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建設用地清理情況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廣泛宣傳。通過組織開展“農宅建設管理年”和“礦產資源法宣傳月”活動。采取出動宣傳車、編發資料、舉辦專題講座、入戶解難等多種形式,形成共識。堅持把宣傳教育貫穿于國土資源執法工作全過程。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精神、市政府12號令等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先后制作播出電視宣傳片12期,懸掛刷寫規范性標語60多條,修建固定性宣傳碑12座;全縣國土資源系統組織開展了以“規范管理、提高素質”為主題的土地政策法規學習宣傳教育活動,編排了現代眉戶劇《三戰萬能嘴》和群口快板《土地頌》赴全縣10個鄉鎮巡回演出,深受人民群眾好評,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全縣干部群眾牢固樹立保護耕地、愛惜土地的法制意識,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形成了人人參與支持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濃厚氛圍。
二、依法行政。對每宗建設用地都做到調查清楚。定性準確,規范管理。堅持依法辦事、依法決策、依法管理。勘測細致。程序合法,具體工作中,切實做到四嚴”一是嚴把土地審批關。嚴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權限批準建設用地,不越權審批或分拆批準,實現政府對土地一級市場的高度壟斷。二是嚴把土地登記關。堅持合法、公正、公開的原則,切實按照權屬合法、四至清楚、面積準確、無爭議的要求依法登記土地,嚴禁利用土地登記手段,使違法用地合法化。三是嚴把土地交易關。對商業、旅游、娛樂、商品住房等經營性用地一律實行招、拍、掛,以協議方式出讓土地,并向社會公布,接受監督;國有建設用地一律由縣土地整理儲備中心供給。四是嚴肅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辦人情案,不辦錯假案,確保案件處理妥善徹底,不留問題。至目前,共開展動態巡查35次,清理違規用地4宗,制止破壞耕地行為5起。
三、靠實責任。強化農宅建設用地管理。分管領導親自抓,嚴格執法。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兩令”精神。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宅建設用地管理工作的安排意見》建立了主要領導負責抓。職能部門配合抓的工作機制??h國土資源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堅持開展動態巡查;各國土資源所均制定了巡查方案,建立了劃片包干,責任到人的執法責任制;各鄉鎮按照縣上的要求,確定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包村蹲點,進組入戶,扎實細致的開展農宅建設監督管理工作,全縣縣、鄉、村、組四級執法聯防監管網絡健全,分工明確,責任具體,工作有力,至目前,共清理清查莊基760戶,年檢證書274戶,登記發證486戶,查處違規用地180起,處罰現金4萬多元。
四、突出重點。按照市上要求集中時間人力。逐件清理,突破難點。把鄉鎮企業、公益事業及公共設施建設用地管理作為重中之重。逐戶摸排。嚴格做到五查五看”即查土地權屬,看土地是否合法;查土地證書,看土地使用權單位和個人是否辦理了土地登記;查用地情況,看有無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等交易行為;查選址意見書,看是否存在超出規定標準面積,違反村鎮規劃;查供地情況,看是否存在違規批地、違法用地等行為。對工業園區企業用地雖已審批,但未交納各種費用的由國土、監察、經貿、財政及相關鄉鎮聯合執法,督促其交清了各種費用,完善了用地手續;車站3宗用地,按照相關程序要求,已上報省市部門進行審批,并辦理了征地手續;對文化廣場建設用地,由國土部門與相關鄉鎮協調配合,上報市政府,辦理農轉用手續,并一次交清各種費用;對市國土局已發處罰決定書的貨運中心3宗用地,嚴格按照市上要求,落實了處罰決定,收回罰款2.5萬元,使全縣土地使用遺留問題全部得到妥善處理。
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存在鄉鎮企業、公益事業建設用地把關不嚴的現象;二是土地市場不夠規范,國土資源管理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與市上的總體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一是用地制度落實不夠嚴格。集體用地非法入市、國有土地隨意轉讓現象仍然存在三是農宅建設用地監督管理,村組職能作用發揮不夠,批少劃多、少批多占的現象還未杜絕。今后,將繼續強化惜土如金的理念,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加強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精神要求,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提升執法水平,加大查處力度,確保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健康、持續、協調發展。一是強化政策宣傳。加大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切實增強干部群眾的法紀觀念。二是依法規范用地。認真落實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嚴格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從嚴查處違反規劃的用地行為。三是抓好用地清理。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精神和國土資源部《關于嚴明紀律堅決制止土地違法的緊急通知》及省、市要求,持續深入開展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工作,加大企業、公益設施用地管理,杜絕濫修濫建浪費耕地行為。四是探索長效機制。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方針,積極探索司法介入土地違法案件辦案程序,依法保護國土資源,推動我縣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