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肺部護理診斷

      肺部護理診斷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肺部護理診斷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肺部護理診斷

      肺部護理診斷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老年矽肺 肺部感染 循證護理

      矽肺是由于在生產環境中長期吸入較高濃度含有游離SiO2的粉塵(矽塵)而引起的以肺組織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矽肺一旦發生,呈進行性發展[1]。同時由于老年人的組織器管退行性變,免疫防御功能降低,使得老年矽肺患者易罹患肺部感染,而肺部感染又會加重呼吸困難,易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MOSF危及生命。循證護理(EBN)是以有價值的,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為證據,提出問題,尋找實證,將可利用的最適宜的護理研究依據個人技能及患者的實際情況、價值觀和愿望有機地結合起來,制訂出最佳的護理方法[2]。2009年6月~2010年12月筆者對18例老年矽肺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實施循證護理,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8例患者均為男性,年齡61~79歲,平均67.3歲。其中Ⅰ期矽肺8例,Ⅱ期矽肺9例,Ⅲ期矽肺1例,矽肺診斷均符合職業病診斷標準,18例矽肺患者均合并符合診斷標準的肺部感染入院。其中合并胸腔積液1例,冠心病5例,慢性呼衰1例。

      方法:循證護理小組由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責任護士組成。成員均接受過循證護理知識的培訓。小組針對本組患者情況,為了更好合理利用醫療資源,動態觀察和掌握患者現存或潛在的危險因素,提出患者可能出現的問題:①痰阻氣道;②呼吸衰竭;③心力衰竭;④營養失調;⑤院內感染。

      循證支持:應用計算機網絡書刊等,系統尋找關于矽肺合并肺部感染方面的文獻,以尋找來源于研究領域的實證。具體步驟為:①利用中文科技資料目錄檢索國內文獻,全面了解相關信息;②以檢索到的文獻題目派選出最重要的題錄;③依此題錄查找期刊原文或用數據庫查找全文;④評判性閱讀全文并從中發現證據。以“矽肺”“肺部感染”為關鍵詞檢索到相關文章30余篇,結合臨床實踐及患者的需求,制訂并實施護理方案。方案的重點是加強防護管理,重視細節管理。

      護理措施:⑴循證問題1:矽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氣道管理。①循證支持:查閱文獻獲知,霧化吸入療法是必不可少的輔助治療措施。有研究報道[3],氧驅動霧化吸入法,優于超聲霧化吸入,適宜氧驅動流量4~7L/分,此方法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在霧化過程中既能改善低氧血癥,又刺激性小,氣流柔和,見效快,患者舒適度增加。高巖等提出采取適時吸痰[4]。②干預措施:重視氣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暢,由于矽肺并肺部感染患者分泌物多,護理首先從濕化呼吸道入手,根據醫囑用藥,連接氧驅動霧化裝置,2~4次/日,并觀察患者反應。每次操作前后用所診器聽肺部情況,鼓勵患者咳嗽,協助叩背排痰,必要時吸引器吸痰。霧化裝置每天更換消毒。加強患者的口咽部護理。臨床工作中,重視矽肺患者口腔護理,患者年齡大,機體抵抗力差。在口護前后注重觀察,有效防止了口腔感染的發生。重視病房環境管理,定時通風,濕度在55%~60%,室溫保持在20~22℃,每日同紫外線消毒一次。嚴格探視制度,減少交叉感染環節。⑵循證問題2:矽肺并肺部感染的吸氧問題。①循證支持:通過查閱文獻獲知,矽肺病人血液中免疫球蛋白LgG、LgM及纖維蛋白原增高,紅細胞易聚集,缺氧使紅細胞變性下降,免疫力差。加上老年人本身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經常反復肺部感染[5],而正確吸氧是改善矽肺患者的的呼吸功能,增加組織供氧減少并發癥的重要措施。鼻導管或通過文丘里(venturi)面罩吸氧時,吸氧濃度和流量有關[6]。②干預措施:本次觀察中采用鼻導管吸氧,吸入氧濃度28%~30%。用指套式光電傳感器進行實時持續監測血氧飽和度(SpO2),使血氧飽和度維持>90%。急性癥狀緩解后氧流量1~2L/分,每天≥15小時。每天更換鼻導管及濕化瓶,以及濕化瓶內濕化液。⑶循證問題3:矽肺并肺部感染的營養支持。①循證支持:通過查閱文獻獲知多數矽肺患者營養狀況差,營養不良使呼吸肌蛋白分解和纖維結構改變,更易發生呼吸肌疲勞,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難[7],同時也會影響機體免疫防御機制和抗氧化防御系統,使肺部感染反復。因此對患者應及時補充營養,其中包括靜脈和胃腸道營養[8]。有研究認為蛋氨酸和C族、B族、E族維生素及葉酸、微量元素等,能延緩矽肺的進展。②干預措施:對食欲減退患者給予靜脈補充足夠的營養。給食欲好轉患者講解本病與飲食的關系,食療在治療和康復中的作用,指導正確選擇食物,合理安排餐飲。根據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食譜,保證病人的營養需求。⑷循證問題4:矽肺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溝通問題。①循證支持:查閱文獻獲知,矽肺患者由于長期疾病折磨,悲觀失望的消極心理非常嚴重,合并肺部感染后加重了呼吸困難,常有恐懼心理反應,負性情緒會加重病情。②干預措施:重視護理關懷,把尊重、關心、同情融入到對病人實施的每一項護理操作當中。與患者接觸時,語言親切,及時溝通。個性化分析,幫助患者了解負性心理的危害性[9],解除自身心理障礙。親情鼓勵,與家屬溝通,讓家屬陪伴,讓患者有親情的感動。

      討 論

      18例矽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17例得到了有效控制,均符合感染控制標準。平均住院日13天,低于等于同期感染性住院患者住院平均日;未發生院內感染;未發生氣道阻塞病例;10例患者出院后能從事一般輕體力活動,7例能生活自理,出院后均給予詳細出院指導;1例發生呼吸衰竭死亡,好轉率91%。循證的實質是在客觀明確的運用最新證據的基礎上開始工作,通過臨床運用實施循證護理,能有效的提高護理質量,指導臨床護理工作,促進疾病好轉,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靳清漢,張家鵬.矽肺治療與預防研究進展[J].濟寧醫學院報,2009,32(2):146-147.

      2 張宏,朱光君.循證護理實踐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42-44.

      3 夏月英.兩種不同霧化方式應用于老年矽肺患者的效果及護理.臨床護理雜志,2009,4(8):29-30.

      4 高巖,皮紅英,等.不同吸痰方式對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系統順應性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8):570-572.

      5 魯立文,陸偉紅,等.老年矽肺病人肺部感染的特點及診療體會[J].中華實用醫學,2001,3(8):72-73.

      6 陸再英,鐘南山,等.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8.

      7 劉根生.矽肺預防與治療的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9(12):6-7.

      肺部護理診斷范文第2篇

      1.1一般資料

      試驗組:男23例,女27例;年齡26~59歲,平均(34.4±15.3);重型顱腦損傷20例,高血壓性腦出血11例,蛛網膜下隙出血14例,顱內腫瘤破裂3例,腦出血2例。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24~57歲,平均(33.5±15.6)歲,重型顱腦損傷18例,高血壓性腦出血12例,蛛網膜下隙出血14例,顱內腫瘤破裂3例,腦出血3例。經統計學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手術時間和疾病類型等方面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結果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神經外科常規護理方法。未規范口腔、呼吸道等護理操作。

      1.2.2試驗組護理方法

      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入系統、細致的全面護理。

      (1)口腔鼻腔護理:口腔鼻腔護理時,注意動作要輕柔。使用抽取藥液的注射器反復沖洗口腔鼻腔的分泌物,腦脊液漏的患者禁止做口腔護理。

      (2)呼吸道護理:由于病情危急,患者呼吸功能下降、意識障礙等癥狀不容易及時發現,護理人員應對頻繁嘔吐和明顯意識障礙的患者格外細心觀察,隨時對比患者的血氧飽和度,盡早發現患者腦功能損傷,并及時治療。

      (3)護理:及時變換,避免發生誤吸,術后由于患者處于昏迷狀態,醫護人員應指導患者家屬使患者處于正確。并采取鼻飼,進食前檢查胃管是否放置正確后方可進食。進食速度緩慢,注意少食多餐。鼻飼后應采用半臥位,有利于胃內食物的消化和排空。

      (4)維持每天液體入量:液體入量應維持在2500~3000mL/d,氣道濕化罐的溫度設置在34℃左右;沖洗前,患者首先吸3min純氧,預防低氧血癥。盡量減少霧化吸入的次數。

      (5)飲食指導:應針對不同患者給予不同的飲食指導,應多食用富含高維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以增強免疫力。

      (6)心理護理:心理護理已成為現代護理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術前認真向患者和患者家屬交待病情和相關護理知識,可有效緩解術前患者的恐懼、焦慮情緒,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1.3診斷標準

      按照1997年9月制定的醫院內獲得性支氣管肺感染診斷標準。患者除具有呼吸急促、呼吸道分泌膿性物質、白細胞數量≥10×109/L、體溫≥38.0℃等臨床表現外,X線胸片檢查顯示肺部出現炎性病變。肺部聽診時可有干、濕!音,綜合依據臨床表現、細菌學檢驗、血象檢查等診斷。

      1.4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術后發生肺部感染、低氧血癥、排痰不暢、誤吸的人數及平均住院時間。通過問卷調查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

      1.5治愈標準

      咳痰、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肺部聽診無干、濕!音;呼吸音清晰;X線胸片檢查顯示正常,肺部片狀影消失。

      1.6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肺部感染、排痰不暢、低氧血癥、誤吸、平均住院時間見表1。試驗組患者肺部感染、誤吸、低氧血癥人數及平均住院時間經比較均少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排痰不暢人數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90.0%)明顯高于對照組(74.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肺部護理診斷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腦卒中; 吞咽困難; 早期留置胃管; 肺部感染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30-0111-03

      腦卒中是臨床上常見的中老年腦血管疾病之一,具有發病快、恢復慢、發病率高、致殘致死率高、合并癥多等特點,其中肺部感染是最為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有研究表明,腦卒中伴吞咽障礙患者吸入性肺炎發生率高達37%~78%[1],其中小部分患者臨床上表現為“無癥狀”吸入食物或液體,即為不明顯的誤吸,是腦卒中患者MODS(多器官衰竭)的重要原因[2]。而合并肺部感染的腦卒中患者死亡率明顯高于肺部未感染者[3]。因此,如何能夠早期預防肺部感染成為腦卒中患者治療、護理工作中的重點。現就筆者所在醫院以早期留置胃管預防腦卒中吞咽困難患者肺部感染的臨床工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住院治療的腦卒中不同程度吞咽困難患者234例,男132例,女102例,年齡46~87歲,平均(55.87±3.98)歲,入院病程數小時~10 d,平均(2.49±1.28)d,其中缺血性腦卒中142例、出血性腦卒中92例,伴昏迷54例,所有患者入院時均根據患者臨床癥狀、X線、血常規等輔助檢查,排除肺部感染,將所有患者按其診治順序進行編號,并隨機分為對照組(78例)、觀察組1(78例)和觀察組2(78例),三組患者臨床資料如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病情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腦卒中參照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吞咽困難采用GUSS吞咽功能量表評估異常者;入組標準:病程24 h內,經頭顱CT及MRI診斷符合診斷標準,并伴隨經GUSS吞咽功能評估不同程度吞咽困難、無口腔及咽喉占位病變患者,排除蛛網膜下腔出血及原發性肺部感染患者;發病10 d內死亡者剔除[2]。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1)做好基本護理:做好皮膚和口腔護理,根據患者情況給予口腔護理2~4次/d,保持患者口腔清潔,防止食物殘渣、胃內容物誤吸入肺;護理:首先保持功能位,俯/側臥位4次/d,2 h/次,仰臥位和俯、側臥位交替進行,每次都進行翻身拍背,病房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溫(18 ℃~22 ℃)、濕度(50%~60%)適宜;護理人員進行日常護理時嚴格無菌操作,減少醫源性感染幾率,尤其是進行吸痰操作時;根據痰培養結果合理用藥,避免患者體內菌群失調,二重感染;排痰困難者可行吸痰、霧化吸入、翻身叩背協助排痰,操作時手掌呈杯狀,從外向內、由下至上進行節律性快速叩擊,15 min/次,每2小時一次;飲食指導:患者采取坐位進食,以凍狀、糊狀或藥丸狀食物為主,盡量減少水、果汁、牛奶等液體類食物,以減少誤吸的發生,進食后保持坐位、半臥位1 h,可減少胃內容物反流的發生。(2)相關功能鍛煉,吞咽鍛煉:正確指導并鼓勵患者進行鼓腮、磕牙訓練,以及吞咽神經肌肉電刺激儀物理治療,鍛煉吞咽肌群,增加患者吞咽動作的協調性,該鍛煉宜早,昏迷患者清醒后應立即進行該項鍛煉,以改善患者吞咽障礙情況,預防誤吸導致肺部感染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后;呼吸鍛煉:患者仰臥位,于其膝下放置枕墊,放松腹肌進行深慢呼吸,可酌情增加胸腹部壓力進行。此外,鼓勵患者進行主動性咳嗽鍛煉,如老年或病情危重患者可進行刺激性咳嗽,以便促使人體吸入氣體與肺部血流分布均勻。(3)心理護理:全面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及時了解患者的心里變化和需求,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礙,施以相應的心理護理,從而激發、鼓勵和支持患者,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 觀察組1 在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基礎上,入院后7~10 d進行留置胃管,并護理。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疏導,介紹留置胃管鼻飼飲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講解留置胃管過程中的不適感,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并給予舒適,使其放松,以最佳的狀態配合護理人員留置胃管操作。操作時動作應輕柔緩慢,切勿暴力,并告知患者配合方法和動作要點,配合好時及時給予鼓勵,鼻飼前應翻身拍背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鼻飼后半小時內盡可能不再吸痰,鼻飼時保持頭高位即抬高床頭30°~45°或坐位(腦出血為15°~30°),鼻飼結束后繼續保持原1 h,且不可翻身、叩背、挪移,如出現嘔吐時立即予頭偏一側,以減少胃內容物反流或嘔吐,避免誤吸而引起肺部感染。鼻飼量開始時給予100~150 mg/次流質,如無不適時可逐漸增加至300~400 mg/次,以少量多餐為原則,日總量不超過2500 ml,兩次鼻飼時間間隔應>2 h。

      1.2.3 觀察組2 在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基礎上,入院后1~3 d進行留置胃管,并護理,留置胃管護理同觀察組1。

      1.3 評價標準:

      肺部感染參照國家衛生部頒布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以下符合3條即可診斷,(1)呼吸系統癥狀:咳嗽、咳痰等;(2)體溫:≥37.5 ℃;血常規:白細胞計數≥10×109/L;(3)聽診:干濕啰音、呼吸音減弱;(4)X線:炎性改變;(5)痰菌培養:陽性[4]。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34例患者經相應護理后,肺部感染發生率分別為58.97%、34.62%、11.54%,由表1可以看出,三組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兩兩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患者肺部感染情況詳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肺部感染情況對比

      組別 肺部感染(例) 肺部未感染( 例) 肺部感染率(%)

      對照組(n=78) 46 32 58.97

      觀察組1(n=78) 27 51 34.62

      觀察組2(n=78) 9 69 11.54

      3 討論

      腦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之一,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腦卒中發病率也逐年增高,因其發病快、致殘致死率高、合并癥多,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預后均不太滿意[4]。肺部感染為腦卒中最常見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可導致患者顱內壓升高、加重腦水腫程度,進一步加快患者腦細胞的損害、壞死過程,此外還可繼發多器官功能衰竭,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5]。而腦卒中死亡患者中有34%是肺部感染者,吞咽障礙既是腦卒中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影響腦卒中患者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1,6],因此,腦卒中患者早期如何有效預防肺部感染是改善患者預后、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早期留置胃管可有效預防腦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尤其是對于吞咽功能中重度障礙、意識障礙、昏迷的患者。本研究中,觀察組1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34.62%)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58.97%),說明留置胃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預防腦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發生,而觀察組2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11.54%)又明顯低于觀察組1患者(34.62%),說明留置胃管時間越早,其預防腦卒中肺部感染的效果越佳。然而,張淑琴等[7]、孫瓊等[8]研究認為留置胃管反而會導致腦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率增加,其認為與留置胃管會增加口咽部分泌物、損傷喉部隆突與食管上、下括約肌有關。在本研究中留置胃管操作中并未發生喉部隆突、食管上下括約肌損傷,并給予了患者合理的吸痰、協助排痰等護理措施,因此并未出現留置胃管增加腦卒中肺部感染的現象。

      綜上所述,早期留置胃管可以有效預防腦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對于改善患者預后,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及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而且留置胃管時間越早,其預防效果越好。

      參考文獻

      [1]卒中相關性肺炎診治中國專家共識組.卒中相關性肺炎診治-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志,2010,49(12):1075-1078.

      [2]大西幸子,孫啟良.攝食吞咽障礙康復實用技術[M].北京:中國醫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42-60.

      [3]胡必杰,何禮賢,張杏怡,等.我國醫院內肺炎流行病學現狀:20世紀90年代代表論文的薈萃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1,11(3):177-180.

      肺部護理診斷范文第4篇

      關鍵詞:綜合全面護理;重型顱腦損傷;護理質量

      目前,醫療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社會對醫院的醫療和護理要求也日益提高,以往的經驗式管理和護理已不再適應現代醫院的各項工作需求[1]。為適應現代醫療和護理的發展和要求,許多疾病的護理都強調和踐行了全面護理[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綜合全面護理的管理模式開展后)住院部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病例入選標準有:①明確診斷為重型顱腦損傷;②患者在本科室有完整的治療過程。排除標準:①入院時患有慢性基礎病者;②需要手術者;③治療期間家屬自動要求出院者。根據有無開展綜合全面護理的管理分為A組和B組。兩組患者在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氣管切開、性別和年齡構成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病例資料收集方法 病例資料收集前對全體護士進行綜合全面護理的統一標準培訓,要求主管醫師在與患者或者患者家屬溝通時的方式和方法盡量統一,以減少偏倚。收集的內容包括:年齡、性別、GCS評分、治療方案、住院時間、肺部感染發生率和治愈率、死亡率和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由護理部下發供患者或其家屬在出院時填寫的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表)。

      1.2.2肺部感染診斷標準 按照1990年9月上海全國肺部感染學術交流會議期間討論制訂的醫院內獲得性支氣管-肺感染診斷標準(試行草案)為準。治愈標準: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消失,體溫恢復正常,血常規白細胞正常,肺部聽診無音,肺部CT或X線胸片檢查顯示炎癥消退。

      1.2.3護理方法 B組患者僅給予重型顱腦損傷常規護理,如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觀察患者瞳孔及肢體活動、GCS評分判斷意識并快速準確評估患者病情,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并輸液,調整至合適,開放性傷口的急診護理以及對家屬進行入院須知宣教等。A組患者在B組護理方法的基礎上,增加以下內容:①保持頭高30°臥位,如有腦脊液鼻漏則半坐臥位,腦脊液耳漏則患側臥位,同時保持皮膚干燥,定時翻身(Q2H)防壓瘡護理;②評估呼吸系統功能,加強促進排痰等呼吸道管理;③加強尿管、輸液管(深靜脈置管)護理,記24h尿量;④嚴格執行脫水治療和高熱護理;⑤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向家屬說明病情并作重型顱腦損傷相關知識宣教,同時安慰家屬并增強其戰勝疾病傷痛的信心,后期指導功能康復鍛煉;⑥出院前囑咐患者定期復查并做好隨訪工作。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6.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檢驗水準α為0.05)。

      2結果

      2.1兩種護理方法與治療后GCS評分改變比較 護理方法與治療后GCS評分改變比較見表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護理方法與肺部感染發生率的比較 兩組護理方法與肺部感染發生率的比較見表2,A組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較B組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護理方法與肺部感染治愈率的比較 兩組護理方法與肺部感染治愈率的比較見表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兩組護理方法與家屬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 兩組護理方法與家屬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比較見表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顱腦損傷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而重型顱腦損傷對患者造成重大傷害甚至死亡,對其家庭甚至社會造成極大的負擔[3]。重型顱腦損傷具有病情危重、并發癥多、預后差、致死率和致殘率高等特點[4]。重型顱腦損傷是神經外科常見的急癥,約占顱腦損傷的13%~21%[5],此類患者容易并發肺部感染,臨床較常見,有報道其發病率為24.3%~67.4%[6]。

      本研究是應用綜合全面護理的管理模式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旨在早期治療和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同時促進身心康復,達到理想效果。影響治療效果主要因素可能包括以下方面:①綜合全面護理的管理模式相關知識培訓增強了護理人員該模式的了解。②嚴格到位地執行全面護理工作,加強和脫水治療護理以減輕腦水腫;定時、多次、足量吸痰,協助患者翻身拍背以促使痰液有效排出,對老年或估計昏迷時間長的患者宜及早行氣管切開[7];使用充氣床墊并定時翻身(Q2H)預防壓瘡;使用冬眠療法和物理降溫(冰帽、冰枕、冰敷大動脈、亞低溫治療等)治療中樞性高熱;加強靜脈輸液護理,記24h入出量,監測中心靜脈壓,防治心衰、肺水腫、尿崩及電解質紊亂。③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向家屬說明病情并作重型顱腦損傷相關知識宣教。

      總之,綜合全面護理的管理模式下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明顯提高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治療效果,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和提高肺部感染的治愈率,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從而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譚景予,陳錦秀.呼吸機相關性肺炎集束化護理方案的制訂與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7):731-733.

      [2]張路華.全面護理對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9):579-581.

      [3]張曉麗娜,衡新華,張小梅.云南省高海拔地區顱腦外傷預后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7):1770-1772.

      [4]楊光.高壓氧聯合納洛酮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4):73-75.

      [5]應麗霞,葛玉枝,梁艷卿等.單純中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6):90-91.

      肺部護理診斷范文第5篇

      【關鍵詞】神經內科患者;肺部感染;危險因素;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347-02

      由于神經內科患者大多數為老年人,多處在癱瘓狀態,意識也較為不清楚等特點,導致患者容易患上肺部感染,,神經內科患者并發肺部感染嚴重影響了其原發病的愈合。本文就我院對2011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54例患者,進行回顧性的調查方式。對神經內科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危險因素做了分析,并總結了對神經內科患者預防并發肺部感染的相關護理對策。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11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54例神經內科患者,其中肺部感染患者例數為62例,發生率為4.94%。這62例肺部感染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齡35~97歲,平均年齡63.2歲,>65歲的患者43例,住院天數12~210d,平均42.3d,入院時肺部均無發生感染,

      1.2院內判定標準

      參照1998年由中華醫學會頒布的《醫院獲得性肺炎診斷指南》,胸部X線檢查片狀,觀察患者是否出現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間質改變,是否伴有胸腔積液,同時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了咳嗽、咳痰,出現膿性痰,伴有或不伴有胸痛、發熱濕性音等呼吸道等異常情況[1]。同時參考患者痰液中培養出來的病原菌生長作為細菌學診斷的依據。

      1.3方法

      以回顧性的調查方式,對院內62例神經內科患者并發肺部感染進行統一的表格調查,內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癥、入院時的情況以及住院時的治療護理情況進行總結和分析。

      2結果

      2.1院內感染率

      2011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254例神經內科患者,其中發生肺部感染患者例數為62例,共發生65次感染,院內神經內科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發生率為4.94%,例次發病率為5.18%。

      2.2感染時間

      患者發生感染的時間在住院后5~75d,其中重癥神經內科患者包括腦血管病重者和伴有意識不清的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在入院后一周內有47例,癥狀較輕的患者在入院兩周以內發生15例。

      2.3危險因素分析

      3討論

      癱瘓與臥床的神經內科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的概率最高,占67.74%,這主要是因為癱瘓與臥床的患者長期處的不到很好的鍛煉,全身各個器官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竭,免疫力也開始下降,身體大多處于的帶菌狀態[2]。因此對能夠活動的患者應鼓勵其積極適量的運動。對不能運動的患者,應給與更多的照顧。

      在被調查的患者中病例中,年齡>65歲的肺部被感染患者占41.93%可知:年齡越的神經內科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幾率就越大,原因是因為年紀大的患者它的全身各個器官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衰竭,免疫力也不及年輕人開始下降,因此年齡偏長受感染的概率就出現了比較高的情況。針對老年人容易受到感染的情況,醫務人員在對老年患者的護理上要格外的注意。對年老的患者要給與更多的關心,可以增加對年紀大患者的護理包括每日的體溫檢查,對患者細微的異常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對患者給與更對的關心,使患者心情愉悅,從而更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住院日大于平均值的肺部受感染的患者,占總比的50.00%,由此數據可推斷,住院日越長,患者患肺部感染的概率就越大。其次,長期的住院治療對患者的家庭經濟上也會帶了不少的壓力,即浪費了國家資源又增加了患者的受感染情況,因此對于可以出院的患者建議盡早的出院在家中修養[3]。

      其次,對醫務人員在醫療器械的規范使用以及消毒上,也應格外的注意,減少給患者帶來受感染的風險,并對患者加強宣傳教育,讓患者對自身的護理有一個很好的認識。

      參考文獻

      [1]李映會.神經內科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醫學信息(上旬刊). 2011, (01):64-66.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性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免费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春色中文字幕久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成a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最大|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亚洲 国产 图片|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亚洲?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