新律師能夠輕裝上陣,盡快適應工作。對初入律師行業的人員,在初始執業時免費發放律師徽章、律師工作裝、律師職業裝,讓公眾更容易識別律師。二是加強文化建設。要通過各種喜聞樂見的形式豐富律師的文化生活,提高律師的整體素質。律師協會及司法行政管理部門要利用每年的律師培訓時間,教育培養律師的律師文化意識,努力造就一支適應新形式,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追求公正的律師隊伍。要建立律師誠信檔案,加大對不良行為的監管力度。開展各種文體活動、征文活動、專題報告,參加學習等方式,促進律師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金錢觀。
“抓住三個重點”,即抓住律師協會的團體文化、律師事務所的集體文化和律師個體文化三個重點。律師協會的團體文化是律師文化建設中的重點。要創造條件積極發揮律師協會的作用,使律師協會真正成為律師的“娘家”、律師的文化中心、交流中心、娛樂中心,律師的保護傘、遮蔭處。真正做到律師有事找律師協會。司法行政部門積極引導幫助律師協會真正從行政管理部門脫鉤,成為真正的行業自律組織。也只有這樣才能建設良好的律師協會文化。律師事務所的集體文化是律師文化建設的點面結合部。要積極發揮其作用。律師事務所要做品牌,就要大力宣傳律師隊伍在促進經濟建設、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等方面的先進事跡和優秀人物,弘揚正氣,不斷提升律師隊伍的社會形象。同時,要做到時時處處關心新律師,支持年輕律師,提高老律師,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使律師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工作,使律師干有奔頭,做有思路,行有標尺,讓律師文化建設在律師事務所中達到最佳的結合。律師的個體文化是律師文化建設的著力點。律師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追求民生,崇尚科學,維護人權,促進法治為己任;以“堅持信念、精通法律、維護正義、恪守誠信”為總體要求,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過硬,誠信執業,服務為民”的律師隊伍,為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添磚加瓦,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譜寫一曲和諧動聽的法治之歌!
“處理好四個關系”,即是在律師文化建設中要處理好如下四個關系。
一是處理好律師文化建設與律師職業道德的關系。《律師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規范》規定了律師職業道德的內容為:服務于社會主義和人民利益,忠于法律和事實,堅持真理,維護正義,道德高尚,廉潔自律,誠實信用,盡職盡責,保守執業秘密,同業互助,公平競爭,勤于學習,提高素養。從中可以看出二者的關系是相融相通的,律師職業道德是律師文化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律師職業道德水準的高低與否直接影響到律師文化建設水平的高低。要教育律師嚴格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堅決做到司法部規定的“三個不允許”:決不允許發表攻擊黨和政府的言論,決不允許組織或者參與非法組織及其活動,決不允許在執業活動中挑詞架訟,唆使、誘導當事人上訪、鬧事。要通過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教育,督促律師廉潔自律,在律師行業中樹立廉潔辦案的良好風氣。
二是處理好律師文化建設與律師執業的關系。律師文化是律師執業的重要內容,律師文化直接影響到律師執業水平。在律師執業中,要著重解決好正確適用法律的問題,通過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個人等多種渠道,采取自學、集中培訓、開展專題講座、重大疑難案件討論等多種方式,教育律師在辦案過程中,要講政治,顧大局,從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出發,重視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的統一。要引導律師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努力加強經濟知識、法律知識和科技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律師的服務質量和執業水平。反過來,律師執業水平也影響到律師文化建設。如果律師不愛崗敬業,不盡職盡責,不按律師執業規范工作,那也就談不上律師文化,更談不上是一名合格律師。
三是處理好律師文化建設與律師黨建的關系。“三個代表”思想,真實地說明了中國共產黨代表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律師文化建設不可能脫離社會成為獨立的文化。在市場經濟發展與世界接軌的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這就要求律師適應時代潮流,積極參與改革、發展。律師作為中介組織,在社會大環境下,自然在其先進律師文化建設中,必須保持“三個代表”不動搖,不能脫離黨的領導。要切實加強律師事務所黨組織建設,保證每一名黨員都能過正常的組織生活,使每一名黨員都置于黨組織的監督管理之下。要不斷在律師隊伍中發展黨員,開展黨建活動,使黨員律師成為律師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先行者,極力推進律師文化建設。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律師文化建設好了,律師的整體素質提高了,符合黨員標準的律師就多了,同時,又能促進律師黨建工作的開展。
四是處理好律師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的關系。和諧社會首先是法治社會。律師制度和律師的社會功能與構建和諧社會有著天然的聯系。通過律師文化建設,提高律師的整體素質,進一步為構建和諧社會出力獻策。特別是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教育,正是為構建和諧社會,從思想意識上提高全民素質的具體體現。因此,要把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與推進社會主義律師文化建設相結合。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載體。要將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當前正在著力推進的社會主義律師文化建設緊密地結合起來,把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律師文化的價值取向,貫徹于律師文化建設的具體環節中。充分發揮文化啟迪思想、陶冶情操、傳授知識、鼓舞人心的積極作用,通過推進律師文化建設,教育律師培養與社會主義榮辱觀相適應的價值取向、職業操守、行為方式和生活信念,引導律師事務所樹立符合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求的工作理念、專業品牌、團隊精神、協作意識,保障律師隊伍的健康發展。提高律師文化建設水平,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