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村務公開治理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鎮*村位于*城區東北面,全村面積3.7平方公里,有16個自然村,5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2547戶11750人,村設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其中黨員162名。近幾年來,特別是往年中辦發17號文件下發以來,我村始終堅持把村務公然*治理貫串于村民自治全過程,創新實施了村級財務預算、村民代表議案制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論證制度和村干部問責制度等載體,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群眾對村務治理的知情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視權,有力地推進了基層*政治建設,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20*年被定為*市小康示范村、*市“五村、四規范”建設示范村和自治區*與法治示范村。
一、冷靜反思,公然從“被動”到“主動”
我村固然以前已經實行村務公然*治理制度,建立起村務公然欄,制訂村務公然制度,村中的財務和事務對群眾進行公然。但村干部對村務公然*治理,不同程度地存在怕事難做,怕麻煩多,怕受制約的心理,造成公然不及時、不完整,數字較粗糙籠統等,群眾對此不滿足,群眾不信任村干部,村級班子人心渙散,缺乏戰斗力。20*年我村在區委、區政府派出的指導組的指導幫助下,進行了兩委換屆。我們召開群眾大會,充分發揚*,由群眾自己組織提名,通過“兩推一選”和村委直選群眾選舉出了滿足的兩委班子領導。新的班子及時組織班子成員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召開黨員、村民代表會議,共同探討過往村兩委工作存在的題目,找出了題目的主要癥結:村務公然不徹底,只流于形式,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不夠,缺乏應有監視。我們熟悉到,要徹底解決存在的題目,必須主動推行村務公然,健全村務公然制度,把知事權,議事權,監視權還給群眾。一是明確村務公然的內容,在規定公然的內容外,根據村實際,及時調整公然的內容,如村民土地轉讓金,集體資產發包等情況,都必須納進公然的內容。二是規范公然的形式、時間和基本程序。在形式上除了在固定的公然欄上實行公然外,還要根據本村的實際,利用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設立臨時開公欄、村民會議等形式公然。在時間上,定期公然和不定期公然相結合。一般至少每個季度公然一次,涉及到重大題目或群眾關心的其他題目要及時公然。在程序上,先由村委會提出公然的具體方案,由村務公然監視小組對方案進行審查、補充完善后,提交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員會討論通過后公布。三是健全村務公然監視小組,對村務公然工作進行監視。群眾對公布的內容有疑問的,可以向監視小組進行投訴。
經過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后,增加了透明度,把事后監視變成事前監視,把依靠少數人的監視變成村民多數人的監視,做到村里的事由村民作主,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群眾反響強烈的熱門、疑點、難點題目,讓村民從村務公然中理解村干部,支持村干部,在黨群之間,干群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
二、捉住關鍵,財務從“混亂”到“清楚”
由于以前制度不完善,治理不規范,村干部亂開支亂報帳的題目比較嚴重,連續兩屆村總支負責人被開除黨籍。新的班子到任后,主動采取措施,在推進村務公然的道路上找準癥結、重點突破。
村級財務公然是村務公然的熱門和難點。過往兩屆村委出現題目主要癥結是財務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不夠,缺乏應有監視。為使村級財務真正向群眾公然,全面向群眾公然,實行村級財務預決算,破解困難,我村擬訂了《*村財務及資產規范化治理辦法》,在每年年初對村“兩委”辦公經費、興辦集體企業經費和公益事業投進等項目獎金都編制預算,經村民代表會議通過后公布執行。在編制年度預案時,要先將編制的預案草案公布在村務公然欄,聽取群眾的意見,然后召開黨員大會、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村兩委聯席會議進行討論,在獲得會議半數以上通過后方能編進預算。年終決算,由村民理財小組對全年的財力支出進行審核匯總后編制成決算草案,提呈村民代表會議審查通過。年終決算時假如超出預算,村“兩委”要對超支部分逐一作出原因分析分析,并向村民代表會議報告,接受村民代表質詢和審議,在實行財務預決算制度的過程中輔以村務公然、村理財小組審計等方法進行監視。20*年,村民代表提出“建設文化生態家園”的議案,以為應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投進的預算,村兩委會議討論后以為這個議案是關系到全村人民的根本利益,群眾有要求,村有經濟能力,建議增加預算支出180萬元作為硬化村主要道路,并把這個建議提交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后實施。
我村實行村級財務預決算治理三年以來,均勻每年村財務開支節約13萬元,村招待費從后來每年四萬多元降至5千元以下,既消除了群眾的疑慮和誤解,也還了村干部清白,得到了村干部、村民的一致擁護。通過抓好財務預決算,現在財務收支這個原來的“熱門”題目不熱了,群眾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加快發展上,形成了全村上下齊心協力想發展、抓發展、共發展的團結局面。村集體經濟純收進以每年10%的增幅遞增,20*年集體經濟收進達146萬元,人均純收進達3300元。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進步,99%的農戶住上磚混結構的樓房,98%的農戶進行廁所的改造,80%的農戶用上了自來水,100%的農戶安裝了閉路電視,80%的農戶安裝了固定電話或移動電話。
三、還權于民,治理從“獨斷”到“*”
我們進一步完善*治理、決策、監視機制,集思廣益,較好地拓寬了群眾參政議政的渠道,使我村村務公然、*監視由虛向實,由重形式向重內容轉變。
一是實行村民大會和村級代表議案制度。由村民代表對涉及村民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向村民委員會提出建議(議案),村委會對村民代表提出的議案進行辦法和答復。對其中公道的議案提交村“兩委”聯席會議討論,形成可行性方案后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不搞村黨委、村委會說了算。如20*年,村“兩委”考慮到村紙廠在村中間不利于排污,造成環境污染,降低了群眾生活質量,村委把紙廠的題目,提交村民代表大會討論,經過了3次村委大會反復討論,形成了把紙廠的設備轉讓,把紙廠租給機電學校使用的決議。這一決議減少了村集體不良投資80萬元,并使村集體每年獲得了10萬元的穩定收進。由于事先征求群眾意見,各個環節公然*,群眾較為滿足。
村民代表會議制度的實行,實現了權力下移,還權于民,由過往一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變成了群眾參與,集體決策,保證了村民的權利,調動了*治理積極性,村民對村的建設和治理提出了很多公道化建議,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門題目。全村共投資240萬元硬化13條村水泥路,投資10萬元安裝300盞路燈,投資60萬元建設村老人院,投資380萬元建設了3幢小學教學大樓及學生運動場,還加大了圖書館、燈光球場、老年娛樂室等文化基礎設施,為村民提供了學習和娛樂空間。同時加大“平安村”創建力度,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整治力度,成立了村警務室,組建了村治安聯防隊,有效地減少了偷、盜、搶現象,增加了群眾的安全感,社會治安秩序明顯好轉,促進了村風民風的好轉。
二是進一步完善監視機制,強化群眾監視。首先村民代表大會和村務公然監視小組,理財小組對村集體資產和財務治理實行監視,每年年初要將監視情況向群眾公布、接受群眾的監視。20*年初,經村民代表通過,從預算中抽調300多萬元用于村主要道路的硬化和路燈安裝工程,將工程款的使用情況在村務公然欄逐一明細公示,主動接受群眾的監視,村民對此做法很滿足,以為村務透明,村干部是真心真意為民辦實事,使這項工作得到了順利開展。其次開展對村干部的*評議,每年開展一次,評議結果與干部的賞罰掛鉤。再次是建立激勵機制,對為村經濟建設作出貢獻的干部給予獎勵。同時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對村干部的工作實行任期考核和離任審計。對不履行崗位職責、不做組織分配工作、班子內鬧不團結、生活作風不檢點、失職造成決策失誤致使集體利益受到重大損失或安全事故等情況的村干部要追究責任。
我村在村務公然*治理方面固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與中辦發17號文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們決心在新的一年里,以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更加認真扎實地貫徹落實中辦發17號文件,圍繞保障農民*權利,不斷推進和深化村務公然*治理,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把我村村務公然*治理工作推向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