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兒童近視眼治療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近幾年來,雖然宣傳防治兒童近視眼的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做眼保健操,家長對孩子的眼睛保護也十分重視,但是,兒童近視眼的發生率卻有增無減。據調查,近視眼的平均發生率小學生為8%~15%,初中生為15%~25%,高中生為25%~40%。
兒童近視眼的發生率為何如此之高,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因近距離用眼較多,往往不注意用眼衛生;二是未能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對早期發生視力減退的兒童沒有進行及時矯治;三是一些家長對兒童近視眼的預防及治療存在錯誤的認識或認識不足。因此,大力宣傳兒童眼保健知識,消除家長對近視眼的錯誤認識和不良治療方法。減少兒童近視眼的發生已十分必要。
注意用眼衛生
學生在讀書寫字時姿勢要端正,保持30厘米的距離;看書寫字時光線要充足,但不要在陽光直射下看書寫字;不要在走路、乘車時看書;不要躺著看書或看電視;看書寫字等近距離用眼及看電視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半小時休息1次,向遠處眺望一會兒。放松調節,或做眼保健操,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要早期發現近視眼,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檢查視力,一般半年檢查1次。目前。兒童近視眼最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戴眼鏡。因為近視眼是用凹透鏡矯正,所以隱形眼鏡不適合兒童。手術治療對發育中的青少年是禁忌的。目前報道的各種治療近視眼的方法有些可能有一時療效,但都不能從根本上治療近視眼。因此,給孩子戴一副合適的眼鏡是最好的治療。戴上眼鏡后要注意用眼衛生,防止近視度數加深,定期檢查視力,如發現視力又有下降,要重新散瞳驗光更換眼鏡。
重視兒童近視眼的預防和治療
有不少家長認為近視眼是由遺傳因素引起的,而自己的視力很好,所以孩子的眼睛是不會近視的,因而忽視了對孩子眼睛的保護和定期檢查;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剛上小學,眼睛不會近視,自己眼睛近視也是到了高中或大學時期才發生的,因此沒有對孩子進行眼保健。在兒童近視眼中,只有少數如先天性近視和高度近視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所致。而絕大多數兒童近視眼都是在眼睛發育過程中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孩子剛出生時,眼球呈扁球形,眼軸短,外界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成像在視網膜的后方,表現為生理性遠視。隨著眼球的發育,眼軸增長,生理性遠視逐漸消失,到18歲左右,眼球發育停止,眼球呈球形,眼睛表現為正視眼。如果在眼球發育過程中受到內在因素如營養不良、偏食造成某些營養素缺乏,外在因素如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不良的閱讀姿勢、照明光線不足等的影響,便會造成眼球前后徑伸長形成近視。因此,兒童要從小進行眼保健,避免近視眼的發生。
全國愛眼日,提高人們對保護眼睛的重視。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少青少年成為近視一員。"睛"彩世界,眼見為實。職業小編分享 青少年預防近視方法,提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青少年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視力,適當的給眼鏡放假是很重要的,視力下降后會讓眼球及眼部輪廓變得不美觀。
常防治近視
說到近視,大家最熟悉不過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的層出不窮,患近視眼的人群越來越壯大,但大家對近視的預防卻顯得有點不太關注。
都說眼睛是心靈之窗,保護好我們的眼睛,就是保護好我們心靈,朋友們在日常一定要注意了。護眼第一步,就是預防近視。
防治近視要訣1:滴眼藥水
建議朋友們每天晚上可以滴用眼藥水,特別是白天對著電腦工作的白領,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合適的眼藥水,每天使用一次,可以幫助放松睫狀肌緊張,緩解視疲勞,延緩近視的發展。
做眼保健操
日常防治近視,要注意多做眼保健操。專家指出,傳統眼保健操通過中醫穴位按摩,可以增加眼部的血液循環,放松神經緊張。不管是學生還是工作人士,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后讓自己的眼睛休息一下,做做眼保健操,這是防治近視的重要措施。
使用虛焦眼鏡
防治近視要訣還包括使用虛焦眼鏡,孩子比較常用。專家指出,日常在看書寫字或看電腦等看近處的時候可以使用虛焦眼鏡,每天戴用數次,用于減少看近時的調節,讓孩子眼睛在看近處時像看遠處風景一樣輕松,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加重近視的發展。
新學期開學一段時間了,校園里又多了不少“近視眼”。在剛剛過去的暑假里,不少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結果導致用眼過度,不知不覺眼睛近視了。家長把兒童近視眼總歸為“電視看多了”,其實不然,有的兒童即使不看電視也容易近視眼!
1、早產兒童易發生近視眼
早產2周或2周以上的小兒,其在兒童期常發生近視眼。這些兒童發生近視眼的機理,與低出生體重兒童發生近視眼的機理是一樣的。
2、父母為近視眼,其子女易患近視眼
近視的遺傳程度隨度數的加深而增加。一般來說,300度以下的近視與遺傳關系不大;300-600度的近視與遺傳關系密切;600度以上的近視幾乎都與遺傳有關。
3、睡覺時間少的孩子易患近視眼
在兒童生長發育的加速期,特別是7-9歲和12-14歲時,如果孩子睡眠時間減少,或人為剝奪睡眠時間(功課負擔過重),會引起部分兒童發生近視眼。
4、低出生體重的孩子易患近視眼
凡出生時體重小于2500克的小兒,其在青春期前容易發生近視眼。這主要由于低出生體重兒童的先天發育不良,后天遇到不良因素導致眼軸發育過長所致。
眼保健操能預防近視
針對近年來青少年近視呈現上升趨勢,有關專家提醒治療近視重在預防,最重要的防治方式是佩戴合適的眼鏡,并做好眼保健操,不要迷信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預防近視器具。
[關鍵詞] 保健老師;學齡前兒童;視力;問卷調查
近年來由于學生近視眼患病率不斷升高,而且日趨低齡化,從而已引起幼教工作者、婦幼保健部門及眼科界的廣泛關注。除采取視力檢查及定期監督等措施外,還進行了有關眼保健知識的培訓與衛生宣教。但由于影響因素很多,特別是幼兒園的保健老師,由于工作在第一線,具有重要的導向性作用。對于學齡前兒童視力及相關問題,他們認知情況如何呢?特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就此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現將結果,作一匯報。
1.方法
1.1調查對象:上海市徐匯、奉賢、寶山、青浦、松江五個區的幼兒園長期進行幼教的320名保健老師,均曾經眼衛生知識學習,接受正規訓練,多數(80%)長期專職幼兒保健工作,其中重點任務包括預防近視,保護視力等。
1.2方法:根據參考文獻(教科書為主)及由專家指點的有關幼兒視力常見有趣的10道題目[1-3],制成一份調查問卷(表1),于2009年4月~9月,分別對上海市徐匯、奉賢、寶山、青浦、松江5個區的320名幼兒園保健老師進行調查,了解他們對兒童視力的認知情況?,F場填表,及時答卷,最后由負責老師或醫護人員小結及答疑。原始記錄匯總,按題順序統計分析。
所列內容是選擇人們目前感興趣,但易被誤解、影響較大、有必要急待解決的問題,是非結論是依據常規記錄(如教科書等)。個別選題有一定難度,但受試者均曾參加過培訓,多能理解與接受。
2.結果
應試幼兒園抽選320名保健老師,全部現場交卷,答卷當日整理、統計分析,隨即報告結果。統計發現對于各個選題,一般多能作出正確選擇,正確率高低順序依次見表2。其中判斷意見接近一致的選題有:“3歲起就可以用視力表測定視力”、“手術可以治愈近視眼”,但前者為正確答案,后者為錯誤答案。大多數選讀正確,亦有選題普遍認讀異常者,如題6答對者僅占7.5%。其中接近全錯者如題10,即應試者均認為手術可以根治近視眼,或認為現行激光方法可以治愈近視眼。
個別題判斷有一定難度,但原則及要求是一致的,亦多能勉強認定,并無其它特殊規律。
3.討論
已知>3~6歲是視覺發育關鍵時期,正確了解幼兒的視力與屈光特點及變化,是有效開展眼保健工作的基礎[2,3]。而對工作在第一線的幼兒園保健老師,有必要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幼兒的視覺功能[3,4]。通過相關知識的問卷調查,可以有助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然而事實表明,盡管經過培訓學習及多年實踐,而在“想當然”的概念導向下,當前人們對學齡前兒童視力認知仍然比較混亂。問題很多,如對于視力,不僅表現在認識上,還表現在檢查上及應用上,都存在不少誤區,從而影響工作質量[45]。有關單位應當重視與及時改進,包括針對現狀、有的放矢地進行科學宣教,從而可使各級兒童眼保健人員,不再無所適從,而對視光師及眼科工作者,也會因此更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有利尋找原因及采取對策,切實有效的保護兒童視力[5]。
兒童視力通常3歲開始就可以達到成年人的水平,但考慮到現行視力是用視力表測得的主覺功能,影響因素很多,包括兒童本身的眼球發育狀況(超前或滯后)、檢查者的態度與認知水平高低及被檢者的配合程度等。,但從視力原理來看,學齡前兒童視力正常標準應當不變,仍為≥1.0。然而,為求工作方便,近年來,一些地方作了修正,即降低了正常界線,改為:小班(4歲)≥0.6、中班(5)0.8、大班(6歲)≥1.0。對此,為了解決兒童視力普查的混亂局面,專家的以下建議是可取的[5]:即凡視力<1.0者為視力低常,但低常者不等于視力異常,其中有病理性,也有生理性的,可通過常規眼科檢查鑒別。
迄今,小兒眼科最有效的檢查手段仍然是阿托品散瞳。因為只有靜態屈光測定,才能研究小兒眼屈光問題。
學齡前兒童不論視力低常、正常,均需散瞳驗光,而且由于必須是靜態屈光,故散瞳用藥按常規仍應取阿托品.[1-3]
近年來由于家長及教師加強文化教育,使幼兒視覺負擔增加,眼調節緊張,容易表現近視現象(遠視力低常、近視力正常)。但這些是一時性現象,不是近視眼(真正近視眼只占1%~2%左右),因此學齡前兒童中,近視眼不是主要問題。“近視”與“近視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近視”是視力表現,由于幼兒視力異常配戴眼鏡屬“治療性配鏡”,因此應當早配早戴,而不應盲目拒絕。
近視眼迄今尚無有效療法,現行配戴眼鏡及激光手術等,均屬光學矯正,并非治療近視眼,因而更談不上治愈近視眼[4]。
學齡前兒童視力正處在視覺發育的敏感期。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幼兒的視覺發育機制復雜,表現多樣[1-3]但了解并理解了以上所討論的一些概念,就不難作出是非選擇了。
參考文獻:
[1]瞿佳.眼科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89-200.
[2]汪芳潤,尹忠貴,主編.近視?近視眼?近視眼病.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156―172,180―183.
[3]王光霽,主編.視光學基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18.
1.睡覺時間少的孩子易患近視
在兒童生長發育的快速期,特別是7~9歲和12~14 歲時,如果孩子睡眠時間減少,或人為剝奪睡眠時間(功課負擔過重),會引起部分兒童發生近視。
2.低出生體重的孩子易患近視
凡出生時體重小于2 500克的孩子,在青春期前容易發生近視。這主要由于低出生體重兒童的先天發育不足,后天遇到不良因素導致眼軸發育過長所致。
3.早產兒童易發生近視
早產2周或2周以上的小兒,在兒童期常發生近視。這些兒童發生近視的機制與低出生體重兒童發生近視的機制是一樣的。
4.父母親為近視,其子女易患近視
近視的遺傳程度隨近視度數的增加而增加。一般來說,-3.00度以下的近視與遺傳關系不大;-3.00~-6.00度的近視與遺傳關系密切;而大于-6.00度的近視幾乎百分之百與遺傳有關。
5.看電視時間長、距離近的兒童易患近視
每天看電視時間超過2小時,眼與電視機的距離小于3米,時間一長,多數兒童發生視力疲勞,其中一部分兒童會發生近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只要留神觀察,就會看到:一些人看東西,特別是視遠物,往往要把眼瞇起來看。這些人中又是患近視眼的人占多數。因此,近視眼有個雅號:“細瞇眼”。為什么患近視眼的人要瞇眼呢?
我們知道,近視眼一般眼球前后徑較長,大于24毫米以上。近視度數越高,前后徑越長。當看遠物時,眼內所成的像,并不在眼底上,而在眼中間,眼底上只是一個模糊的像圈,要看清物體,必須使物像剛好落在眼底上。于是,近視眼者就需要把眼瞇起來。眼一瞇,眼球表面的淚液層由于眼的大門――瞼裂變小,加上虹吸作用,形成一個凹面。這樣,猶如在眼前戴上一副無形的近視眼鏡。當外界的物體所發射的光線通過這樣一塊“凹透鏡”時,能產生散射作用;另一方面,當眼瞇起來時,眼內肌收縮又能使眼內的凸透鏡――晶體狀改變屈光度數。這樣二者的共同作用,使近視眼能較好地看清物體。
當然,這種瞇眼的代償作用只限于低度和中度的近視眼,高度近視則無濟于事了。另外,近視眼并不是瞇瞇眼就可以完全解決問題的,而是要佩戴一副適度的近視眼鏡為宜。
眨眼――不可缺的護眼動作
眨眼,是一種很重要的生理性保護動作。正常人一分鐘眨眼十余次,每眨一次,就能把眼球表面的灰塵等細小異物和有害病菌沖刷掉,并以溶菌酶殺死病菌。眼球前部的黑珠由于沒有血管,加之暴露體外,更需要眨眼來保護一定的濕潤度,供給部分營養以增強抵抗力。因此,眨眼就好像一次“大掃除”和“給養”,如果沒有這種眨眼動作,眼球表面5分鐘后即會干燥而引起病變。
眾所周知,眼淚是不間斷地從淚腺中分泌出來的,為了使其不過剩,需要不斷排泄出去,否則會流淚。排泄淚液也靠眨眼動作,眼睛一眨,由眼外肌的收縮,形成一種唧筒作用和推動作用,使眼球前部的淚液通過上下小淚點,到淚囊,再經鼻淚管,排入鼻腔。
眨眼過少和過多,都是病態。過少,是某種神經麻痹所致,應馬上就醫,否則,就會引起不少的眼病;過多,系由各種原因引起,常見的如沙眼、倒毛、炎癥等,一般只要及時就醫,就可治好。3歲以內的嬰幼兒,眨眼過多,一般以下瞼倒睫為多,因此時的嬰幼兒,臉蛋胖,肌肉松弛,下瞼容易發生倒毛。這種情況無需特別治療,父母可經常拉下瞼,或在下穹窿處放點眼藥膏即可,或用橡皮膏牽拉一下,隨著年齡增長,大部分會自然糾正過來;少數兒童,要長大些才考慮手術等治療。小兒的一種神經官能性習慣,也會造成眨眼,但次數不會頻繁。次數頻繁的,就是病態,應請眼科醫師診療。
揉眼――有損于眼的動作
有不少人,當感到眼癢、異物感等不適時,經常用手去揉眼。揉眼,是一種有害健康的不良動作。在臨床上,一種原來很容易治療的眼病,由于病人不知護眼的衛生,經常揉眼,結果產生嚴重并發癥,甚至最終導致失明。
沙眼是一種常見眼病。因其常在眼瞼的結膜上長出一種類似沙粒的濾泡和,使人常有強烈的異物感。有人一感到難受,就使勁揉眼。結果,和濾泡與角膜相摩擦,輕則造成角膜上皮損傷,嚴重者可因角膜損傷繼發感染而使視力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