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我和繼母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你給予我的感覺無法用愛來衡量
因為愛這個詞在我看來太渺小了
親愛的傻木頭 我該用什么華麗的文字來表達對你的愛
相識與相知 相遇與相愛
一切都猶如童話般簡單
與你的承諾似乎還是我的夢境
拉著手幸福的死去
這是很簡單的一句話
而我卻為了它愿意付出一切
因為我愛你
我的傻木頭 答應我
以后不許悲傷 不許流淚 不許哭泣
因為你的眼淚掉下時我比你更痛
當你發出簡單的“55”時我比你更難受
相遇似一種魔咒
簡單的把我看透
傻木頭 你說我讓你流了太多的眼淚
那么就讓我用一生的愛來彌補
讓我用一世的友誼來補償
好嗎?
牽著手一起長大
我的傻木頭
這是我們的承諾
我們的誓言
我們的約定
我們要讓死神膽怯
讓憂郁怯步
好嗎?
傻木頭.相信我.我是愛你的.也許這份友誼太微妙
但我會用我的全部去愛你
我會用我的一切去愛你
新學期來臨了,舊學期過去了,上個學期我拿過獎,有時候沒拿到獎,總覺得有些不足,新學期里我要好好改正之前的不足。
我的計劃是7點起床,穿好衣服,戴好紅領巾和校牌,吃好早餐,穿好鞋,就往學校走去。到了學校,我要翻開書,準備開始早讀......。鈴響了,我要好好做早操。要是這一天是我們值日,我就要拿起掃把,往我們的包干區打掃去了。
我的目標是:早上準時到校,早上作操作得好一些,上課時要認真聽老師講課,認真學習,不要開小差,長大后作一個有用的人,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廣東惠州惠城區李瑞麟小學四年級:馮嘉儀
1、打開word程序,進入word程序主界面,打開要進行設置目錄的文檔。
2、接著,在上方點擊“引用”選項,點擊選中引用。
3、在對話框中選擇一個目錄的類型,點擊選中。
4、接著word中目錄設置完成,已經自動出現三級目錄。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初中英語 教學目標 合理性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中強調,教學目標設計是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應該遵循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規律,注重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綜合協調發展。由此可見:1.設計有效的教學目標,應該是以學生的語言學習內在能動力和學習基礎為前提;2.圍繞課程知識要點進行全面性的綜合設計,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核心;3.課程教學目標設計應該在培養學生學習思維和語感、情感態度和審美價值觀等方面應該體現引導性和創造性。
一、關注知識全面性,培養學生整體學習能力
語言知識的全面性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掌握的,也是培養學生多元化語言文化知識的重要前提。在教學中,突出重點和難點,優化課程教學知識結構體系,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提高其語言學習的整體運用能力,滿足他們的學習發展需要。這就要求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設計情況,注重語言知識的內在邏輯性和整體性要求,教學目標的整體性設計安排。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圍繞教學要求,突出重點知識體系和難點知識的化解過程。引導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總結和概括,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運用能力。同時,可建議學生能夠圍繞語言知識要點,能夠探尋其中的內在規律,激發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這樣的教學目標設計,不僅能夠體現課程教學要求,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學習理解課程內容。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語?Fun with English》(下同)中7B Unit1 Dream homes的“Reading A Home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學中,可要求學生在全面理解掌握文章詞匯表達意義前提下,能夠靈活運用諸如get into…、love to do something、share something with someone等詞匯。同時,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文本中的詞匯來概括文章的表達主題大意。在此基礎上,可要求學生能夠圍繞What is your dream homes?來闡述自己的觀點,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語言文本學習運用能力。
二、注重感知條理性,培養學生理解感悟能力
學生語言技能的獲取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就是要在培養自身語感條理性的基礎上,加深對語言文本的理解感悟。語言感知則是學生語言運用技能的核心。從學生的語言感知出發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能夠更好培養其綜合語言學習使用技能,能夠讓自身的理解感悟和綜合運用思維得以體現。教師可根據課程教學內容要求,圍繞學生的學習個體差異,結合學生的語言認知體驗,從語言技能運用感知來設計教學目標,更利于培養學生敏銳的語言學習思維。在設計過程中,首先,了解學生的語言學習基礎,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目標;其次,注意培養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思維,鼓勵學生能夠積極表達運用;最后,注重體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運用技能,讓學生能夠予以靈活掌握運用。圍繞學生的學習思維來設計相應的教學目標,更能夠豐富教學過程,增強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例如,在設計《牛津初中英語》7BUnit 3 Finding your way“Welcome to the unit”的教學目標中,建議學生根據Eddie和Hobo的對話來探尋他們表達的語言意思,并且要求學生能夠靈活掌握一般將來時的定義以及運用特點,在此基礎上,可設計一些題目,特別是能夠“be going to do something”“shall”“will”等語法運用進行練習,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三、體現目標情感化,培養學生學習創新能力
從學生的語言學習認知需要出發,關注其學習情感態度和審美價值觀也是不可缺少的。依據學生的學習表現來設計情感目標,能夠更好促進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發展。這也是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必須面對的。
筆者以為,在設計情感教學目標時,能夠讓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得到發展,能夠更好增強學生的語言學習發展創新精神和能力。尊重學生的學習所得和學習思考。在設計過程中,應該注意把握以下幾方面:首先,要體現知識技能目標的升華性,鼓勵學生能夠運用多元化的思考方式來領悟學習內容;其次,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語言學習思維,鼓勵學生通過中西方文化習俗和思維的對比來發現彼此思維情感價值理念;最后,培養學生的多樣化的綜合表達方式,讓學生能夠圍繞語言表達要求進行靈活的運用,能夠有效地探尋語言知識和技能彼此之間的關系。
總而言之,運用合理的教學策略來優化課程教學目標設計,能夠在增強學生語言學習潛能興趣基礎上,更好幫助學生梳理課程知識結構,提高學生整體運用能力。這些教學目標設計為優化教學過程和方法奠定基礎,促進學生語言文化知識和技能的不斷內化生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7).
[2]張曼.初中英語教學目標的設計與運用[J].考試周刊.2011(50).
關鍵詞:競技體育;優勢項目;核心競爭力;巴雷托截取法;競爭優勢
中圖分類號:G80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 號:1007-3612(2010)06-0104-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erior Events of Chinese Competit ive Sports and Core Competence
LIU Cheng1,SI Huke2
(1. Department of P.E.,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Hunan China;2.Library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Shang hai 200438,China)
Abstract: The pareto analysis and expert questionnaire are adopted to make mathematical st atistics of the contribution ratio,weight,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diff erent Chinese sport events in the 25th29th Olympic Games to explore the relati onship between the advantageous events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and core co mpete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advantageous events of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 ts can consist of absolute advantage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six events of diving,table tennis,weightlifting,gymnastics,shuttlecock and shooting hav e own their core competence. These events belong to ones with absolute advantag e in China. They are subjects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hina’s competitive sp orts,which integrating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individual events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advantageous projects;core competence;p areto analysis;competitive advantage
1 競爭力、競爭優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內涵
1.1 競爭力、競爭優勢的概念內涵
一般認為,競爭力(Competitive power)是競爭主體在競爭過程中戰勝對手,較好實 現自身競爭目標,獲取競爭優勢的能力。它是競爭主體長期積累的、自身固有的一系列能力 。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是指某一競爭主體相比于競爭對手更能順利的完成 與實現自身競爭目標的特征或特質。競爭優勢與競爭力并不等同。競爭優勢是競爭力的上位 概念,也是一個與競爭對手相比較之后得出的概念。競爭優勢的形成,既受競爭者本身所具 備競爭力大小的影響,也受競爭對手競爭力高低變化的影響。
1.2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內涵
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是伴隨著知識經濟而產生的一個新的概念,是傳統意 義上競爭概念的深化與發展。核心競爭力又稱核心能力,1990年,出于試圖讀解日本公司成 功的原因,美國著名管理學者普拉霍萊德(C•K•Pradalad)和加里•哈默爾(G•Hamel)在 《哈佛商業評論》發表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中提出,核心 競爭力是指能使企業為用戶提供某種特定好處的一組技能或技術的集合,而不是指單個技能 或技術。[1]他們認為,日本企業獲取長期競爭優勢的戰略途徑在于建立在核心 競爭力基 礎上的戰略意圖。核心競爭力是企業不同于競爭對手的原因,企業一旦形成核心競爭力,就 成為企業的戰略資產,并能夠給企業帶來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有別于一般的 企業競爭力,它是處于核心地位,影響企業全局的競爭力。
1.3 競爭力、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三者之間的關系
根據競爭力、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的概念與內涵,本研究推導總結出這三者之間的相 互內在關系如下:
1) 競爭力是取得全部或者局部競爭優勢的必要條件,但并非充分乃至充要條件;競爭 優勢是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條件,但也非充分乃至充要條件。即:競爭力是競爭優勢的基礎與 源泉,而競爭優勢又是核心競爭力的動力與根本。沒有具備競爭力,必然無法形成競爭優勢 ,沒有形成競爭優勢,必然無法培育和構建核心競爭力。但同時,不是只要具備了競爭力, 就能形成競爭優勢,不是只要形成了競爭優勢,就能構建核心競爭力,而是具備了競爭力, 才有可能形成競爭
投稿日期:2009-11-13
基金項目:教育部博士基金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劉成,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優勢,形成了競爭優勢,才有可能構建核心競爭力。
2) 反之,核心競爭力是競爭優勢的充分條件,但并非必要乃至充要條件;競爭優勢是 競爭力的充分條件,但也非必要乃至充要條件。即:只要構建了核心競爭力,就必然能形成 競爭優勢,只要形成競爭優勢,就必然具備了競爭力。競爭力、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三者 之間是一種層層遞進的包含演化關系。
由此,競爭力、競爭優勢、核心競爭力三者之間的關系可用數學公式表現為:雖然A BC,但是ABC。數學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競爭力、競爭優勢與核心競爭力三者之間關系的數學模型
2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分析
2.1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研究的邏輯前提:競技體育是否存在核心競爭力
要研究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首先要論證的第一個邏輯前提就是競技體育到底存不存 在核心競爭力,如果這個前提都不成立,那么后面的所有研究就都只是空談。
競技體育是體育的重要組織部分,是以體育競賽為主要特征,以創造優異運動成績, 奪取比賽優勝為主要目標的社會體育活動。[2]激烈的競爭性是競技體育的首要特 征,是競 技體育發展的必然要求與本質選擇。既然存在競爭,就首先有了競爭力大小比較的實際意義 。那么我們再進一步繼續考察一下競技體育內部存不存在競爭優勢。對于競技體育而言,競 爭就是比賽,大到一個國家、地區,小到一個運動項目,所謂的競爭優勢應該就是指奪取世 界重大比賽獎牌的能力,而核心競爭力又是一種長期的、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那么,在競技 體育里,它就應該是長期的、可持續的奪取世界重大比賽獎牌的能力。
根據組織行為學理論觀點來看,競技體育與企業雖然各自是一個有別于其他組織相對 獨立的行為主體,分屬于不同的社會組織,但兩者同樣都是一個完整的結構系統。按照不同 的分類標準,競技體育可以分為不同的分系統,可不管怎么劃分,各分系統都是以具體運動 項目為基礎而建立整合起來的。從眾所周知的美國NBA籃球“夢之隊” 中國乒乓球“夢之 隊”,到意大利擊劍“夢之隊”,等等。意大利在2000-2008年3屆奧運會上共獲得31枚金牌 ,其中擊劍項目貢獻8金,占該國在這3屆奧運會獲金牌總數的1/4還多(8:31),也占了這 3屆奧運會擊劍項目設金牌總數的1/4強(8:30)。以上運動隊都是在各自運動項目中長期 占據世界領先地位,具備了可持續的奪取金牌的特殊能力,顯示出強大的競爭優勢和參與競 爭的能力。
綜上所述,競技體育的競爭激烈程度一點也不亞于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企業間競爭。雖 然核心競爭力是針對市場經濟規律提出的觀點,但由于它具有深厚的哲學底蘊,符合社會的 共性發展規律,所以,它不僅僅只適合應用于經濟領域,也必然適合應用于競技體育領域。 因此,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是一種客觀的、物質性的絕對存在。
2.2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概念內涵
2.2.1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概念
在深刻了解企業核心競爭力內涵、特征的基礎上,本研究認為,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是 指在長期的運動訓練、競賽、管理、科研、人才培養、組織結構與文化建設中形成的,建立 在競技體育各單個運動項目競爭力的基礎之上,自身獨有的超越競爭對手,能支撐運動項目 可持續性競爭優勢的內在超常整體競爭能力。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蘊含在各運動項目核心競爭力之中,由一個個運動項目的單項核心 競爭力整合而成,各運動項目核心競爭力是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表現形式。一個國家 、地區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運動項目數量越多,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涉及面越寬,輻射范圍越 廣,所表現出來的可持續的長期競爭優勢越強。
2.2.2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內涵特征
依據核心競爭力的價值、屬性和功能的內涵特征,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應該具有價值 優越性、異質性、整體性、動態性和延展性5個本質特征,它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特征 具有某些共性的同時,彼此也存在一些個性差異。
2.2.2.1 價值優越性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價值優越性是指它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包括宣傳 和擴大國家與社會團體的影響;振奮民族精神、激發愛國熱情;促進青少年身心全面發展和 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豐富人們的業余文化精神生活;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等等。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對世界各國產生的影響力是其他很多社會活動都無法比擬的。在奧 運會等國際重大體育賽事上,運動員代表各自國家、地區、民族的形象,比賽勝負不僅是他 們個人技能的較量,并且與運動員所代表的國家榮譽相聯系,比賽勝負已經上升到與國家利 益、民族自豪感息息相關的層面,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一個國家、地區、民族、社會團體的 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綜合實力的發展水平。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還可以成為強大 的精神動力,能夠滿足民族自尊心,增強民族團結力,鼓舞國民士氣,弘揚國家文化,具有 強大的精神效應和凝聚力效應,比賽的意義已經遠遠超過競技體育和比賽本身的價值。
2.2.2.2 異質性
這里所指的異質性有二層含義。一是指在以國家、地區為組織單元的層面上,各個國家 、地區的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為各自所獨自擁有,具有獨特的競爭性質。二是指難以模仿。 模仿有復制和替代兩種方式。復制是建立與被模仿者相同的競技體育資源和能力;替代是用 具有相同競爭意義的競技體育資源和能力來代替被模仿者的競技體育資源和能力。在構建競 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發展過程中,各個國家、地區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以特定的方法手段 ,吸納、開發、培育,并經過長期的發展、豐富和完善,不斷積淀,形成自己競技體育核心 競爭力獨特的發展路徑。因此,盡管競爭對手可能可以模仿其中的某一單項能力,但是,這 種基于多項資源和能力基礎上凝結而成的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復制和替代過程一般是非常 困難的,難以重復。
2.2.2.3 整合性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是建立在運動項目競爭力的基礎之上,其自身所擁有的競技體育資 源、技術、技能、積累性學識等多種因素交融、開發、互補而形成的,處于核心支配地位的 整體性力量,也是各個國家、地區競技體育事業發展差異化的有效來源。單一資源、技術、 技能、知識等的簡單堆砌并不能構成核心競爭力,必須通過協同整合,合理調配,使之在功 能上發生耦合及裂變,才能形成系統的、強化的、顯著體現出價值優越性的競技體育核心競 爭力。
2.2.2.4 動態性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是相對性與絕對性的統一,其中既有絕對性,又有相對性,絕對性 寓于相對性之中,相對性必然也同絕對性相聯系而存在。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絕對性是指 它的價值優越性,相對性則是指它的動態性。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是一個從量變到 質變、各方面不斷優化整合的動態過程,也是一個與時俱進,適時升級的不斷轉化過程。競 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形成以后,并不是一成不變,高枕無憂,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輻射范 圍也有大小之分。所以必須根據內外部競爭態勢變化以及自身的特色,長期打造、培育、構 建、提升和創新,以實現其生機轉換,維持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周期性發展。
2.2.2.5 延展性
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延展性特征是指其時間的延續性和空間的發散性。從它的延展性 來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其實又是一種基礎性的能力。經歷導入期、培育期,繼而進入成 熟期的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在向本行業內多個新領域擴展中,核心環節得以進一步向外擴張 ,并在新領域里拓展價值鏈,產生積極的溢出效應和倍增效應,不斷開拓出新的競爭優勢。 延展性的存在讓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更具有普適性。失去延展性的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必將 逐步喪失現有優勢和相對穩定性,最終走向衰退。
3 我國競技體育優勢項目與核心競爭力之關系
3.1 競技體育優勢項目的概念界定
國家體育總局劉鵬局長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指出,競技體育優勢項目至少應該具備以 下三個標準[3]:
1) 具有一批世界頂尖運動員,在歷年世界大賽中成績突出且比較穩定。
2) 具有充足的后備力量儲備,不因某一個運動員的退役而使整個項目的成績受到大的影 響。
3) 具有能夠深刻把握項目規律的教練員,具有科學、領先的訓練理念和方法,具有能針 對性解決問題的包括高水平科研、醫療等人員在內的優秀保障團隊。
3.2 深度分析我國競技體育優勢項目與核心競爭力之關系
謝亞龍等來自全國10個單位的30多名科研人員、教練員在1992年10月曾經對我國優勢競 技項目的類型及發展過程進行過深入探討,提出了所謂優勢競技項目,是指在國際重大競技 比賽中多次取得優異成績,在未來的競爭中具備有利條件的運動項目。[4]他們的 研究認為:乒乓球、女子排球、體操、跳水、跳高、舉重和游泳是當時我國的優勢競技項目 。
隨著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以來,我國上述項目要么依然保持原有優勢、要么逐步退出 這個優勢項目群,運動成績持續低迷,而原來認為是一些潛優勢的運動項目卻延續了較高的 上升勢頭,我國競技體育優勢項目群體的構成發生重大變化。依據1996-2004年3屆奧運會期 間我國各個競技運動項目實力表現,人們基本已經習慣于把我國的競技體育運動項目劃分為 :優勢項目、潛優勢項目和落后或薄弱項目三類;[5]或者劃分為:優勢項目、潛 優勢項目、基礎項目(田徑、游泳、水上項目等)和球類項目(籃、排、足球等)四類。[6]但不管 如何劃分,包括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崔大林在內的一些領導在公開場合,以及很多專家在研 究中都多次提出了射擊、體操、跳水、舉重、乒乓球、羽毛球、女子柔道這7個項目是當前 我國競技體育的優勢項目。而且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人們公認的這7個優勢項目共奪得3 9枚金牌,占我國奪得該屆奧運會51枚金牌總數的76.5%,其傳統優勢地位可見一斑。可是 , 盡管這7個項目是我國在近幾屆奧運會上的奪金主力是不爭的事實,它們也大都符合劉鵬局 長提出的優勢項目應具備的三個標準,然而,迄今卻不多見有人運用更為科學、直觀的數理 統計等方法從整體上對這7個乃至我國其他奪取獎牌的項目幾屆奧運會以來的運動成績貢獻 率、權重、等級相關系數等發展規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構成給予過更加生動、精確地 概括總結與綜合評價,很多研究最終都只是落在了宏觀視角的泛泛而談層面。
3.2.1 巴雷托截取法分析第25-29屆奧運會我國獲獎牌運動項目獎牌貢獻率
巴雷托截取法由意大利經濟學家巴雷托(Vilifredo Pareto)首創,又稱ABC分類法(ABC
Analysis)。其主要原理是:根據分析對象在技術或經濟方面諸因素的主要特征,把它們 進行分類排隊,區分為關鍵的少數(A類)和次要的多數(B、C類),從而在決定一個事物的眾 多因素中分清重點和一般,尋找出少數的、但對事物起決定作用的關鍵因素和多數的、卻對 事物影響較少的次要因素,以便有區別、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巴雷托截取法是 經濟學中一種識別主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的評價系統態勢分析方法,能夠充分反映出“少 數關鍵、多數次要”、 “區別主次,分類管理”的規律,現已被廣泛運用于企業管理、質 量工程管理等領域。
根據巴雷托截取法把累計貢獻率達70%~80%區間的項目作為截取一個國家或地區優勢因 素(或稱為A類),把累計百分數在10%~20%區間的因素稱為B類,把累計百分數在10%區間 左 右的因素稱為C類的分類標準,本研究統計出1992年巴塞羅那第25屆奧運會、2008年北京第2 9屆奧運會中國各運動項目所獲獎牌情況,分別賦予金牌4分、銀牌2分、銅牌1分,賦值計算 出它們各自的獎牌貢獻率,然后將各項目按得分的百分比從大到小依次排列,把累計獎牌貢 獻率大于70%的運動項目作為截取我國優勢項目的范圍。運用巴雷托截取法進行截集的統計 結果如圖2和表1所示。
圖2 巴雷托截取法分析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各運動項目貢獻率示意圖
根據圖2和表1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這5屆奧運會上,我國共有27個項目獲得過獎 牌。其中,跳水、乒乓球、舉重、體操、射擊、羽毛球這6個項目均在A類優勢項目截集范圍 之列,游泳、女子柔道介于A類與B類項目范圍之間,田徑、跆拳道、賽(皮)艇、擊劍屬于 B類項目、摔跤等其他項目則屬于C類項目。1992年謝亞龍等研究認為的我國7個優勢項目中 的女子排球、跳高和游泳3個項目都已經不再屬于優勢項目集群。 表1 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各運動項目獲獎牌數及獎牌貢獻率統計
此外,我們發現,傳統意識觀念中大家公認的優勢項目女子柔道并不在優勢項目截集范 圍之內,游泳和女子柔道2個項目的累計獎牌貢獻率只是接近于70%,并且女子柔道的獎牌貢 獻率還要低于排在第7位的游泳項目,僅僅排名第8。兩者這5屆奧運會獲獎牌之比為,8金2 銀8銅:7金12銀4銅。體現出:在這5屆奧運會中,游泳和女子柔道的獎牌成績應該是接近于 我國乒乓球、跳水等其他6個優勢項目水平,并且游泳項目總體運動成績要優于女子柔道 項目,排名還在女子柔道之前。
3.2.2 第25-29屆奧運會我國獲獎牌運動項目優勢程度的比較分析 前面采用的巴雷托截取法是在我國競技體育內部,對我國優勢項目的優勢程度與其他眾 多獲獎牌項目運動成績進行的橫向比較,而表2則是對我國各獲獎牌項目與國外其他國家或 地區奧運會比賽成績進行的縱向比較。表2顯示:在27個獲獎牌項目中,跳水、乒乓球、羽毛球、體操、舉重、射擊等項目的 權重依然位居前列,女子柔道的權重也比較的靠前。同時,我們注意到,雖然在獎牌貢獻率 上游泳項目要高于女子柔道,但從權重上比較,它卻又要遠遠低于女子柔道,甚至蹦床、沙 灘排球(女)、跆拳道等項目的權重也要高于游泳項目。當然,權重在同一項目的國內與國 外進行縱向比較更有意義,因為它與各運動項目在奧運會上的設項獎牌數量的巨大差異以及 設項時間長短有著必然的聯系。例如,從設項獎牌數量上來看:游泳項目奧運會的設項數為 34,女子柔道設項數為7,蹦床設項數為2,沙灘排球(女)設項數為1,跆拳道設項數為 8。同時,從設項時間長短上來看:蹦床、跆拳道是近3屆奧運會,沙排(女)、女足、女壘是 近4屆奧運會才成為正式比賽項目,而游泳等我國其他獲得奧運獎牌的22個項目卻都已是5屆 以上的正式比賽項目。但是,結合表1的獎牌貢獻率和表2的權重比較綜合來看,我國乒乓球 、跳水、羽毛球、體操、舉重、射擊這些優勢項目不僅在國內所有競技體育項目中具有了比 較優勢,而且在國際同類項目上具有了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3.2.3 第25-29屆奧運會我國獲獎牌運動項目成績穩定性的比較分析 本研究通過對我國各運動項目在第25―29屆奧運會獲獎牌的等級相關系數進行統計, 既能比較清晰的看出各項目在最近5屆奧運會上運動成績的穩定性與否,也能比較明了的看 出各運動項目在這5個奧運會比賽周期內呈現的不同發展態勢。計算步驟如下:
1)把近5屆奧運會各運動項目獲取獎牌的自身具體表現按1~5等級次序編號(表3)。
2)按順序求出每個項目自身名次等級與這幾屆奧運會我國獎牌自身名次等級的差di, 計算相關系數rs。
等級相關系數具體計算公式為:
rs=1-6∑d2in(n2-1)
其中:n=5,為樣本容量,代表舉辦了5屆奧運會。 表2 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各運動項目獲獎牌權重統計
運動項目25屆 權重26屆權重27屆權重28屆權重29屆權重權重排序乒乓球0.6 0710.8 2140.8 2140.5 7140.7 8570.7 2141跳水0.5 3570.5 3570.5 3570.5 1790.5 8930.5 446 2羽毛球0.2 1430.2 2860.6 0000.4 2860.5 4290.4 1073蹦床/(未設項)
/(未設項)0.0 0000.0 7140.6 4290.2 38 14體操0.1 8370.1 3270.1 9390.0 6120.4 2860.2 000 5舉重0.0 5710.1 0480.2 1900.2 4760.3 2380.1 905 6女子柔道0.1 2240.1 0200.2 2450.1 8370.2 6530.1 796 7沙排(女)/(未設項)0.0 0000.0 0000.2 8570.4 2860.1 78 68射擊0.1 1430.1 2380.1 8100.2 1900.2 3810.1 752 9跆拳道/(未設項)/(未設項)0.0 7140.1 4290.0 8930.1 0 1210射箭0.0 7140.0 7140.0 0000.0 7140.2 5000.0 929 11女排0.0 0000.2 8570.0 0000.0 0000.1 4290.0 857 12網球(女)0.0 0000.0 0000.0 0000.2 8570.0 7140.0 714 13女足/(未設項)0.2 8570.0 0000.0 0000.0 0000.0 71413女壘/(未設項)0.2 8570.0 0000.0 0000.0 0000.0 714 13帆船板(女)0.0 7140.0 0000.0 0000.0 7140.1 7860.0 6 4316女籃0.2 857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571 17女曲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2 8570.0 571 17游泳0.1 1610.0 5360.0 0000.0 2680.0 5040.0 494 19擊劍0.0 2860.0 0000.0 4290.0 8570.0 8570.0 486 20拳擊0.0 0000.0 0000.0 0000.0 1300.1 4290.0 296 21自行車(女)0.0 0000.0 0000.0 2380.0 9520.0 2040.0 2 8622藝術體操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1 4290.0 286 22摔跤0.0 0710.0 0710.0 0890.0 3170.0 6350.0 233 24田徑0.0 2790.0 2990.0 1300.0 2600.0 0610.0 202 25賽(皮)艇0.0 0480.0 0950.0 0000.0 1900.0 4760.0 1 6226花樣游泳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7140.0 159 27
注:1)權重為我國該項目獎牌賦值得分與該項目在25-29屆奧運會獎牌賦值總分之比;2)女足、女壘、沙排分別與第26屆,跆拳道、蹦床分別與27屆奧運會上被列為正式比賽 項目;2012年倫敦第30屆奧運會女壘項目被取消;3)權重為0.000時,表示該項目在該屆 奧運會上沒有獲得任何獎牌。
表3的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在2008-1992年近5屆奧運會上的獎牌名次自身與自身相比的 等級依次為:1、2、3、5、4。而在巴雷托截取的我國6個優勢項目中,跳水、舉重、射擊、 羽毛球4個項目的成績都較為穩定,體操因為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失利,成績曾經稍微出現 過一些波動。不過,被視為我國“國球”的乒乓球,其等級相關系數卻表現出負相關。當然 ,這并不代表乒乓球運動成績的直線下降,主要原因在于:
1)在1996年第26屆和2000年第27屆奧運會上,乒乓球先后都奪得了4金3銀1銅,而在 2004年和2008年最近2屆奧運會上,乒乓球先后奪得3金1銀2銅和4金2銀2銅,成績沒有前2屆 奧運會好。與此同時,我國在這幾屆奧運會上的金牌和獎牌總數卻節節攀升,從1996年的金 牌總數第四2000年金牌總數第三2004年金牌總數第二2008年金牌總數第一,在我國奧 運會成績越來越好的情況下,乒乓球的成績與自身相比卻相對于前幾屆有所下降,導致其運 動成績的負相關。
2)這與乒乓球在奧運會上總共才設項數量為4枚,設項金牌數少的現實也密切相關, 并且,這一現象也體現出乒乓球的奧運奪金增長點已經趨于飽和狀態。
此外,女子柔道的運動成績也呈現出逐屆上升趨勢,等級相關系數較高,而游泳項目奧 運會比賽成績與乒乓球一樣,同樣表現出負相關。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前述獎牌貢獻率的 比較上,游泳項目要優于女子柔道項目主要是依靠其在20世紀90年代的2屆奧運會(1992年的 第25屆和1996年第26屆奧運會)上,游泳項目奪取獎牌的數量要明顯強過女子柔道(5金8銀2 銅:2金0銀3銅),但在隨后的第27屆和第28屆奧運會它的成績出現較大滑坡(這2屆奧運會 游泳與女子柔道獲獎牌之比為,1金0銀1銅:3金2銀4銅),北京第29屆奧運會游泳的成績雖 然有部分回蘇(北京奧運會游泳與女子柔道獲獎牌之比為,1金3銀2銅:3金0銀1銅),卻依 然沒有回復到1992年奧運會奪得4金5銀的歷史最好成績,致使其等級相關系數呈現出負相關 這一現象的出現。
表3 第25-29屆奧運會中國各運動項目獲獎牌等級相關系數統計
注:1)把25-29屆奧運會我國各項目獲獎牌賦值后名次與這幾屆奧運會我國獎牌賦值后名次 進行等級相關;2)各項目獲每屆奧運會得分名次是指該項目在5屆奧運會中獲獎牌賦值后成 績的自我相比;3)1級為最高,5級為最低。如果遇到該項目未獲獎牌或者未設項的情況時 ,則統一把它們定為5級。
3.2.4 1979-2008年各夏季奧運項目獲中國十佳運動員情況分析 為了從側面進一步詮釋與補充說明問題,本研究通過統計1979-2008年我國各夏季奧運 項目獲中國十佳運動員情況,對前述巴雷托截取法分析的跳水、乒乓球、舉重、體操、射擊 、羽毛球等優勢項目進行檢驗(表4)。從表4我們可以看出,共有21個夏季奧運會運動項目的運動員獲得過全國十佳運動員稱 號,除了由于田徑、游泳是基礎大項、女子排球曾經是我國的優勢項目,都比較的受到民眾 的喜愛與關注,因此它們獲得全國十佳運動員的次數與人數名次靠前之外,乒乓球、體操、 舉重、跳水、羽毛球、射擊6個項目獲得全國十佳運動員的次數與人數都名列前茅,說明這 些優勢項目在國人中的影響力還是深入人心的,而女子柔道排序卻相對靠后。
表4 1979-2008年我國各夏季奧運會項目獲中國十佳運動員情況統 計
注: 1) 全國十佳運動員評選創辦于1979 年,主辦單位是中國體育總局、中國體育報業總社和全 國二十余家新聞媒體。從2003年開始,“全國十佳運動員評選”攜手“世界勞倫斯體育獎” ,更名為 “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獎”,是中國體育的最高獎;2) 冬季奧運會項目(如速度 滑冰)、非奧運項目(如圍棋、國際象棋)和殘疾人體育不在統計范圍之列。
3.2.5 部分專家對我國優勢項目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問題的調查問卷分析
通過對40位舉重、體操、羽毛球項目具有國家級或高級教練員職稱的專家就我國優勢項 目是否具備核心競爭力問題進行問卷調查,表5顯示:專家普遍認為乒乓球、跳水、羽毛球 、體操、舉重、射擊6個項目已經具備了核心競爭力,女子柔道則還處于正在形成核心競爭 力階段。這也與前面的巴雷托截取和獎牌貢獻率、權重、等級相關系數比較所得出的數理統 計結果是相吻合的。
4 結 論
1) 我國競技體育優勢項目應該分為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項目兩類,其中,絕對優勢等 同與核心競爭力,是指優勢項目中成績最好、最穩定的項目。跳水、乒乓球、舉重、體操、 羽毛球、射擊6個項目的累積奧運獎牌貢獻率高達68.2%。它們在最近5個奧運周期里是我國 的絕對優勢項目,并一直保持著長期的、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我國競技體育的上述6個運動 項目已經具備了各自的核心競爭力。表5 我國競技體育優勢項目與核心競爭力之關系的專家調查統計( 總人數=40)
優勢運動 項目
已經形成人數/人 比例/%
正在形成人數/人 比例/%
尚未形成人數/人 比例/%
排序乒乓球40
10000001跳水40
10000002羽毛球3177.582012.53 體操3075922.512.54舉重3075717.5
37.55射擊2972.5615512.56女子柔道6152767.5717.57
2) 相對優勢項目并不等于具備了核心競爭力。女子柔道和上述6個絕對優勢項目相比 ,在國內外的競爭優勢并不是特別明顯,女子柔道應該只能歸于我國競技體育相對優勢項目 ,女子柔道的核心競爭力也有待于進一步形成。
3) 根據近幾屆奧運會的參賽表現,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曾經屬于我國優勢項目的 游泳,經歷過20世紀90年代末一段時間運動成績的低迷以后,現在也接近于我國相對優勢項 目發展水平,并有再次成為我國優勢項目的潛力。
4) 我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蘊含在各運動項目核心競爭力之中,由各運動項目的單項 核心競爭力整合而成,它們是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具體表現形式。跳水、乒乓球、舉重、 體操、羽毛球、射擊6個絕對優勢項目是我國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的構建主體。
5) 競技體育優勢項目核心競爭力不是與生俱來的。競技體育優勢項目核心競爭力具有 生命周期,它要經歷導入期、培育期、成熟期和拓展期(或衰退期)四個階段,從初具競爭 力、提煉與保持競爭優勢、挖掘打造核心競爭力,繼而進一步鞏固競爭力與競爭優勢,使核 心競爭力全面提升,實現流程再造。
6) 競技體育優勢項目核心競爭力是能給競爭主體帶來持續競爭優勢的諸多要素系統的 有機融合,要想獲得長期的、可持續競爭優勢,真正的來源在于競爭主體及時將自身現有的 競爭力和競爭優勢轉化為核心競爭力,并不斷保持與維護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C•K•Prahlad,G•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5-6):79-91.
[2] 田麥久,主編. 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5.
[3] 劉鵬.在國家體育總局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EB/OL].w ww.sport.省略,2008,10.
[4] 謝亞龍,王汝英,等著. 中國優勢競技項目制勝規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