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政局社會救助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社會救助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問題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社會救助是解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問題的主要途徑,是各級政府本已之責,事關社會大局穩定。黨的*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民生與科學發展觀直接相關,只有解決好民生問題才能落實好科學發展觀。我們必須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從穩定社會大局的角度去看待社會救助工作。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社會救助工作,健全涵蓋生活、醫療、教育、住房等多位一體的社會救助本質,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提高社會救助工作的水平,為緩解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我區社會救助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低保工作基本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自*年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來,我區低保線經過多次的調整,尤其近幾年,調整的幅度比較大。*年農村低保線從原來的150元/人.月提高到170元/人.月,*年農村低保線又提高至200元/人.月,*年再提高至230元/人.月,并實現了城鄉一體化;*年1月,城鄉低保線又再一次調整,提高至現時仍在執行的每人每月280元的標準。截至2009年4月,我區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有2950戶7603人,人平救助金110元,區鎮兩級每月約需支出低保金90萬元左右。為了減輕物價上漲給低保家庭帶來的影響,我區從*年10月份開始,先后2次對低保家庭發放了臨時補貼共29萬元。*年1月起,按每人每月15元的標準發放臨時生活補貼,從8月份起,按上級文件要求,按每人每月30元的標準發放臨時生活補貼,截至8月份,累計發放臨時生活補貼近100萬元。2009年2月,我區又建立起基本生活費用價格指數上漲與低收入居民臨時生活補助聯動機制。這些基本的低保制度有效解決了困難居民的溫飽問題。

      (二)醫療救助效果明顯。我區早在*年和*年就先后建立起城鄉低保家庭基本醫療費報銷制度,城鎮低保家庭憑票每人每月限額報銷28元,農村低保家庭每人每月報銷18元,報銷的額度隨低保線的調整而調整。從*年三水開始實施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之后,對低保五保對象個人繳費部分由鎮級財政負責,減輕了他們參加居民醫療保險的負擔。自*年1月區慈善會成立以后,在實施基本醫療費報銷的基礎上,還為困難家庭建立起危重病醫療費救助制度。*至*年慈善會共支出醫療救助金200多萬元,累計救助500多人次。*年6月,我區出臺了城鄉居民醫療救助暫行辦法,對低保、五保和特殊困難人員實施住院醫療救助。*年和*年區財政支出醫療救助金共231.4萬元。其中*年對低保對象共發放門診醫療救助金62萬元,3萬多人次受惠,為103名患危重病的困難群眾發放醫療救助金42萬元,較大地減輕了貧困家庭的醫療負擔,在生活極度困境下,感受到社會的溫暖,體會到政府的關心。

      (三)農村五保供養工作不斷規范。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是一項傳統的社會救助工作。一直以來,我們都將五保供養工作作為一項重中之重來抓。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區就實現了鎮鎮有敬老院。近幾年,我區各級不斷加大敬老院的改造力度,完善配套設施,新建了區福利中心,樂平鎮敬老院等。目前,全區在冊五保供養對象1166人,其中集中在福利機構供養795人,占68%,人平集中供養標準約800元/人.月,每月需支出供養經費約63.6萬元。可以說,集中供養五保對象正在安享晚年。而對分散五保供養對象,近幾年我區也根據物價指數以及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變化,適當調整供養標準,以確保分散五保對象的基本生活。*年1月,分散五保供養標準從原來的200元/人.月提高至310元/人.月。2009年1月起,分散五保供養標準又提高至每人每月400元,其中白坭鎮提高至450元/人.月。

      (四)教育救助基本實現全程資助。自*年區慈善會成立以來,我區開始對貧困家庭學生實施多種形式的助學。從*年開始,低保家庭學生助學由佛山市統一組織實施,資助范圍覆蓋小學至大學,助學標準為:中專和職高中、中小學生每人每年可以得到600元至3000元的助學金,大學生入學當年可以得到4500元至6000元的助學金,從去年秋季開始,在幼兒園就讀的低保家庭兒童也得到每月250元的資助。

      在低保家庭學生助學問題得到基本解決后,*年開始,區政府出臺臨界低保家庭學生扶貧助學實施辦法,對在處于低保標準邊緣的困難家庭,根據區慈善會籌集資金情況給予適當救助。*年至*年,區慈善會共籌集資金228.5萬元,資助困難學生2692人。去年我區慈善會撥出51萬元,資助人平收入在280元至400元之間的低收入家庭小學至中專學生1006名。

      (五)住房救助基本實現制度化。三水區較早地將住房救助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年起探索建立住房救助政策。從*年起,住房救助正式作為一項救助制度被確定下來:“凡被納入低保的貧困家庭,其住房屬于危房的,都要給予改造”。從*年起3年內,緊隨低保調標擴面逐步對農村低保家庭殘、危土坯房、泥磚混合結構房,進行分批“加固改造”或“重建”。危房改造所需資金由區鎮(街道)財政兩級各負擔50%,每年年底前完成當年危房改造任務。*年至*年,全區累計投入資金646多萬元,為困難家庭重建維修住房343間,較好地解決了農村困難群眾的“住房難”問題。

      (六)臨時救濟及時有效。對有勞動能力,暫時無收入或有一定收入,但因病、因殘、因災等突發原因,在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養、優撫及其它特殊政策救濟待遇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難的居民,實行臨時救濟。*年、*年,區財政每年安排10萬元臨時救濟費,2009年安排20萬元臨時救濟費,鎮級財政也適當安排經費,及時緩解了部分困難群眾因天災人禍造成的燃眉之急,確保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社會救助工作中存在不足

      (一)救助制度相互之間銜接不夠,覆蓋范圍有待向其他低收入家庭延伸。目前,救助資源分散于眾多的部門,民政、衛生、教育、建設、勞動以及群團組織都擁有一定的救助資源,工作力量和資金缺乏有效的整合,往往是各自為政,政出多門。這樣的狀況直接造成兩方面的問題:一是信息未能共享,部門之間協調難度大,重復做調查摸底工作,影響了救助經費績效。二是救助資源較多疊加于低保家庭,多數專項救助都未能向低保之外的其他低收入家庭延伸。納入低保后,往往是得到全方位的救助,一旦退出低保,就什么救助也得不到,造成了“重復救助”和“遺漏救助”,也加大了低保退出工作的難度。

      (二)個別救助制度的救助標準偏低,力度不夠。例如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救助,由于資金不足,只能給予數百元的一次性補助,效果不明顯;對低保家庭大學生,只給予一次性補助,造成個別大二以上學生仍存在讀不起書的情況。

      (三)救助資金籌集渠道比較單一,個別項目救助經費不足。按照現時的救助標準,我區一年的救助資金需求十分大,約4000萬元,其中低保1400萬元,五保供養1000萬元,教育救助600萬元,醫療救助300萬元,殘疾人康復救助300萬元,老年人救助100萬元,農村住房救助150萬元,臨時救濟50萬元,其他100萬元。這龐大的救助經費籌集存在三方面的問題,一是來源單一。基本上是區鎮兩級財政供給,只有少量的教育救助和醫療救助經費來源于區慈善會、區光彩事業促進會等社會團體;二是分擔結構不盡合理。如五保供養經費全部由鎮一級負擔,鎮級壓力比較大;低保、醫療救助、住房救助等經費,不論各鎮的經濟發展水平,一律都是實行區鎮兩級各50%的分擔比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在救助工作方面未能充分體現。三是個別專項救助經費不足。如教育救助,如果按照實際需要,每年約缺口200萬元。農村住房救助每年缺口50萬元,臨時救濟每年約缺口30萬元,醫療救助每年缺口100萬元。

      (四)救助工作人力、機構配備未能適應規范和動態管理的要求。社會救助工作量大,涉及資金規模大,社會高度關注。而目前我們區、鎮、村三級都沒有低保工作或社會救助專干,更沒有建立起專門的低保工作、救助工作機構,只是由一至二名民政干部(或文書)兼管該項工作,從而影響了救助工作的全面落實。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我區社會救助工作

      (一)建立社會救助工作“一口上下”機制,提高社會救助效能。當前,我區年救助資金支出已高達4000萬元,但由于社會救助資源分散在多個部門,造成重復救助和遺漏救助問題,既降低救助效率,又十分不利于群眾及時方便地申請救助。鑒于此,建議區級建立社會救助工作的聯席會議制度,而鎮(街道)建立鎮級綜合救助中心,整合鎮級民政、組織、工會、團委、婦聯等救助資源,以綜合救助中心為載體,對各項社會救助工作實行“一口對上對下”,實現社會救助在鎮級的統籌。

      (二)發揮民間力量,推動社會救助的多元化。目前我區的各項社會救助資源和力量基本上以區鎮兩級財政資金為主,民間力量開展社會救助的渠道和力度與我市其他區相比明顯不足,目前,順德、南海、禪城、高明慈善會的慈善資金分別有1.5億元、4000萬元、3000萬元和2000萬元,而我區慈善會資金不足100萬元。但事實上,我區慈善資源亦十分豐富,缺的是有效整合和挖掘。因此,要充分發揮民間的力量,發揮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屆熱心人士的作用,引導他們踴躍捐款捐物,充分運用民間救助資源,發揮民間救助力量,推動社會救助的多元化,努力提高我區的社會救助水平。

      (三)加強基層救助工作力量,為社會救助工作提供必需的條件。要加強基層社會救助工作力量的配備,要按照三府〔*〕19號文件要求:“原則上各鎮(街道)應按照每150戶低保戶配備1名工作人員,或戶籍人口每2萬人配備1名工作人員的比例,加強低保工作的人員配備”。同時,每年應至少舉辦一至二次的業務培訓,提高基層民政的工作力量和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努力實現救助工作的專職化和專業化,為實現救助工作的規范化提供基本條件。

      (四)加大對薄弱項目的投入,對教育、醫療、住房、五保供養等要著力加大投入力度。當前,尤其要加大區級對五保供養工作的投入,如敬老院建設方面。由于我區大多數鎮級敬老院始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房屋陳舊,配套設施不完善,床位數不能滿足五保老人入住敬老院的要求,也不能更好地開展社會養老托老工作。建議加大投入,出臺區級財政資金補助鎮級敬老院改造方案,督促各鎮(街道)加大敬老院改造力度,努力提高鎮級敬老院的硬件設施建設水平和服務質量,完善我區長壽之鄉品牌的基礎性建設工作,力爭用3到4年的時間,使我區五保供養對象集中供養率從現時的68%提高到80%以上。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乱人伦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亚洲一本综合久久|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夫|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