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團隊精神的文章

      團隊精神的文章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團隊精神的文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團隊精神的文章

      團隊精神的文章范文第1篇

      [關鍵詞]團隊精神 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6-0324-01

      馬克思認為,“社會即是個人聯合起來的產物,是表示這些個人彼此發生的聯系和關系的總和”。大學生作為青年中的高知識群體,他們所起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所以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就尤為重要。

      一、大學生團隊精神內涵

      團隊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成員組成,通過其成員的共同努力,為實現共同目標而組成的相互協作的群體。團隊精神是團隊成員為實現共同目標,自愿并主動與他人合作,共同努力奮斗的意愿和作風,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內涵簡單概括為一下幾個方面:

      1 以人為本。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即以人為本,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形成強勁向心力和凝聚力,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并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從而達到團隊的最大利益。

      2 團結合作。俗話說“團結就是力量”“人心齊,泰山移”,可見團隊精神古來有之。團結合作是人的基本特性,人能夠優于一切其他動物,并且利用他物為自己服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與人之間能夠建立各種各樣的聯系,形成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群體,這也是團隊精神的基本內涵。

      3 共同目標。優秀的團隊一定是一個每個成員都位置努力的共同的目標,使這個團隊朝著更高更遠的目標不斷邁進。只有團隊目標明確,全體成員為之努力,成員的素質才能提高,才能陶冶出集高瞻遠矚與盡心盡職于一身的管理大師,造就勤勉、誠信、團結、高效、自律的人員隊伍。

      4 榮辱與共。《紅樓夢》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用最簡明的語言陳述了團隊精神內涵。團隊成員要有很強的合作意識,團隊成員只有相互幫助和關懷,齊心協力,才能夠創造出驕人的業績;每個成員都將自己看成團隊一分子并將團隊的榮辱和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榮辱與共,才能使團隊得到發展。

      5 樂于奉獻。美國總統肯尼迪對個體與團隊的關系做了最好的闡述即“不要只想這個國家能給予你什么,你要去想到底我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么。”所謂“有合才有得”,團隊精神的另外一個內涵就是樂奉獻。

      二、大學生團隊精神作用

      1 社會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團隊精神已成為現代社會對大學生的一項基本道德素質的要求。當代大學生多為80后90后,且多為獨生子女,其心理正由少年向成年轉變,心理狀態還沒有完全成熟,自我意識強烈,團隊協作意識薄弱,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團隊精神培養尤為重要。

      2 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高素養人才,培養專業功底扎實,知識面寬,并且人格健全具有團結協作精神的高素質綜合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標。加強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大學生優秀品德的養成,有利于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相互協作,勇于創新等能力,這些品德和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3 提高競爭力。隨著社會進步與發展,全球經濟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對外交往的日趨頻繁,具備團隊精神的大學生往往體現出非凡的競爭力。大學生只有養成團隊精神,養成相互協作的習慣,才能得到在日趨國際化的就業形勢下,立于不敗之地。

      4 健全心理。人的非智力因素對人的影響越來越大,大學生養成團隊精神后,就會具備較健全的心理,具有理解,辨別和感受不同情境的能力,他們在生活中更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處理問題時更善于與人溝通,為他人著想,樂于幫助別人。

      三、大學生團隊精神培養

      1 開展認知引導。首先,對大學生進行團隊精神灌輸。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大學生傳授、宣傳或由大學生自身有系統地學習團隊精神的基本理論,逐步形成團隊精神的教育方法,通過理論引導和認知,直接對大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在思想意識方面使之能夠對團隊形成正確的理解。其次,引導學生研究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已經成為社會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對于大學生來講,團隊意識已經成為自我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大學生認識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并能積極投入到團隊精神研究,他們的團隊精神才能在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記。

      2 開展各類團隊活動。首先,社團活動是培養團隊精神的一個重要載體,大量研究表明,團隊精神、合作能力與群體意識密切相關,積極開展社團活動,有助于大學生強化群體意識,增強團隊精神。其次,在活動中強化團隊精神。高校經常組織大學生參加各類團隊活動比如參加籃球、足球、排球比賽,提高團隊協作能力;通過參加企業工作流程,讓大學生們親身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增倍力量;組織演講、學術論壇等活動,強化與人交流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活動本身的組織過程鍛煉大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經歷思維模式、意志品質等方面的能力,從而讓大學生遠離不健康心理,學會協調合作,擴大團隊精神在實踐中的力量和影響。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Z],教育部令第2號,2006年07月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團隊精神的文章范文第2篇

      1、團隊精神能推動團隊運作和發展。在團隊精神的作用下,團隊成員產生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交互行為,顯示出關心團隊的主人翁責任感,并努力自覺地維護團隊的集體榮譽,自覺地以團隊的整體聲譽為重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使團隊精神成為公司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動力。

      2、團隊精神培養團隊成員之間的親和力。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團隊,能使每個團隊成員顯示高漲的士氣,有利于激發成員工作的主動性,由此而形成的集體意識,共同的價值觀,高漲的士氣、團結友愛,團隊成員才會自愿地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同時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3、團隊精神有利于提高組織整體效能。通過發揚團隊精神,加強建設能進一步節省內耗。如果總是把時間花在怎樣界定責任,應該找誰處理,讓客戶、員工團團轉,這樣就會減略企業成員的親和力,從而損傷企業的凝聚力。

      (來源:文章屋網 )

      團隊精神的文章范文第3篇

      關鍵詞:團隊精神 生存與發展 凝聚力 企業文化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6—267—02

      當今世界,憑借個人英雄主義成就一個偉大企業的時代已經漸漸遠去,整體性的人才競爭和團隊合作的時代正在到來。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我們現在也經常說:“團結就是力量”。這就是所謂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團隊所有成員都認可的一種集體意識,是團隊成員共同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體現,其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發展;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凝聚團隊,推動團隊發展的精神力量,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無論什么企業,要保證高效率運轉,依靠的是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所以,企業團隊精神的塑造就不可或缺。一個充滿凝聚力的團隊能使全體員工不辭勞苦、精誠團結、兢兢業業,能使企業充滿生機與活力。反之,如果一個企業缺乏團隊精神,它會使員工之間、員工與領導之間相互猜忌,產生離心力,難以協調配合,甚至互相埋怨,推卸責任,結果最終導致企業走向失敗。加入WTO以后,我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加快,團隊精神的建設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重要,它已經成為推動企業和諧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企業走向成功的理想途徑。

      一、團隊精神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來臨,經濟領域的集團化傾向也愈演愈烈,企業管理也必須與時俱進,利用團隊的力量,提升核心競爭力,確保企業能夠不斷地發展,做大做強,持久發展。21世紀,充滿機遇與挑戰,這是一個追求個人價值與團隊績效雙贏的時代。在市場經濟和國際競爭的大背景下,建設團隊精神,發揮團隊精神,對所有向往成功的企業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990年,美國密西根大學商學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倫敦商學院教授哈默爾提出了核心競爭力的概念,他們認為,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強,企業競爭的加劇,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企業的成功不再歸功于偶然的產品開發或者是靈光一現的市場戰略,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外在表現。按照他們的觀點,核心競爭力就是能使企業為客戶帶來特殊利益的一種獨有技能或技術。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張維迎教授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五大特征,即: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溜不掉。據此,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高新技術不是核心競爭力,因為高新技術可以買到;人才不是核心競爭力,因為人才可以網羅;企業管理不是核心競爭力,因為管理方法可以學習;品牌不是核心競爭力,因為品牌可以創造出來;創新也不是核心競爭力,因為只要有了人才就可以創新。

      那么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呢?在日本整體經濟不景氣之時,著名的松下電器也面臨貨品積壓的問題,此時裁員成為當時日本公司普遍的做法,而松下的做法恰恰相反,工人一個也不裁,但即日起生產減半,改成半日工作制,工人仍然拿全天的工資。大家一起努力銷售庫存商品。最后的結果是大家只用了兩個月就把所有的庫存全部售罄,工廠恢復了正常生產,企業又一次快速發展起來。松下公司的成功之法,使全世界企業家認識到,有效的團隊合作、生生不息的團隊精神將左右企業的競爭力,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成為一個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二、團隊精神是企業發展的基石

      經濟全球化的壓力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迫使現代企業不敢松懈,全力應對,以加快企業對外部市場環境的反應速度。一個有高度競爭力的企業,不僅要有優秀的員工,更要有優秀的團隊。

      1.團隊精神強化了企業的凝聚力。團隊精神其實是一個組織具有共同價值觀在文化上的反映。也可以這樣說,團隊精神就是一種氛圍,在這樣一種氛圍之中,員工會普遍感到穩定和安心,會因為被尊重、被重視而找到最佳的協作方式,自覺地擔負自己的責任,自動加壓,竭誠服務,無私奉獻。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一種凝聚力,傳統的管理方法是通過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了個人感彩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而團隊精神則通過對員工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習慣、信仰、動機、興趣等文化心理,來溝通員工的思想,引導員工產生共同的使命感、歸屬感和認同感,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2.團隊精神對員工產生激勵作用。在企業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由于目標的實現不能僅依靠員工個人的努力來實現,因而個體實現目標的努力被放置到一起,于是產生了比較效應,比較的過程產生了工作標準,每個人都會自動向這種標準看齊,先進的被鼓勵,落后的被鞭策,于是團隊精神就有了激勵功能。當團隊中的所有成員都認同及受到團隊精神的感召時,團隊精神就能夠激勵員工,不斷釋放團隊成員潛在的才能,使其力爭與團隊中最優秀的員工看齊,以達到團隊合作的最佳效應。

      團隊精神的文章范文第4篇

      【關鍵詞】大學生 團隊 團隊精神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12)03-0025-03

      【Abstract】At present, many college students like to persist in their own way. They are accustomed to self-struggle and unwilling to initiate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in other words, they lack the enthusiasm of helping each other. Team-work is very important and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ach student’s learning, life and becoming a talen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have an important task of building the motherland in the future. They should not only strive to learn the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but als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am correctly abide by principles and spirit of team cooperation. In this way, they can establish a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and the concept of collectivism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elf-cultivation. Therefore, oriented by entrepreneurship and employment,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eepen the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teamwork and its’ spirit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 carry out a variety of group activities to enforce college students’ team-work consciousness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Team Team-work spirit Quality education

      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社會變化迅速的時代,為了將來能擔負建設祖國的重任,大學生在校期間不僅要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同時還要培養應有的集體榮譽感和集體主義觀念,以便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更好的融入社會,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但當前,很多大學生自我意識強,缺乏團隊精神,喜歡我行我素,缺少互幫互助的熱情,習慣于自我奮斗,不主動與他人合作。因此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是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項目,做好大學生的團隊精神的培養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市場經濟環境的形成與發展,在為大學生學習創造良好氛圍的同時,對大學生的團隊素質與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個人要想在競爭中無往不勝,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團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必不可少。

      一、團隊精神的定義

      所謂團隊精神,就是個人在實現自身理想的過程中,和團隊成員共同認可的一種集體意識,自愿主動與組織成員積極協作,使奉獻精神和協作精神得到有機統一。所有成員自覺的工作心理狀態和士氣,是團隊成員共同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體現,是凝聚團隊、推動團隊發展的精神力量。

      二、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強形成的原因

      1.自身原因

      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好壞,是合作精神缺失與否的首要原因。大學階段是大學生自我意識逐步走向成熟的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自我意識強烈,到了探索和確立真正自我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大學生自我意識往往帶有不協調性、不穩定性等特點,容易產生以自我為中心、從眾心理、逆反心理、自卑感和自負感等自我意識偏差,導致大學生缺乏合作心理和合作精神,不能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他人、個人與友誼等方面的問題。

      2.學校原因

      大學生合作精神缺失并非一蹴而就,學校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首先,長期的應試教育給學生的思想帶來巨大沖擊。“以分數決定成敗”、“以分數衡量優差”,類似的觀念和經歷使得學生無法正確面對合作與競爭之間的關系。當集體利益、他人利益與自身利益相沖突時,大學生們也就很難做出抉擇。其次,缺乏系統而有效的教育管理。部分高校對大學生合作精神的教育培養工作關心重視程度不夠,即便對大學生進行相關教育,也是照本宣科,方式老套陳舊,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第三,教師沒有起到榜樣作用。一方面,教師隊伍自身的合作精神不足,在科研、教學等方面表現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教師與學生交流溝通少,師生關系疏遠、冷漠,甚至對立,這不利于大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教育工作。

      3.家庭原因

      家庭對大學生合作精神缺失的主要影響表現為:第一,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目前,大部分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這一代青年是在家長的贊揚聲和關愛聲中成長起來的,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辦,很多事情都圍繞著他們轉。這種情況下,往往造成大學生做任何事情都會先考慮自己,以自我為中心。第二,家長對合作精神教育不重視。大部分家長十分關心孩子在校期間的學習、能力、生活等情況,而對合作精神的教育問題強調得不多。第三,家長對孩子灌輸錯誤的理念。部分家長人生理想和信念淡漠,自私自利,功利思想嚴重,常常教育孩子“自掃門前雪”。第四,不良的家庭環境。在一個充滿親情和愛心的氛圍里,孩子能夠得到健康的發展,能形成健全的思想和人格。反之,在父母離異、夫妻關系緊張、父母教育簡單粗暴等不和諧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容易形成孤僻、冷漠等不良性格特征,合作精神也差。第五,家長沒有以身作則。教育孩子是否有效果,很重要的決定因素是父母本身的修養和行為。

      4.社會原因

      近年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上也存在著一些不良思潮和現象:一方面,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極端利己主義等西方不良思潮對大學生合作精神的形成產生了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諸如追名逐利、不勞而獲等不良現象也給大學生帶來了沖擊。面對這些不良思潮和現象,部分大學生缺乏正確的辨別能力和有效的抵御能力,紛紛效仿,造成了集體觀念淡漠,合作精神差的局面。大學生活不僅是讀書,更是樹人的過程,將來畢業了,學業再好卻無法與社會融合,無法與他人合作,那又有什么用呢?所以,積極地培養當代大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三、培養當代大學生團隊精神對大學生成長的意義

      1.對于實現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雙贏具有積極地現實意義

      當代大學生只有參與到集體活動中,通過與他人協作才能實現個人價值,最終促成集體利益最大化。團隊精神要求人們通過實現團隊利益來實現個人利益,并在此基礎上將個人利益與團隊利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團隊價值的實現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就使得團隊成員必須具有整體利益觀念和隨時隨地維護團體利益的自覺性,必須要有集體榮譽感,必須要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和團隊協作精神。

      2.未來的社會分工必然是通過集體協作來完成

      當今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分工更加明確,而另一方面個體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可能成為全能手,因此,大學生必須學會取長補短,實現優勢互補。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速,社會分工的職業化必然提高全民的綜合素質,通過團結協作來完成,而現實是中國城鄉發展的不均衡,提高全體國民的綜合素質工作異常艱巨,必須緊緊抓住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這個切入點來逐步完成。

      3.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需要凝聚青年來共同實現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任務需要青年們奮勇承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們奮力開創。”這是同志在紀念共青團成立八十五周年時對青年提出的希望,所以只有教育和引導當代青年特別是當代大學生把個人理想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為祖國、為人民的不懈奮斗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即注重凝聚青年,培養青年的團隊精神,培育青年的共同理想才能加快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心靈,而且也推動了學校長效有序地發展。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是時展的需要。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已成為當代教育者的共識。社會也把“是否具有團隊精神”作為人員是否錄用的重要指標。在現代社會,個人的力量顯得非常渺小,單靠個人能力來解決重大問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多的成果是靠“集體大腦”,而創新人才將以一種團隊的形式體現出來。也就是說,時代要求個體在具備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與他人合作的協作能力。為此,培養受社會歡迎的具有良好團隊精神的大學畢業生,必將是高校教育的職責和神圣使命。團隊精神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班集體文化因素,它要求全班成員分工合理,班長、室長或者是無任職學生,將每個成員放在適當的位置上,使他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通過完善的制度、學校配套的管理措施,使所有學生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為實現班集體的學習目標而奮斗。

      四、培養大學生樹立良好團隊精神的方法

      1.營造相互信任的組織氛圍

      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益處并提高他們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與人共事時團結協作的主動性,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個性人格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團隊精神建設對成員個性化及認同自己社會角色的要求,符合素質教育健全學生人格、塑造學生良好個性的要求。通過開展各項活動,如講座、外語角、社團節等,既要從講座中使學生通過專家的講解,了解團隊精神,又要通過學生的活動自發的組成團隊從而從實踐中去體驗團隊精神,培養一種相互信任的氛圍,這樣有利于團隊精神充分的體現。當然我們也應該加強班級建設,以主題班會的形式,使一個班級的同學凝聚在一起,相互間充分信任,增強集體榮譽感。在這樣的氛圍下才能更好的體現團隊精神。

      2.實施鼓勵機制,樹立大學生的自信心。

      教育學家認為,對受教育者采取鼓勵和贊揚的方式所取得的效果往往要好于采取批評和苛責的方式,因此在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過程中,也應當引進鼓勵機制,這樣使得本來就具有較強團隊精神和團隊意識的學生獲得保持良好態勢的動力,而對于團隊精神尚有欠缺的學生則可以通過鼓勵機制的刺激作用使他們在思想上提高對團隊精神重要意義的認識,并能逐漸提高這方面的意識。可以通過開展與學生專業相關而又需要以團隊合作形式來完成的各種競賽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要作用,同時提高學生們的自信心。

      3.增強心理凝聚力

      人們的心理凝聚力是團隊精神集中表現的心理要素。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沒有凝聚力,就沒有團隊精神,也就沒有團隊。有了強凝聚力的群體,就有了團隊。因此要全面協調團隊成員的心理關系,調節好團隊成員的經濟利益,協調成員的核心價值觀,增強成員的歸屬感,融洽相互喜歡和相互信任的心理關系。開展大型團隊活動,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如,開展創業實踐教育、組織團隊外出調研、為商家促銷、承辦學院和學校的大型文體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團結協作的重要性,感受競爭與合作、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4.營造和諧的環境

      人才的培養與環境密切相關。要努力營造一個充分理解、相互信任的團隊,使學生能正確對待和處理團隊內的沖突,把個人的前途與團隊的命運系在一起;建立團隊與高校其他組織的有效聯系,妥善處理學校和社會的復雜關系,增進班與班、系與系之間的橫向溝通,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進行新的探索和學習,鼓勵學生勇于挑戰極限及過去的成功,運用團隊的智慧,增進團隊思維的敏感度。

      5.加強班級建設,完成團隊精神的內化。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結構單位,通過抓好班級集體活動,使學生在既競爭又合作的過程中能彼此關心,互相愛護,樹立自信。學生個人在遇到困難挫折時能從班集體中獲得幫助和慰藉,取得成績時能從集體中得到承認和肯定,完成團隊精神的內化。

      6.正確引導社團活動,強化團隊意識。

      大學的社團組織較多,一般都有幾十個,這些社團大多是學生基于共同興趣愛好而組建的,其成員對群體的情感傾向性較高。社團的指導教師要結合各自的專業優勢,利用學生社團積極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的活動,通過正確的引導,強化群體意識,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班團組織要積極不定期的組織全班同學,參加校園實用性、應用性和針對性的專業比賽活動,使那些個性特長較突出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和形式,并在活動中看到自己的價值,從而激發他們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沒有那方面特長的學生,也要參加,當拉拉隊,為參加比賽的同學出謀劃策,以增加全班的凝聚力。

      7.在社會實踐中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

      社會實踐是學生接觸和了解社會以及檢驗自身專業理論知識應用的良好契機,可以彌補課堂教學單一化模式帶來的不足,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們進行良好合作,培養團隊精神的有效途徑。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學生之間需要不斷地進行溝通與配合,無形中增進了彼此的了解,促進了團隊意識的養成。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到企業和農村等平時學習和生活中很少接觸的場所進行實踐,既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使他們體驗不同的生活,檢驗專業知識,更能在有形的實踐中升華對于團隊精神的認識。

      隨著社會的發展,培養團隊精神應作為高校培養大學生品德素質的一個重要目標。團隊精神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通過后天教育獲得,因此,在對大學生教育過程中,要重視團隊精神的教育。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大學生傳授、宣傳或由大學生自身有系統地學習團隊精神的基本理論,逐步養成團隊精神。學校開設相關的課程、舉辦講座或專題教育。在相關課程中加強或增補與團隊精神相關的教學信息,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競爭與合作,個人與群體的關系;有計劃地邀請一些成功的企業家和杰出校友來學校進行以團隊精神為主題的活動,分析現階段大學畢業生在團隊精神方面的不足,向大學生傳遞團隊精神的相關信息,講團隊精神在創業實踐中的作用。通過多種有利的渠道,結合對人才的社會需求,加強對大學生的理論指導,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直面當代大學生團隊精神亟待提高的現狀,引導學生將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對團隊精神的認識和培養上,通過多種形式、多種途徑的活動使學生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實踐中都能親身體驗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從而在思想上內化團隊精神,為將來走向社會,完成人生軌跡的順利銜接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團隊精神的文章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學生社團;團隊精神;綠色食品拓展會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3-0138-04

      大學生社團是由高校學生依據興趣和愛好自愿組成,按照章程自主開展活動的學生組織。“綠色食品拓展會”是由我院學生自愿成立的具有專業特色的學生社團,是食品專業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紐帶,是開展學生工作的有效保證,同時還肩負著促進綠色食品專業學生個人技能及專業知識的提高、促進學院及學生與綠色食品企事業單位的交流、促進綠色食品事業的發展,組織和開展綠色食品的宣傳、協作和交流,為提升學院形象、塑造專業特色、發展綠色事業做貢獻的重要任務。

      隨著人數的增加及學生經歷的不同,學生社團逐漸出現了幾個問題:一是學生干部中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其中又有一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曾擔任學生干部,較強的自我中心意識和個人優越感使之缺乏虛心學習、善于合作的精神;二是學生在選擇參與學生工作時趨于務實,部分學生過分追求個人利益,缺乏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三是學院學生工作機制不夠完善,很多學生在加入社團組織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工作,認為日常較多的事務性工作和簡單的工作方式無法滿足他們提高個人實踐能力的要求,因此出現一系列消極懈怠現象,導致整個隊伍缺乏凝聚力。

      筆者擬就“綠色食品拓展會”團隊精神建設提出四點建設性意見:(1)明確提出奮斗目標;(2)規范工作機制,形成有效激勵;(3)創造交流機會,搭建學習平臺,形成良好氛圍;(4)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創新能力。目的是使“綠色食品拓展會”成為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一支具有專業特色、勤奮上進、團結協作的高素質社團,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團隊與團隊精神概述

      (一)團隊的概念

      “團隊”一詞,英文為“work team”,其涵義是通過其成員的共同努力能夠產生積極協同作用的最低層次的組織。實質上,團隊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組成,通過人們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在行為上具有共同規范的介于組織與個人之間的一種組織形態,其核心構成要素有目標、人、合作。“綠色食品拓展會”由我院食品專業的六百五十多人組成,有完善的章程及完整的部門體系,成員之間有共同的目標,是一個具有組織性的團隊。

      (二)團隊精神及基本內涵

      古往今來,從一個國家、民族、社會的存在發展和繁榮昌盛,到一個地方、單位和家庭的興衰,都與由個人組成的集體、團隊的努力密不可分。“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等生活語言的產生已充分說明了人民大眾對團隊精神的認可和肯定。所謂團隊精神是團隊成員對團隊的一種文化確認和影響力確認,表現為團隊成員對團隊的共同意識,是推動團隊有效運作和發展的內在動力。團隊文化的內涵主要表現為團隊精神。團隊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團隊精神的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個體利益與整體利益的統一,并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其基本內涵如下。

      一是團隊的凝聚力。在團隊與成員之間的關系上,團隊精神表現為團隊成員對團隊的強烈歸屬感。團隊成員把團隊當成“家”,把自己的前途與團隊的命運系在一起,愿意為團隊的利益和目標奮斗。團隊成員極具團隊榮譽感,在處理個人利益與團隊利益的關系時,團隊成員采取團隊利益優先的原則,個人服從團隊。團隊與其成員結成牢固的命運共同體,團隊的光榮就是自己的光榮,團隊的失敗也是自己的失敗。

      二是團隊的協作意識。團隊的協作意識是從團隊成員之間關系的角度而言。團隊精神表現為成員間的相互協作及共為一體。在一個團隊中,協作對于團隊成員而言是一種責任,團隊成員彼此間利益共享,相互寬容,彼此信任。在工作上互相協作,在生活上彼此關懷,團隊成員和諧相處,凝聚力強,追求團隊的整體績效,目的是使自己的團隊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

      三是團隊的高昂士氣。從團隊成員對團隊事物的態度上看,團隊精神表現為團隊成員對團隊事物的盡心盡力及全方位投入,每個成員對于團隊都保持絕對的忠誠和高度的責任感。團隊充分調動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成員參與管理、決策。團隊成員在處理團隊事務時盡職盡責,充滿活力,熱情洋溢。

      團隊精神的意義

      “綠色食品拓展會”在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成立已經多年,但是隨著學院規模的擴大及校區的搬遷,造成了“綠色食品拓展會”學生干部在“傳、幫、帶”工作上的脫節,學生不熟悉崗位職能。“綠色食品拓展會”個別部門紀律較松散、目標不明確,不能有效提高學生工作的積極性和團隊辦事效率。團隊精神的建設不僅對“綠色食品拓展會”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對大學生成長更有深遠的意義。個人再完美也只是一滴水,而一個團隊、一個優秀的團隊就是大海。一個人只有融入團隊,才能更快地提高與成長。

      (一)培養團隊精神對“綠色食品拓展會”的意義

      隨著學院的發展壯大,學生社團數量激增,“綠色食品拓展會”要保持在學院的領頭羊地位,更加需要發揮團隊精神。獨具魅力的團隊精神能給社團的快速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要提高“綠色食品拓展會”的凝聚力,會員相互溝通、交流和合作已成為一種必然。團隊中的每個成員都必須精誠團結,善于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搞好“綠色食品拓展會”,發展壯大社團。要注重培養團隊精神,樹立合作意識,逐步消除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改變單純的個人奮斗、追求自我價值行為,將自己融入團隊之中,變“單干”為“群干”,培養學生與人協作、配合工作,增強合作能力,擁有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的胸懷。

      (二)培養團隊精神對會員的意義

      首先,團隊合作精神成為個人在信息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必要素質。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基本要求也都強調了這一點:必須具有良好的群體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因此,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是時展的需要。

      其次,培養團隊成員的團隊精神,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意義,并能提高他們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團隊成員的團隊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學生與人共事時團結協作的主動性,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個性人格,提高綜合素質。團隊精神要求團隊成員在準確定位的基礎上相互協作,良性競爭。因此,團隊精神建設對團隊成員個性化及認同自己社會角色的要求,符合素質教育健全學生人格、塑造學生良好個性的要求。

      再次,培養團隊成員的團隊精神是其自身成長的需要。根據專家的研究,在當前的社會競爭中,人的非智力因素對人的競爭實力的影響越來越大。具備團隊精神的人具有更大的競爭力。因為充分理解團隊合作精神的人,具有理解、辨別和感受不同情境的能力,在生活中更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處理問題時更善于與人溝通,行動中也更樂于幫助別人。現在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環境使很多人從小嬌生慣養,強調自我中心,只要求社會及他人對自己關心,缺少互相幫助及協作精神。因此,培養團隊精神尤其必要。

      團隊精神的培養途徑

      “綠色食品拓展會”想要成為具有良好團隊精神的社團,應該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標、良好的協作意識、明確的分工模式、暢通的交流平臺、敏銳的創新能力、超強的團隊凝聚力。為實現“綠色食品拓展會”的奮斗目標,培養團隊成員的團隊精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團隊精神。

      (一)明確提出奮斗目標

      根據現有的條件,“綠色食品拓展會”應以宣揚綠色理念為己任,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具備創新精神,致力于促進與發展綠色食品事業。要以“三個促進”為指導方針,即以促進綠色食品專業學生個人技能及專業知識的提高為首要任務,創建具有專業特色的焙烤部、檢測部、營養交流學習部,培養食品專業的學生食品加工、檢測、營養三個方面的能力,更加廣泛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及動手能力,讓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學加入“綠色食品拓展會”;以促進學院及學生與綠色食品企事業單位的交流為發展方向;以促進綠色食品事業的發展為最終目標,本著“倡導綠色食品,高舉環保旗幟”的辦會理念,秉承務實求是的辦事作風,組織和開展綠色食品的宣傳、協作和交流,為提升學院形象、塑造專業特色、發展綠色事業做貢獻。

      (二)規范工作機制,形成有效激勵

      在團隊精神培養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整套科學合理的工作機制和公平公正的考核制度。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綠色食品拓展會”形成了自己的《協會章程》、《綠色食品拓展會干部選拔程序》、《綠色食品拓展會干部工作職責》、《綠色食品拓展會干部工作制度》、《綠色食品拓展會干部考核制度》、《綠色食品拓展會優秀部門評選條例》、《綠色食品拓展會優秀會員評選條例》等規章制度。隨著“綠色食品拓展會”的日益壯大及專業能力的需求,增加了具有專業特色的焙烤部、檢測部及營養學習交流部,可使更多具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發揮所長、各盡其能。

      同時,要加強對學生干部工作績效的管理,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評,及時反饋考評結果,在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同時,督促學生提高工作績效。對“綠色食品拓展會”干部績效的評價要根據預先確定的工作標準評價其工作成效,并將評價結果反饋給社團干部。這不僅是對社團干部工作結果的認定、比較、評價,更是對社團干部行為過程的控制。對工作突出的部門及個人應根據規章制度進行公平、公開、公正的評選與表彰,讓“綠色食品拓展會”成員感覺到社團干部的工作有章可循,避免盲目性、隨意性,體現公平、公開、公正的工作作風,起到以點帶面的輻射效應,從而使會員的行為制度化、規范化,形成紀律嚴明、作風硬朗的社團。

      (三)創造交流機會,搭建學習平臺,形成良好氛圍

      有效的溝通有利于會員之間相互了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諸多困擾會員的問題中,溝通不良或不善于溝通、人際關系困惑是最令人煩惱的。因此,搭建交流平臺成為“綠色食品拓展會”發展壯大的核心,培養會員相互之間溝通合作、相互欣賞的能力,養成“以誠待人”和“欣賞關心他人”的習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而培養團隊精神。

      可通過宣傳欄、QQ群、博客及QQ郵箱等方式與會員進行溝通,并且兩周開一次“綠色食品拓展會”干部會議,總結工作,布置任務。每次開展活動之前,不僅要經過縝密的設計,還要與各班班長進行溝通交流,廣泛聽取會員的意見和建議。對會員的好想法、好建議也應盡量采納,不能夠采納的應該提出原因并對個人所做的貢獻表示感謝。

      要定期開展各種講座,為成員搭建交流、學習的平臺,使會員之間能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讓會員之間達成共識,消除誤解,增進彼此的感情,形成和諧的學習、工作環境。

      要做好學生干部“傳、幫、帶”的工作,對于初選上的學生干部更要實施有效的培訓和引導,采取以老帶新的方法,讓學生盡快熟悉崗位職能,提高個人工作技巧。此外可通過舉辦學習交流會的形式,從理論上進一步提高學生干部的素質,形成學生干部共同進步的機制。經驗交流會、工作總結會也是形成學生干部團隊精神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消除學生干部工作中產生的誤解和隔閡,這一點在營造良好團隊氛圍的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創新能力

      要始終堅持在組織策劃活動時培養會員的協作意識、創新能力。“綠色食品拓展會”策劃的糕點設計大賽、水果拼盤大賽、創業大練兵、豆漿設計大賽,焙烤部每周三晚上的產品制作,營養學習交流部每周四晚上舉行的交流會、大學生營養調查,檢測部的實操技能大賽及實驗室設計大賽等等,都是以小組為單位參賽,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在提高他們專業技能的同時,培養團隊精神,激發創新能力。

      在活動過程中,應按照《綠色食品拓展會干部工作職責》對每個部門的工作進行細化分工,指定負責人,實行責任制度,每個干部要明確個人責任,發揮個人作用。會員之間參加活動要求每個班自由組隊,至少由8人組成。例如,創業大練兵活動要求會員按照產品方案設計(產品的可行性調查、文獻的查閱)、小組討論、教師指導、小組生產(原料的購買、包裝的設計、產品的生產)、產品銷售等一系列程序進行,這樣的活動會員必須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團隊相互協作,合作精神的培養就有了保障。

      世上沒有完美的個人,但有完美的團隊。“綠色食品拓展會”努力追求1+1>2的團隊效率,以此保證良好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同時,還應該注意對新會員團隊精神的培養,發揮好“傳、幫、帶”的作用,使“綠色食品拓展會”的理念與追求貫穿于會員的整個大學生涯。為此,要適當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讓會員了解、設立共同的目標,培養良好的協作意識,搭建暢通的交流平臺,讓會員和諧地融入“綠色食品拓展會”這個大家庭中,升華會員的思想,讓他們處處以團隊的利益為重,嚴格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為“綠色食品拓展會”增磚添瓦,使其成為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一支具有專業特色、勤奮上進、團結協作的高素質社團,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淑紅,楊小朋,等.獨立學院大學生社團管理與校園文化建設研究[J].科技信息,2011(26).

      [2]馮付凱.狼性團隊[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6.

      [3]周菲.組織行為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4]Watts S Humphrey.領導開發團隊[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

      [5]陳東霞.運用游戲訓練法培養高校學生干部團隊精神[J].科技信息,2007(18).

      [6]魏萍.大學生團隊精神培養的有效途徑[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4).

      亚洲视频欧洲视频|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欧洲日产v特级毛片|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 亚洲色图激情文学|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天天影视综合网|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最新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tom影院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有限公司|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av高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