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政府會議報告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政府會議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政府會議報告

      過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扎實工作,開拓進取,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全市完成生產總值265.49億元,比上年增長13.1%;財政總收入27.09億元,比上年增長13.8%;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25.65億元,比上年增長15.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76億元,比上年增長16.1%。

      工業較快增長,運行質量提高

      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80億元,比上年增長24.1%;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54億元,比上年增長22.8%;實現利稅總額28.47億元,比上年增長31.9%。園區經濟不斷壯大,完成工業增加值28.61億元,比上年增長18%。工業增長質量提升,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80.47%,比上年提高15.3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達98.92%。工業投入不斷增加,全市完成工業投資58.43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完成技改項目115項,技改投入22億元,比上年增長22.2%。

      農業結構優化,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

      農業結構進一步調優,種植業和養殖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41.7%、49.6%,經濟作物產值占種植業的比重達50%。農業產業化經營領域進一步拓寬,全市農業產業化組織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比上年增長20%;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組織268個,比上年末增加47個,大富乳業、杜仲生豬基地、明鑫農場、源華食品等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擴大。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整合支農資金2.28億元,支持了338個試點村新農村建設,惠及農戶2.1萬戶、人口10.5萬人。完成蓮花縣1000人的移民扶貧。解決了5萬人的飲水安全,改造中低產田3.38萬畝,完成42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硬化農村公路700多公里。

      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鎮環境改善

      加強交通、水利、電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啟動了萍洪高速公路和武功山旅游公路建設,山口巖水利樞紐工程引水導流隧洞建成。圍繞完善功能、便民利民,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秋收起義廣場休閑園和康莊大橋建成,較短時間內完成了十字路口道路拓寬、部分主干道人行道改造等市政工程,大大緩解了重點路段交通擁堵狀況,改善了人車出行條件,市容環境明顯改觀。萍水河環境治理、安源新區、鳳凰山莊三個項目獲得了首批江西人居環境范例獎,涌現了安源鎮、麻山鎮幸福村等一批全國文明村鎮。城鄉商貿流通進一步繁榮,各類服務業健康發展,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80.91億元,比上年增長12.3%。

      各項改革繼續推進,開放型經濟較快發展

      開放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實際利用外資638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現匯1802萬美元;引進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資金29.05億元,比上年增長9.3%。對外貿易再上新臺階,出口總額突破1億美元大關,達到1.09億美元。

      人民生活繼續改善,社會事業穩步發展

      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97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5%和12.1%。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目標

      今年政府工作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市第十次黨代會的部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興工強市這條主線,著力加速工業發展,壯大經濟實力;著力加強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后勁;著力統籌城鄉發展,改變城鄉面貌;著力實施“民生工程”,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著力加強政府建設,提高政府工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以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成果,迎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

      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

      生產總值增長13%,達到303億元;財政總收入增長15%,達到31.13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6.1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達到173.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達到89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達到1090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達到4750元;居民消費品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4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6‰以內。

      發展舉措

      全力實施興工強市戰略,加速工業經濟發展

      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園區工業為載體,抓大帶小并舉,擴張提質并重,努力實現工業發展新跨越。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05億元,比上年增長25%;工業園區增加值34億元,比上年增長30%。

      1、壯大支柱產業,培育產業集群。今年五大產業增加值要達到56.6億元,比上年增長20%。一是優化提升冶金工業。依托萍鋼,做大做強鋼鐵工業。支持聯達冶金、閩發鋼鐵和永安特材等企業的發展,加速特色冶金產業聚集。二是發展振興機械工業。應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發展萍鄉客車、贛發動力、江發內燃機和江機等企業,提高全市機械工業的裝備水平。三是調整提高建材工業。依托上規模的優勢骨干企業,加快發展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特種水泥,提升水泥產業技術水平。積極發展新型建材和非金屬礦加工,穩定浮法玻璃生產,發展優質玻璃深加工。加大電瓷、化工陶瓷技術改造力度,提高電瓷、化工陶瓷產品附加值和行業競爭力。四是改造提升花炮、化工、煤炭及煤炭深加工產業。以提高安全性能,提升產品檔次為重點,進一步鞏固上栗作為全國煙花爆竹主產區的地位。以萍鄉焦化、黑豹炭黑、武冠實業等為重點,大力發展化工、煤炭及煤炭深加工產業。五是培育發展醫藥、食品工業。以希爾康泰、心正藥業、大地制藥、高升生物等企業為重點,做大規模,提高產能。

      2、突出園區工業,實施重大項目。萍鄉經濟開發區2007年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要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著力實施一批投資規模大、創稅能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重大工業項目,包括杭掛機電3萬輛農用車項目,安源客車5000臺旅游車及公交車項目,江發發動機廠10萬臺發動機項目,浙江凱吉汽車3萬臺新型發動機項目,江西盛豪機床數控機床項目,江西聯達冶金35萬噸球團礦項目,萍鄉焦化40萬噸焦炭項目,萍變實業1000臺箱式變壓器、節能變壓器項目,市化工廠4萬噸炭黑項目,浙江客商投資的鏡面鋁、安源鋁業電解鋁項目等。

      3、強化工業投入,增強發展后勁。千方百計拓寬工業投入渠道,提高工業投入強度,2007年力爭全市工業投資完成90億元,其中5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39個。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1、優化農業結構,構建高效農業產業體系。以提高農業比較效益為中心,加快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一是大力發展制種業,推廣良種種植。二是突出發展以生豬和良種山羊養殖為主的畜牧業,加快建設集中連片的畜牧業生態養殖小區,全市生豬出欄98萬頭,良種山羊出欄23萬頭。三是扶持發展園藝和中藥材產業,按照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和主產區的要求,走“一村一品”和“一鄉一業”的路子,集中發展花卉苗木5萬畝,中藥材8萬畝,蔬菜瓜果33萬畝,茶葉、果樹等經濟作物6萬畝。四是鼓勵發展水產養殖業,特別是發展高效特種水產品養殖。

      2、加大農業投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全面落實支農惠農政策,抓好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資金的落實到位。2007年市級財政將投入5500萬元以上,加大農田水利、耕地質量建設、技術推廣和農民科技培訓的投入。要把農業開發重點投向農業產業化經營,力爭實現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1家,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家,爭取1家企業成功申報國家級龍頭企業。在糧食、生豬、油料、畜禽加工等領域爭創一批著名品牌。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建設,重點抓好小(二)型以上水庫除險加固和山塘標準化、主渠道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完成農村公路建設500公里,爭取全市所有村通水泥路。

      4、加強農技推廣和培訓,建立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大力推廣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切實把農業發展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塑造城市新形象

      1、在改善發展條件上有作為。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增強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加緊建設萍鄉至洪口界高速公路,確保2008年底竣工通車;力爭6月份開工建設320國道萍鄉段一級公路改造項目,年內實現蘆溪至湘東一級公路泥沙路通車;加快蘆溪至武功山旅游公路建設進度,確保年底實現瀝青路面通車。加快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項目建設,完成韶陂500千伏輸變電項目主體工程,力爭萍鄉電廠60萬千瓦擴建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全面動工建設山口巖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基本完成移民安置工作。

      2、在健全城市功能上求變化。全面完成年初向社會公布的20項城市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項目,主要是高標準建設高速出口至秋收起義廣場的迎賓大道,完成八一西路、躍進路、公園路、建設路等6條主次干道瀝青路面改造,完成師范北路、濱河南路、康莊路和山下路建設,完成城區主干道人行道和小街小巷改造,完成城區部分地段下水道疏通、清淤、改造。啟動白源水廠前期工作。

      3、在提高城市品位上見成效。全面完成總體規劃報批和近期建設規劃(2006?2010年)編制工作,嚴格市容管理,加大城市環境衛生、廣告招貼、交通秩序等專項整治力度,對躍進路、公園路、建設路三條主干道房屋立面進行美化亮化,大力種樹植綠,搞好綠化管理,美化城市夜間景觀,改善城市形象。

      4、在繁榮城市經濟上有進展。提高第三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重點發展連鎖經營、大型超市、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積極引進新的商業業態和外資商業企業,建設秋收起義廣場西側商業中心、文化路商業廣場。組織好秋收起義80周年紀念活動,大力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綜合服務功能,重點抓好武功山、安源、楊岐山等景區的開發建設。大力發展金融、保險、信息、房地產、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推動第三產業的現代化和社會化。

      繼續推進改革開放,促進開放型經濟和全民創業緊密結合

      要實現萍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著力激活發展的內源動力和外源動力,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推進經濟市場化進程。

      1、協調推進各項改革,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加速推進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基本完成江發破產職工安置,力爭市化工廠和市柴油機廠政策性破產通過國家批準;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著力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試點;搞好國有林場稅費改革,繼續完善林業產權制度配套改革。推進公共財政體系建設,優化支出結構,穩妥開展“鄉財縣管”試點工作;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完善農村信用社改革。

      2、提高招商引資水平,為經濟發展注入持續動力。今年全市實際利用外資要完成7500萬美元,實際引進市外5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資金35億元,出口1.5億美元。

      3、激活各類創業主體,增強經濟發展的創新力。加快壯大創業群體,支持經營管理和科技人員領頭創業,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扶持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鼓勵高校畢業生自立創業,推動廣大農民致富創業。

      抓好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

      1、加強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認真開展土地清理整頓工作,盤活土地存量,依法收回閑置土地,追繳流失的土地收入,堅決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加大礦產資源整合力度,整頓礦產資源開采秩序,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堅決關閉非法小煤窯和不具備開采條件的礦山企業。

      2、加強環境污染治理。突出抓好青山、湘東地區的煙塵污染治理。對市區燃煤鍋爐全部實現煤改氣或煤改電、煤改油。控制城區灰塵源頭,減少路面揚塵。在城區全面實行車輛禁鳴,降低城市交通噪聲。完善一批環境基礎設施,冷水沖垃圾衛生填埋場要在4月份交付使用,完成城市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完善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建設并投入使用。加強對南坑河和麻山河等飲用水源流域的環境監管。

      3、全面推進生態建設。啟動虎形山公園、架子山公園、鵝湖山莊公園、橫龍寺森林公園建設,使城市綠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達到31%,人均綠地面積增加0.7平方米,達到8.3平方米。今年要確保完成40萬畝市級公益林的建設。抓好千畝大苗示范造林,力爭完成大苗造林7000畝。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1、大力推進科教興市。積極推進科技專項行動計劃,著力解決化工、機電、陶瓷、建材、冶金等產業關鍵或共性技術難點問題。全面發展教育事業。從2007年開始,重點改造市第一職業中學,各縣區建設一所3000人以上規模的示范性職業學校,今年全市職業中學與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要達到4.5:5.5。切實推進安源學院建設,力爭三年內完成萍鄉高專升本工程。

      2、加快發展文化體育衛生事業。啟動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村村通”。辦好市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積極備戰省第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做好新的體育中心建設的前期工作。進一步規范醫療市場,切實加強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防止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3、切實做好安全穩定工作。嚴厲打擊非法生產,強化監管措施,健全監管網絡,努力實現“兩杜絕,一減少”目標。

      民生工程

      今年突出六個重點,辦好23件實事。

      努力抓好就業再就業工作

      重點做好5件實事:一是建立崗位開發工作機制,計劃新增城鎮就業2.46萬人,凈增就業1.4萬人,城鎮就業率94%。二是著力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由政府出資為“4050”人員購買300個公益性崗位,力爭完成“4050”人員就業2300人,實現零就業家庭就業安置率100%。三是加快勞務輸出產業化進程,全年完成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5萬人。四是繼續為符合就業政策規定的企業提供貸款貼息,為創業者個人提供2-5萬元的貼息小額貸款,全年提供小額貸款7000萬元。五是抓好就業再就業培訓。完成城鎮職業培訓190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48290人,其中金藍領工程30000人,陽光工程16000人,雨露計劃2290人。

      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

      重點做好5件實事:一是加大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力度,完成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人員)19.6萬人,養老保險參保率59.2%,養老保險基金征繳總額3億元。二是啟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覆蓋工程。今年要完成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3.7萬人,參保率70.66%;城鎮居民參加合作醫療9.5萬人,每人每年50?150元,參合率33%。三是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完成城市低保救助6.1萬人,城市低保補差水平80元,農村低保救助3.5萬人,農村低保補差水平30元。四是加大農村五保集中供養力度,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80%以上。五是全面完成省政府下達的深山區、庫區扶貧移民搬遷任務。

      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房

      辦好2件實事:一是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0萬平方米,其中市本級3萬平方米,萍鄉經濟開發區3萬平方米,安源區3萬平方米,湘東區1萬平方米。蘆溪縣、上栗縣、蓮花縣經濟適用住房按商品房開發面積的20%建設,確保經濟適用住房受益人數(戶數)達到1250戶以上。第一批經濟適用住房要在6月份以前公開搖號銷售,第二批經濟適用住房在12月份以前建成。二是提供廉租房400套,其中,市本級建設廉租房150套、萍鄉經濟開發區建設100套、安源區建設100套、湘東區建設50套,蘆溪縣、上栗縣、蓮花縣的廉租房建設不少于50套,確保全市廉租房受益人數(戶數)達到952戶以上。

      切實解決上學難、上學貴問題

      重點辦好3件實事:一是逐步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起政府投入辦學、各級責任明確、財政分級負擔、經費穩定增長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從今年開始免除全市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學校公用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撥款,今年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免學雜費學生195287人,義務教育階段免費提供課本的貧困家庭學生41794人,義務教育階段補助寄宿生活費的貧困家庭學生8020人,資助普通高中貧困家庭學生3359人,資助中等職業教育貧困家庭學生1507人,資助考入大學的貧困家庭學生1040人。二是繼續開展全市扶貧助學工程,對農村貧困戶、城市低保戶學生執行“一免一補”,設立助學金、獎學金制度,對大專院校特困新生進行扶助,實行“獎、貸、助、補、免”政策。三是進一步規范各類學校收費行為,加大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力度,嚴格實行“一費制”和公辦高中“三限”政策。

      著力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重點辦好5件實事:一是要繼續加大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從今年起,啟動建設城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構建較為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二是加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系建設力度,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范圍由蘆溪縣、上栗縣擴大到蓮花縣和湘東區,全市農民參加合作醫療人數要達到99.14萬人,參合率達85%。三是著力整治藥品價格虛高和醫藥領域商業賄賂,健全和完善醫療藥品招標采購機制,將招標采購藥品降價后的利潤大部分讓利給患者。四是加大投入,加強基層公共醫療設施建設,改善村衛生所、鄉鎮衛生院和縣級綜合醫院業務用房和醫療設備,培訓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水平,今年全市要按照標準建設或改造191個村衛生室(所)、15個鄉鎮衛生院、2個縣級綜合醫院、2個縣級中醫醫院、4個縣級疾控機構實驗室。五是設立“惠民醫院”,對城市低保和下崗失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農村貧困人員就醫實行大幅度優惠減免。

      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今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要增加353元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807元以上。重點辦好3件實事:一是落實好中央和省里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讓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在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基礎上,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二是穩定物價,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擴大就業再就業,有效增加城鎮職工工資性收入。加強收入分配調節,保障低收入和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三是實施好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逐步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發放。

      政府建設

      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各級政府和部門要認真執行《中共萍鄉市委關于切實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若干規定》,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推進管理創新,努力建設一個行為規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政府,建設一個人民群眾滿意的政府。

      優化政務環境

      繼續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減少行政審批事項和環節,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鞏固部門和事項的“兩個集中”,將具有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辦證、收費職能的省屬和市直部門(單位)及事項全部集中到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對集中在市行政服務中心辦理的事項,必須做到既受理,又辦理。對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部門的同一審批事項,實行統一受理、統一審核、統一回復、統一發證。推行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務承諾制、收費公示制和審批限時制等制度,對外來投資固定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實行涉政事務制和聯審聯辦制。

      嚴格依法行政

      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嚴格執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對不履行法定職責和不能正確履行法定職責,或者損害行政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要嚴肅追究行政責任。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自覺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主動聽取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

      加強效能建設

      完善和強化對縣區及政府各部門的目標管理考核,加強政府工作績效評估,不斷提高各級政府及部門的行政效能。各級政府和部門要增強大局意識,加強溝通協調、團結協作,堅決杜絕推諉扯皮、各行其是的現象,確保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形成上下一心、共謀發展的合力。政府全體工作人員要不斷提高執行決策、落實工作的能力,形成目標細化、責任到崗、權責清晰、賞罰分明的執行落實機制。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和審計監察。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有效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推進政風建設

      各級領導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工作第一線,從大局著眼,從小事做起,對職能工作、關鍵環節要做到胸中有數、調控有方。政府全體工作人員都要切記政府各項開支都是人民的資財,要堅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堵塞管理漏洞,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切實做到用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風。

      亚洲jizzjizz少妇|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国产亚洲精品福利在线无卡一|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 亚洲五月午夜免费在线视频|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久久精品亚洲AV久久久无码|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人成图片小说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AV第一页|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亚洲欧洲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日本亚洲欧洲免费天堂午夜看片女人员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