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西周君

      西周君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西周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西周君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肛周膿腫;衛生微生物;藥敏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782-02

      肛周膿腫一般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臨床表現為肛管周圍形成膿腫,伴隨有急性化膿感染,發病率較高,常形成肛瘺。因其發病部位較為隱私,不少患者選擇等待膿腫部位自行破潰,嚴重影響了患者日常生活,且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1],因此,醫護人員一直比較關心該疾病的病因,搜集肛周膿腫膿液標本,對其進行培養鑒定,有其臨床價值,有助于醫患雙方安排合理的治療方案。基于此,筆者挑選了2012年5月――2013年5月這一年內的102例標本,進行了藥敏分析,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標本提取對象均為2012年5月――2013年5月這一年內于我院進行肛周膿腫治療的患者,共102例,均已診斷為肛周膿腫,32例患者已惡化為肛瘺,標本均采集于手術前。患者男女比例為72:30,平均年齡31(18-64)歲,平均病程7.4(1-14)d。

      細菌鑒定及藥敏分析儀為進口全自動Aris系統,經過良好維護,微生物培養基購置溫州某公司,均在有效期內。其他儀器及試劑按要求選取。

      1.2 研究方法

      1.2.1 采樣方法 局部麻醉,行常規消毒,在膿腫部位切開引流前,以標準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膿液,并注入相應培養管,立即專家衛生微生物科進行后續培養與鑒定。

      1.2.2 培養鑒定以及藥敏試驗方法 因厭氧菌不具備研究價值,本研究主要針對需氧菌。其中,①培養:將膿液按標準接種于血平板上,至于35℃恒溫中,培養1天整。②鑒定:挑選培養基中典型菌落,做染色涂片處理,進而進行生化鑒定。③藥敏試驗:在鑒定完成之后,對染色后的涂片進行藥敏試驗,觀察細菌抗藥性。為了有效找到防止醫院感染的方法,本研究還特地增加了一項針對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細菌的研究[2]。

      2 結 果

      2.1 細菌培養結果 檢測標本一共102例,經過有效培養,除21例2d之后無細菌生長外,其余各組均有細菌生長(占79.4%)。其中,大腸埃希菌標本69例,占全部81例的85.2%,克雷伯菌8例,占9.9%,變形桿菌2例,腸桿菌、不動桿菌各1例,無其他菌例,推測可能是由于標本數量較少。

      2.2 藥敏試驗結果 藥敏試驗所選用的抗生素,均為常用品,結果表明,細菌對先鋒必、丁胺卡那、阿莫西林/克拉維酸等具備很高的敏感性,尤其是亞胺培南,敏感性甚至達到了100%,而對西力欣、菌必治、頭孢他啶等抗生素具備很高的抗藥性,尤其是氨芐青霉素,抗藥性甚至達到了100%。為我們選用合理的抗生素,提供了有效證據。

      2.3 對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細菌的研究 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主要為大腸埃希菌,一共14株,占總數的20.3%,針對其的藥敏性研究顯示,其對氨芐青霉素的抗藥性達到了100%的高度,而對亞胺培南的敏感性為100%,和總體的藥敏試驗基本一致。

      3 結 論

      從細菌培養的結果來看,引發肛周膿腫的需氧菌,主要是大腸埃希菌,占總數的79.4%,再次就是克雷伯菌,其他菌種較少,推測可能是標本數量太少的原因。研究表明,肛周膿腫的感染特點主要是:①主要感染菌為革蘭氏陰性菌,這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證明,且以其和厭氧菌混合感染為主要感染方式[3];②以內源感染為主,這說明,感染的出現是有其內部原因的,只有當患者抵抗力嚴重不足,導致直腸粘膜受到損害等問題時,才有可能出現肛周膿腫[4]。

      從藥敏試驗的結果來看,①亞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為最有效的抗生素,引發肛周膿腫的各類病菌對其敏感性達到了90%以上;②其他比較有效的抗生素還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敏感性為83%)、丁胺卡那(敏感性為77.8%)、先鋒必(敏感性為55.6%)等;③在治療肛周膿腫的時候,極不推薦使用氨芐青霉素,對其的抗藥性甚至已經達到了100%;④西力欣、菌必治、頭孢他啶這三類抗生素對肛周膿腫的治療效果也達不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本實驗表明,細菌對這三類看上書的敏感性還達不到20%。

      對超廣譜β-內酰胺酶細菌的研究上看來,本次實驗,檢測出的能對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的大腸埃希菌占到了總數的20.3%,而亞胺培南依舊是有效防止醫院感染的藥物。

      總之,在實際進行肛周膿腫治療時,使用亞胺培南是一個有效地手段,患者完全可以自行采購使用,以達到治療的目的,而家庭常規備藥青霉素則是極不推薦的藥物。

      參考文獻

      [1] 俞士法,張仁添.肛周膿腫120例細菌培養與藥敏結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09(11):2039-2040.

      [2] 沈麗娟.174例肛周膿腫細菌培養、藥敏及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2010(12):312-313.

      西周君范文第2篇

      摘要:中國曾以陶瓷之國聞名于世。瓷器的發明,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意義,特別是鈞瓷的出現,它改寫了青瓷和白瓷統一天下的歷史,使世界陶瓷行業的發展進入前所未有的輝煌時期。鈞窯在唐代就有所燒制,在宋徽宗在位的25年間,是鈞瓷生產的鼎盛時期。金、元時期的鈞瓷制作,從某種意義上講,還是對宋代鈞窯工藝的繼承和延續。現代鈞瓷主要是指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鈞瓷藝術品。在中國漫長的對外交往中,瓷器充當了中國的名片。瓷器成為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文明的藝術明珠。

      關鍵詞:鈞窯;造型;制作;釉;燒制;窯變;發展

      瓷器最早產于中國,在英文單詞中CHINA也是瓷器的意思,也就是說瓷器在國際上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了中國的代名詞。瓷器最早出現于商代,經過幾千年的發展,瓷器到宋代達到了一個鼎盛的時期,出現了“鈞、官、汝、定、哥”這五大名窯,其中以鈞窯的窯變最具特色,以及它傲人的色彩和神韻名冠五大鈞瓷之首。鈞瓷是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后鎮,是因那特有的自然資源,如泥土,各種微量元素等。

      一、古鈞瓷

      (一)宋代鈞瓷

      鈞窯在唐代就有所燒制,但宋徽宗在位的25年間,是鈞瓷生產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盛柴燒的鈞瓷是在民窯天青釉和紫紅斑釉的基礎上創造性的燒制出青、紫、藍、紅相互滲透變化的窯變釉。北宋早期燒制的都是一種釉色,俗稱“青一色”,到后來主要是采用紅紫色的釉上在瓷器外部,青藍釉施于器外,即所謂的“內青外紫”,也有的是在里里外外都上有上青藍釉。官窯鈞瓷青藍色釉不是像早期宋代鈞瓷釉色那么單一,而是在一個很深的藍色背景上彌漫著帶有月白色汗珠狀的流紋即淚痕紋,幾少數燒制工藝水平高的則是遍布蟠回曲折的蚯蚓走泥紋,或者是在一個紫色是背景上彌漫著藍白色的流紋,也就是有些文獻所說:宋鈞之紫汗漫全體,青蔥紫倩蠟淚之成堆。但又不像宋早期燒制的那么單一,從釉色的風格上來看,和早期的宋鈞有很大不同之處,從發掘出來的遺址中的鈞窯碎片也能看出,官鈞追求的釉色是像瑪瑙一樣的花,或是像大自然中的松林、海浪、雪花等具有這些特殊肌理的效果,釉色很豐富,總體上分為紅和青兩大類,紅的如葡萄紫、火焰紅、海棠紅等,青的如天藍、天青、米黃等。

      鈞瓷有“窯變無雙、鈞瓷無對、意境無窮”和“鈞與玉比、似玉非玉勝似玉”這樣的美稱,就是因為鈞窯釉的那種晶瑩剔透,渾濁細膩的感覺,像是巖洞里的鐘乳石。這個時期的窯變藝術已經趨于完善,有巧奪天工之勢。

      在這個時期的鈞窯燒制的品種很多,比如爐、瓶、盆、洗、尊、鼎、盒、枕、盞、杯等十余種,其中花盆最為居多,如葵花式、蓮花式、海棠式、主角式、方形和長方形等。器表有片紋,器底呈褐色。鈞臺窯燒制時在工藝上十分苛求,根本不計較成本,不是屬于商業性的,因為燒制出來的上品全部入選宮中,其他的次品全部銷毀,根本就不允許在民間流傳,所以鈞臺窯極少而且價極高。在金、元時期,鈞窯的燒制一定程度上都還是宋代的繼承和延伸,但不可避免的留下時代的烙印和本民族的特色,并在與宋鈞工藝特征上有很大差異。

      (二)金代鈞瓷

      金代的鈞瓷在造型上基本上是沿用了宋代的風格,但也燒制出具有特色的藝術作品,有些瓶、碗、爐等不僅造型別致講究而且窯變很有特色。在開封市文物商店里珍藏的一件金代鈞瓷窯變罐,可以被認為是金代燒制出的瓷器中的上上品,這個罐子大致有三種色調,中心是草綠色,外層朱紅,最外是玫瑰紅,內外釉面上有十七處窯變的花紋,色澤鮮艷。造型上是鼓腹、小口、圈足。這個是比較典型的金代鈞瓷,再者金代燒制的碗、盤基本也是沿用宋代造型,器形逐漸變大。

      金代鈞瓷總體是對宋代鈞瓷的一個恢復過程,當時鈞瓷是為了在滿足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并又在民窯的基礎上建起來,金代的鈞瓷主要特點是在它的實用性上,并不主要是在造型和釉色上,對胎釉要求不高,制作也不怎么精細,成本不大。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燒制出的瓷器產量高,質量差,胎料一般比較粗糙,釉色不純不正。金代的鈞瓷才釉色自然流動產生的變化單一,沒有宋代鈞瓷釉色流動豐富自然。綜上所述金代鈞瓷的特點就是工藝粗糙,這也當時戰亂時期后對鈞瓷制作的影響。

      (三)元代鈞瓷

      元代是鈞瓷瓷器史上發展很快是急速時期,鈞窯瓷器在這一歷史時期已經成為人民大眾非常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當時窯場到處都是。這樣的需求量很自然的刺激著鈞瓷的生產,但也帶來了不少負面效應,以至于當時一味的只追求鈞瓷的產量而嚴重的忽視它的質量和工藝特性。較之宋、元時期燒制的瓷器,元代燒制的大都是器物造型偏大,品種單一,感覺很笨重,比如說胎體不規整,釉厚而不均勻,流下的釉一滴一滴的感覺,燒成后釉里含有氣泡,光澤度也不好。釉色單一,以月白和天藍居多,其窯變不如宋代的自然,好像是人為而成的。

      元代的鈞瓷較之宋、金時期大了很多,而且在造型上也有很多獨到的地方,比如元代在器物上采用的堆雕等裝飾方法在宋、金時期燒制的鈞瓷是很少見的。

      二、現代鈞瓷的發展

      現代鈞瓷指的是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燒制的鈞瓷,現代鈞瓷的發展以全面恢復“宋鈞”和全面提高完善傳統工藝,而帶動了鈞瓷行業的快速發展時代,在悠久的瓷器歷史文化中,鈞瓷曾被欽定為宮用珍品,其品位是不言而喻的,經過現代鈞窯人不斷的探索和堅持不懈的研究,經過一次次的配制釉料,并在不斷的失敗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使一件件色彩斑斕,晶瑩剔透的鈞瓷出爐。鈞瓷的釉色等都獲得了突破。

      在以前都是用傳統的煤燒,勞動強度太大,燒制時間長,并且污染嚴重。成品率低資源太浪費等等各種問題,就好比是煤燒取代柴燒,新的燃料取代煤燒也是發展的需要。用液化氣作燃料是鈞瓷的發展迎來是又一次革命。在造型上,傳統的鈞瓷造型大致是盆、瓶、尊、爐、洗等,而鈞瓷都是有時代特征的。到了現今,鈞瓷的審美應當符合現代人。為此,他們打破了千古不變的模式,在造型上大膽的引用了動物、人物和其他現代造型,其中偉人尊是現在的傳世之作。

      西周君范文第3篇

      【關鍵詞】農村居民;收入;指標

      一、德宏州農民人均純收入指標變化情況

      2010年德宏州農村居民人均收入3368元,到2020年翻一番為6736元。以2010年為價格基期,2013—2020年8年年均增長12.1%即可與全國同水平達到小康目標11838元,在2010年3368元基礎上翻1.81番。

      (一)近十年增長情況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德宏州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農民收入水平總體上有了大幅度提高。根據德宏州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3—2012年10年間德宏州農民收入實現了較快增長,特別是2007年后實現了高速增長,連續六年同比增長過16%以上。

      這10年間農民收入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時間上呈現了一定波動性,2003、2004、2005年增長較慢,年均遞增5.97%。2007-2012年的6年間,增長較快,年均增長率為18.89%。2007、2011年這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快,分別達到21.3%、21.6%,2012年增長速度有所放慢。這樣的波動,說明德宏州農民收入受政策、市場等外界環境因素影響,導致這段時間內發展的不均衡。

      (二)在州內縣域之間的比較

      由于德宏州五縣市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水平、自然條件、區位等的不同,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從絕對數看,2012年芒市、瑞麗市、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5223元、5741元、4603元、6201元、3543元;盈江縣為全州最高,是全州平均水平(4763元)的130.53%;梁河縣最低,是全州平均水平的74.39%。從增長速度看,五個縣市2007—2012年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0.30%、15.92%、21.86%、22.72%、19.37%,盈江縣增長最快,達到22.72%,高于全州(18.89%)平均水平3.83個百分點;瑞麗市最低,年均增長率為15.92%,低于全州平均水平2.97個百分點。實現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農民人均純收入目標,各縣市要達到不同的增長速度。

      (三)在全省縣域經濟中排位情況

      以2012年為例,德宏州五個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在云南省縣域經濟中的排位,從絕對數排位看,芒市、瑞麗市、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分別為70位、44位、100位、42位、115位;排位最靠前的是盈江縣,排44位;最靠后的是梁河縣,排115位。從增速看,五個縣市排位分別為110位、113位、13位、56位、74位;排位最靠前的是隴川縣,排13位;最靠后的是瑞麗市,排113位。可見,德宏州5個縣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無論是從絕對數還是從增速看,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都有較大差距。

      (四)與全國、全省比較

      全國、云南省、德宏州農民人均純收入,2006年分別是3587元、2251元、1687元,2012年分別是4763元、5417元、7917元;2006年德宏州分別是全國、全省的47.03%、74.94%,2012年德宏州分別是全國、全省的60.2%、87.93%。從絕對數看,德宏州與全國、全省比尚有較大差距。但從增長速度看,2007—2012年的6年間,全國、云南省、德宏州年均增長率(沒有考慮物價上漲因素)分別為14.1%、15.8%、18.9%,年均增長率德宏州分別高于全國、云南省4.8、3.2個百分點,明顯快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五)鄉鎮收入差距比較

      1.絕對數比較

      2006年,德宏州50個鄉鎮中農民人均純收入最高的5個鄉鎮是勐卯鎮(2268元)、平原鎮(2499元)、畹町鎮(2404元)、戶育鄉(2333元)、姐相鄉(2300元),收入在2300—2668元之間;收入最低的5個鄉鎮是卡場鎮(957元)、清平鄉(923元)、勐約鄉(916元)、戶撒鄉(864元)、蘇典鄉(635元),收入在957—635元之間;最高收入是最低收入的4.2倍,絕對數差距為2033元。2012年,收入最高的5個鄉鎮是太平鎮(8030元)、舊城鎮(8004元)、弄璋鎮(7886元)、平原鎮(7823元)、新城鄉(7477元),收入在7477—8030元之間;收入最低的5個鄉鎮是芒章鄉(3359元)、小廠鄉(2959元)、平山鄉(2934元)、大廠鄉(2912元)、蘇典鄉(2372元),收入在3359—2372元之間;最高收入是最低收入的3.4倍,絕對數差距為5657元。2012年與2006年相比收入最高的鄉鎮和最低的鄉鎮發生了較大變化。平原鎮一直保持在前5位,蘇典鄉始終沒有改變倒數第一的狀況。

      2.絕對數與全國、全省、全州平均水平比較

      德宏州50個鄉鎮,2011年前沒有1個鄉鎮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2012年太平鎮和舊城鎮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分別為8030元、8004元。2006、2010、2011、2012年,分別有5、9、9、12個鄉鎮超過云南省平均水平,分別占50個鄉鎮的10%、18%、18%、24%;分別有18、17、17、20個鄉鎮超過全州平均水平,分別占50個鄉鎮的36%、34%、34%、40%。2012年,收入最高的太平鎮(8030元)僅比全國平均水平(7917元)高213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2.7%;收入最低的鄉鎮蘇典鄉(2372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5545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0%。

      3.增長速度比較

      2007—2012年,德宏州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最快的5個鄉鎮是銅壁關鄉(30.50%)、戶撒鄉(28.93%)、勐弄鄉(26.38%)、勐約鄉(26.13%)、清平鄉(25.68%),增長最慢的5個鄉鎮是軒崗鄉(16.55)%、勐卯鎮(15.99%)、姐相鄉(15.70%)、戶育鄉(14.19%)畹町鎮(13.85%)。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全省、德宏州的分別有49、47、37個鄉鎮,分別占全州50個鄉鎮的98%、94%、74%。年均增長率最快的銅壁關鄉(30.50%)分別高于全國、全省、全州平均水平16.4個、14.7個、3.1個百分點,最慢的畹町鎮(13.85%)分別低于全國、全省、全州平均水平0.25個、1.95個、5.05個百分點.

      上述分析可知,德宏州各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絕對數看,與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尚有較大差距;但是,增長速度總體高于全國、全省水平,僅有1個鄉鎮低于全國水平,3個鄉鎮低于全省水平。

      二、德宏州農民人均純收入結構剖析

      (一)農民人均純收入結構狀況

      從收入來源看,農民人均純收入由家庭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四部分構成。對2006、2010、2011、2012年德宏州農民人均純收入數據分析顯示,四部分構成中,家庭經營收入的貢獻度最大,轉移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分別居第二、三、位,財產性收入的貢獻度最低。2006年,家庭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4.49%、2.67%、2.48%、0.36%;2012年比重分別為90.28%、5.23%、3.44%、1.05%。這說明德宏州農民收入主要依靠傳統的家庭經營獲取,而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只起輔助作用。

      (二)家庭經營收入趨勢

      2006年,德宏州農民人均純收入1687元,其中家庭經營收入達1595元,占94.55%;2010、2011、2012年,家庭經營性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78.15%、76.37%、90.28%。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比2006年增加3076元,增長1.8倍,年均增長率18.9%;家庭經營收入比2006年增加2705元,增長1.7倍,年均增長率17.98%。這表明,絕對量上,家庭經營收入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家庭經營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呈現波動狀態,如2011年占76.37%;但家庭經營收入在總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緩慢下降的趨勢。這反映了德宏州農業為主,工業不發達,城鎮化率低的州情特點。

      從各縣市的情況看,家庭經營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比重最高的是隴川縣,2006、2010、2011、2012年分別為94.25%、95.31%、95.29%、97.60%;比重最低的是芒市,2006、2010、2011、2012年分別為87.60%、84.71%、84.24%、83.94%;梁河、芒市比重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他縣市呈波動狀態;比重降幅最大的是梁河縣,由2006年的95.9%降低到2012年的90.37%。

      (三)工資性收入趨勢

      2006年,德宏州農民人均純收入1687元,其中工資性收入42元,占2.48%;2010、2011、2012年,工資性收入分別為423元、528元、249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2.56%、12.89%、5.23%。這表明工資性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比重,總體呈增加趨勢,2006—2012年年均增長率為30.46%,但不穩定,有波動,例如2011年達到12.89%。從工資性收入來源看,2006年州外務工所得收入占55.7%,州內務工所得收入占44.3%;2012年州外務工所得收入占66.2%,州內務工所得收入占33.8%,州外務工所得比重比2006年增加10.5個百分點。這與德宏州城鎮化水平低、二三產業發展不發達、就業機會少有密切相關,這也說明增加工資性收入是有巨大潛力的。

      從縣域經濟視角看,工資性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比重,2006年芒市、瑞麗市、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分別為4.20%、2.80%、0.30%、3.10%、3.38%;2012年分別為8.96%、2.81%、2.71%、3.98%、7.65%。從趨勢上看,全州各縣市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比重都呈增加態勢,但芒市、梁河縣增加最快,其他縣市增加較慢。

      從務工地區看,芒市、盈江縣、瑞麗市本地務工人口比重較大,2012年分別占常年外出務工人口的44%、39%、41%;梁河縣、隴川縣本地務工人口比重較低,2012年分別為21%、23%。這反映了各縣市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縣市,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消化的能力相對較強,反之較弱。

      (四)轉移性收入趨勢

      轉移性收入主要是農業四項補貼、退耕還林補貼和其他補貼等,重點是種糧農戶直接補貼、良種補貼、生產資料綜合補貼和購置農機具補貼等。2006、2010、2011、2012年德宏州農民人均轉移性收入分別為45元、275元、386元、164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67%、8.17%、9.42%、3.44%,呈波動狀態。2012年德宏州農民人均轉移性收入164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44%,比2006年增長了119元,增加2.64倍,年均增長率20.29%。絕對數看,轉移性收入增長態勢明顯,但從數字和比重看,力度仍需要加大。

      從各縣市看,轉移性收入絕對數及占農民人均純收入比重差距較大,芒市是最高的,2006、2010、2011、2012年,絕對數分別為148.09元、358.9元、399.07元、315.47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比重分別為6.04%、9.96%、9.45%、8.20%;最低的是梁河縣,絕對數分別為11.68%、8.27%、40.12%、65.9%,比重分別為1.00%、0.34%、1.38%、1.86%。

      (五)財產性收入趨勢

      2006、2010、2011、2012年,德宏州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分別為6元、38元、54元、5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36%、1.13%、1.32%、1.05%。從各縣市看,2012年芒市、瑞麗市、隴川縣、盈江縣、梁河縣農民人均財產性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0.12%、3.00%、0.24%、0.86%、1.06%;占比最高的是瑞麗市,2006、2010、2011、2012年分別為1.20%、2.34%、2.45%、3.00%,且呈明顯的增長態勢;其他各縣市占比非常低。這這說明德宏州農民的財產權還沒有落實,農村土地、房屋、林地林木等資源要素的效益尚未顯現,農民獲得的財產性收入偏低。

      綜上所述,可以總結出德宏州近幾年來農民人均純收入結構變動情況。家庭經營收入在農民的純收入中占有主要地位,但所占比重在逐步小幅下降,而且對農民純收入增加值的的貢獻有下降趨勢;工資性收入在農民純收入中的地位還遠遠低于家庭經營收入,但所占比重在逐漸上升,而且對農民純收入增加值的貢獻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轉移性收入與財產性收入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呈波動性,但對農民收入增長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三、收入結構視角下實現德宏州農民收入倍增的路徑

      (一)圍繞高原特色農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穩定增長

      要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經營農業,按照“規模化布局、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要求,充分利用德宏優越的自然稟賦和發展基礎,發揮德宏高原特色農業“豐富多樣、生態環保、安全優質、四季飄香”特點,發展現代農業。首先,要抓好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突出抓好特色種、養殖基地建設,將土地和資源向大戶集中,擴大優質產業規模,大力發展名優新農產品。其次,同時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模式,充分帶動農民增收。堅持以培育品牌為核心,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優勢,做大做強農業龍頭企業。第三,要延伸農業產業鏈條,積極推進農產品的精深加工,提高農業產品的加工附加值和綜合效益。

      (二)加快就業非農化進程,大幅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

      首先,引導農民就近轉移就業。充分發揮縣域資源優勢和比較優勢,圍繞縣域主導產業的配套和轉移趨勢,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農產品加工業向工業園區集聚,推動縣域工業總量做大、發展轉型、效益提升,增強城鎮工業吸納農民就近就業能力;積極發展有利于促進農民進城務工的相關產業。其次,大力推動農民自主創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促進農民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措施,落實支持農民創業的各項財政、稅收政策,放寬創業準入條件,擴大農民投資渠道,拓展創業發展空間,營造良好的農民創業環境。積極引導農民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自主創業、就地創業、進城創業、返鄉創業。鼓勵農村能人率先創業、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加快培育一批農民創業帶頭人和農村致富帶頭人,做大一批農民創辦的企業,促進一批有資金基礎、有創業愿望的農民盡快成長為經營能手、農村經紀人、中小企業主。強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組建專業服務隊伍,增加農村服務業就業崗位。第三,加快城鎮化建設轉移農民。加快培育產業強鎮,增強城鎮聚集產業、吸納就業和輻射農村的功能,搭建農民增收平臺。積極引導農民進成發展餐飲、商貿、運輸、旅游等第三產業,拓寬農民創業增收空間。第四,加強農民就業公共服務。加大農民知識化、技能化、組織化、職業化培育力度,不斷提高農民轉移就業能力,促進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健全縣(市)鄉村四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農民工城市服務中心,加大對農民工服務支持力度,促進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定企業新增崗位吸納農民工就業的激勵機制,從稅費減免、貸款擔保和利息補貼等給予鼓勵。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推進農民工務工報酬增長與勞動生產率同步提高。

      (三)足額落實強農惠農補貼,提升農民轉移性收入水平

      積極上向爭取新的項目支持和政策扶持,并要不斷加大投入力度,不折不扣落實國家和省的農村新型醫療、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資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能繁母豬養殖補貼和保險、草原生態補償、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養殖補助等各項強農惠農扶持政策,減少中間環節,建立健全監督機制,確保各項補助資金及時足額到位,努力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加大“三農”投入,健全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辦法,大力推進農田水利、道路、流通、教育、衛生、養老等基礎設施建設,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大力加強農村危房改造和村莊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四)激活農村生產要素,推動農民財產性收入較快增長

      首先,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監管平臺建設。強化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推進以股份經濟合作制為主要形式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平臺,促進城鄉土地資源、資產、資本的有序流動,讓農民從集體“三資”市場化運營中獲取更多收益。其次,創新農用地流轉方式,提倡流轉收益多樣化。建立土地合作社,引導整村、整組農用地流轉。深化土地流轉農戶社會保障配套改革,加大土地流轉獎勵扶持力度,著力提高農民經營承包土地的集中度、流動性和資產性,增加農民來自土地的收益。第三,創新農村土地使用制度。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制定耕地保護政策措施,建立農村耕地保護補償機制。設立耕地保護基金,用于提高耕地生產能力和承擔耕地保護責任的農民補貼。取得集體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證的住房,可以設定抵押權,幫助農民變住房財產為資本。探索建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易制度,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交易行為,切實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第四,引導和規范發展農民房權租賃產業。抓住橋頭堡和瑞麗重點開放開發試驗區建設,外來務工人員快速增加,對住房需求與日俱增的機遇,引導和規范城郊農民、城中村農民開展房屋出租,開發利用農民資產性生產資料,推動農民資產及生產資料租賃業務開展,擴大農民財產性增收比重。

      西周君范文第4篇

      關鍵詞:大腸埃希菌;肛周膿腫;藥敏試驗

      肛周膿腫是指直腸周圍軟組織感染所形成的化膿性疾患。隱窩腺感染是最常見的因素。經膿液培養,發現有結腸需氧菌和大腸桿菌等腸源性細菌[1]。膿液標本需氧致病菌的檢出率為 91.9 %,主要為大腸埃希菌,其次為克雷伯菌屬[2]。大腸埃希菌為目前造成肛周膿腫的主要細菌。通過對本院門診和住院部的肛周膿腫膿液培養中為大腸埃希菌感染的病例進行鑒定并對藥敏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旨在了解我院目前導致肛周膿腫的大腸埃希菌對抗生素的耐藥趨勢。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01月03日~2012年02 月 13日于海寧市第二人民醫院門診及住院患者,癥狀為肛周膿腫,標本為該類患者手術中膿液標本。一般資料本組68例(男54 例,女14例),年齡20~78歲,平均43.5歲。均符合肛周膿腫的診斷標準。

      1.2方法 對膿腫患者在其膿腫外皮膚處用稀碘伏徹底消毒,然后打開膿腔,用咽拭子采取膿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將調查結果全部量化,對病原菌種類及各種病原菌的敏感藥物與耐藥藥物進行統計分析。

      1.3運送及保存 所有標本均密封后于當日或次日送至愛迪康公司(杭州)進行檢驗。藥敏結果采用Kirby-Bauer法

      2 結果

      如圖1。

      3 討論

      及時了解致病菌對藥物的敏感變化,對于臨床治療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有文獻報道指出來肛管直腸周圍膿腫致病菌主要為大腸埃希菌占64.3%[3]。大腸埃希菌是最常見的臨床分離菌,俗稱大腸桿菌。大腸埃希菌在嬰兒出生后數小時就進入腸道,并終生伴隨。當宿主免疫力下降或菌侵入腸外組織或器官,可引起腸外感染。有些特殊菌株能導致腹瀉。大腸埃希氏菌隨糞便排到自然界,污染環境與食品。我院對于肛周膿腫均采用手術治療,術后給予頭孢噻肟加用甲硝唑抗炎治療,但通過本文統計的頭孢噻肟的耐藥率為55.88%,明顯高于其他文獻的13.1%[4]。另,在統計的病例當中有7例,其藥敏結果顯示對所有抗生素都顯示敏感,說明個體差異較大,抗生素應根據個人情況實施個體化治療。雖然抗生素在非復雜性肛周膿腫治療過程中的作用較為有限。推薦等級:1B患有嚴重蜂窩織炎,免疫力低下或合并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可考慮使用抗生素。推薦等級:2c不推薦抗生素用于非復雜性肛周膿腫切開引流后,因為抗生素不會縮短愈合時間和降低復發率。合并彌漫性蜂窩織炎、全身感染、免疫力低下或單純引流不能改善癥狀的患者,可考慮使用抗生索。但在中性粒細胞計數降低(低于500.1000 mms)和(或)體格檢查無波動感的患者。單獨應用抗生素的治愈率可達30%~88%[5]。有部分學者認為這是由于肛周膿腫自感染初起至成膿,僅需1~4d,成膿迅速,藥力難消,使用抗生素亦勉為其難,大多只能形成炎性包裹,繼而形成局部硬結[6]。

      4 結論

      大腸埃希菌為腸道內正常菌群,由于不規范的使用抗生素,造成藥物耐藥及菌群失調,體內的菌群平衡被打破,選用廣譜抗生素效果不佳,從統計所見選擇阿米卡星等氨基糖苷類的較廉價的藥物,較敏感,但臨床上需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特別是其腎毒性等副作用,需謹慎使用。抗生素忌盲目用于肛周膿腫 本病使用大量抗生素治療后,往往形成局限性炎性硬結,以致反復發作。原因多是膿液引流不暢的情況下使用抗生素。

      所以本病治療的關鍵不在于選用何種抗生素更有效,而是抗生素使用時機不當,切記在膿腫需要引流時,抗生素絕不能代替引流術[6],但該藥敏結果對于一些無法耐受手術患者如老年人或克羅恩病,仍有一定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東銘.大腸局部解剖與手術學[M].3版.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

      [2]沈麗娟. 174例肛周膿腫細菌培養、藥敏及臨床分析[J].醫學信息(下旬刊),2010,23(12).

      [3]沈麗娟.174例肛周膿腫細菌培養、藥敏及臨床分析[J].醫學影像與檢驗, 2010,23(12).

      [4]余虹.大腸埃希菌感染及耐藥性分析[J].醫學檢驗,2011,18(2).

      西周君范文第5篇

      1、意思:夜里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2、原文: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3、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精亮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來源:文章屋網 )

      相關期刊更多

      新詩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重慶理工大學文學藝術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三代考古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

      管子學刊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山東理工大學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尤物|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88|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不卡青青草原|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亚洲日产乱码一二三区别|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亚洲色图古典武侠|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