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全民健身對策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民健身對策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

      體育場地是提高競技運動水平和廣大人民群眾進行身體鍛煉、豐富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也是發展體育產業的重要載體,在我國人民群眾的體育活動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為了更科學、更系統、更有效地發揮體育場地在競技體育和群眾健身活動中的作用,順應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場地設施發展變化的時代要求,對廣大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公共體育實施和體育場館對社會開放情況、不同層次人群參加健身活動情況,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同時把大量分布在學校、居民小區、街道、公園、機關樓院里的非標準體育場地納入普查范圍,特別是一些新興的和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如健身路徑、攀巖、跑馬場、地擲球等,納入了普查范圍,這能夠更充分反映出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全民健身活動和人均占有體育活動場地的客觀現狀。

      自1996年9月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建成了我國第一條“多功能健身路徑”以來,它以占地不多、投資不大、簡便易建、方便群眾等優點迅速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健身路徑的出現,解決了許多群眾健身方面的場所和器材的不足等不利因素,對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現有體育場地設施的不足,其全民性、普及性、科學性、趣味性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加快,人民群眾對體育鍛煉的需求不斷增大,全民健身活動蓬勃發展,全國各地也開始了興建全民健身路徑的熱潮,全民健身路徑已成為群眾健身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

      為了積極配合《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和《奧運爭光計劃綱要》的實施,結合新時期體育事業賦予體育場地設施新的發展理念,全面了解我省體育場地的數量、結構、分布和使用管理的情況,在廣大調查人員的辛勤勞動下,對我省各級各類體育場地進行了全面普查,客觀全面地反應我省體育場地的現狀和發展。按照全國統一部署,這次體育場地普查的截止時間*年12月31日。

      本研究依據第五次*省體育場地普查的匯總統計結果,從我省的健身路徑建設的實際出發,充分運用場地普查準確、詳實的數據,第一次全面科學地分析我省全民健身路徑發展的現狀,為各級政府和部門對體育健身路徑進行宏觀和微觀管理提供依據。充分分析我省全民健身路徑發展變化特點,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深化體育改革提供可靠資料。充分分析我省體育健身路徑的使用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發展趨勢,為制定我省全民健身發展戰略目標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學的依據以及今后的發展方向提出對策建議。

      二、*省全民健身路徑的現狀分析

      (一)全省全民健身路徑的總體狀況

      截止到*年末全省共有符合普查標準的全民健身路徑2101個,總計體育健身器械設施數量為24460件。全民健身路徑占地面積為87.6萬平方米,其中場地面積為78.9萬平方米。累計投入路徑建設的資金為10848.1萬元,其中財政撥款為1998.21萬元;單位自籌為5964.24萬元;社會捐贈為386.5萬元;體育彩票公益金為2214萬元;其他為285.15萬元(如圖1)。以*年底全省總人口4551.58萬人計算,每萬人擁有健身路徑為0.46個,人均健身路徑場地面積為0.017平方米,人均累計投入健身路徑建設金額為2.38元,萬人健身設施數量為5.4件。全省目前健身路徑的現狀,無論是從總量建設上還是從人均擁有健身路徑數來看,對于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還遠遠不夠。

      (二)全省全民健身路徑的分布狀況

      在全省現有的2101個健身路徑中,體育系統有97個,占總數的4.6%;教育系統有229個,占總數的10.9%;其他系統有1775個,占總數的84.5%(如圖2)。從經濟成分來看,其中非公有經濟成分的為47個,占總數的2.2%,其余都是屬于公有經濟成分。從隸屬關系來看,屬于中央級的有5個;屬于省級的有24個;屬于地區級的有59個;屬于縣級的有2013個。

      從我省健身路徑的位置布局情況來看,分布于賓館飯店的有2個;分布于廠礦的有19個;分布于公園的有180個;分布于廣場的有49個;分布于機關企事業單位樓院的有47個;分布于居住小區的有849個;分布于老年活動場所的有67個;分布于其他場所的有52個;分布于鄉(鎮)村的有614個;分布于校園的有222個,如圖3所示。從健身路徑的位置分布情況來看,總體上布局基本合理,我省健身路徑基本分布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小區、校園和鄉鎮村;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鄉鎮村的健身路徑占總數的29.2%,而全省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74.5%,我省的全民健身路徑的建設城鄉之間還極不平衡,農村全民健身路徑的建設相對較薄弱,城鄉之間還存在很大的差別。

      (三)*省全民健身路徑的發展狀況

      1995年底第四次全國場地普查前我省共有全民健身路徑41個;1996年新建12個;1997年新建28個;1998年新建51個;1999年新建64個;*年新建173個;2001年新建333個;2002年新建544個;*年新建855個。從圖4中可見,2001年以來我省的全民健身路徑的建設發展速度較快,三年間我省共新建全民健身路徑1732個,占全省總數的82.4%。通過以上數據分析,可以看出,隨著我省經濟的快速發展,精神文明建設的加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加快,人民群眾對體育鍛煉的需求不斷增大,全民健身活動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健身路徑的建設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表明我省的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四)*省全民健身路徑的使用情況

      從對外開放情況來看,不開放的有213個;部分開放的有109個;全天開放的有1779個(如圖5)。從每周參加活動的人次來看,每周10000人次以上的有10個;每周2501-5000人次的有171個;每周5001-10000人次的有37個;每周500人次以下的有924個;每周501-2500人次的有959個(如圖6)。每周活動人數在2500人次以下的健身路徑占總數的89.7%,其中在健身路徑場地面積達1000平方米以上的147個中,每周參加活動人次在2500人次以下的有110個。全省2101個健身路徑中從業人數為780人,平均從業人數為0.37。通過以上數據分析可見,從參加活動人次來看,健身路徑已基本上成為群眾所接受的健身活動場所,但還需要進一步的加以引導,使更多的群眾參與到這種活動中來,充分利用健身路徑來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同時要避免出現健身路徑使用率不高的情況,特別是對一些大面積的健身路徑。

      (五)全省各地市體育健身路徑的狀況比較

      在現有的2101個全民健身路徑中,數量最多的是寧波,有701個,占全省健身路徑總數的33.4%;最少的是麗水有59個,占全省健身路徑總數的2.8%。

      結果表明,健身路徑的建設與各地市的經濟發展及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健身路徑的建設也呈現不平衡的發展。從萬人健身路徑數來看,寧波市為1.28個,遠遠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其次是舟山市、嘉興市,分別為0.68、0.51個;而紹興市、麗水市、金華市分別為0.22、0.23、0.24個。從人均投入健身路徑建設金額來看,溫州市、寧波市、舟山市列前三位,分別為4.57、4.35、3.05元;人均投入健身路徑建設金額不足一元的為麗水市、金華市、紹興市。

      與各地市人均生產總值比較發現,健身路徑建設基本反映了當地的經濟狀況,即經濟實力較差的地市發展速度明顯慢于經濟實力雄厚的地市。但是部分經濟較好的地市健身路徑的建設與經濟發展并不相符,特別是紹興市萬人擁有健身路徑數列全省的最后一位,健身路徑的建設明顯滯后于其經濟發展的步伐。

      三、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近年來,我省的健身路徑的建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我省在健身路徑的建設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和體育事業發展的需要,與我省社會經濟的發展仍有一定的距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我省健身路徑人均絕對占有數較少,建設的投入與經濟發展不協調。*年以前我省全民健身路徑共369個,盡管近年來有了明顯的改善,但由于發展較晚,還需加大建設力度以進一步滿足群眾進行健身活動的需要。

      第二,我省健身路徑的發展不平衡。通過對各地市及城鄉之間的比較,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建設金額的投入上,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健身路徑數量高于欠發達地區。在城區和鄉鎮之間從數量上來看也存在明顯差距。

      第三,健身路徑的使用率不高,每周活動人數在500人以下的健身路徑將近占總數的一半,并且部分健身路徑的規劃不合理,出現了一些大面積健身路徑的建設,全省最大的健身路徑場地面積達7644平方米,而其每周參加活動人次僅為2500人次以下。

      第四,缺乏專業的組織管理人員,目前全省總的健身路徑從業人員僅780名。

      針對存在的不足,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各級政府部門應進一步通過各種渠道加強資金投入。各有關部門,如計劃、規劃、城建、土地等部門要重視本地區健身路徑的建設,從客觀上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鍛煉需求。同時必須加快全民健身工程的理論、實踐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

      第二,加大社區健身的宣傳力度,最有效地發揮本社區健身路徑的作用,組織體育專業人士深入社會廣泛宣傳健身知識,不斷提高人們的自覺健身意識,提高現有健身路徑的利用率。同時要大力加強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

      第三,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應加強對健身路徑的組織領導,因地制宜地開展一些小型多樣的健身活動和比賽,充分提高健身路徑的社會效益;同時建立有關健身路徑的管理、使用、養護條例,使健身路徑能真正成為一種為人們所接受的科學健身方式。

      第四,今后我省應重點加強對農村、企業廠區、住宅小區和學校的健身路徑建設,在規劃過程中,要做好統籌安排工作,避免出現一些大面積、低使用率的健身路徑的建設。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精品熟女国产|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久久 |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ⅴ无码色老头|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亚洲fuli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一二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综合 |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潮喷综合网|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8女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亚洲男人天堂影院|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