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交流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又是陽春三月。去年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同志發表的《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講話(求是雜志*6年第9期全文發表),有如春風化雨,潤澤神州大地。如今,社會主義榮辱觀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入人心,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正在全國各族人民中蔚成風氣。
一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愿望,適應了時展和社會進步的迫切需要。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大力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基本道德,大力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在思想道德建設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進步。但是,我國還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舊社會殘留的封建主義思想道德的影響依然廣泛存在,同時又面臨資本主義腐朽思想道德的侵蝕。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推動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同時,也給思想道德領域和社會風氣帶來復雜深刻的變化。從總體上說,我國的社會風氣是健康向上的。但也要看到社會上確實存在著一些不明是非、不知榮辱、不辨善惡、不分美丑,把腐朽當神奇、把低俗當時尚、把謬誤當真理,理想動搖、道德滑坡、誠信缺失、法紀松弛、行為失范等現象。榮辱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的這種扭曲,損害了改革開放的聲譽,敗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了社會的和諧,也引起人們的深深憂慮。
鄧小平同志曾經一再指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樹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風尚,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要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根本方針。同志也反復強調,我們黨要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越是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就越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必須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正是在堅持和繼承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礎上,同志鮮明地提出了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思想。他指出:“社會風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社會價值導向的集中體現。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也是經濟社會順利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里,是非、善惡、美丑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須旗幟鮮明。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倡導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扶正祛邪,揚善懲惡,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展。”他強調要教育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思想,成為我們在新形勢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指導方針。
二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這四個方面,都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最重要的內容,是從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豐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煉和概括出來的精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主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基礎,它們相互聯系、相互貫通、有機統一,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因此,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范,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風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沒有這項基礎性的工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無從談起。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人是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主體。人的素質如何,決定著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決定著社會和諧的程度。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所要解決的就是人的素質的問題。
首先,在人的素質結構中,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占據著重要位置。有德無才,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業務能力,無法成為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的主體;相反,有才無德,沒有崇高的理想,沒有一顆愛祖國、為人民的拳拳之心,才就會用錯地方,成為謀取私利的工具,不僅不能推動發展、促進和諧,反而極有可能阻礙發展、破壞和諧。德與才并不是分離的,而是相互促進的。才能、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提升道德境界;道德、修養,比如理想信念、責任心、榮譽感等等,也能夠成為一個人提高才能的動力,可以使人把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正是因為在德才之間存在這種互動關系,我們黨始終把德才兼備作為培養、選拔干部的標準。
其次,作為科學發展、社會和諧主體的人,不是離群索居的自然人、孤獨的個人,而是群體的人、社會的人。要充分調動人的創造力,創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同樣離不開道德的作用。一方面,群體能力的發揮依賴于協作、協調,依賴于群體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就會產生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矛盾,這也要靠道德規范來調節。沒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沒有共同的行為準則,就不可能實現社會和諧。正因為如此,我們黨一貫倡導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強調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再次,經濟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是一個大系統。只有系統內部的各個要素協調共進,才能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正是適應科學發展觀關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這一原則要求,從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著手,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舉措。同志曾經說過:“我們承認總的歷史發展中是物質的東西決定精神的東西,是社會的存在決定社會的意識;但是同時又承認而且必須承認精神的東西的反作用,社會意識對于社會存在的反作用,上層建筑對于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這不是違反唯物論,正是避免了機械唯物論,堅持了辯證唯物論。”(《選集》第2版第1卷第326頁)我們要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擺到非常突出的位置。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只有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才能給我們的人民、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增添巨大的道義力量,才能為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社會追求的價值目標,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看來,未來社會是“在保證社會勞動生產力極高度發展的同時又保證人類最全面的發展的這樣一種經濟形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130頁)在那里,“不僅可能保證一切社會成員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質生活,而且還可能保證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獲得充分的自由的發展和運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版第3卷第757頁)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準備階段。從這個階段開始,我們必須牢牢把握社會歷史前進的方向,盡一切可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作為發展的主體可以分為多種存在形式:物質的、精神的和社會的。人的全面發展不僅包括發展人的物質生命,而且包括發展人的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不僅包括人的物質方面能力的提高,而且包括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堅持以人為本,讓人民群眾享受發展的成果,不僅包括享受物質成果,而且包括享受精神成果、道德成果,讓人民群眾生活在健康、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中,生活在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里。提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著眼點就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從思想道德方面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是堅持以人為本,讓人民群眾享受精神文明、社會進步的成果。
三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既是改造自我的過程,也是改造環境的過程,歸根到底,是一個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相統一的實踐過程。
——要把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與貫徹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緊密結合起來。經濟社會發展是思想道德進步的前提,思想道德進步又必然要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必須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統一起來,必須把“八榮八恥”的具體內容與解決發展的問題結合起來。否則,熱愛祖國,服務人民等等,就會成為一紙空文。比如,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思想道德領域的障礙就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愚昧、迷信等等各種錯誤思想觀念。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就是要糾正這種種錯誤思想觀念,從主體方面確保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要把樹立與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與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結合起來。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有效載體。要充分發揮這一活動群眾參與面廣、社會影響大的優勢,把樹立與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納入創建活動的目標、任務中,貫穿到活動的整個過程。要充分發揮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社區的示范作用,不斷充實文明創建活動的內容,不斷創新文明創建的形式,不斷拓展文明創建的領域。要樹立健康的社會風氣,創建良好的文化環境。一切思想輿論陣地,一切精神文化產品,都要堅持正確的導向,都要宣傳科學理論,傳播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絕不能給錯誤的思想、錯誤的道德觀念提供傳播渠道。
——要把自律與他律結合起來。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首要的是激發道德主體的良知。“知恥而后勇。”一個人只要有了廉恥感和自尊心,就會產生改造舊我、追求新我的巨大勇氣和力量。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離不開制度保障。要不斷完善相關的考核機制、激勵機制與制約機制,從各個方面對“八榮”的行為給予表彰和鼓勵,對“八恥”的現象予以譴責和抵制,對既違犯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又觸犯法律的,則要進行懲罰。九層樓臺起于累土,合抱之樹生于毫末。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社會主義榮辱觀就一定能夠發揚光大。
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是關鍵。必須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各級領導干部都要像同志所號召的那樣,切實培養和樹立“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民主、團結共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黨風正則社會風氣正。社會主義榮辱觀只要在我們黨內深深扎根,就必定會長成覆蓋全社會的枝繁葉茂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