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有關月亮的成語

      有關月亮的成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有關月亮的成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有關月亮的成語

      有關月亮的成語范文第1篇

      相關學科

      數學:月亮出現在數學題目中,一般具有“高起點、低落點”的特點,有利于考查同學們的綜合素質。

      物理:我國制訂了周密而切實可行的探月、登月計劃,與“月亮”有關的內容也將成為2011年中考的熱點之一。

      原創試題

      數學

      1.如圖1,日食圖中表示太陽和月亮的分別為兩 個圓,這兩個圓的位置關系是_______。

      2.如圖2,是一口直徑AB為4米,深RC為2米的圓柱 形養蛙池,小青蛙們晚上經常坐在池底中心O 觀賞月亮,則它們看見月亮的最大視角 ∠COD=______(不考慮青蛙的身高)。

      3.古時我國就有太陽歷,人們利用月圓月缺來計 時,已知月亮每30天圓一次,若把能看到的部 分記為s,時間記為t,5與t滿足如圖3所示的關系 式,請問繼5月12日后再次看到月圓時是 _____月_____日。

      4.如圖4,我們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測出月球與地 球的距離:在月 圓時,把一個五 分的硬幣(直徑 約為2.4 cm)放在離眼睛O約1.44 m的AB處,正好把月亮遮住,已知月球的直徑約為3500km,你能算出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嗎?(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物理

      5.2011年3月20日凌晨,月亮看上去是最大最圓 的“超級月亮”,宋代文學家范仲淹在膾炙人口 的不朽名篇《岳陽樓記》中寫道:“皓月千里,浮 光躍金,靜影沉璧”,文中(

      )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

      C.“靜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虛像

      D.“靜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虛像

      6.在詩詞、成語和故事等文學作品中涉及許多描 述光現象的句子,如“潭清疑水淺”“池水映月 明”,這兩句詩描述的分別是光的(

      )

      A.反射、反射 B.反射、折射

      C.折射、反射 D.折射、折射

      7.在星光燦爛的夜晚仰望天空,會看到繁星在夜 空中閃爍,像人“眨眼睛”一樣,造成這種現象 的原因是(

      )

      A.星星的發光是斷斷續續的

      B.被其他星體瞬間遮擋的結果

      C.星光被地球大氣層反射的結果

      D.星光被地球大氣層折射的結果

      8.“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里的三“人”其中 的一“人”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______。

      9.“當地球遮住太陽的光線,月亮便走進了地球 的陰影……”,這是某影片中的臺詞片段,它描 述的是________(選填“日食”或“月食”)現 象,此現象可以用光的_________原理來解釋。

      10.唐代詩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中詩句“掬水 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掬”意為“捧”)所包含 的光學知識有__________。

      11.一個雨后天晴的夜晚,小剛在晚自習回家的 路上看見路面坑中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圖5 是當時景物的示意圖。

      ①小剛當時可能站在 位置。(填“A”“B”或“C”)

      (2)在圖5中畫出小剛看到的“月亮”。

      12.小軍同學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月亮,發現月 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圖6所示。這是由于流星 在太空中運行到靠近月球時,在月球的引力 作用下墜落到月面,與月面發生碰撞而形成 的坑洞,叫做月坑。

      小軍同學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流星的 質量、體積及下落的高度有關。于是,他設計 了一個用一只鋪滿厚厚的細沙的盤子和幾個 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進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 擬實驗。經過實驗,數據記錄如表1:

      請你分析實驗數據,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由1、2、3三組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 星的有關。

      (2)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組 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質量有關,

      有關月亮的成語范文第2篇

      2.人山人海 (          ) (          ) (          )

      3.零零星星 (          ) (          ) (          )

      4.異口同聲 (          ) (          ) (          )

       

      二、補充歇后語:

      1.________________——各顯神通。

      2. 孫悟空大鬧天宮——__________

      3.韓信點兵——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粗中有細

      5.包公斷案——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愿者上鉤

        仔細觀察,照樣子寫一寫:

      7.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一填

       

      《畫龍點睛》這個成語出自(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故事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人以它做比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格式寫成語:

       

      AABB:(           )(           )(           )(           )

      AABC:(           )(           )(           )(           )

      ABCC:(           )(           )(           )(           )

       

       

       

      五、加偏旁并組詞:

       

      止——(   )(        )         直——(   )(        )

      代——(   )(        )         分——(   )(        )

      郎——(   )(        )         丁——(   )(        ).

       

       

       

      六、寫出三句表現友誼的名句,并寫出作者: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寫出三句和氣象有關的農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默寫《游子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我的發現

       

      1.普通 曲譜 采摘 色彩 文章 波紋

      我發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樣子寫幾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覽群書

      孜孜不倦

      勤學好問

      這三個成語和____________有關,我還能寫出來 (           )(           )(           )(           )

       

       

       

      十、寫一寫

       

      1.帶數字的成語: 

      (           )(           )(           )(           )

       

      2.寫帶大或小的成語:

      (         )(         )(         )(          )

       

       

       

      十一、寫三句表示思想方法的諺語: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填空:

       

      《買櫝還珠》選自《

      》,講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諷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對對子:

       

      清對(

      )     廉對(

      )     

      功對(

      )     正對(

      優對(

      )     善對(

      )     

      勤對(

      )     獎對(

      我還會舉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的 地 得”的用法:

       

      光彩奪目的_________  清澈見底的________  

      時間過得  _______         彎彎曲曲地______      

      彎彎曲曲的 ________     和顏悅色地_________

       彎彎曲曲的________   飛快地____________  

      鮮花開得_________

       

       

       

      十五、補充詩句:

       

      1.萬壑樹_______________,千山響______________

      2.漠漠水田_____________,陰陰夏木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一兩家,_____________板橋斜。

      4.______________深深見,____________款款飛。

      5.____________三四點,______________一兩聲。

       

       

       

      十六、填量詞

       

      一(  )歌曲、 一(  )微風、

      一(  )畫、一( )金光、

      一( )清泉

       

       

       

      十七、寫成語

       

      1.描寫花草的成語:

      (        )(         )(         )(         )

      2.描寫日月的成語:

      (        )(         )(        )(         )

      3.描寫山巒的成語:

      (        )(         )(        )(         )

       

       

       

      十八、我發現

       

      動靜 得失 吞吐 我發現_____________,我能照樣子寫(    )(    )(    )。

       

       

      十九、故事名稱分類:

       

      1.寓言故事名稱:

      《拔苗助長》《南轅北轍》《守株待兔》《亡羊補牢》

       

      2.歷史典故:   

      《望梅止渴》《三顧茅廬》《負荊請罪》

       

      3.成語故事:   

      《驚弓之鳥》《買櫝還珠》《濫竽充數》

       

      4.神話故事:

      《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二十一、陳述句改反問句:

       

      1.馬跑得越快,離楚國就越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恰好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喜愛這美麗的翠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寫幾句描寫月亮的詩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關月亮的成語范文第3篇

      那么,我們在語文教學中的哪些環節上去讓學生發揮自由想象呢?根據筆者多年語文教學的經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巧設疑,在疑問中給學生留下想象的自由天空

      學生只要產生了問題,就會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和強烈的內驅力,就會在試圖解決問題時積極調動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以及動手力,就會養成好問、多問的品質。

      但我們大多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往往是早就精心設計好了問題,早就制定了標準答案,學生只能往老師設計好的“套子”里鉆,一步一步往老師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長此以往。學生最后成了“木偶”,失去了自己的思維和創造性的見解。

      課改的今天,我們就應該讓學生回答大膽一些,想象更豐富一些,不要局限于標準答案,只要學生回答在理,精彩,只要能合理想象,我們都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我在課堂上曾經提過這樣一個問題:冰雪融化后是什么?學生暢所欲言,有的回答是水,有的回答是河流,有的回答是肥沃的土地,有一個同學回答得非常精彩,他答道:“冰雪融化后是春天。”多么豐富的想象,多么美妙的答案,只有學生的想象空間打開了,課堂才能活躍,效率才能提高。

      二、利用綜合性學習給學生留下想象的自由天空

      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新教材的一大亮點,它既能體現語文學科的基本目標,又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予大力提倡。”基于這一理念的指導,綜合性學習在編排上充分體現了以前教材中的寫作、口語交際、實踐活動為一體,還穿插了其他學科的知識,如物理、政治、科學等,并在學習中留給了學生想象的自由藍天。

      我在講初一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探索月球奧秘時,就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以便給學生留下想象的空間:1、收集月球的有關成語和神話故事。2、收集月亮的物理知識和人類探求月亮的歷史。3、想象未來的月球會是怎樣的。4、發揮想象,續寫“嫦娥奔月”的故事。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對月球了解更多了,知識更豐富了,學習興趣也更濃了。

      三、作文課上給學生留下想象的自由天空

      有關月亮的成語范文第4篇

      【關鍵詞】提供實踐合作的機會參與探究體驗應用

      呂叔湘曾說“語言之妙,妙不可言”,確實,語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學科,是一門藝術。因此,語文課堂教學就要講究“活”。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道亮麗風景,它受到廣大教師們的關注,更受到學生們的歡迎,而綜合性學習通常需要課內外相結合,課外可以安排一兩周,展示卻只能在一節課內,所以,綜合性學習更需要讓學生“活”起來,做到“活動充分、思維活躍”,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為“人的發展”這個根本性的要求。[1]教師進行認真指導,安排好其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如何達到編者所設定的預期目標,收到好的學習效果,如何提高綜合性學習的課堂有效性有待我們去研究、探討、解決。我結合自己粗淺的經驗,對這問題做一些探討,以求大家斧正。

      一、引導學生以獨特的角度探索

      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曾說過:創造力是無法教的。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應多為學生提供實踐、探索的機會,引導學生在探索和實踐中思考,增長知識和才干。在進行七年級上冊的“探索月球奧秘”的主題研究活動中,我先提出幾個研究小課題:“月球知識知多少”、“有關月亮的對聯和謎語”、“月亮的傳說” “與月亮有關的神話” “與月亮有關的古詩句”, 幾個人為一組共同研究一個課題,以出手抄報的形式匯報成果。這些是常用的活動方式。但我鼓勵學生:看看誰能用獨特的眼光從身邊尋找到新穎的材料。學生或上網查閱資料,或上圖書館借閱書籍,或負責整理資料,個個干得熱火朝天。在檢驗成果時,我發現,學生制作的手抄報中精彩紛呈,刊頭設計、版面安排、內容選擇各具風格,還增加了一些內容,有“與月亮有關的成語、俗語”;有閩清及周邊地區關于“敬月”的故事:老人們常常警告小孩不能用手指點月亮,否則耳朵將被月亮割個口,補救辦法是對月拜三拜。學生們對這故事哈哈大笑,卻感受到月在古人心中的神秘,也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科學奧秘的精神;還有的收集了童謠“月光光、照池塘……”,在方言漸行漸遠的今天,學生用不大熟練的方言唱著原本應該耳熟能詳的童謠,怎不令人感慨萬分?學生在學唱的過程也體會到民謠的藝術,領略了押韻的好處,更易于接受相關語文知識; 還有一位學生在介紹“月亮的別稱”時列舉了京劇《貴妃醉酒》的唱詞,指出詞中連用“冰輪”、“玉兔”與“皓月”來稱呼月亮,在眾人熟悉“愛恨就在一瞬間,舉杯對月情似天”的環境中,他的介紹怎不算“新”? “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葉圣陶語)這些童謠、傳說不是語文教科書中收集的,但也是語文學習的內容。在學生作文中,他們都說通過活動了解的東西遠遠超過教材所要求掌握的。我原本計劃只是讓學生去探究問題,沒想到,學生的探究突破所定的范圍。他們了解的不只是教科書上能給予的,還認識了人民智慧的廣袤,發現了生活中的語文。這樣也兼顧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其綜合性目標的實現不言而喻。

      綜合性學習就是這樣以“新”的學習方式喚醒學生創新意識,也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與生活的關系,這效果豈是整天強調兩者關系能比的?同時無形中也讓學生們知曉本土文化的內涵。這與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吻合,語文教科書是重要的學習內容,但不是唯一。大自然、網絡資源、博物館、紀念館、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以及鮮活的社會家庭生活都可以作為教學內容,這些語文學習的“活水”,只有靠活躍的思維才能挖掘到。[2]

      二、用“語文”的方式巧妙引導體驗

      語文教學要實現“人的發展”這個根本性的要求,即要做到“語文和思想老是長在一起,分不開”,(張志公《說工具》)綜合性學習如何在課堂中有效提高語文的人文精神教育效率呢?那也就要注重體驗,也就是突破“課堂為中心、教師為中心、課本為中心”,讓學生在生活中、在自然社會中自覺自愿地學語文、用語文,感受語文的魅力。[3]教師必須把握學生的思想動向,設計切合學生實際的活動。不能純粹為了活動而活動,更不能把綜合性學習弄成純粹收集其它學科知識。如能注意在活動設計時注重情感體驗,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比如,我任教的一個八年級班級,因屢次比賽和各項評比中皆處下風,學生缺少積極性,缺少自信,都認為自己班級是最差的班級,自己也是一無是處的,看不到自己以及集體的優點,自暴自棄的人增加,放縱自己浪費時間的現象令人觸目驚心。若是整日念叨著“珍惜時間”,叛逆期的學生更為反感。于是在學生進行“尋覓春天的蹤跡” 的主題研究活動時,我安排賞春――繪春――頌春――悟春的環節。時值春天,我先讓學生在校園里,在社區中,選擇一、兩種動物或植物進行觀察、記錄,寫成“自然日志”,記錄下春天的足跡。在記錄方式上,采用文字與圖片(如照片)相結合的形式。照片要配以簡潔生動的解說詞。當我看到他們捕捉到“春臨人間的”精彩畫面,不禁嘆為觀止:學校斜坡上的一叢小野花、辦公樓旁的杜鵑、公園里的一株植物……無一不引發學生們的好奇,他們用自己的心靈去發現春天,真正實現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去認識自然,感受生命,培養了熱愛自然,熱愛春天的情感。之后,學生在交流學生展示自己分類收集的古詩句中也是精彩紛呈,古詩中春風春雨,春花春草,都配以畫面。在有限的課堂上我展示了學生的作品,并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悟時,學生談到野花的啟示“身在僻靜之地的你,寶藍的外衣里深裹皇冠般的驕傲――雖小,一樣裝點大地”;談到由竹筍想到的“我們將是新生力量,也是春的使者,給大地帶來無限生機”;談到公園中的花“那得是擁有多堅定的信念,才支撐起這燦爛的生命”……詩一般的語言,卻是發自學生肺腑,這遠比單純的記憶名言警句來得有趣,踏著文人、詩人、哲人的足跡,走進春天,領略了春意,美好和向往之情縈繞在心間,我用“心里有花開,心里有發現,人生才蘊涵春色”的寄語,來表達自己希冀他們能珍愛春天,更珍惜如春光般燦爛而又易逝的青春年華的心愿。這一切強過枯燥的說教和呆板的你說我聽。最后在海子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結束我們春之旅程。在這為期兩周的活動過程,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用身邊的“春意”喚醒內心的春天。如果說我為學生的搜索、整理、篩選資料的能力而欣喜,還不如說我更為這次綜合性學習喚醒許多學生心靈“春暖花開”而高興,為學生獲得的人生經驗和感悟而高興。在初三的一次考場作文“由……想到的”中,這個班的幾位學生就寫到這次綜合性學習,相信這些感悟和老師的希冀也深深刻入學生的人生軌跡,這些不正表明綜合性學習與學生的生活體驗緊密相關么?體驗提升了綜合性學習的內涵,為綜合性學習注入“活力”;綜合性學習豐富了生活體驗,兩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1]

      總之,我認為,初中語文的綜合性學習確實體現了“大語文觀”,生活即語文。語文綜合性學習內容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核心是讓學生“動”起來,用活躍的思維,充分地挖掘語文學習的“活水”。這樣,綜合性學習才是“活”的,精彩的。而綜合性學習課程就會成為我們語文教學的“一把火”,點燃教師和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注釋】

      ① 隔年飯:有的人家除夕做好飯,年后吃,意味著年年有余糧。

      ② 形容陰雨天的中午出太陽,預示大雨將至。

      參考文獻

      [1]都啟林.“從”素質“到”應試“究竟有多遠[J].語文教學通訊,2013(12):20-21

      [2]王鵬偉.語文教學要關注人文精神 [J].語文教學通訊,2011,(4):52―57

      有關月亮的成語范文第5篇

      1、日薄崦嵫:日:指太陽;薄:迫近;崦嵫:山名,在今甘肅省天山縣西,古指太陽落下的地方。太陽迫近崦嵫山。比喻人已到暮年或事物已到盡頭。

      2、皎陽似火:皎:白而亮。太陽像火一樣燃燒。多形容夏日的炎熱。

      3、獻曝之忱:獻:貢獻之意;曝:曬太陽。比喻以物品或意見獻之于人,所表達的自謙之意。

      4、牖中窺日:牖:窗戶。隔著窗子看太陽。比喻見識不廣。

      5、蔽日遮天:遮住了天空和太陽。形容遮蓋的范圍非常寬廣。

      6、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7、旭日東升:旭日:初升的太陽。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形容朝氣蓬勃的氣象。也比喻艱苦的歲月已過去,美好的日子剛剛來到。

      8、逐日千里:追逐太陽,奔跑千里。形容馬跑得極快。

      9、日昃不食:太陽已偏西還不吃飯。形容專心致志,勤勉不懈。

      10、如日中天:好像太陽正在天頂。比喻事物正發展到十分興盛的階段。

      11、日月重光:重光:重放光芒。太陽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經過一番動亂后出現新的清明局面。

      12、如日方升:如:象;方:剛。象太陽剛剛升起來。比喻光明的前程剛剛開始。

      13、日出冰消:消:溶解。太陽一出來冰就溶解。形容一下子消失了。

      14、躡景追風:景:通“影”;躡影:追趕太陽影子。趕上太陽的影子,追逐上風。形容速度極快。也比喻進步極快。

      15、開云見日:開:散開。拔開云霧,見到太陽。比喻黑暗已經過去,光明已經到來。也比喻誤會消除。

      16、白兔赤烏:月亮和太陽的代稱。多借指時間。

      17、撥云見日:撥開烏云見到太陽。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里頓時明白。

      18、冬日可愛:如同冬天里的太陽那樣使人感到溫暖、親切。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使人愿意接近。

      19、日昃之離:昃:太陽西斜;離:附著。太陽西斜附在天邊,不久將落。

      20、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升起就起來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單純簡樸的生活。

      21、蜀犬吠日:蜀:四川省的簡稱;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見太陽,出太陽就要叫。比喻少見多怪。

      22、旗旆成陰:旆:旆旗。指眾多的旗幟遮住太陽。形容旗幟很多。因古時為官的人才能樹旗,故又引申為做官的人很多。

      23、天無二日:日:太陽,比喻君王。天上沒有兩個太陽。舊喻一國不能同時有兩個國君。比喻凡事應統于一,不能兩大并存。

      24、隱天蔽日:把天遮住,把太陽也擋住了。形容覆蓋的面積廣大。

      25、冰山易倒:冰山遇到太陽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長久依賴的靠山。

      26、道遠日暮:暮:太陽落山。道路很遙遠,而且太陽西沉了。比喻還有很多事要做,可時間不多了。

      27、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28、日上三竿:太陽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樣高。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29、浮云翳日:浮云:漂浮在空中的云;翳:遮蔽。浮云遮住太陽。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的光明,但時間不會太長。

      30、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愿意接近。

      31、回光返照:指太陽剛落山時,由于光線反射而發生的天空中短時發亮的現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表面興旺。

      32、夕陽古道:傍晚的太陽,古代的大道。比喻凄涼愁苦的景象。

      33、危如朝露:危險得象清早的露水,太陽一出就會消失。比喻處境極危險。

      34、云開見日:拔開云霧,見到太陽。比喻黑暗已經過去,光明已經到來。也比喻誤會消除。

      35、日月相推:太陽和月亮相互交替出現。

      36、雨淋日曬:雨水淋澆,太陽曝曬。亦形容露天勞作或旅途的辛苦。

      37、揮日陽戈:猶言揮戈反日。揮舞兵器,趕回太陽。形容力挽危局。

      3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桑榆:指太陽到了桑榆星附近,比喻晚年。不要說歲數已大,將落的太陽還能放出滿天霞光。比喻老當益壯,老有所為,積極進取。

      39、心貫白日:指心地與太陽一般光明。極喻坦誠,磊落。

      40、摩天礙日:礙:遮蔽。觸摩著天,遮蔽著太陽。形容山或建筑物非常高大。

      41、駐景揮戈:駐:停留;景:同“影”,日光;戈:古代的一種兵器。揮舞長戈使太陽停止運行。比喻留住逝去的光陰。

      42、若張火傘:張:展開;火傘:比喻夏天太陽酷烈。形容夏天烈日當空,十分炎熱。

      43、揮戈返日:將戈一揮,可以使西下的太陽回轉過來。①比喻留連光景,希望白天能夠延長。②后常用以形容有能夠排除困難,扭轉危局的雄才大略。

      44、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到了最圓時就必定開始虧缺。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45、日月如梭:梭:織布時牽引緯線的工具。太陽和月亮象穿梭一樣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46、揮戈回日:揮舞兵器,趕回太陽。形容力挽危局。

      47、出作入息:太陽一出來就開始工作,太陽落山就休息。指日常生活。

      48、雨淋日炙:炙:烤。雨里淋,太陽曬。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49、殷天蔽日:染紅了天,遮住了太陽。形容儀從之盛。

      50、日昃旰食:太陽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飯。形容勤于政事。

      51、遮天映日:遮蔽天空和太陽。形容事物體積龐大、數量眾多或氣勢盛大。

      52、蔽日干云:擋住太陽,直沖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53、指天誓日:誓:發誓。指著天對著太陽發誓。表示意志堅決或對人表示忠誠。

      54、夸父逐日:夸父:古傳說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趕太陽。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55、揮戈反日:揮舞兵器,趕回太陽。比喻排除困難,扭轉危局。

      56、葵藿傾陽:葵:葵花;藿:豆類植物的葉子。葵花和豆類植物的葉子傾向太陽。()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級對上級的忠心。

      57、揮戈退日:揮舞兵器,趕回太陽。形容力挽危局。同“揮戈反日”。

      58、懸若日月:宛如太陽和月亮一樣高高地掛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59、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做工。太陽升起就做工,太陽下山就休息。泛指簡樸單純的生活。

      60、日中必彗:彗:曬干。太陽到中午正好曬東西。比喻做事應該當機立斷,不失時機。

      61、日月無光:連太陽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極其黑暗。

      62、日出三竿:太陽升起來離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樣高。約為午前八、九點鐘。形容天已大亮,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63、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64、旭日初升:早晨的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比喻充滿活力、生氣勃勃的景象。

      65、回天轉日:使天倒轉,讓太陽轉動。比喻權勢、威力極大,能扭轉危局。

      66、干云蔽日:干:沖;蔽:遮擋。沖上云霄,擋住太陽。形容樹木或建筑物高大。

      67、日落西山:太陽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將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68、日昃之勞:昃:太陽西斜。從早晨到午后一直顧不上吃飯。形容工作繁忙。

      69、日月無私:太陽和月亮無私地普照大地。比喻普遍施與恩惠。

      70、金烏西墜,玉兔東升:烏: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太陽東山,月亮升起。指黃昏時分。也借指時光。

      71、鳳鳴朝陽:朝陽:早晨的太陽。鳳凰在早晨的陽光中鳴叫。比喻有高才的人得到發揮的機會。

      72、指日誓心:對著太陽發誓,表明忠誠無二。

      73、精誠貫日:精:精神;貫:貫通;日:太陽。精神和太陽貫通起來。形容極端忠誠。

      74、重見天日:重新看到了天和太陽。比喻脫離黑暗,重見光明。

      75、噴薄欲出:噴薄:涌起,上升的樣子;欲:將要。形容水涌起或太陽初升時涌上地平線的樣子。

      76、玉走金飛:指日月如飛。比喻時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烏,指太陽。

      77、蚌鷸爭衡: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嘴被蚌殼夾住,兩方都不相讓。漁翁來后把兩個都捉住。比喻雙方爭執兩敗俱傷,便宜第三者。

      78、撥云睹日:撥開云彩看見太陽。形容受到啟發,思想豁然開朗,或比喻見到光明,大有希望。同“撥云見日”。

      79、鷸蚌相持:《戰國策·燕策二》記載:蚌張開殼曬太陽,鷸去啄它,嘴被蚌殼夾住,兩方都不相讓。漁翁來后把兩個都捉住。比喻雙方爭執兩敗俱傷,便宜第三者。

      80、皎如日星:皎:潔折光亮。像太陽、星星一樣潔白光亮。形容十分明顯。

      81、陽煦山立:象太陽那樣暖和,象山岳那樣屹立。比喻人性格溫和,品行端正。

      82、長繩系日:系:拴,縛。用長繩子把太陽拴住。比喻想留住時光。

      83、日出而作:作:勞動。太陽出來就出去勞動。指古人純樸簡單的勞動生活。

      84、與日月齊光:與太陽、月亮的光芒相當。常用以稱贊人的精神、功業偉大。

      85、一枕日紅:一覺睡到次日太陽升起。比喻因酣睡而起床晚。

      86、東兔西烏: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87、金鑼騰空:金鑼:比喻太陽;騰:上升。比喻太陽高照。

      88、日月合璧:指地球進入太陽與月球之間或月球進入地球與太陽之間所發生的現象。“日月合璧”在朔發生日食,在望發生月食。

      89、與日月爭光:爭:競爭。與太陽、月亮比光輝。常用以稱贊人的精神、功業偉大。

      90、矢天誓日:對著蒼天和太陽發誓。表示信念堅貞,或忠誠不二。

      91、十日并出:①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個同時出現的太陽。②比喻暴亂并起。

      92、爭光日月:爭:競爭。與太陽、月亮比光輝。常用以稱贊人的精神、功業偉大。

      93、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熱的太陽那樣使人可怕。比喻為人嚴厲,令人畏懼。

      94、冬日之溫:冬天城太陽的溫暖。封建時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95、日高三丈:猶日上三竿。形容太陽升得很高,時間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96、流景揚輝:形容太陽西沉時發出的光芒。

      97、狂犬吠日:瘋狗對著太陽亂叫。比喻壞人自不量力地叫囂。

      98、東曦既駕:曦:曦和,神話傳說中駕日車的神。指太陽已從東方升起。比喻驅散黑暗,光明已見。

      99、披云見日:披:分開,劈開。劈開云霧,見到太陽。比喻重見光明。

      100、日中則昃: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比喻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

      101、田父獻曝:田父:老農;曝:曬。老農將曬太陽取暖的方法獻給國君。常作向人獻物或獻計的謙詞。

      102、眾陽之長:太陽的別稱。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国产精品亚洲视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成人激情在线| 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