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會議講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20**年全市教育工作回顧
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市教育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的總體戰略要求,大力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實施教育惠民行動,促進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健康發展。一年來,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多次關心**教育,總理在7月31日對**市武侯實驗中學校長李鎮西的來信作出重要批示“李鎮西校長走的鄉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確的,他和同事們通過‘提升教師、關愛孩子和影響家長’三件事,使孩子們享受優質教育,富有創意,符合實際,抓住了素質教育的關鍵問題。他們所從事的事業是高尚的,我向他們表示致意。”,高度評價**平民教育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9月,四川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會在我市召開;11月18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專題報道《**教育均衡發展》,充分肯定我市教育均衡發展工作。
回顧去年的工作,**教育事業取得新的進展,呈現出新的氣象,邁上了新的臺階,涌現出新的亮點。
一是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全面竣工,教學技術裝備水平得到有效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徹底改變。20**年9月全市410所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其中新建校舍105萬平方米,舊房改造84萬平方米)全面竣工。覆蓋214個鄉鎮;覆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60萬人。農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整體提高了農村學校的校舍標準,徹底改變了農村學校的辦學條件,使優質的公共教育服務資源覆蓋農村學校。同時,加快城鄉辦學資源對接,加大教學設備向農村學校傾斜力度。20**年,全市農村初中、小學教學儀器達標學校比例分別比2004年提高了12.3%、14.6%。通過統一配置,農村學校教學設施得到及時更新,辦學條件得到較快改善。
二是全面推開了干部教師交流,促進師資配備均衡。在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中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核心工作,大力提升農村教師素質,努力提高全市師資隊伍水平。20**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交流人數共計3543人,達到應交流人數的15.5%,實現15%的交流目標。實施“農村中小學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積極解決山區學校教師緊缺、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同時,積極探索強化教師交流機制,逐步推進“縣管校用”和教師集中居住工作;大力推行教師收入“同縣同酬”,并逐步實現“同城同酬”。
三是以構建平民保障機制為重點,教育惠民行動成效顯著。20**年,全市共對約79萬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除了學雜費和信息技術費;進一步完善特殊人群就學保障機制,20**年共接收符合“三證”要求的進城農民工子女4.**萬人,在校農民工子女達到9.26萬人,切實保證了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女入學;各類學校招生殘疾兒童3939人,“三殘”兒童入學率達到97.52%;將幫助貧困家庭學生納入全域**的社會救助體系,4月制定下發了《**市教育資助體系實施意見有關具體問題的通知》,對教育資助的具體細節作了明確規定,切實保障了困難家庭學生(幼兒)順利入學;將教育資助的數據統一納入城鄉一體化社會救助體系信息平臺,全市共有5.9萬人享受教育資助,總金額為5333萬元,實現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四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質量明顯提高。20**年制定《**市教育局關于貫徹落黨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若干規定》,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落實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工作,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情況較以往得到明顯提高。去年全市普通高考參考人數72582人,高考升學比例達到63.35%;中考參考人數111749人(含直升生),升學率為93.55%。
二、20**年**教育要著力抓好的幾項重點工作
20**年**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堅持教育的公益性質深化教育改革,促進“全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著力構建終身教育體系,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按照“全域**”的理念,緊緊圍繞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更加完善。
通過統籌城鄉、縮小差距、加快推進教育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促進消除城鄉教育二元結構,促進我市基礎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逐步基本達到均衡化、教育技術手段基本達到現代化。
全市教育戰線的同志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貫徹總書記的十七大報告精神。特別是要認真學習十七大報告中關于教育工作的論述,深刻認識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圍繞黨的十七大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實貫徹到各項工作中,創造性推動**教育的改革發展。
20**年**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要緊密圍繞“**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教育必須堅持“統籌是核心、創新是關鍵、制度是保障”的工作思路,進一步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不斷探索創新,主動工作,積極解決統籌城鄉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使一些事關全局的重點、難點、試點工作取得突破,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目前,《**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教育專項工作方案》已經印發,各區(市)縣都要把思想和工作集中到全市統籌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改革上,并要認真制定自身的改革工作方案,將方案報市教育局。要把“試驗區”建設教育改革推進情況列入對各區(市)縣目標督查的范圍,保障教育改革工作不停留在嘴上,要使各項試點改革工作落到實處。
(二)以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為重點,狠抓教育內涵建設,促進城鄉教育高質量均衡。
一是統籌城鄉教育重在抓均衡。20**年,全市一是要大力扶持薄弱學校。按照《全面消除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行動計劃》的要求,加快推進“扶薄”工作。進一步推動教育均衡發展,重點加強薄弱學校軟件建設,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強化教育教學管理。20**年基本完成中心城區薄弱學校硬件改造和技術裝備建設。二是要重點提高普通高中辦學水平。進一步統籌全市高中教育資源配置,合理規劃校點布局,擬定《**市普通高中教育20**—2012年發展規劃》。鞏固普高成果,提高普及質量。完善高中常規教學,聽課視導制,繼續辦好高中“宏志班”和“甘孜班”。
二是教育內涵建設重在抓質量。第一要重點提升全市初中學校辦學水平。貫徹《**市教育局關于20**—2010年初中辦學水平提升行動計劃的意見》,加強全市初中建設與改造,重點打造40余所城鄉初中學校。要不斷縮小校際差距,遏制擇校熱,控制大班額,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化、教育資源配置均衡化、學校管理規范化、辦學特色多樣化。第二要加強教育督導。市政府教育督導團將把對區(市)縣人民政府以及政府有關職能部門履行教育職責情況作為**年督政的重要任務。重點做好省政府對縣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前的市級復查、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督導檢查工作。同時啟動義務教育校際均衡發展監測工作,將學生之間升學競爭引導為學校之間辦學水平競爭,20**年我市將建立以落實政府主體責任為主的監測體系和教育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并建立督導結果公告制度、通報制度。
三是職業教育重在抓就業。20**年將全面實施職業教育攻堅,根據全省職業教育攻堅工作思路,結合實際,制定**市職業教育攻堅方案。將攻堅重點放在理順管理、統籌資源、擴大規模、專業調整以及縣級職教中心建設、實訓基地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繼續擴大招生規模,實現職普招生比例和在校生比例大體相當;實施畢業生就業公告制度,促進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的提高;加強調研,統籌全市職業教育資源,制定教育培訓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雙流職教中心建設工程,啟動溫江區、新都區職教中心建設,積極推進成華、錦江、武侯等3所城區職業學校的擴容工程;圍繞**市支柱產業的發展,重點推進汽車、化工、模具、物流和機電專業公共實訓基地建設;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為重點,加強農村成人教育工作;以滿足居民提高自身素質需求為重點,積極開展社區教育。
(三)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視教師待遇,重點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總的來說就是堅持“一改革兩提高”,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著力提高教師待遇、著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逐步完善有利于增強隊伍活力的資源配置機制、隊伍激勵機制、師德約束機制。
一是從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入手。教師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重點是開展“縣管校用”試點工作,堅持“加強管理、均衡配置;提高素質、增強活力”的工作思路,著力建立統籌配置城鄉教師資源的工作機制。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關于“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的規定,強化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均衡配置教師資源職能,消除不利于城鄉教師資源均衡配置的政策導向,引導教師合理流動。同時,在教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重點就是逐步實現“同縣同酬”。
二是從教師待遇和激勵機制的建立入手。加強推進解決教師住房困難工作力度,推進農村教師集中居住和城市教師購買限價房工作,逐步形成教師集中居住制度,使教師能夠“安居樂業”。同時努力構建相配套的教師激勵制度,為建立教師集中管理體制打好基礎。要充分的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工作熱情,使教師能主動工作、自覺提高,使教師們能充分的感覺到教師這個工作的崇高性,讓他們能感覺到付出的努力是有價值的。
三是從提高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入手。推動區(市)縣教研、培訓、電教等涉及教師專業發展的機構進行整合,構建我市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開展以“新課程、新理念、新技術、師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教師全員培訓。形成骨干教師專業發展的“選、培、管、用”一體化機制。大力推進網絡遠程教師培訓。開展高中學校校長及農村學校校長培訓工作,做好城區及縣鎮優秀干部到農村(薄弱)學校任職的管理、考核、指導工作。
(四)完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重點是統籌城鄉教育經費,促進經費產生最大效益,切實發揮教育改善民生的作用。
一是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以全域**的理念統籌安排使用全市的教育經費,進一步調整優化教育支出結構,突出”三個優先”即:經費的投向重點優先保證義務教育、優先保證農村學校、優先保證困難區(市)縣和困難群體。
二是進一步加強對我市困難家庭學生的教育資助力度。在20**年實施教育資助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同財政、民政等部門的銜接和配合,確保符合政策規定的學生都能及時享受到資助,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進一步健全中等職業學校助學體系。通過實施“幫困助學”制度,對城鄉家庭經濟困難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免交學費的同時,給予適當的住校生活補助,并對城鄉低保家庭學生免收課本費。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將學費總收入的5%用于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同時要注重進一步完善特殊人群就學保障機制,切實保證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女入學。
三是穩步推進教育重大項目建設。20**年,市本級教育系統重大項目主要有**工業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旅游學院、**國際學校、石室中學擴建、石室中學新校區、**七中校園風貌改造、**七中新校區、**大學二期工程共八個項目。按“投、建、管”三分離的原則,加大教育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力度,同時各區(市)縣也要加大重點項目建設。
(五)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重點是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教育要讓人民滿意。
一是注重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制定實施《**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施綱要(20**—2012年)》。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圍繞《綱要》,高度重視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積極探索德育活動的載體。發揮好課堂主渠道作用,開展學科德育滲透的研究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實現道德素質的提升。
二是注重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各區(市)縣、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快城鄉統籌下的地方課程改革,優化課程設置,拓展義務教育課改內涵,實現有效課堂教育,在落實各項“減負”舉措的基礎上,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提高全市課堂效益,有效提高教師教學效果,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同時要繼續做好小班化教育試點工作。大力發展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啟動開發覆蓋各個學科各個學段每節課的優質教學資源庫工作,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共用,實現城鄉學校、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師生同步上課、同步成長。
(六)加強行風建設、廉政建設,重點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促進**教育健康發展。
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抓好廉潔從政(從教)教育,堅持“三重一大”、民主決策的各項制度。依法嚴格規范學校辦學行為,依法規范學校收費行為,深入治理教育亂收費。進一步加強對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改革的督察,加強對各種服務性收費的管理,堅決杜絕“一邊免費,一邊亂收費”的情況。加強改制學校的規范管理,積極開展教育行風建設和民主評議行風校風活動。加強廉政文化建設,切實推進廉政文化進校園工作,加強對學生廉潔教育。
20**年和今后一個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任重而道遠,**教育改革和發展面臨新的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機遇大于挑戰。**教育在20**年的工作中,要進一步注重創新性,提高執行力,大力推進教育“惠民行動”,以“教育要惠及廣大群眾,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實施教育綜合改革,加快現代化教育內涵建設的步伐,促進**教育高速、均衡發展;努力構建“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為全面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構建和諧**提供人才保障。做好20**年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會前我們已將《**市教育局20**年工作要點》印發給大家,希望大家進一步貫徹落實十七大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緊密圍繞試驗區建設,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