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局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心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全州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州農委堅持把新農村建設作為學習實踐活動的主戰場,以務實創新、嚴謹高效的作風,扎實推進全州新農村建設。
一、創新思路,推動農業農村經濟實現三個突破。
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和國家前所未有的支農力度以及我州農業基礎差、城鄉二元結構突出的實際,州農委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思路,先后多次征求州領導、州直有關部門、各縣(市)、鄉村兩級干部和村民代表意見建議,對意見建議進行梳理、歸納后,經反復論證,提出“三個突破”發展思路:一是下功夫在發展大米、人參、五味子、食用菌等“七大特色產業”上有新突破;二是在建設專業化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土地流轉制度改革上有新突破;三是在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生產生活環境質量上有新突破。同時,積極參與《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發展專業農場,促進土地流轉,推動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等重要文件起草制定工作,為我州新農村建設描繪了新的發展藍圖。
二、嚴謹調研,服務州委、州政府科學決策。
圍繞“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主題,在全委系統組織開展走進農戶、走進田間、走進企業的“三走進”蹲點調研活動。一是在調研選題上,圍繞當前制約我州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熱點、難點問題,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確定了推進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加快農村綜合改革、政行風建設等四個方面25個調研課題。領導干部每人一題,機關處室、事業站所等每個單位一個課題。二是在調研方式上,采取全面調查和蹲點調查相結合,理論研討與實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由委領導帶頭領題,各單位參與,深入鄉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和專業大戶進行調查。為保證調研質量,每個課題組在基層蹲點調研時間不少于三天。三是在調研要求上,堅持蹲點調研與“雙爭”活動、創建人民滿意機關以及送政策、技術、培訓下鄉等活動結合起來,實實在在為基層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戶辦實事、辦好事,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截止目前,州農委先后深入全州8縣(市)二十余個鄉鎮進行調研,高質量地完成了《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加快延邊新農村建設步伐的思路措施》、《推進土地流轉,建設專業化農場》等25篇調研文章。
三、真抓實干,謀求農民致富之路。
一是積極跑辦農業項目。積極與省和國家有關部門銜接,申報并爭取基礎設施、產業化等項目。目前,我州有《州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有害生物預警項目》《脫毒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項目》等15個項目有望得到批復,總投資近1.6億元。二是加快發展重點優勢產業。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產業,開展糧油高產創建活動,加快中低產田改造、農機示范、標準糧田等基礎建設。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在規范種植,抓好4.5萬公頃中藥材質量的基礎上,加快藥品、食品、保健品等系列產品研發,做大做強吉林敖東、清華紫光、博維藥業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推進汪清、琿春、敦化等縣市食用菌產業帶建設,建設10個規模在1000萬袋以上的食用菌產業標準化基地,加快食用菌專業批發市場建設,打造東北食用菌集散中心。努力推動棚膜經濟發展,建設9000畝棚膜基地,形成沿長琿高速(302國道)敦化至琿春的棚膜經濟產業帶。三是加強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扶持綠色糧豆、特產品、牧業加工和果菜加工重點龍頭企業建設,著力提升科技含量、發展規模和輻射能力,重點抓好21個投資超千萬元的產業化項目和敦化、延吉、和龍省級農業產業化集中區、農產品加工示范區建設。
四、強化服務,提升服務“三農”能力和水平。
一是強化政策服務。全力落實支農惠農各項政策,截止目前,已到位資金2.6億元;開展清理化解農村債務工作,確定1.2億元化解任務,并爭取省政府補貼7362萬元。二是強化法律服務。加強農業執法體系建設,認真履行法律賦予農業部門的職責,努力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開展“放心農資進村下鄉”活動,加大假劣農資整治力度。共組織價值136.8萬元、3.07萬公斤、1000臺件的優質農資下鄉進村,并查處各類案件22件,涉案金額11.3萬元,挽回間接損失75萬元。進一步凈化了我州農資市場,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利益。三是強化科技服務。開展冬春農民科技培訓活動,全州共舉辦農技推廣人員培訓班49班次,培訓農技推廣人員近1800多人。舉辦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班226班次,培訓農村實用人才近8000多人。為農民免費發放技術資料和科技宣傳單共計20余萬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