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提高認抓住重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社區位于**市**區的西南部,面積約2.1平方公里,由20個居委會組成,常住居民3.3萬戶,總人口約11萬人。有54個封閉管理的小區,24家物業管理企業。
去年初,市房地局組織處、區房地局黨委和我們聯手開展了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試點工作。一年多來,緊緊圍繞社區物業管理中居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提高認識,抓住重點,加強領導,扎實推進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達成新共識,切實增強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的自覺性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做好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首先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我們在對2**名相關人員進行問卷調查、摸清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經過與房地部門、物業管理企業、居民區黨組織和業主委員會等方方面面的代表多次座談、研討,深化了對開展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達成了三個共識,增強了工作自覺性和責任感。
(一)開展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是化解物業管理領域存在的大量矛盾,促進物業行風建設,增強社會和諧的迫切需要。當前,發生在物業管理中的矛盾糾紛相當頻繁,居民群眾對物業行風的評價普遍不高。大家感到,開展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發揮黨組織的引領、協調、監督和指導作用,對于加強相關各方的聯系溝通,化解物業管理企業與業委會、業主之間的矛盾,維護社區的和諧穩定等,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
(二)開展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是提升公共管理水平,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大家認為,加強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可以依托社區黨組織的力量,引導廣大黨員和群眾參與互動,進一步整合社區行政資源,建立各方黨組織和黨員骨干聯合參與的機制,來提升公共管理水平,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這是一項十分緊迫的重要政治任務。
(三)開展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是實現社區黨建全覆蓋、構建區域性大黨建新格局的迫切需要。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不但從對社區物業管理領域相關群體、組織進行覆蓋的角度完善了社區黨建全覆蓋,而且從行業黨建與社區黨建互補共進的角度看,著實推動了區域性大黨建格局的構建。從強化公共管理的角度看,為加強黨的社會工作提供了新的抓手。因此,開展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也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和市委決策的生動實踐。
二、探索新方式,不斷擴大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的覆蓋面
在統一思想認識的基礎上,我們突出重點,通過四個抓,擴大了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的覆蓋面,增強了工作的有效性。
(一)抓組織覆蓋,織就一張黨建網。目前,20個居民區與轄區內的24家物業公司全部簽訂了黨建聯建協議,覆蓋率達100%。50%以上的居民區黨組織實行了交叉任職,物業經理或業委會主任被選進了黨支部委員。已有60%左右符合條件的業委會成立了黨小組;對只有個別黨員或沒有黨員的業委會,社區綜合黨委指派十多名黨建聯絡員,指導具備條件的物業公司成立黨組織;對暫不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依托該物業公司所在商務樓宇、商業街、園區等載體建立聯合黨組織。
(二)抓工作協調,把握兩個關鍵點。我們采取“引導不強制、協商不命令”的方法,把握動員引導和協商管理兩個關鍵點,加強工作協調。
1、廣泛發動黨員積極參與,妥善引導業委會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社區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激發廣大黨員的參與熱情,形成良好的社區輿論導向。同時,抓住業主代表推薦、業委會中的黨員比例和業委會主任人選這三個環節中,切實把好人選關。比如:有些小區在業委會換屆選舉中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居民區黨組織主動承擔責任,及時改進方法,依靠廣大業主黨員、樓組長和群眾組織骨干,保證了業委會成員的素質。
2、探索協商管理,積極化解物業管理矛盾。通過簽約共建、文明共創、交叉任職等方式,逐步形成了以居民區黨組織為核心,物業公司、業委會緊密參與的“三位一體”組織管理框架。及時溝通、協調和處理涉及物業管理的各類問題,努力做到物業矛盾不上交,改善管理為群眾。一年來,社區物業管理中的矛盾糾紛同比呈現下降趨勢,矛盾化解的效率顯著提高,整個社區沒有發生一例因物業管理矛盾而引發的信訪事件。
(三)抓互補共進,融合三方優越性。一是發揮社區黨建覆蓋面廣、基礎扎實、經驗豐富的優勢,在人員、組織、經費等各個方面為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環境。二是發揮行業黨建專業性強、帶動力大、輻射鏈長的優勢,在政策支持、政府推動、市場監管等方面為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創造開放的展示平臺。三是發揮群眾團隊黨建聯系群眾密切、群眾參與度高、在小區中影響力大的優勢,為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比如,蘭溪園、花溪園等小區的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和業委會工作,就是在廣大業主群眾和小區舞蹈隊、文藝隊、婦委會、百靈鳥團隊等社區群眾團體的積極協助和參與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四)抓資源整合,統籌四類組織的推動力。通過整合社區物業管理領域中黨的組織、行政組織、自治組織和經濟組織各自擁有的優勢資源,共同推進物業管理和社區的綜合治理工作。
1、共同目標。我們把各方都渴望追求的和諧穩定作為總的共同目標,并以處理小區公共事件和事務為契機,將總目標具體化。比如,楓嶺園小區通過拆違章建筑,把黨支部、**物業、各行政部門和業主群眾聯結凝聚起來,形成了合力。該小區拆除了**多戶(處)違章,使小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受到居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2、共用資源。對社區五大中心、居民區活動室、東方信息苑、東方大講壇等社區內擁有的場地都向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的有關各方無償開放。一些物業管理企業在就業崗位上向社區傾斜,一些優秀的社區黨務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分別被聘為業委會、物業管理企業的政治指導員和黨建聯絡員,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建聯建工作合力。
3、共享成果。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為黨組織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提供了新抓手。二是為街道辦事處和房地辦事處等行政組織更好的履行職責、提升管理績效創造了條件。三是為居委會和業委會等自治組織維護群眾利益、解決實際困難增加了新的渠道。四是為物業公司等經濟組織提高管理水平、承擔社會責任、樹立良好形象搭建了舞臺。
三、構建新格局,有效增強對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的支撐力
(一)完善領導體制。在現有的法律法規框架下,進一步理順了各方的工作關系,明確了領導責任,為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1、在社區層面,形成了由社區(街道)黨工委負總責,居民區黨委抓具體落實,綜合黨委協調物業管理企業,行政黨組協調房地部門的領導體制。
2、在居民區層面,構建起了以居民區黨組織為核心,物業管理企業、業委會和房地辦事處共同參與、良性互動的“1+3”管理體制。
(二)創新工作載體。我們針對近年來社區物業管理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創新載體,為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提供有力支撐。
1、創新監督載體。利用百靈鳥、啄木鳥等新型群眾組織推進工作,積極組建行風評議員、監督員隊伍。通過居民區“三會”制度,對物業管理企業、業委會的工作進行評議,開展群眾監督,在群眾教育群眾的過程中,推動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目標的實現。
2、創新活動載體。一是開展各種形式的結對共建,初步形成了小區建設聯抓、社會治安聯防、困難群體聯幫、物業管理聯手的新格局;二是召開物業管理聯席會議,及時溝通有關信息,提高事態預見性、可控性和把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的能力;三是廣泛開展義工活動,鼓勵黨員積極參與,推動公共道德實踐活動的具體化。
3、創新宣傳載體。由街道出資,將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指導思想、工作理念、運作規范、工作制度、組織網絡等統一制作成宣傳版面,強化宣傳氛圍。創設《社區黨建信息》刊物,設立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專題,精心采寫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典型案例,供基層黨組織學習、交流、借鑒。
(三)推進機制建設。我們始終把機制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為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的長效規范發展提供支撐。
1、建立三方協調機制。通過召開三方協調會議,共同解決社區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高了管理效率,實現了以前“無事不見面,見面無好事”,到現在“事先多溝通,遇事多協商,難事共解決”的轉變。
2、探索激勵考核機制。首先,強化對居民區黨組織的考核。我們將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10項檢查考核指標、工作規范、各項制度等匯集成工作簿冊,作為各小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考核的依據。另一方面,突出對各方參與人員的激勵。通過志愿者活動記錄、社區好黨員表彰、向所在單位發送表揚信等方式,對表現優秀的黨員進行精神和物質鼓勵。試點中,我們共表彰了10名社區好黨員,發出17封表揚信,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3、落實雙重管理機制。我們根據市委組織部的有關精神,將房地辦事處納入社區行政組織黨組的工作范圍,落實雙重管理。制定了《黨員多種身份管理的意見》,對組織關系不在小區基層黨組織的業委會黨員成員、物業公司黨員職工實行雙重管理,鼓勵他們在小區起好帶頭作用。一些已退休的處級干部被動員起來參與了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一些在職黨政領導、企業負責人擔任了小區業委會的主任,共同提升了工作水平。
四、體現新成效,努力提升社區物業管理領域的和諧度
隨著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的深化,其成效逐步顯現.物業公司、業委會與居民區黨組織的關系更加和睦密切,使廣大居民群眾得到了更多的實惠,物業管理行風明顯改善,使社區物業管理領域的和諧程度有了較大提升。
1、樹威信、強核心。通過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基層黨組織的領導統籌和協調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讓老百姓看到了黨建工作的威力和成效。現在,小區業委會的負責人都能主動向黨支部書記匯報情況,一些原來不怎么把居民區黨組織當回事的業委會主任觀念得到根本轉變,他們覺得有了黨組織的領導參與,工作明顯好開展多了;物業公司對黨和政府工作的支持與配合程度也明顯提高,更加自覺地接受所在居民區黨組織的指導和協調;還出現了“三多三少”的可喜局面:一是共建意識提高多了,不搭界的現象少了;二是主動默契性多了,扯皮推諉現象少了;三是服務意識增強多了,以我為主的現象少了。
2、辦實事、解難事。有些小區的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和其他一些群眾組織聯手對居民反映強烈的機動車輛亂停放、違章搭建等現象進行整治,徹底根治了這些頑癥,得到了全體業主的認可。有些小區的物業公司和業委會考慮到居委會資金不足,需要幫困的對象太多,就由物業公司或業委會出資,帶上禮品上門慰問小區孤老、特困家庭,把溫暖送到居民群眾的心坎上,贏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據不完全統計,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試點以來,有關各方為群眾辦實事100多件,涉及金額60多萬元,扶貧幫困2**多人次,捐獻實物、款項約有21萬元。
3、轉行風、促工作。經過一年多社區物業管理黨建聯建工作的實踐,社區的物業管理行風得到了進一步改善,在評議中名列前茅。從業人員素質的增強和物業管理服務水平的提高,使居民的滿意率不斷提升,物業管理企業與業委會、業主群眾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和諧。同時,物業管理費、清掃費的收繳率明顯上升,促進了物業管理效益的提升,實現了良性循環。對文明社區創建、平安建設等各項工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