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最美消防員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活動目的
舉辦株洲市“最美校園紀實隨筆”征文活動旨在引導和鼓勵我市廣大中小學校師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發現和記錄我市中小學校園的美麗,通過紀實隨筆的方式,抒發作者關注校園,傾情教育,熱愛株洲的熱情和感受,再現和宣傳我市教育的發展成果。
二、活動范圍
1、我市中小學校師生和家長;
2、我市主要網絡的關心支持教育的文學愛好者。
三、征文收集時間與方式
2011年7月10日—9月20日期間,各參賽選手將文稿發至株洲教育網,上傳方式: 也可通過株洲網
四、征文評審與獎勵
9月25日前,由株洲教育網牽頭組織
——題記
每天早上,你總可以看見一個頭發花白的身影出現在小區里,那是李大媽又準時“上班” 了。
說起李大媽,小區里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只要你住在小區里,你肯定從她手中接過消防宣傳單,再不然也聽過她講解的消防知識。說起李大媽,那已年過六旬,退休教師,本應在家安享晚年,可無論刮風下雨你總能瞧見她天天準時“上班”,是個名副其實的“消防員”。
說起她的“消防”工作,那還得從她剛退休不久的一天說起,那天早上李大媽剛從公園煅煉身體后回家,還沒走到小區,就聽到尖銳的警號聲響徹天空,接著就見幾輛消防車鳴著笛急馳而過,徑直開進了小區。徐大媽連忙跑進小區,只見自己住的那幢樓濃煙滾滾,她定睛一看,原來是樓上的林大媽家著火了,林大媽站在小區里驚惶失措,滿臉淚流。消防隊員迅速架起水槍向屋內噴射,幾分多鐘后,大火終于撲滅了,屋內早已燒得一片狼籍。幸好家里人都出門了,沒有人員傷亡。后來從林大媽悲痛的訴說中,大家這才知道,原來林大媽早上就在燃氣灶上燉雞湯,然后送孫子去幼兒園,以為回來再關火剛好,可一出門就忘了這事,鍋里湯干了,便引發了火災。她自責、懊悔,其實這都是消防意識不強惹的禍。一場火災整幢樓都受到影響,李大媽越想越后怕,如果這場火沒有及時撲滅,那后果不堪設想。李大媽就想我多少了解一些,可以給小區里的大爺大媽們講講消防知識,提高消防意識,于是她就這樣成了一名消防志愿者。
可當好一名消防志愿者并不容易,必須要有豐富的消防知識。李大媽翻閱了大量的消防書籍,還經常向消防官兵請教。她開始給小區里的大爺大媽們講如何安全用火、用電、用汽等消防安全常識和疏散逃生知識,讓每一個人都知曉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學會火災發生后如何保護生命財產,如何進行自救。后來又給小區里的小孩子們講,慢慢的,小區里人人都聽過她講的消防知識,她還經常挨家挨戶分發消防宣傳單。她成為穿梭在小區里受人敬愛的“消防員”。
【關鍵詞】 微信 消防宣傳 志愿者 應用
1 微信的歷史沿革
微信,也稱wechat,是2011年1月21日由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該程序主要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兼具共享媒體資源、公眾平臺、朋友圈、衛星定位、掃二維碼等功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了傳播功用。從2012年3月29日到2013年10月24日,僅一年多時間,微信用戶突破6億,每日活躍用戶1億,海外用戶已近2億,成為目前亞洲地區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作為拇指時代的標志性產物,微信有效利用了移動手機的隨時攜帶特點,將即時傳播幾近發揮極致,成為繼MSM、qq之后應用最廣泛的媒介平臺,并作為諸多行業發展的必備因素,主導著行業前景。
2 微信的傳播特點
(1)信息傳播的即時性。微信作為新生的聊天工具,融合了MSM、
qq等工具特點,將聊天對話框從電腦一端移至手機,兼顧3G、4G手機上網的大眾訴求,實現了隨時隨地聊天,隨時隨地編發、傳遞信息,即便手機屏幕關閉,仍可進行實時聊天。與微博相較,通過微信的的圖片、文字、聲音訊息能夠得到更加快速而廣泛的反饋,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靈活性使信息由最初的簡單傳遞迅速衍變為呈冪指數增長的群體互動。例如某一時事新聞的轉載、分享和評論,某一公益活動的動員、參與和階段性結果的跟蹤。2014年3月29日,微信朋友圈轉載鞍山市一新生嬰兒患先天性心臟病急需手術的信息,該信息在短短三天內轉載萬余次,48小時便籌到愛心捐款逾5萬元,4月2日《遼沈晚報》綜合版面對此進行了專題報道,稱贊微信傳播的接力和給力。其后,在患病嬰兒的治療過程中,微信更是發揮了信息傳遞的即時和連續性,對嬰兒的每一階段境況進行了“跟蹤報道”,為公眾參與愛心捐助廓清了道路。最后,手術的成功讓人們再次看到微信這一媒介的巨大能量。
(2)信息整合的系統性。微信的聊天功能始終處在不斷開發和拓展的狀態,并由創建初期的單一功能繼承逐漸成長為以鎖鏈狀傳播為基本單位的網狀媒介平臺,實現了瑣碎信息的迅速整合,自發形成多人參與的話語循環系統。從學科的基本概念入手,在《傳播學》中,拉斯韋爾的直線傳播模式和施拉姆的循環互動模式成為了微信傳播過程的有力證明。信源和信宿的概念逐漸淡化,呈現人內傳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大眾傳播四個階段的傳播形態。仍以微信救助患病兒童為例,信源本身是人內傳播的起點,第一條訊息的發出是信源自身對該訊息反饋后的結果;朋友圈的轉載是人際傳播階段,信宿是與信源有直接社會關系的人群;群體傳播是兒童患病信息的幾何數傳遞階段,是一個群體與另一個群體的交流;大眾傳播階段是該信息不斷傳遞的最后階段,信宿是一個不再具有明確界定的社會群,信息被公眾普遍認同并形成相對一致的反饋,包括評價、輿論監督、參與捐款救助。綜上,微信中每一條信息的傳遞都指向一個完整的話語系統。
3 微信在消防宣傳工作中的應用和意義
(1)以微信為載體發起“火災隱患隨手拍”。防火患于忽微的意義遠大于對火災的有效撲救,對火災隱患的及時發現和整改是消防工作一直竭力攻克的重點,因此,消防宣傳工作緊緊抓住微信這一新生媒介,努力將微信的即時發揮到最大程度,經過細致的策劃,形成完備的活動方案,推出一系列以微信為平臺的“火災隱患隨手拍”行動。首先,通過微信活動啟示,告知群眾“火災隱患”的含義及幾種常見的火災隱患類型;其次,發動和號召廣大群眾拿起手機拍攝身邊的火災隱患,通過微信將圖片反饋給公安消防部門;最后,消防部門對“上報”的“火災隱患”進行嚴格篩選,提出整改方法并通過適當途徑進行上門服務,從而有效消除禍患、普及消防安全常識。
(2)打造消防宣傳為主題的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平臺是個人和企業都可以打造的一個微信公眾號,關注規模超過500人就可以申請認證。通過該公眾號可以群發文字、圖片、語音三個類別的信息內容,實現實時對話、消息發送、素材管理功能。與明星微博相似,微信公眾平臺逐漸融入時尚元素,騰訊娛樂頻道推出的“微信大明星”欄目招攬了數十名娛樂明星的加盟,此外備受關注的電視欄目也相繼推出自己的微信公共平臺。消防宣傳工作也不例外,以普及消防常識、傳遞社會正能量為理念的各地消防官方微信平臺現已逐步發展成為集知識、趣味、人文為一體的特色公眾平臺。通過平臺的消防信息傳遞速度更快、反饋更及時,同時推選出許多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消防官兵,在群眾中樹立起良好的軍人形象,營造了積極的消防輿論氛圍。
(3)建立三級階梯構架的消防志愿者微信群。消防宣傳工作對準社區、學校,不斷擴大消防志愿者規模,發起“螢火蟲”計劃,在消防宣傳月進行集中招募,歸檔入冊,旨在以志愿者的星火之光點燃全社會學習消防常識的熱情之火。其中,校園招聘以大學生為主要對象;社區以管理人員為主。在消防志愿者規模壯大的基礎上,公安消防部門以微信為平臺,逐步建立和形成三個階梯構架的消防志愿者微信群:第一階梯的微信通訊錄包括消防部門本身的宣傳工作人員、各基層微信通聯人員以及各大學“螢火蟲”計劃工作站負責人;第二階梯微信通訊錄包括城市各社區“螢火蟲”計劃工作站負責人、大學生消防志愿者服務隊隊長;第三階梯微信通訊錄包括各消防志愿者服務隊隊長、本隊全體成員。各級階梯的志愿者管理人員根據微信群準則自發的進行動員,調動志愿者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做好二、三階梯群的建立和指導工作。
(4)借助微視功能發起“尋找最美消防員”。微視的開發使視頻抓怕更加穩定和完整。消防宣傳工作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將消防微電影拍攝、展播的平臺拓展到視頻領域,經由微信平臺介入微視,利用微視吸引和推廣以展現消防員無私奉獻、敢于犧牲精神的微電影。同時,借助微信公眾平臺發起“尋找最美消防員”活動。鼓勵和號召公眾拿起手機抓錄火災第一現場,通過自己的敏銳視角找到消防官兵火場奮戰的精彩瞬間,尋找感動人心的服務于基層社會民眾的最美消防員。通過視頻的轉載讓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尋找社會正能量的主流輿論中去,用公眾的力量自發樹立起優秀消防官兵的形象。活動主題剛好與消防宣傳工作的另一個內容相契合,即將消防官兵的風采展現給社會公眾。以微信為平臺、以微視為手段,加深社會公眾對消防事業的關注和了解,促進軍民共建工程的推進,創造和諧警民關系。
微信在消防宣傳工作中的應用不止于此,它體現了社會工作與媒體的恰切銜接。隨著微信社交功能的不斷補充,公安消防部門以此為媒介的宣傳性工作也將逐步擴大范圍,例如消防微電影的拍攝、展播;火災事故現場消防員英勇瞬間的抓拍,都通過微信的微視功能得到很好的傳遞。同樣,微信彌補了消防宣傳管理工作的缺欠,在真實世界面對面的人際關系之外,建立起具有縝密機制的虛擬世界的人際關系,形成強大的宣傳關系網,更加便于組織開展消防宣傳工作。反之,消防宣傳工作使微信發揮出巨大的社會功用,具有了更為豐富的社會意義。
參考文獻:
“弟子規,圣人訓。守孝悌,次謹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些語句傳遞著的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的同學說:“美德是圣人的專利,離我們小學生的生活很遙遠。”其實美德就在我們身邊。當你早上上學向老師說早上好的時候;當你為生病的同學遞上一杯熱水的時候;當你向電視廣告的男孩一樣,端上一盆水為媽媽洗腳的時候;當你向廖智姐姐一樣,堅強仍有勇敢的追逐自己夢想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就是在繼承和弘揚中華美德和民族精神!
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我們的生活中有與中華美德背道的人和事。有人在埃及神廟上留下了某某某到此一游的簽名;有人在開車撞人后還大聲高喊:“我的爸爸是李剛!”;有人在婦產科販賣剛出生的嬰兒。種種跡象讓人感到中華傳統美德以在這些人身上消失殆盡。
我們看到了這樣一群人。最美司機吳斌駕駛公交車事被飛來的鐵片擊中。生命最后時刻,他忍著強痛穩穩停車,確保全車乘客的的安全;最美鄉村醫生鐘晶,作為80后,他把自己的青春分獻給偏遠大山中的百姓。用其所學,為人治病;最美消防員樓志宏。工作十八年,他參加了三千多次滅火戰斗,成功搶救一百多人。工作之余。千里獻血,拯救病危女孩。他們都有奉獻社會的精神,他們是我們心中最美的天使!
我曾看過這樣一則報道,在汶川大地震中,有一位母親成彎著腰的姿勢,在她用身體搭成的帳篷下是她那年幼的孩子,一根鋼筋扎進了這位母親的身體里。看,母愛之花多么美麗,多么堅強。
在一個森林了曾發生過一場火災,消防員在滅火時發現了一只母鴨,它已被火燒得焦焦的了,而在他的翅膀下卻有四只可愛的小鴨子,他們毫發無損。聽,母愛之花多么動聽,多么偉大。
我曾在一本書上看到另一位偉大的母親。在遙遠的可可西里,住在一位獵人,但他已經不打獵了,是一只藏羚羊改變了他。又一次,他打獵時遇到了一只藏羚羊準備打,可是藏羚羊卻“撲哧”一聲跪在了他的面前,藏羚羊的臉上掛著兩排淚,但他并沒有收手,應為他是個獵人,而不是慈父,在獵人解刨它的尸體是,卻在它的肚子里發現了一只成形的小羊。品,母愛之茶是多么的濃,多么的甘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