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數的認識課件

      大數的認識課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數的認識課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數的認識課件

      大數的認識課件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巨噬細胞

      Construction of a fusion gene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human granulysin an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 and its expression in murine macrophage RAW264.7

      【Abstract】 AIM: To clone the human granulysin from activated cytotoxic Tlymphocytes (CTL), construct an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the fusion gene of granulysin (GLS) an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reporter and observe its expression in murine macrophage RAW264.7 strain. METHODS: The coding sequence of the granulysin was amplified from the total RNA of human CTL activated by allogenic antigen after reverse transcription by NestedPCR, inserted into pEGFPC1 plasmid and then transfected RAW264.7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the fusion protein and GLS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nd RTPCR. The immunoreactive of the product was confirm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method. RESULTS: The whole coding sequence of GLS was successfully amplified as expected. The accurate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the fusion protein recon was confirmed by PCR, endonuclease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The fusion protein that was immunoreactive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the targeted cells. CONCLUSION: Human granulysin can be expressed in murine macrophage RAW264.7 strain in a fusion protein pattern and retain its immunoreactivity.

      【Keywords】 granulysin;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macrophage; nestedPCR;immunoreactivity

      【摘要】 目的: 克隆人天然顆粒溶素(granulysin,GLS)的編碼序列并構建與綠色熒光蛋白(EGFP)基因融合的真核表達載體,觀察人GLS在鼠巨噬細胞株RAW264.7中的表達. 方法: 提取培養并經同種異型抗原激活的人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細胞總RNA,經逆轉錄后以套式PCR方法擴增出GLS的編碼序列,插入pEGFPC1質粒,鑒定正確后轉染RAW264.7細胞,采用熒光顯微鏡及RTPCR法檢測融合蛋白及GLS的表達,采用免疫細胞化學法確證表達產物的免疫反應性. 結果: 成功擴增出了人GLS完整編碼序列的cDNA,經PCR及酶切、測序鑒定證明得到了讀碼框正確的融合蛋白重組子并在靶細胞中得到了成功表達,表達產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反應性.結論:人天然GLS能夠在鼠巨噬細胞株RAW264.7中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達,其表達產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反應性.

      【關鍵詞】 顆粒溶素; 綠色熒光蛋白; 巨噬細胞; 套式PCR; 免疫反應性

      0引言

      顆粒溶素(granulysin,GLS)對細菌、真菌、原蟲、腫瘤細胞等具有很強的廣譜殺傷活性,因此對其免疫殺傷作用機制的研究對于開發天然、低毒、高效的新一代殺菌制劑以及研究人體的天然免疫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我們直接從激活后的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總RNA中擴增出GLS的cDNA編碼序列并構建了與綠色熒光蛋白報告基因融合的真核表達載體,轉染到鼠巨噬細胞株RAW264.7中進行了表達.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E.coli Top10, Clontech公司質粒載體pEGFPC1為本室保存;小鼠巨噬細胞株RAW264.7購自第三軍醫大學藥理學教研室. 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分離液及植物血凝素(PHA)購自第三軍醫大學試劑服務中心;質粒小量抽提試劑盒、PCR產物及凝膠回收試劑盒均購自上海華舜公司;限制性核酸內切酶BsPE I,BamH I購自NEB公司;小量組織/細胞總RNA抽提試劑盒、正常熔點瓊脂糖(NMA),高保真ProbestTaq酶、T4 DNA連接酶、逆轉錄試劑盒(Ver.3.0)、DNAMarker DL2000等均購自大連寶生物公司; GenePorter 2真核轉染試劑為美國GTS公司產品;山羊抗人GLS抗體購自基因公司;即用型免疫細胞化學試劑盒購自武漢博士德;RPMI 1640培養液購自Gibco公司;小牛血清為杭州四季青公司產品.

      1.2方法

      根據GeneBank中人GLS的cDNA序列,共設計合成了4條引物:PG1: 5′GCGCTAGCGTATCTGTGGTAAACCCAGTG3′; PG2: 5′GCGGTACCCTTGCTTGACACTTTATTCTCG3′; PGE1: 5′GCTCCGGAAAGCTTCATATGAACCCAGGTCTGGTCTTCTC3′; PGE2: 5′TAGGATCCGTCGACGAGCTCTCAGAGGGGACCTGTAGAAG3′; 全部由大連寶生物公司合成. 由于表達產物定位于巨噬細胞胞質內表達,因此在PGE1引物設計中去除了GLS的分泌肽編碼序列. 首先用PHA活化外周血單個核細胞,然后用同種異型抗原誘導、刺激其中的CTL細胞和NK細胞活化,從而啟動GLS基因的轉錄. 方法是,無菌采集2份健康人靜脈血各6 mL,肝素抗凝. 1500 r/min離心10 min,分別吸出上層血漿及白細胞層,然后用PBS緩沖液1∶1稀釋白細胞,再按PBMC分離液說明,常規分離外周血單個核細胞. 取其中一份PBMC樣本洗滌2次后以含100 mL/L自體血漿的完全RPMI 1640培養液重懸,調節細胞濃度為2×106/L,加入PHA使其終濃度為200 mg/L,置37℃,50 mL/L CO2培養箱中,培養24 h后加入另一份樣本(此樣本PBMC經滅活處理后以含100 mL/L滅活小牛血清的完全RPMI 1640培養液重懸)共同培養48 h后收獲細胞.

      1.2.1GLS cDNA的擴增、克隆與測序抽提細胞總RNA,逆轉錄后調適相應的緩沖液,用高保真ProbestTaq酶取代試劑盒自帶的HSTaq, 用引物PG1,PG2進行PCR擴增25個循環,獲得包含目標序列在內的GLScDNA全長片段. 然后取產物2 μL為模板,以引物PGE1與PGE2進行套式擴增,反應條件為:94℃ 4 min;94℃ 30 s,55℃ 30 s,72℃ 30 s,30個循環; 72℃延伸8 min. 10 g/L瓊脂糖凝膠電泳進行檢測. 純化后以BsPE I,BamH I雙酶切、回收,與同樣處理的pEGFPC1載體大片段在16℃連接1 h,轉化大腸桿菌TOP10,涂布于含30 mg/L卡那霉素LB平板上培養,次日挑取卡那霉素抗性單菌落,進行PCR鑒定,陽性克隆置3 mL含30 mg/L卡那霉素LB培養基中振搖增菌,小量抽提質粒,用BsPE I與BamH I進行雙酶切鑒定,送上海博亞公司測序.

      1.2.2細胞轉染及表達產物的檢測RAW264.7細胞在含100 mL/L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養基中,以24孔板置37℃,50 mL/L CO2培養,常規方法制作RAW264.7細胞爬片,至80%~90%匯片后按轉染試劑盒說明進行轉染,以pEGFPC1空質粒轉染的RAW264.7細胞作為對照. 轉染72 h后分別收集實驗孔及對照孔的細胞:①取出爬片進行熒光檢測,觀察融合蛋白的表達及分布;② 以RTPCR法對GLS基因進行轉錄水平上的檢測:抽提細胞總RNA逆轉錄,以PGE1, PGE2為引物,按上述條件進行擴增;③GLS表達產物的免疫學活性檢測:取出爬片進行免疫細胞化學檢測,具體方法是:PBS洗,40 g/L多聚甲醛固定,PBS洗,30 mL/L H2O2滅活內源性過氧化物酶10 min; PBS洗,滴加血清封閉液,室溫20 min;滴加1∶300稀釋的山羊抗人GLS抗體,4℃過夜;PBS洗,滴加生物素化的兔抗山羊抗體,室溫20 min;PBS洗,滴加鏈酶親和素生物素酶復合物(SABC)液,室溫20 min;PBS洗,DAB避光顯色20 min;蘇木素復染,鹽酸乙醇分化,脫水,透明,封片,觀察.

      2結果

      2.1GLS cDNA的套式PCR擴增兩次PCR產物經10 g/L瓊脂糖凝膠電泳后,分別在433,754 bp處見到一特異性目的片段,與理論預測的GLS全長cDNA序列大小相符(Fig 1).

      2.2重組質粒的PCR及酶切鑒定插入正確片段的重組菌落經PCR擴增后,電泳可見到與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的PCR產物條帶. 分別抽提質粒雙酶切后瓊脂糖凝膠電泳表明,酶切后產生一線性空載體條帶及一條與理論預測值一致的目的片段(Fig 2).

      2.3GLS轉錄產物的RTPCR檢測轉染72 h后抽提細胞總RNA以原引物作RTPCR重新擴增出目的片段為433 bp,與理論預測值完全相符(Fig 3).

      2.4GLS與EGFP融合蛋白的熒光檢測轉染72 h后融合蛋白表達產物主要定位于細胞質(Fig 4).

      2.5GLS表達產物的免疫細胞化學以山羊抗人GLS抗體為一抗,生物素化的兔抗山羊抗體為二抗,DAB顯色可見GLS呈強陽性表達(Fig 5).

      3討論

      一般認為清除結核桿菌等胞內寄生菌的感染主要依賴人體的細胞免疫反應,可以運用結核桿菌的單一[1]或融合形式[2]的保護性抗原構建基因疫苗激發人體的Th1型細胞免疫反應來防治結核病. 在這一過程中,細胞毒性淋巴細胞起著關鍵作用. 激活的CTL細胞和NK細胞產生的GLS是一種細胞毒性免疫效應分子. Ogawa等[3]認為血清GLS的水平是評價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狀態的新指標. Kida等[4]利用拉氏無膽支原體(Acholeplasma laidlawii)刺激人單核細胞來源的THP1細胞株,在其中檢測到了GLS mRNA的表達,并認為特定刺激在巨噬細胞中誘導產生GLS可能是機體一種有效的抗微生物入侵的保護機制. 利用真核表達載體(如pcDNA3.1)已經在多種真核細胞株如YT,HuT78,COS7(非洲綠猴腎細胞)中表達出了具有生物學活性的GLS[5]. 綠色熒光蛋白是目前公認較為優良的一種標記基因,與目的基因融合后不會影響表達產物的生物學活性,新近Hanson等[6]采用綠色熒光蛋白作為報告基因與GLS作C端融合,也在YT細胞中得到了成功表達,但GLS在鼠巨噬細胞中的表達迄今為止未見報道. 我們利用套式RTPCR的方法從激活的人外周血PBMC中直接擴增出了GLS的cDNA編碼序列并構建了與綠色熒光蛋白的融合表達載體,在體外從細胞水平檢測到了其轉錄與表達,這說明人GLS是能夠定位在小鼠巨噬細胞胞質中進行表達的,從而為后續在活體動物模型中的應用及研究其免疫殺傷機制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駱旭東, 朱道銀, 陳全, 等. 結核分枝桿菌Ag85B和MPT64基因疫苗免疫原性的比較[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3; 24(17):1630-1631.

      Luo XD, Zhu DY,Chen Q, et al.Comparison of immunogenicity of DNA vaccine encoding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g85B and MPT64[J]. J Fourth Mil Med Univ, 2003; 24(17):1630-1631.

      [2] 江山, 朱道銀,蔣英,等.結核分枝桿菌Ag85BAg85A雙抗原融合真核表達質粒的構建及表達[J].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3;24(21):1973-1975.

      Jiang S, Zhu DY, Jiang Y, et al.Construction of fused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g85B and Ag85A antigens and its expression[J]. J Fourth Mil Med Univ, 2003;24(21):1973-1975.

      [3] Ogawa K, Takamori Y, Suzuki K, et al. Granulysin in human serum as a marker of cellmediated immunity[J]. Eur J Immunol, 2003; 33(7):1925-1933.

      [4] Kida Y, Shimizu T, Kuwano K. Opposing roles of activator protein1 and 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beta in the regulation of inducible granulysin gene expression in a human monocytic cell line,THP1[J]. Immunology, 2002; 107(4):507-516.

      [5] Hanson DA, Kaspar AA, Poulain FR, et al. Biosynthesis of granulysin, a novel cytolytic molecule[J]. Mol Immunol, 1999; 36(7):413-422.

      大數的認識課件范文第2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數學第四冊第26-28頁。

      教學目標: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學數的必要。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萬”,并了解千與萬之間的聯系。對大數有具體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準備:調查生活中有哪些大數;準備10個正方體模型。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體會大數。考一考: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中國最長的河流是哪一條嗎?學生回答:長江!對,那長江有多長呢(大約6211公里)?長江很長。那你們知道我們的頭發有多少根嗎(大約10萬)?

      同學們,只要我們平時經常閱讀相關課外書,就會發現很多和數學有關的知識。今天啊,智慧老人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新知識,想知道嗎?4幅圖中,你學到了什么?(是啊,東方明珠塔在上海,是亞洲的第一高塔,高468米,468米大約多高呢?一起來想一想!大家說成功大廈高嗎?很高,非常高。那東方明珠塔更高,大約有四座成功大廈疊起來那么高,想像一下;是啊,世界最高的山峰在我們中國,可就比東方明珠塔高非常非常非常多了;可以看到的星星這么多啊,還有更多的星星要借助天文望遠鏡才看得到;是啊,現在我們發現的鳥類有這么多,鳥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再把4個數讀一下,這幾個數和以前學過的數有什么不同?同桌交流課前找到的生活中的大數。生活中還有許多這樣的大數,同學們也收集了不少,把你們收集的資料和同學們交流一下,誰來讀一讀?是啊,生活中的大數可真多,只要我們有一雙數學的眼睛就會發現它。既然生活中有這么多的大數,那么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課一開始以“長江有多長”和“人的頭發有多少根”,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出智慧老人帶來的新知識,及時比較圖中的大數,初步體會大數;再讓學生交流找到的生活中的大數,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學數的必要性。

      二、探索新知,感悟大數。1、建立表象,數一數。(1)出示—個大正方體。估計一下:它是由多少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學生估計)?(2)你能想出什么辦法準確算出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3)小組商量后合作數小正方體。(4)全班交流,課件演示,揭示:10個一百是一千(有出現錯的,全班學生再數數)。(5)課件出示10個大正方體,有幾個小正方體,你想怎么數?個別說一說,全班數數。揭示:10個一千是一萬。記一記。2、抽象模型,感受千萬。(1)堆書。出示1本一百頁,堆出10本一千頁,把一千頁和一百頁書的厚度比較一下,再想像一下一萬頁(教師比劃)。(2)一萬人有多少?上星期我們去電影院看電影,電影院大嗎?要5個那么大的電影院才能坐下一萬人。設計意圖:讓學生估計“一共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初步激發學生的估計意識;再讓學生進行合作數小正方體,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千個小正方體的模型,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對數的感知,培養學生的數感,同時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千”和“萬”;再通過堆書活動和10000人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情境,讓學生感受一千和一萬,進一步體會大數。

      三、體驗數住,知識拓展。1、智慧老人想考大家,出示數位表。學生填一填,記一記。2、找一找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3、對口令。一個同學說出一個大數,其他人說出更大的數,全班一起玩。

      設計意圖:以智慧老人引入數位表的填寫、識記,讓學生了解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同時及時進行活動,進一步感受大數。

      四、反思小結,生活延伸。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2、生活中大數的應用也很多,布置一個小任務:調查一下,1000元能買哪些東西?記錄在數學日記中。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反思小結,并將課堂所學延伸到生活中去,關注數學的應用,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通過堆書活動和萬人看電影院的情境,讓學生體驗到一千和一萬有多大,同時適時地與學過的一百進行比較,加深了對一千和一萬的認識。正是在體驗中,學生才對所學的新知識逐步深入,課堂中學生興趣濃厚,積極參與,能夠有效地進行學習。

      當然,本節課也存在著不足:1、當學生數成600時,雖然及時糾正,卻忘了讓學生在和電腦一起數完后,再數一數,未能較好地讓學生進行再思考。2、教學的評價還不夠。如當說到如果大正方體的一個紅色的小正方體不算的話,有999個小正方體時,這一回答比較精彩,教師沒有及時地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鼓勵。3、課堂中學生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態,回答問題幾次出現沖口而出答錯的情況。

      大數的認識課件范文第3篇

      10000這樣的較大數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學會認、讀、寫較大數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但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通過實際教學和反思,我認為本課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讀寫結合,正向遷移

      在教學“萬以內數的認識”之前,學生已經學會一個一個、一十一十、一百一百地數數,認識了“個、十、百、千”的數位名稱、順序,也知道其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因此,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用舊知識同化新知識,在正確理解教材編寫意圖的前提下,讀寫結合,實現知識的“正向遷移”。

      教材中的情境圖給出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長4589米,鐵路橋長6772米,讓學生讀一讀,說說是怎么讀的。這時老師因勢利導提出:“請你在計數器上撥出4589,說說是怎么撥的。”

      學生回答后,師生一起總結出:讀數的時候要從高位讀起,千位上是4就讀四千,百位上是5就讀五百,十位上是8就讀八十,個位上是9就讀九。接著,老師提問:“這個數是怎樣組成的?”學生對照計數器理解了4589是由4個千、5個百、8個十和9個一組成的。這時,抓住時機讓學生試著寫一寫這個數,指名學生板演,并說明:從高位寫起,千位上寫4,百位上寫5,十位上寫8,個位上寫9。

      之后,及時安排鞏固練習,如老師在計數器上撥一個數,學生把這個數的讀法、寫法寫在紙上,寫完后說說它的組成,同桌互相交流、訂正。

      二、逐步抽象,突破難點

      讓學生經歷從“具體事物(小立方體)――半具體半抽象的事物(計數器)――抽象出數”這個逐步提升的過程,有效突破了本課的重難點――認識新的計數單位“萬”。

      例4給出一些小立方體,先讓學生初步估計一下大概有多少,教師再利用課件帶著學生數小立方體驗證估計數。先是一個一個地數,一十一十地數,一百一百地數,然后問學生,像4589這樣大的數,想一想還可以怎樣來數?(學生意識到可以一千一千地數。)

      教師用計數器演示,讓學生邊撥珠邊數數。先撥出一千,順序數到九千時,問學生:“九千后再添一個千是多少?怎么撥?”學生有了滿十進一的經驗,就會類推出數到九千時,再加一千的撥珠方法。計數器的演示,有利于學生理解“10個一千是一萬,一萬是由10個一千組成”,加深對新計數單位“萬”的認識,比較形象直觀地建立起萬位概念。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數位及其順序,教師可以這樣提問:最大的四位數是幾?(9999)數中每個“9”所表示的意義相同嗎?然后追問:如果這個數再加上1是幾?學生回答后,讓他們在計數器上撥珠,通過連續進位的操作,充分感受相鄰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在復習“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舊知的基礎上,鞏固“10個一千是一萬,一萬是由10個一千組成”的新知。

      例5可以根據“提示語”作為讀、寫、計數器撥珠的綜合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訂正。

      用問題“說說我們學過的數位有哪些?你能按順序給它們排一排嗎?”指導學生補充完成數位順序表后,讓學生在數位表上用自制數字卡片擺出老師或同學說的數,進行鞏固練習。

      三、適當拓展,培養數感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數感主要表現在: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能為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能估計運算的結果,并對結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釋。”萬以內數的認識是學生數概念的又一次擴充。但由于10000這個數較大,學生很難結合具體的量獲得直觀感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補充一些學習素材,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中找“大數”,通過具體的感知和體驗,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數的意義,建立數感。如,用“1萬有多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課件演示、觀察實物等形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例如:

      A?郾數大米。讓學生課前在家里數好一千顆大米(帶來),十個同學一組,把大米合在一起看看一萬顆大米有多少。

      B?郾我們學校有多少人?(1147)一萬人大約有多少?(大約9個我們學校的人數。)回憶學校升旗儀式時全校學生在操場集隊時的情形,想象9個(這樣的)學校的學生數,體驗“一萬”的大小。

      C?郾國慶大閱兵中,一個方陣的人數是1000人,一萬人有多少個方陣?(10個方陣)

      D?郾在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上,我國女子長跑運動員邢慧娜獲得女子10000米冠軍。你知道她圍著體育場的跑道(400米)跑了多少圈嗎?(25圈。)

      E?郾如果每秒數一個數,連續不停地數,數到一萬,大約需要多少時間?(大約3小時。如果從早上第一節課數起要數到放學前十分鐘。)

      F?郾一張紙非常薄,10張紙疊起來大約厚1毫米。一萬張紙疊起來有多厚呢?(1米。)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很多,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補充學習素材(輔之以課件演示、實物等),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發展學生的數感。

      大數的認識課件范文第4篇

      綜合基礎知識講授,增強教學內容的交互性。藥物大數據的概念的提出以及相關研究的開展,給現代藥物化學教學內容改革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將創新意識、藥物大數據的概念融入基礎知識教學中,以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每一類型藥物的講授,應以重點藥物、經典藥物為例,同時將該藥物在最新的數據庫中進行搜索,進而引出目前該藥物的研究前沿。作者在講授藥物結構、命名、合成方法、理化性質、代謝形式等基礎知識的同時,著重引導學生思考研究者在藥物研發過程中的設計思路、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屬,將該類型藥物的發現、發展和衍生化,藥物的作用靶點信息,現階段臨床用藥、類似藥物的研究進展、最新理論和技術等信息進行有機整合,從而將藥物設計方法整合入知識點的介紹中。比如在講解循環系統藥物受體阻滯劑的時候,介紹從藥物結構數據庫PDB數據庫中下載和展示受體的三維結構的方法;在講授抗癲癇藥物苯妥英鈉時,介紹藥物數據庫Drugbank中查找相關藥物性質的方法,介紹磷苯妥英作為水溶性磷酸酯前藥的一個成功實例進行講授。這樣使得前藥、藥物信息等內容有機、生動的展現出來,也將藥物綜合知識、藥物大數據概念和內容落實到了具體的藥物教學中。挖掘藥物研發信息,使得教學內容具體生動。從藥物大數據中出發,挖掘以藥物發明史、藥學新前沿、藥物化學家創造的社會價值、藥物化學研究的趣事等相關信息,激發藥化學習興趣。比如在青霉素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穿插亞歷山大•弗萊明青霉素的發現過程,教育學生嚴謹的科研態度和細致的科研觀察的重要性;在講授抗腫瘤藥物時,也介紹最新的抗癌藥物臨床研究,介紹密西根大學王少萌教授基于結構設計策略成功獲得強效的、口服的MDM2小分子抑制劑,進而實現成果轉讓約3.6億美金的成功案例;在糖尿病藥物教學中,列舉了最新批準的藥物,最近一年的糖尿病暢銷藥物排行,各藥物相關的靶點信息,創造的社會價值,帶給學生藥學新近動態信息。通過生動的藥物發明故事,最新的藥學動態數據,讓藥物化學教學課堂更為生動化、具體化、人性化,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更加深入掌握藥物化學知識。結合科學前沿講解案例,賦予教學內容創新理念。從大數據中尋找藥物研發的歷程,將藥物的科學研究過程以及最新的進展融于教學中,不斷保持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在藥物化學課程安排中,作者采用了案例教學的方法,安裝主要疾病靶標類型,選取藥物研發的成功實例,分析藥物研發過程,進行案例教學,不僅包括目前臨床使用的經典藥物,近年來研發的熱門藥物、靶點,也涉及老藥新用、多靶點藥物、系統生物學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一課一例的專題講解。以反應停(沙利度胺)藥物的講解為例,一是講解孕婦使用反應停后抑制了孕吐反應的同時也產生了海豹胎兒的藥物歷史上的災難的經典案例,使學生認識到了手性在藥物研發中的重要性;二是突出強調沙利度胺在1998年又被投放到市場,作為多發性骨髓瘤、麻風結節性紅斑等病癥的治療,以及2013年FDA還批準了沙利度胺的類似物上市用于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是學生了解藥物是可以改造、可以優化,甚至可以重新定義適應證、重新回到市場的。三是介紹關于沙利度胺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2014年Nauture上發表了確證沙利度胺的作用靶點為CRBN的研究論著,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該藥物研究最新進展。類似的案例教學是將科學實踐來驗證課本中的理論,在教學中融入藥物化學領域的新信息、新思想和新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充分使用各種藥物大數據資源,將藥物化學研究的相關數據庫應用到藥物化學的教學中,其中包括scifind-er、chembl、drugbank等。SciFinder數據庫可以透過網絡直接查看《化學文摘》自1907年以來的所有期刊文獻和專利摘要,以及八千多萬的化學物質記錄和CAS注冊號。Chembl數據庫是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開發的免費在線數據庫,從大量文獻中收集各種靶點及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數據,為研究者提供了一個非常便利的查詢靶點或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數據的平臺。Drugbank數據庫中包含了現在上市的或者正在做臨床研究的藥物的藥代、藥效、靶點等相關信息。通過該數據庫,學生可以快速了解藥物的合成方法、適應證、作用靶點等信息,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數據庫了解類似結構骨架的化合物在藥物研發中的研究發展歷史和最新的研究前沿。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作者安排了1次討論糖尿病藥物的課程,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在數據庫中查找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和DPPIV抑制劑的臨床應用情況、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目前的研究前沿。以項目討論的方式,分別介紹了這2類藥物的情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利用各種教學科研軟件,將現代化教學方法手段應用到藥物化學教學中。從2009年開始,筆者所在的教研室編制標準化幻燈片(PPT)課件,并根據每年的科學前沿,更新PPT的內容。此外,作者也在嘗試使用其他軟件來表現藥物化學教學中設計的藥物、蛋白結構,包括Chem3D、PyMol等軟件。其中,Chemoffice中的Chem3D是一款三維立體分子結構的演示軟件。Chemdraw可以從二維的角度觀察藥物逐步的優化過程,展示藥物合成的方法,而Chem3D能夠更加直觀地從立體上來考察和展示藥物功能團變化給立體構型上帶來的改變。PyMol是一款顯示和分析分子三維結構的軟件,應用PyMol軟件可以圖形化地表達分子動態過程,不僅可以用球棍、飄帶等多種方式顯示分子三維結構,也可以對蛋白質三維結構進行編輯、修改、顯示,更為重要的是還能夠清晰的展示顯示藥物與受體的結合原理,并能夠以三維圖形的方式展示分子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使得原本抽象的教學內容直觀而又形象地呈現出來。在課程的各個章節的PPT課件中均使用PyMol軟件制作蛋白、小分子的三維結構圖。通過各種軟件的輔助,負責的藥物結構、特殊的構效關系,許多語言難以描述的內容,變得形象生動,降低學習難度,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對藥物結構有更直觀形象立體的了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隨著大數據產生,云計算的概念和運用越來越廣泛,將云計算的教學平臺用于現代化的教學中,能夠有效的整合利用計算資源,降低了基礎資源建設中巨大的軟、硬件成本。同時,云計算教學平臺能夠加速藥物設計相關知識更新速度,追蹤科學前沿,實現個性化教學的實際需求,將理論知識和科研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能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作者所在的教研室,搭建了藥物化學云計算網絡課程,學生在登陸云計算服務器后,不僅能夠通過網絡復習上課課件,也能夠通過網絡進行課后練習并進行在線作業提交、提問。教師能夠通過云計算網絡回答學生問題、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除了云計算平臺之外,云服務輔助教學平臺對于信息化教學尤為重要。云服務輔助教學的理念使得課后輔導工具變得多樣化,通過時下流行的交流工具如QQ、微信,不但可以保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暢通交流,也可以促使學生間的交流。教師可以通過截圖、群發輔助學習資料等方式,共享學習材料和經驗,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學員的QQ、微信發言提問情況全方位的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此外,作者也將藥物設計相關的最新文獻通過群共享的方式分享給學生,同時也加上自己的對文章的創新點的點評意見,培養學生的追蹤科學前沿的習慣和科研創新的能力。

      3合理的課程體系

      大數的認識課件范文第5篇

      關鍵詞:數學;一年級;計算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把培養計算能力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可見,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階段,低年級計算教學的基礎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學生只有掌握好低年級計算的算理算法,才能運用它們進行知識的遷移,觸類旁通,是為后續計算學習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一、重視加減法含義的理解

      首先,在情境中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加法表示把幾部分合起來,減法表示從一個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減法含義的情境圖是加法情境圖的繼續,因此可以在加法含義教學的基礎上繼續進行。如:在教學加法含義時利用課件動態演示3個紅氣球與1個藍氣球合并在一起的過程,使學生明確:把氣球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個氣球用加法計算;而減法含義的理解可以借助加法含義的情境圖:課件動態演示合并在一起的那4個氣球里,飛走了1個氣球,還剩幾個氣球的過程,使學生明確:求還剩幾個氣球,就是從4里面去掉1,用減法計算。通過課件演示全過程,學生在對比中加強了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

      其次,設計擺一擺、演一演、畫一畫、說一說等多種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強化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如:讓學生擺一擺、說一說:2塊橡皮擦和1塊橡皮擦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幾塊橡皮擦用加法計算,算式是2+1=3。

      接著,讓學生感受加減法算式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讓學生舉例說一說加減法算式可以表示生活中的哪些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讓學生在充分觀察的基礎上說一說算式表示的含義,讓學生的感受更真實、更直觀、更深刻。

      再次,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加減法算式的含義。如:在表示算式2+1=3的含義時,學生有的用自己的手指表示,有的用畫圖形的方式表示等等,讓學生在作品交流中,加深對加減法含義的理解與認識。

      最后,讓學生感受加減法之間的關系,進一步認識兩個加法算式和相應的兩個減法算式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加減法。如:在教學8的加減法時出現算式5+3=8、3+5=8、8-5=3、8-3=5,可以先引導學生橫看、豎看,發現其中的規律,直觀感知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然后通過討論:“在加法算式中整體在哪兒?兩個部分在哪兒?兩個部分在哪兒?”還可以提出“看到3+5=8你還能想到哪些算式?”等問題,使學生聯想出其他3個算式,從而幫助學生逐步提高計算能力。

      二、注重算法的理解過程

      學生理解算理的過程需要經歷實物操作——表象操作——符號操作的基本思維過程。教師可以設計擺一擺、圈一圈、說一說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充分展現計算過程。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礎上,特別要關注學生計算過程和計算方法中“想”的活動上,強調讓學生口述思考過程,同時引導幫助學生簡縮思維過程,從而讓學生在理清思路、熟悉思考的過程中,做到“理清”“法明”。最后應向學生說明:熟練以后,哪種方法的過程都可以不再一步一步地想,做到直接說出得數。

      如:在9加幾的教學中呈現的實物圖,為學生提供了實物操作,接著在算式下面標注出口算過程圖,組織學生進行表象操作,讓學生在頭腦中重現分一分、擺一擺的過程,并用數學語言表征出來。這是學生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橋梁。這是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生進行抽象的符號操作,直接說出計算的結果。如:9+4,學生口述思考過程:把9湊成10還需要1,從4里拿走1給9,4還剩3,10加3等于13。當學生充分理解算理后,可以讓學生簡縮思維過程,如9+4,想10,13。

      三、計算練習注重豐富性、坡度性和趣味性相結合

      20以內的加減計算是本冊教材的重點。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是學生需要練好的基本功之一。為了避免學生在計算練習中感到枯燥,因此計算練習在內容上要體現豐富性,在形式上要體現趣味性,同時計算練習的內容和形式要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而變化,即體現坡度性。

      學生計算中的難點是如何拆數,在學生剛剛學完每一小節新內容時,可以先從“如何拆數”練起。如:出示“9+3”,要求學生能說出“把3分成1和2”。在學生能夠比較正確、熟練進行“拆數”的基礎上,進行“湊十說得數”練習。教師指導學生將“拆數”的過程在頭腦中完成,而把練習的著力點放在“拆數”以后的部分——兩數湊十,再加上拆得的數。如:“9+3”,要求學生只說出“9加1等于10,10再加2等于12”。在學生熟練掌握湊十法的計算算理的基礎上,進行直接說、寫得數練習,之后可以適當進行對比練習。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還應注意收集學生在計算中易錯的題目加強練習。如:教師可以將易錯的口算題分成三組:先練第一組,發現問題及時幫助學生找出錯誤原因;第二組練習,學生就會達到一種認識掌握;再練第三組,逐步熟練掌握。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行為跟進訓練,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最后是找規律練習,教師組織學生通過計算、觀察尋找規律。如:列出另一組算式:2+1=、2+2=、2+3=、3-2=、3-1=、4-1=、5-1=,讓學生通過計算觀察發現:一個加數不變,另一個加數不斷變化,和也隨之變化;減數不變,被減數不斷變化,差也隨之變化以及數的組成中3個數之間的關系,接著組織學生討論:發現的這些規律對我們有什么用處?最后設計一組習題讓學生利用規律巧計算,感受利用規律計算帶來的便捷。

      除了練習內容的豐富,教師還應不斷變換練習形式,注意從直觀到抽象、由易到難,逐步提高要求。豐富多彩的練習形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在情趣盎然的氣氛中計算,在“玩兒”的過程中不斷地加快自己的計算速度,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如:設計有競賽性質的計算游戲:爬山比賽、射擊比賽、投籃比賽、數學轉輪等形式。另外,學生不僅能視算,還可以進行聽算練習,幫助學生逐步加快計算的速度,以達到對學生計算的要求。

      四、對所學計算進行簡單的梳理

      本冊教材所涉及的計算問題不論是數的范圍,還是計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教材采用“分類”加”舉例“的方式對所學習的計算進行整理。學生在正確計算的基礎上,應能將算式進行分類,并按要求舉出每一類的例子,形成對所學計算的整體認識。在此基礎上,學生能結合具體算式,對計算方法進行回顧。

      教師把上面的算式以算式卡片的形式貼在黑板上,首先讓學生觀察運算符號,挑出不同的2道題,使學生明確:我們學習的計算有加法,也有減法。接著,比較8+5和13+2這兩道題在計算時有什么不同,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加法有進位加法和不進位加法。再讓學生指出卡片上的加法題中哪些是進位加法、哪些是不進位加法。最后,讓學生舉例分別說一個減法算式、一個不進位加法算式和一個進位加法算式。對于每一個計算的問題,學生應能根據已學知識準確判斷出怎樣計算,并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同時,可以通過加法算式表、減法算式表和進位加法表對所學習的計算進行整理,對加法表和減法表的整理要全面而有序。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發現,并讓他們切實經歷這種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如:進位加法表的整理:讓學生根據9+1=10,說出9+幾的其他進位加法算式,確認其他的進位加法算式都寫出后,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算式。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豎行找規律,再按橫行找規律,最后從全表找規律,找出哪些是大數加小數的算式、哪些是小數加大數的算式,并說說分別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同時感悟得數不變的情況下,兩個加數的變化規律。

      五、自選算法,不必統一。

      不同算法是不同思維發展水平的體現。在學生知道有多種方法可以得到計算結果后,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進行計算,不必強求一致。在計算時,有多種不同的計算方法,可以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選擇自己喜歡或掌握得比較好的方法進行計算。

      在多種計算方法中,10以內的計算主要是采用“接著數” 和“想數的組成”兩種方法。隨著教學的進行可以慢慢引導學生按數的組成進行計算,注意逐步提高對學生計算的要求,讓學生從看圖計算逐步過渡到想數的組成進行計算。因此,在練習中要加強學生用組成進行計算的訓練,引導學生能用數的組成較快地算出得數。在20以內進位加法教學中,“湊十法”是學生新接觸的一種方法,教材在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突出了“湊十”的計算方法。“湊十法”包括“拆小數,湊大數”和“拆大數,湊小數”兩種。如:在“9加幾”部分呈現“接著數”“湊十法”,鼓勵學生說說自己口算的方法;在計算“8+9”時,有“拆小數,湊大數”“拆大數,湊小數”和“交換加數的位置”的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總之,計算教學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教學過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應在認真學習數學課程標準,深入解讀教材和做好學情分析的基礎上,把課改中的新理念運用到自己的計算教學中,才能不斷改進、完善計算教學。

      參考文獻:

      [1]王惠.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J].教育論壇.2011(19):68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色一综合网|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 亚洲 日韩 色 图网站|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亚洲黄黄黄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桃 |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