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冰雪文化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以哈爾濱體育學院校園冰雪體育文化為研究對象,主要包括哈爾濱體育學院校園冰雪體育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等四大方面。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通過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智樂思等期刊網站進行相關資料檢索,并在黑龍江省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獲取大量有效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體育旅游及冰雪旅游;吉林省冰雪體育旅游的開展現狀及優勢;吉林省冰雪體育旅游存在的問題;促進吉林省發展冰雪體育旅游的對策等進行講述,包括了缺乏名牌戰略意識,知名度較低、尚未形成冰雪體育旅游產業鏈。基礎設施不完善、缺乏統一的科學管理、政府要加強對冰雪體育旅游的科學規劃和管理、打造吉林冰雪體育旅游產業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通過分析吉林省冰雪體育旅游的發展現狀及優勢,為吉林省冰雪體育旅游市場快速、健康發展提供參考建議,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吉林省冰雪體育旅游現狀問題對策
冰雪體育旅游成為我國北方冬季最為流行的旅游項目之一,不僅增進了國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還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吉林省是中國冰雪運動的主要基地,吉林省積極實施政府主導發展旅游業戰略。把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加快培育和建設,旅游產業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全省旅游業呈現快速發展勢頭。特別是2007年長春成功舉辦了第六屆亞冬會,有力地推動吉林省冰雪體育旅游業的發展,并帶動了相關冰雪體育產業的發展。拉動了體育消費,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了吉林省地方經濟的發展。
一、體育旅游及冰雪旅游
體育旅游是體育與旅游相結合的健身方式。體育旅游從廣義上可概括為旅游者在旅游中所從事的各種身心娛樂、身體鍛煉、體育競賽、體育康復及體育文化交流活動等與旅游地、體育旅游企業及社會之間關系的總和。是指旅游者以參與或觀賞體育活動為重要目的的旅游活動,是體育和旅游的結合。分為以探險、趣味、健身為主的參與性旅游和以觀賞體育比賽、娛樂為主的觀賞性旅游。冰雪旅游是指人們在冰雪環境中進行的綜合旅游活動,是短期體驗冰雪文化的一種休閑方式。主要是冰雪健身運動及欣賞、冰雪藝術欣賞、冰雪文化娛樂、冰雪民俗活動等。冰雪體育旅游已成為體育旅游的一個新亮點,是體育旅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一、地域文化內涵是塑造旅游文化的靈魂
在本地文化資源中,選擇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開發出有說頭、有聽頭、有看頭、有玩頭的旅游產品,提供有獨特體驗、有新鮮感受、有無盡回味的旅游服務,已經成為當今旅游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齊齊哈爾的地形地貌、人文歷史獨特,構成了古樸、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資源優勢。
一是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我市擁有世界聞名的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最大的蘆葦濕地。扎龍濕地是首批被國家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的,也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每年接待數以百萬的游客。河流漫溢,葦草叢生,湖泊星羅棋布,是鳥類棲息繁衍的天然樂園。據統計,扎龍自然保護區有各種禽鳥296種。其中尤以鶴類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現有鶴類15種,在扎龍就可見14種鶴。我國有野生鶴9種,扎龍就有野生鶴6種。世界最珍貴的丹頂鶴不足2000只,扎龍就有400多只。因此,齊齊哈爾成為馳名中外的“鶴鄉”。鶴文化已經成為我市的特色品牌,寫鶴、畫鶴、吟鶴、攝鶴蔚成風氣,觀鶴成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個真實的故事》就是歌頌為尋找走失的丹頂鶴而獻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龍馴養的丹頂鶴曾在澳門、黃鶴樓放飛表演,獨特、鮮明的鶴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競爭力。此外,齊齊哈爾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氣清新,全年空氣質量二級以上達到326天。境內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綠色農業旅游資源豐富。全市有14個中國特產之鄉,獲得綠色食品標識120個,綠色食品產業快速發展,生態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特色鮮明。首批國家級梅里斯綠色觀光農業園等就是生態休閑旅游的代表。風光旖旎的明月島、集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東北最大的城市公園龍沙公園、穿城而過宛若晶瑩剔透的城市項鏈勞動湖等構成了鶴城旅游文化的精彩華章。區位上,齊齊哈爾是我省西部與內蒙古東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區域旅游合作的基礎。觀鶴節,鶴翔人舞,共同體驗人與自然的和諧。齊齊哈爾的大濕地與大慶的大油田、五大連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倫貝爾的大草原共同構成了生態旅游精品線路,成為中國十大完美旅游線路之首。
二是工業文化旅游資源氣勢恢宏。齊齊哈爾是重要的裝備工業基地,為我國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象馬恒昌小組那樣的產業工人在創造物質財富同時,也創造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里有被總理譽為“國寶”的中國一重集團、“掌上明珠”的北滿特鋼集團。有親自選址,為國防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的華安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以及和平廠、建華廠等三大軍工企業。有亞洲最大的鐵路貨車生產企業齊車集團,有全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的第一和第二機床廠,已有三家企業已經成為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點。
三是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凝重厚遠。齊齊哈爾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為黑龍江省省城達255年之久,是我省歷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寫入歷史教科書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學者稱之為“北方半坡”的滕家崗文化遺址、有一千多年歷史的遼金塔子城遺址、有中國最北的“金長城”遺址、金代蒲峪路遺址等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龍江將軍府舊址,曾居住過薩布素和壽山等68位將軍。有民國黑龍江省最早的行政機構黑龍江督軍署舊址,有呂氏舊居等流人故居。有馬占山將軍打響全國武裝抗日第一槍的江橋抗戰遺址。可以說,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條北疆歷史文化游的精品線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資源異彩紛呈。齊齊哈爾有達斡爾族、鄂溫克族、蒙古族等35個少數民族,蘊藏著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資源。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構成了豐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資源。有我國大陸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東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我省最大規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風格的圣彌勒爾教堂等。這些建筑流光溢彩,無論是在設計、彩繪、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極具體現其科學、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藝術價值。
一、黑龍江省各級政府為城市規劃中的公共參與提供了多種機會
1.“省法”第十八條明文規定,縣以上城市總體規劃審批前,須經省城市規劃技術鑒定委員會組織技術鑒定,并向審批機關提出技術鑒定報告。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為此專門成立了以主管城市建設的副省長為首腦的省城市規劃技術鑒定委員會,專門負責征詢各行各業權威人士、高層次專家、學者對縣城以上城市總體規劃的意見、建議并進行了綜合平衡和技術審定。90年代初至今開展的黑龍江省70個市、縣城市總體規劃在省人民政府審批前,均由省城市規劃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評審和審定。
2.1992年6月9日黑龍江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通過的《黑龍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辦法》(以下簡稱“省法”)中規定了在城市規劃制定和實施方面鼓勵公共參與的有關條款。如在第三章城市規劃的制定第十三條明文規定:“編制城市規劃應當廣泛征求有關部門的意見……”,再如在第四章城市規劃的實施第二十條明文規定“城市規劃經批準后,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公布并進行廣泛宣傳。”這就為全省各城市在編制和實施城市規劃全過程中引入公共參與提供了法規依據。
3.黑龍江省及各市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政治協商會議的委員在定期召開的會議上,每次均有針對城市規劃的提案和建議。如哈爾濱市人大代表楊明遠研究員提出將哈爾濱建設成為東北亞重要國際經貿城的建議被省、市政府采納并成為新一輪編制哈爾濱市城市總體規劃過程中確定哈爾濱城市性質的主要內容之一。
4.省、市各級人民政府專門設有人民建議征集制度,征集中有不少關于城市規劃的意愿和要求。如聞名中外的世界四大冰雪節之一的哈爾濱冰雪節從1985年開始創辦至今已有10多屆。舉辦冰雪節的創意構想來自于哈爾濱人宋勤修題為“冰雪節及同步運動”的建議。“哈爾濱正處在時代的起飛線上,冰雪節將是哈爾濱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她不僅是哈爾濱冰雪藝術、冰雪運動的象征,而且是哈爾濱同步起跑的象征。哈爾濱已有的經濟基礎與各種優勢同冰雪節聯系起來,將構成一種特殊的增效運動,將在哈爾濱構成‘黃金時空’,并迅速形成多功能大市場”。這一切將為哈爾濱的起飛安上雙翼,使哈爾濱成為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國際貿易城、藝術城和科技城,成為具有鮮明個性特點的高頻率、快節奏、多功能的綜合性、開放性、現代化城市,哈爾濱市政府采納了這個建議。筆者之一曾在1991年我為冰雪節獻計活動中,以題為《開拓優化“黃金時代”》一文參與并獲獎。
5.各級市、縣人民政府在編制城市規劃工作過程中均非常注重運用多種方式,廣泛征求、聽取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意見和要求。如1993年編制黑河市區城市總體規劃過程中市政府曾召開動員大會、座談會、民意測驗、審定會等多種公共參與方式,對該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公共參與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摘要:健康問題本質上是社會問題,大眾健康已成為當代社會備受關注的問題。健康是人類承擔社會責任的基礎,健康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全民健身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內容,全民健康的重要途經就是體育運動。大眾運動健康生活方式建構既是體育的社會責任,也需要全社會的支持。構建大眾運動健康生活方式社會服務體系,才能從全民健身走向全民健康,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大眾健康之路。
關鍵詞:健康;運動;生活方式
當今時代是追求健康的時代,提高大眾健康水平是重要的社會目標。不可否認,當前我國面臨著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亞健康、青少年體質健康整體水平偏低等許多社會問題。特別是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和競爭壓力的加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疏離,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性也日益凸顯。可以說,我國的大眾健康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現代社會中,追求健康已經成為人們最主要的生活需求。如何讓大眾身心健康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前提基礎,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應有之義,全社會都應該關注大眾健康和致力解決健康問題。讓運動走進生活,成為維護增進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成為現代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選擇運動健康生活方式,才能從全民健身走向全民健康,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大眾健康之路。由于健康問題的復雜性,大眾運動健康生活方式建構既是體育的社會責任,也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創造運動促進健康的社會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1健康具有社會性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48年創建之初,就在其章程中將健康定義為整個身體、心理和社會的良好狀況,而非僅僅指人沒生病或不虛弱。1978年在《阿拉木圖宣言》中重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不虛弱,而且是身體的、精神的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的總稱。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深化了健康概念,認為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軀體健康是指身體結構和功能正常,沒有疾病;心理健康是指自我心理反應能力良好,各種心理品質完善,能調整心態使之適應外界變化;社會適應良好是指思想、心理、行為等具備適應各種社會關系發展變化的能力;道德健康是指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修養及道德行為符合社會規范要求并具有良好表現。健康具有豐富的社會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健康已突破個人的生物界限,融入了更多心理的和社會的因素。健康是提高生命質量的基礎,其價值遠不止是為了維持個體生存和壽命的延長,更是為了提高生命的社會價值。可以說,健康即具有履行社會職責的能力。健康是社會發展的資源,健康也是社會發展的體現。健康是人類承擔社會責任的基礎,健康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目標。
2體育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