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美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業內公開的“秘密”
小楊曾在一家美容院做注射隆眉弓手術,采用的注射物是玻尿酸和骨粉,術后出現了腫脹和發熱,愛美的小楊這才發現,這家美容院其實并無醫療美容的資質。
在某健康美容養生會所,當被問及能否做醫療美容項目――注射玻尿酸來瘦臉時,女店員熱情地說,“我們這里做了好幾年了,肯定沒問題。在我們這里做手術,整個注射過程只需要3分鐘,無論是除皺還是瘦臉,效果都非常明顯。”走進另一家美容院,店長很認真地介紹說:“注射玻尿酸其實很簡單,幾分鐘后,注射過的地方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根本不用擔心。”
一些美容院的服務項目還有文眉、豐胸、除眼袋、隆鼻、穿耳洞、除疤痕等,但這些美容院沒有一家在經營場所懸掛開展醫療美容的執業許可證。一名美容院人員表示,美容院做醫療美容手術早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
多數美容院越界經營
早在2006年,中國消費者協會的第1號消費警示就規定,普通生活類美容院不得開展整形美容項目。像漂唇、割雙眼皮、文唇線、繡眉、去眼袋這些美容項目都屬于醫療美容,需要相應的資質。從事醫療美容的醫生,必須具有《醫師執業證書》和《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證書》,這兩項缺一不可。
通常情況下,普通美容院的硬件根本達不到手術的要求,沒有符合條件的無菌手術室,手術就在按摩床上進行,消毒設備也僅有消毒柜或者根本就不消毒。而器械的重復使用,很可能會造成一些疾病的交叉感染。另一方面,任何手術都有一定的禁忌癥,需要事先檢查了解才可以安全動手術,而這些步驟在一般的美容院里全都被“忽略”了。萬一顧客在美容過程中出現手術禁忌癥,很可能會由于美容院缺乏醫學應急技術而帶來風險。
專家提醒,“在美容、整容前要分清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的概念”,只要動用了醫療器械,醫療藥品,進行了侵入性的治療,如針灸減肥、抽脂瘦身等都屬于醫療行為。而使用化妝品、保健藥品來進行皮膚的護理或按摩則是生活類美容,則不需經過衛生部門審批。
在國家嚴格規定的前提下,為什么部分生活美容院敢于肆無忌憚地從事醫療整形項目?
首先,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在美容院工作人員與顧客通過皮膚上的接觸,容易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并產生信任感。于是,當工作人員有意“引導”顧客做一些整形項目的建議時,有些顧客很容易掉入生活美容院超范圍經營醫療整形項目的圈套中。
其次,生活美容院的經營由工商部門負責監管,其是否超范圍經營的鑒定則由衛生部門完成。而衛生部門只對在衛生局注冊的醫療整形醫院進行監管,對超范圍經營的生活美容院由于沒有注冊,衛生部門也無權管理生活美容院的超范圍經營。這種違規行為,游走于工商部門和衛生部門雙管且雙不管的“安全”地帶,超范圍經營只要不出事故,經營風險就很小。
最后,廣告誘惑。據了解,現在很多美容院利用媒體廣告宣傳,頻打“球”,引用一些新的詞匯混淆視聽,如“3D曲線動感羽毛眉”、“三維像素神奇光療”等,為數不少的消費者都是看到廣告后,心動不已走進了沒有醫療資質的生活美容院。
認清資質小心被“整”
由于整形美容業中個別唯利是圖的經營者和醫師的一系列不規范行為,近年來發生的醫患糾紛屢屢見諸報端。近10年,我國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毀容毀形的投訴近兩萬起,10年間已有20萬張臉被毀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家對整形知識的局限以及對自身條件的認識不足,一味地追求高于自身條件的手術,甚至模仿“明星臉”而整形;另一方面則是部分非正規醫療機構一味地追求經濟利益,夸大整形療效,誤導患者,致使患者在其游說下匆忙做出整形的決定。
成本結構決定傳導速度,漲價潮帶來壓力較小
作為非必需品的醫療美容行業,針對的主要客戶以中高收入者為主,產品的價格和定價自由度較高。而且醫療美容產品屬于高技術含量產品,成本結構主要由技術人才(醫生)資源成本、廣告宣傳成本、房租、美容設備和藥品等構成。其中,美容設備投入屬于一次性投資,而人才資源成本和廣告宣傳成本屬于流動投入,占比重最大。由于本次漲價潮的主體還是以礦產資源、生活必需品、石油等大宗商品為主。醫療美容行業成本占比最大的人力資源成本和廣告宣傳管理成本,并沒有因為受到漲價潮的影響而有所上漲。因此,醫療美容行業特有的成本結構決定了漲價潮對于行業的傳導速度較慢,漲價壓力相應也較小。
比價效應消除價格障礙,短期利好
相反,在近期的漲價潮當中,由于多方面生活必備物資的價格持續上升,讓民眾感覺到“好像什么都在漲”。而由于成本壓力較小,醫療美容行業并未跟隨著漲價。相比較高漲的CPI和物價,醫療美容行業的產品和項目反而給消費者感覺不像以前那么貴了。同樣的價格,在價格普漲的情況下,消費者心理接受度反而會更高。這使得一部分關注價格因素的消費者,在比價效應的影響下更容易接受醫療美容。因此,大宗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漲價潮,對于醫療美容行業存在著短期利好。
人力、廣告成本必然上升,長期來看成本壓力將逐步顯現
當然,CPI漲價和物資漲價潮的背后,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隨之帶來的是就業需求和崗位也將逐年增多。但就業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將逐步促進人才工資的上漲,導致企業人力資源成本的增加。隨著國家對外資和民間資本進入醫療行業的支持政策出臺,民營和合資醫院數量將大幅度增加,從而導致醫療行業人才需求也將呈爆炸式增長,這也將進一步推動行業人力資源成本的增長。
與此同時,廣告媒體的價格因為CPI上漲而相應溫和上漲。因此,長期來看,人力資源成本價格和廣告媒體價格的增長,會給醫療美容行業帶來較大影響,促進行業的整合、變革和升級。當然,這種長期的影響更多的是與未來中國經濟發展、行業政策以及行業供需環境等方面息息相關,與本次漲價潮的關聯并未見得有多大。
利基產品反而實現有效拉動,實現準客戶群體有效積累
(一)重點檢查美容機構主體資格是否合法,嚴厲查處未取得相應資質開展醫療美容用械的違法行為。
(二)重點檢查美容機構醫療器械耗材采購驗收、貯存、使用等環節是否存在違反《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的行為;有冷鏈要求產品儲存是否符合產品說明書標簽標示要求;重點核查醫療器械產品購進渠道、產品資質以及產品生產日期是否在注冊證件有效期內,是否使用無產品注冊證書、無合格證明、過期、失效或者淘汰的醫療器械;進口醫療器械是否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注冊,有無中文標識等。從嚴查處非法渠道采購使用無菌注射器、無菌注射針、注射用透明質酸鈉、植入假體等醫療器械行為。
(三)重點檢查美容機構醫療器械設備臺賬,包括光子治療設備(例:光子嫩膚儀);激光手術和治療設備(例:激光洗眉機、激光針刀、激光美容儀);中低頻美容儀等,其采購資料和合格證明文件是否齊全;是否制定醫療設備維護保養制度、是否按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定期檢查、檢驗、校準、保養、維護并記錄,并逐臺建立使用檔案等。
主要檢查是否存在違法使用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行為;所使用的醫療器械是否從合法渠道采購,產品是否合法;醫療器械貯藏保管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建立執行醫療器械、進貨查驗制度等質量管理制度等。
可能出現的情況索證索票不全、臺賬記錄不完整,未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制度,對植入性醫療器械的使用未記錄相關產品信息或信息不全,無法實現產品質量追溯。部分美容醫療機構購置的治療儀未保存購進原始資料、維修維護記錄不全,未建立培訓檔案等情況。
“存在即合理”,依照黑格爾這句名言,醫療美容O2O必定有其存在價值。盡管“整容”對于國內民眾來說仍然是一個極具爭議的話題,但也未能影響醫療美容O2O的悄然興起。毫無疑問,醫療美容O2O存在的價值就是因為解決了傳統醫療美容的問題。
對消費者、醫師和醫療美容機構來說,傳統模式有著不少的弊端。首先,對于消費者來說,整個交易不透明,技術上醫療美容機構有過度營銷的嫌疑。悅美網CEO向小琴表示:“整形美容市場存在著大量不正規機構,存在假冒偽劣、虛假宣傳與過度營銷的現象。對消費者來說,增加了整容決策的難度和成本。”
其次,對正規的醫療美容機構來說,獲客成本過高也是個巨大的難題。醫療美容機構有線上和線下兩種推廣方式。線上只能依靠搜索引擎導流,而線下渠道又因用戶分散,很難做到精準營銷。更美聯合創始人王思Z透露,所謂的醫療美容機構暴利,其實利潤的60%~70%都流向了廣告商,醫院掙不到太多的錢。
除了上述弊端,對醫師來說也有提升品牌和業績的需求壓力。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O2O模式的興起,傳統醫療美容機構的這些問題暴露無疑,醫療美容O2O由此而生。醫療美容O2O采取信息分享、醫患互動及折扣電商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傳統模式存在的問題。網友信息分享可以將案例真實的呈現出來,讓更多的人知曉,起到引導示范的作用,幫助消費者做決策。另外,專業醫師匯集解答,可以幫助消費者方便、安全和快捷的找到心儀的醫院和醫生。
目前,在醫療美容O2O領域較為突出的互聯網企業主要有更美、悅美、新氧、真優美、美黛拉以及美爾貝等。這些企業中已經有兩家完成了B輪融資,其余幾家也表示正在加快步伐。
大同小異,孰優孰劣仍待檢驗
無獨有偶,更美、悅美、新氧、真優美、美黛拉以及美爾貝等APP的產品形態極其相似,都有網友日記分享、醫療美容咨詢互動以及預約購買項目的板塊,基本上都是“網友分享+醫患互動+折扣電商”的路子。當然,各家企業在具體運作方式中還是存在差別。
新氧、更美、真優美以及美黛拉等打造的是平臺,一端連接醫療美容機構,一端連接用戶。消費者進入新氧、更美客戶端,可以看到網友日記分享、咨詢醫師和醫院以及在線上實現項目預定,然后線下醫院認證,完成支付環節。而真優美、美黛拉則無支付環節,真優美可以實現免費預訂。
據統計,目前新氧已經積累了60萬篇用戶日記、1 000萬私信咨詢量,5 000家整形醫院和上萬名整形醫生資料,覆蓋范圍包括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對于更美來說,王思Z表示,定位更像是大眾點評。更美可以建立一個全面的真實的數據庫,幫助用戶做出好的消費決策。而醫師也可以通過更美平臺建立個人品牌,獲得客流。目前,更美用戶總數超過600萬。
與新氧、更美、真優美以及美黛拉相比,悅美網擁有自己的咨詢師團隊,具有中介的意味。消費者如果想和醫院建立聯系需要留下個人信息,由悅美推薦醫院機構。
目前來看,上述兩種模式各有利弊,孰優孰劣尚難以界定。連接兩個C端的平臺型企業模式更輕,縮短產業鏈,為產業實現了增值。但如何保障網友日記分享的信息的真實性、安全性是企業面臨的問題;悅美網賺取傭金的中介模式在短期內可以獲得現金流,但卻違背了互聯網“去中介化”的理念,而且由于離醫療美容機構更近,很難保持第三方獨立性;真優美完全工具型的模式則容易淪落為單純的渠道,為他人做嫁衣。
除了模式問題,整個醫療美容O2O行業面臨的阻礙還有不少。天使投資人沈文杰指出,對醫療美容O2O而言,需要面臨跳單的問題。如醫院通過平系上消費者后,會付一筆費用,但第二筆費用上,整形醫院會跳過平臺直接與消費者交易;另外,很多消費者到整形醫院后,考慮到整形風險、支付價格后,會出現跳單可能。此外,醫生信息不透明、手術價格不透明、手術項目風險模糊、市場接受度低和醫療安全缺乏第三方介入等問題也亟待解決。國內至今尚缺乏成文的整形美容醫師準入機制,相關培訓機構不計其數、水平參差不齊,而學員更是魚龍混雜。
由此看來,醫療美容O2O尚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醫療美容O2O企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離占領市場還有很遠的距離。據《2015~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分析預測及戰略咨詢報告》統計顯示,2014年我國醫療美容市場容量已達到5 530億元人民幣,而聲稱占領市場第一的更美月交易額也就5 000萬元人民幣。因此,每家企業都還在根據市場的變化進行戰略上的調整,運營模式還處于摸索期。
1 以德為本
專家預測,美容行業將成為我國服務行業中最具競爭力的一個行業[2]。相對于美容行業飛快的發展速度,目前的職業教育發展明顯遲緩,美容行業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中專以下學歷占總從業人員的 90%[3],職業培訓標準亟待提高,高素質的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技術人才亟待引進,以期拉升整個行業的品質[4]。
所謂德,一般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四個方面,是個人的立身之本。其中職業道德是規范行業的重要道德標準。美容行業的總體性質屬于服務業,在工作中,難免遇到形形的顧客,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唯有堅守職業道德,堅持“服務”的理念,本著幫助顧客的宗旨,不卑不亢地耐心講解,積極尋求可行方案,才能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而美容行業的“德”,正是由傳統醫學“維持人的生存、救死扶傷”演化而來的“提高人的生命質量,增進生命活力美感”的使命感和“服務意識”。只有堅守這種職業道德,才能養成“為問題找方法”的習慣,成為具有高水平職業素養的優秀人才。
2 以知為用
2.1 夠用:2006年衛生部下達文件,指出高職高專醫療美容技術專業將不允許報考臨床執業醫師,使得醫療美容技術專業的專業設置和培養目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對醫學知識的要求也著重強調基礎理論,能進行辯證且能科學指導技能手法的實際應用,能夠針對健康和亞健康人群進行保健和調理。這種轉變,使該專業所設置的《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方劑學》、《針灸學》等中醫基礎課程和《系統解剖學》、《生理學》等西醫基礎課程的重點也有了一定的調整,強調夠用、實用,在此基礎上能夠靈活運用。以《中藥方劑學》為例,由于不能開臨床藥方,所以對該專業學生只要求掌握非處方中成藥,能夠運用藥膳和食療對亞健康狀態或正常人群進行調理或保健即可。而醫學生必學的《組織與胚胎學》、《病理學》等則可以直接刪去,或僅以知識講座的方式加以了解即可。
2.2 實用:中西醫基礎知識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對技術手法的指導、完善;對醫療診斷技術的轉化和對健康人群養生保健方法的應用等方面。譬如,針對美容項目“卵巢保養”,雖然市面上已經開展多年,但醫學界始終未曾肯定,甚至還加以貶斥—這種情況下,作為專業技術人才,應該從該項目的實際效果和理論支持兩方面進行科學評估、修正與完善,消除美容愛好者的顧慮,還市場以科學有效、合理可信的技術和美容項目;而醫療的診斷治療技術也轉變成對顧客健康狀況的判斷、調理、保養和維護,這些已經體現在近年來被逐漸認可或已廣泛應用的手診、面診、虹膜診、背診、痧診等技術方法中;當今,美容院已經將舒緩的音樂、芳香的氛圍、花草茶、美容手法等融為一體,不管是音樂、香味、茶,還是技術手法,都是養生保健的方法之一,如何針對每個人的體質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制定個性化的保健方法,是對中西醫基礎知識實用性要求的升華和綜合應用。
3 以技為專
從各高校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所開設的課程與就業崗位和工作模式來看,醫療美容技術專業的技術主要由中醫美容技術(針灸、推拿、刮痧、拔罐、點穴、藥膳食療等)、生活美容技術(美體、皮護、塑身等)、修飾美容技術(美甲、化妝、紋繡等)、儀器美容技術(即美容儀器的使用與保養技術)、化妝品調配技術和銷售技巧六部分組成。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5]的培養目標,美容行業“服務”的工作性質,專業美容的運營模式,決定了銷售是該專業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特殊技術,而其媒介則是其他各種技術的實施。所以,對技術的牢固掌握和綜合應用是該專業人才必須具備的專長。
隨著美容行業的日益規范,對技術人員的要求和分工也越來越細化。從去年開始,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大中專在校生新設了刮痧師、美體師、美甲師等工種的資格考試平臺,也正是國家對技術人才的重視、規范和引導。所以,醫療美容技術專業人才既要全面學習包括銷售知識在內的各種技術,能夠綜合應用,又必須精于其中的一項或幾項,做到有所專長。
總之,醫療美容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應突出以下幾個方面:①正確認識美容“服務行業”的性質,樹立正確的“服務”意識,堅守職業道德;②靈活應用中、西醫基本知識,科學指導顧客進行有效的養生保健,并由之評判、完善現行的技術手法;③牢固掌握并能夠實際應用一種或幾種專業技術。但,如何使這些在科學理論指導下的美容技術,轉變成符合現代人健、美需求的可行項目,并連同一定的行業規范和運營模式直接供市場應用,還依然是整個行業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參考文獻]
[1]王秀蘭,周典.關于高等職業教育醫療美容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國美容(2010年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美容分會學術年會論文集),180-182.
[2]王慶儉,陶紅艷,劉哲妍.美容行業發展之我見[J].職業技術,2009,(6):88.
[3]韓秀萍.美容行業對美容人才能力素質的要求[J].衛生職業教育,2009,(6):134.
[4]武燕,劉茜,武琴琴.淺析高職高專醫療美容技術特色專業的建設[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