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醫藥會議發言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x這次會議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一次重要會議。近年來,各地、各部門齊抓共管,合力推進,各級中醫藥工作者埋頭苦干,扎實工作,全省中醫藥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一些重點領域實現了突破,為建設中醫藥強省奠定了較好的基礎。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充分認識中醫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堅持中西醫并重,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發展中醫藥的高度重視和堅強決心。發展中醫藥已經成為黨的全面工作的重要內容。
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創造的醫學科學,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的瑰寶。中醫藥歷經長期的實踐和發展,在維護人民生命健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賴,特別是在重大疑難疾病和新發傳染病防治方面,在預防保健治“未病”方面,在養生、康復、破解醫學難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中醫藥已經越來越受到世界更多國家人民的關注。有關統計數字表明,目前已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中醫醫療機構,總數達8萬多家。中醫藥符合醫學模式轉變的要求和未來科技發展的潮流,在維護和增進人類健康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有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說,中醫藥在人類發展進程中顯現出越來越旺盛的生命力。同時,中醫藥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科學和哲學思想,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充分發揮中醫藥文化價值,對于進一步提高中華民族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具有積極意義。
中醫藥作為我國獨具特色的衛生資源,是最具中國特色的診療手段和服務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衛生道路的顯著特征和巨大優勢。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衛生發展道路,就是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逐步實現現代醫藥和中醫藥的共同發展、廣泛運用;就是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與現代醫藥共同滿足人民群眾對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需求,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目標。只有中醫藥和現代醫藥的共同發展,衛生事業才具有全面發展的前提。
中醫藥作為自主創新的重要資源,我省在這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和較好的創新基礎。將中醫藥的資源優勢和知識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有利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通過加強中醫藥科學研究,開發對未來醫學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中藥新藥和保健產品,能夠提升和壯大醫藥產業;通過發展中藥種植業和養殖業,能夠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解決“三農”問題;通過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能夠提供就業機會,增加就業崗位,促進服務業的發展,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貢獻。
二、牢牢把握發展中醫藥的根本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黨的十七大明確了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戰略要求。吳儀副總理在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上,對堅持中西醫并重、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再一次重申了黨中央、國務院的態度和決心。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中西醫并重、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就是要在法律、學術、服務上把中醫藥同現代醫藥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就是要遵循中醫藥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群眾需求,把中醫藥納入衛生事業發展的總體布局進行統籌規劃,作為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的主要方面進行同步建設;就是要求中醫藥行業搶抓機遇,實施“健康中國2020”戰略,提高中醫藥在維護人民群眾健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貢獻率。
我省是中醫藥資源大省,在加快中醫藥發展方面,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工作基礎和必要條件,初步形成了政府重視、部門關心、社會關注、行業自強的中醫藥發展氛圍。但是,當前影響和制約中醫藥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結構性、歷史性矛盾仍然存在,尤其是研究開發能力還不強,人才接續和培養任務繁重,產業規模比較小,保障措施薄弱等。各地、各部門一定要切實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抓住和用好當前發展的戰略機遇,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努力破解難題,爭取在中醫藥強省建設上有新的突破。
(一)加強中醫醫療服務網絡建設。以“名院、名科、名醫”為骨干結點,改善基礎設施和醫療條件,提高中醫藥服務水平和可及性。要堅持“鞏固、充實、提高”的原則,建設好各級中醫醫療機構。在積極爭取國家重大建設項目、保證建設質量的同時,要搞好我省中醫院建設發展規劃,保證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在鄉鎮衛生院的改建中要按照有關標準建設好中醫科、中藥房。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要按照有關標準配備好中醫藥服務設施和人員。
(二)大力發展中藥產業。我省作為國家現代化中藥科技產業基地,要以“名廠、名店、名藥”為骨干結點,不斷提升和壯大中藥產業。在發展中藥工業的同時,要加快發展中藥農業,形成規模化的藥材種養殖基地和專業市場,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要大力扶持中藥知名企業和名優中藥品牌,完善中藥品種保護制度和中藥新藥審批管理制度;強化市場運作,整合中藥資源;建立“產學研”密切結合的中藥創新鏈,發揮科研單位和企業的各自優勢,通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產學研基地,使企業成為現代中藥產業科技升級的投入主體;切實改進對中藥制劑的管理,鼓勵和支持中藥制劑的使用和發展。(三)加強中醫藥科研和人才隊伍建設。要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力度。根據國家《中醫藥創新發展規劃綱要(**6-2020)》,抓緊研究制訂我省的實施意見,組織落實好一批中醫藥重大和重點創新發展項目。要推進中醫藥標準規范的制定工作。研究制定中醫藥教育發展規劃及中醫藥專業設置、臨床基地、人才培養等標準。研究完善師承人員專業學位政策和執業醫師資格、專業技術職務等政策。要進一步修訂完善中醫藥人員專業技術職務的評審標準,對臨床專業技術人員要著重體現中醫藥臨床技能和業務水平。注重發揮老中醫藥專家“傳幫帶”作用,加強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整理。要研究制定中醫藥技能型人員職業標準。要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加大中醫藥科普宣傳和文化建設。
(四)不斷提高中醫藥的貢獻率。在醫療保障體系建設及社區衛生服務中,要制定有利于發揮中醫藥作用的政策措施,增加納入報銷范圍的中醫診療項目和中藥品種,降低中醫藥報銷起付線,提高中醫藥報銷比例,保證中醫藥在農村衛生、城市社區衛生、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管理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即將啟動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進程中,要充分考慮中醫藥的自身特點,注重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要加強中醫藥執法監督,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和散布虛假違法廣告行為,加強市場監管。
同時,要加強交流合作,促進中醫藥服務更多地進入省外市場。
三、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中醫藥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中醫藥發展涉及多個部門,要強化部門配合,逐步形成發展中醫藥的合力。各地和各有關部門要樹立責任意識,把對中醫藥的支持落實到具體措施上,落實到解決實際問題上。
各地及各有關部門要把中醫藥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大組織領導和協調推進力度,大力推進中醫藥行政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并理順內部職能,建立健全中醫藥行政管理體系。省里成立了中醫藥工作廳際領導協調小組,各地也要成立相應的協調機構,加強中醫藥的組織協調工作。
要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為扶持中醫藥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和環境。國家《中醫藥法》即將出臺,在加強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的同時,要做好我省相關法規規章的修訂完善工作。要加強對中藥產業發展的指導,促進產業升級。比照其他省市的做法,加大對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方面的投入,解決中醫藥發展后勁不足問題。同時,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加強與各有關方面的聯系和溝通,努力形成一個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和諧氛圍。
做好中醫藥工作,不僅要有落實的措施,更要抓好措施的落實。要按照全年工作目標任務,抓好責任分解落實,明確責任人,明確責任人的責任。要結合實際,突出重點,積極探索,創造性開展工作。倡導并鼓勵積極開動腦筋,總結基層創造的好做法,借鑒其它地區先進經驗,創新思維,創新思路,創新工作方式。
中醫藥行業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素質,建一流隊伍,樹一流形象,創一流業績。要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扎扎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弘揚清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思想作風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