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黨組織建設問卷調查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礎,而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狀和創新的程度直接反映基層黨組織自身的戰斗力和凝聚力,本文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對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狀、作用和創新思路進行了總體的描述和理性的分析。
基層黨組織在執政黨的自身建設以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布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民族地區的基層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具特殊意義。為較準確了解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狀況,作者分別在*7年中央黨校開設的新疆民族干部班和西藏民族干部班的三個班次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32份,全部回收。問卷共涉及基層黨組織建設現狀、作用途徑以及加強和改進的途徑等幾個方面的19個問題,并結合問卷進行了回訪。本文就是在調查的基礎上對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性、作用途徑和自身建設的基本思路所作的分析。
一、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評價
1.基層黨組織非常重要但現狀堪憂。
對基層黨組織的重要性的認識以及現狀的評估,是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邏輯前提和現實基礎。民族班的領導干部對于基層黨組織的重要性的回答是一致的,即當問及基層黨組織的重要性時,三個班次的回答依次是100%、98%和93%。而當問及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的狀況時,回答“較強”的分別為57%、40%、32%,而回答“一般”的分別占到26%、55%和63%。在進一步的交流中,我們更加明確了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的重要位置,即基層黨組織是政權建設的基礎和完成任務的基本細胞,是聯系政黨與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維護民族地區發展和穩定的堡壘。當然,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樣,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也是我們工作的落腳點或者說是努力方向。
2.基層黨組織活動開展狀況普遍較差。
基層黨組織的作用體現在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上,由此,黨組織自身建設也分別體現在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兩個方面的成效。黨組織活動開展狀況是組織建設的重要標志,也是組織能否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隊伍素質的必要途徑。當問及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的狀況和效果時,得出的結論不容樂觀。回答“一般”的分別占到69%、62%和64%。而認為基層黨組織活動開展的“較差”的也分別占到13%、12%、13%,考慮到他們的特殊身份和回答問題的謹慎態度,說明基層黨組織建設狀況堪憂。
3.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的不足和不夠是影響黨組織成效的主要因素。
基層黨組織如此重要卻在一定程度上軟弱渙散,那么是哪些因素影響了黨組織作用的發揮?領導干部把主要原因歸結為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的不足和不夠。占三個班次的66%、54%和34%的領導干部認為基層黨組織自身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是造成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的主要原因。在進一步的走訪和交流中,民族班的同志反映,新疆和西藏區委十多年來大力扶持基層黨組織,但一些基層黨組織依然渙散,可見,問題還要從當地黨員隊伍建設抓起,從自身問題上找原因。
4.基層黨組織的職能應當發生轉變。
基層黨組織的職能是組織應有的作用和功能。由此涉及的問題就是,基層黨組織是否要進行職能轉換,或者當下基層黨組織的主要職能應當是什么。三個班次40%、52%和51%的同志把反映民意和服務群眾作為基層黨組織的首要職能,11%、10%和22%的同志認為應當更多依靠上級組織的指導才能建設好基層組織,12%、10%和14%的同志認為基層黨組織應當在整合社會關系、在社會組織中發揮作用,37%、28%和13%的同志認為只有更好地以自身建設促進黨員的先進性才能推動組織的職能轉換。需要說明的是,基層黨組織的基本職能講的是應然問題,職能履行程度是實然問題。可以得出的一致結論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基層黨組織的作用以及發揮作用的途徑發生了變化,其職能定位就應當逐步發生變化。
從執政黨治國理政的角度和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般規律出發,基層黨組織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必須加強。從理論上講,執政黨治國理政,不僅需要依照法定程序有效控制權力的運作,也需要鞏固政黨代表民眾、反映民眾意愿的合法性基礎。從實踐上看,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礎,是政黨聯系群眾、協調社會的紐帶,是政黨發揮黨員作用的陣地。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實際狀況一再提醒我們,基層黨組織建設絲毫不可懈怠。
二、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程度及其評價
1.基層黨組織落實黨的政策的程度為“較好”與“一般”。
對于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而言,路線方針政策是黨的思想意志主張的體現,是實現黨的領導的途徑,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勝利的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可以借助輿論宣傳渠道,但更主要的是通過各級黨組織特別是基層黨組織的認真貫徹執行才能落實。那么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能否宣傳落實路線方針政策呢,被調查者的46%、47%和47%回答“較好”,而回答“一般”的分別占到40%、43%和51%。
2.基層黨組織能夠較好促進經濟業務工作發展,而在促進民主政治和文化發展方面還顯得不足。
改革開放以來,基層黨組織建設逐步確立了服從和服務于中心工作的目標和宗旨。那么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完成黨的中心任務的成效如何呢?當問及基層黨組織能否較好地促進經濟業務工作發展時,得出的結論時正向的。占三個班次69%、74%、76%的領導同志回答了能夠“很好”促進經濟業務工作發展,23%、21%、21%的同志認為能夠“較好”地促進經濟和業務工作的發展。當問及基層黨組織能否較好地促進民主政治和文化發展時,得出的結論卻不容樂觀。分別有20%、19%和25%的同志回答能夠“較好”促進民主政治發展,而66%、69%和68%的同志認為基層黨組織在發展民主政治方面效果“一般”。有12%、24%和12%的同志回答能夠“較好”促進文化發展,而64%、67%和83%的同志認為基層黨組織在發展文化方面效果“一般”。
3.基層黨組織能夠很好地促進地區的穩定與社會的和諧。
當問及基層黨組織能否較好地促進地區穩定和社會和諧時,得出的結論也是正向的?;卮稹昂芎谩钡姆謩e占到6%、12%和14%,而回答“好”的分別占到57%、52%和63%。在進一步的走訪中,領導干部對這項評價普遍認同,他們認為共產黨正是通過遍布在全國各個地方、各條戰線和各個單位的基層黨組織,把千千萬萬黨員聚集、組織起來,成為一個有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和堅強戰斗力的整體。無論在內地還是民族地區,協調復雜的利益關系,化解利益糾紛,救助困難群體,只靠上級機關是不行的,必須依靠基層組織和廣大基層黨員、干部。
4.基層黨組織的重心應當放在促進經濟和民主政治發展。
民族地區的基層黨組織當下的緊迫任務到底是什么?同志們得出了較為一致的回答,那就是促進經濟和民主政治的發展。分別有49%、64%和44%的同志認為基層黨組織的重心應當放在發展經濟上,而34%、31%和41%的同志認為基層黨組織要把重心放在發展民主政治上。在進一步的走訪和交流中,學員反映的情況是,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必須結合實際,比如新疆基層黨組織在反三股勢力的斗爭中更多地通過發展經濟、造福百姓從而奠定執政的物質基礎和群眾基礎;通過發展民主調動人們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達到群策群治的效果。
從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發揮作用的現狀和領導干部的冀求中可以看出,基層黨組織最終要用完成本單位工作任務的實際效果來檢驗黨的建設的成效,而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成效也需要在工作實踐中體現。當然,正因為基層黨組織建設在整個黨的建設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所以把每個基層組織都搞好了,黨的整個組織體系就會鞏固起來,黨和群眾的聯系就會更加緊密,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就可以大大提高,增強黨的生機和活力才能有可靠保證。
三、民族地區基層黨的自身建設的基本狀況
1.民族地區基層黨的干部形象和能力較好。
當問及民族地區基層黨的干部的形象和地位時,有30%、31%和17%的同志認為基層干部既有形象也有地位;18%、43%和41%的同志認為基層干部有形象沒有地位;26%、23%和32%的同志認為基層干部有地位卻形象不好;26%、3%和10%的同志則認為基層干部既缺乏形象也沒有應有的地位。在隨后的回訪中,同志們認為,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的首要問題是如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果黨員能夠積極地組織和參與社會活動,真正承擔起聯系群眾、服務大眾、表達訴求、化解矛盾、關懷社會、協調利益的作用,就能贏得群眾的擁護和社會的支持、把廣大群眾團結凝聚起來、有效地實現社會整合,確保黨的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2.黨員隊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自身素質不夠。
鑒于基層黨組織的作用更多體現在自身作用不足的認識基礎,在回答黨員發揮作用不足因素時,就其因素進行排序,三個班次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即對“黨員素質不足”、“教育程度不夠”、“環境影響”、“監督不到位”四項進行排序時,把黨員素質不足作為首要因素。黨員的素質關系到黨的性質和黨的面貌,以及黨是否有凝聚力和戰斗力,即黨的能力首先取決于全體黨員的素質。尤其處于民族和宗教地區的黨員,廣大群眾正是從共產黨員身上看待執政黨構建和諧社會的決心和能力??梢?,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最直接、最經常、最廣泛、最具體地通過黨員反映出來,或者說,在某種意義上黨員的作用,也就體現著基層黨組織的作用。
3.基層黨組織要有章辦事,制度尚需完善、增強權威性。
基層黨組織要解決有章辦事的問題,必須在制度建設上做好文章。三個班次的領導干部在對制度建設的難點和突破口進行排序時,首選是“制度要自成體系”,接下來依次是“制度要反映客觀實際”、“內容上要正確”、“要得到人們的認可”。在進一步的回訪中,領導干部認為當前基層黨組織建設制度建設要從彌補兩個薄弱環節入手,一是解決制度中不盡完善的問題,著力加強制度體系的建設。二是盡量解決制度過于原則化的問題,增強制度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基層黨組織應著重完善有關制度貫徹執行的程序性規定。同志們的一致呼聲是,朝令夕改或形同虛設的制度不僅達不到管人、管事的目的,而且會造成消極的效應。
4.上級黨組織要更多地為基層組織出思路。
基層黨組織不能成為上級組織的“傳話筒”,上級組織需要加強對基層黨組織的指導和幫助。但上級黨組織對于基層黨組織的指導和引導,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有27%、43%和48%的同志認為上級黨組織應當為基層黨組織“出思路”;21%、21%和18%的同志認為上級黨組織應當為基層黨組織“營造環境”(包括創造好的輿論氛圍);有27%、15%和20%的同志認為上級黨組織應當幫助基層黨組織“選干部、建班子”;25%、21%和14%的同志則認為上級黨組織應當為基層黨組織“做示范、樹形象”。可見,上級組織建立健全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領導責任,是不斷加強對基層黨員干部教育與管理、黨組織建設的情況進行深入研究,不斷提高領導水平的保障。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進一步的結論:黨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在整個黨的建設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把每個基層組織都搞好了,黨的整個組織體系就會鞏固起來,黨和群眾的聯系就會更加緊密,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就可以大大提高,增強黨的生機和活力才能有可靠保證。
四、加強和改進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啟示
1.在經常性工作的基礎上加強制度建設。
在回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民族地區各級組織就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做了大量工作,諸如下撥??罱ㄔO黨員活動中心、為農村和社區推薦引進人才、解決村官的干部待遇等等。但要形成長效,還需要加強制度建設,走出一條靠經常性的工作和制度建設來解決問題的新路,真正把利長遠、建規范的工作落實到位,避免因領導人的變化而變化、因政策的調整而不能覆蓋的問題。
2.適應時展的要求不斷改進創新。
在調查問卷的最后一項“您對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建議”中,“建議”較多集中在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創新上,民族地區的領導干部認為,各項工作都需要創新,而黨的建設更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增強創新的緊迫感,因為只有黨的建設不斷創新才能引領和推動其他工作的創新。創新基層黨組織建設,就要打破原有舊觀念的束縛,從實際出發,逐步完善配套政策,用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推進工作。要改進和創新,就不能從典籍中尋找現成答案,也不能照抄照搬其他地區的經驗,只能依靠民族地區的基層黨員干部不斷探索和艱辛努力。
3.處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形成具有民族地區特色的基層組織建設模式。
基層黨組織建設,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普遍性指的是,具有相同性質的黨組織的定位、作用和自身建設有其共同的基本要求;特殊性是指,由于民族地區的特殊性,使得基層黨組織由于政治環境、歷史和地區等因素而表現出來的在其著力點、作用途徑上的差異性。加強和改進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既要認真總結普遍意義上的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般規律,也要結合民族地區的具體實際,分析其具體情況,形成具有民族地區特色的基層組織建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