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韓非名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生命周期假說 協整檢驗 擬合優度檢驗 T檢驗
一、引言
居民消費支出在一國最終消費中占主導地位,是總需求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刺激一國經濟增長。清楚了解影響消費的因素和決定模式,有利于我們更好地運用相應的政策,拉動國內的消費需求。本文選擇以1978—2009年武漢城鎮居民的消費行為為研究對象,運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旨在已有的生命周期假說的基礎上,對武漢城鎮居民的消費函數進行實證研究,試圖建立適合武漢城鎮居民的消費理論。所得結果對引導居民健康消費,為政府制定拉動內需政策以推動經濟持續增長有著重要意義。
二、武漢市城鎮居民消費函數實證分析
生命周期假說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莫迪利安尼與布倫貝格、安東于1954年提出,它認為作為理性人的消費者,會根據一生收入的效用最大化原則來安排一生的消費。因此,消費者現期消費不僅與現期收入有關,而且與消費者以后各期收入的期望值、開始時的資產數量以及年齡有關。消費者一生中消費支出流量的現值要等于一生中各期收入流量的現值,這種行為可稱作“前瞻行為”,用簡單的線性模型來描述這一假設的消費函數可得下式:Yt=α+β1X+β2At 。其中,At表示消費者第t期的資產存量,參數β1為邊際消費傾向,β1表示已經積累的財富對當前消費的影響。這個消費函數用一生的效用來解釋消費,被稱為生命周期假說。為了避免測量資產存量所帶來的麻煩,我們用戴維森等人(1978)提出的本期資產存量等于上期存在存量加上本期消費、收入之差來估計資產存量,經整理可得Yt=λ1Yt-1+λ2Xt-λ3Xt-1+μt。其中,Yt-1、Xt-1分別是Yt、Xt的滯后一期值。
本文的研究基于1978—2009年武漢城鎮居民消費支出的相關統計數據。在經濟領域中,由于許多時間序列觀測值大都不是由平穩過程產生的,當兩個變量均為非平穩時間序列時,這兩個變量間所進行的回歸有可能導致偽回歸現象。因此,在實際問題中,當取得某隨機序列的樣本數據時首先要判斷其平穩性,在各模型中變量序列具有同階單整的前提下進行協整檢驗。通過用Eviews對居民消費支出(Y)、居民可支配收入(X)序列分別進行ADF檢驗可知,在10%顯著性水平下,這兩個時間序列都是二階單整的,并以此得出上期居民消費支出(Y-1)和上期可支配收入(X-1)也是二階單整的。在此基礎上,對生命周期假說模型進行協整檢驗可知,居民消費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期居民消費支出和上期收入之間存在協整關系。接著,用Eviews對生命周期假說模型做OLS回歸分析,得到:46Xt-1。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到R2=0.997108,R2=0.996886,說明自變量Xt、Xt-1和Yt-1對Yt具有很好的解釋能力,即模型具有較高的擬合優度。此外,解釋變量Yt-1、Xt和Xt-1系數的t值分別為13.36、3.16和-2.48。給定顯著性水平a=5%,在自由度(df)為27時,查t分布表得臨界值2.05,則解釋變量Yt-1、Xt和Xt-1系數的t值絕對值均大于臨界值,即在生命周期假說中,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期收入和上期居民消費支出對居民消費支出有顯著影響。
三、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生命周期假說模型通過了協整檢驗、擬合優度檢驗以及T檢驗,說明此消費函數是適用于武漢市城鎮居民的消費函數形式。按照生命周期假說,消費者會根據一生收入的效用最大化原則來安排一生的消費。因此,消費者現期消費不僅與現期收入有關,而且與消費者以后各期收入的期望值有關。在我國內需拉動乏力、消費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進一步著力擴大消費需求必須穩定提高居民收入預期。隨著我國在教育、醫療、養老保險和住房等制度方面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居民在這些方面自行負擔的部分增加,導致居民對支出的預期增加,會導致產生以生存型和預防型為主的居民儲蓄,而不利于居民消費需求的擴大。因此,現階段只有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合理調節收入分配,不斷增加居民收入,才能穩定居民收入預期,拓寬消費領域,優化消費結構,提高消費需求水平。
因此,以生命周期假說為理論依據,我們提出以下刺激消費增長的政策建議:為了改變人們的收入預期,應加大經濟、政治等制度的改革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國企、金融資本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的改革力度。破解經濟難題,保證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高居民、企業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指數;另一方面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對提高居民消費發揮巨大作用。應通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特別是消除人們的養老、醫療等問題的后顧之憂,減少影響居民消費預期的不確定因素,以刺激消費。
參考文獻:
[1]楊麗.消費函數理論研究綜述[J].山東輕工業學院學報,2004,(02).
【關鍵詞】中國;古代寓言史;《淮南子》;寓言特色
在我國浩瀚如海的文化典籍中,保存著大量的寓言故事。中國是世界三大寓言發源地之一,誕生于西漢初年的《淮南子》寓言便是這湯湯長河中一朵絢爛的浪花。它們像一顆顆珍珠,散見在各代文史著作中,而寓言故事中深雋的哲理和寶貴的經驗,如同薄荷草散發出的淡淡清恬,綿延千年,意蘊無窮。世易時移,這些古老的寓言代代相傳,給予人們新的啟迪歷久彌新。
一、對前代寓言的繼承
我國早期的文論,推崇文章表達“委婉含蓄”,而這也適應了先秦大變革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的表達需求,在此條件下,先秦寓言應運而生。相對于平鋪直敘的生硬表達,先秦諸子為了增強語言表達的生動形象性,提高游說的安全性,他們選擇了形式更為活潑有趣的寓言故事作為思想情感的表達方式。一方面增強了學說的論辯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較高的保險性,這便使寓言由偶一為之發展到自覺的大量運用,因此形成了中國寓言史上的第一座高峰。先秦寓言中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在世界寓言史上都是罕見的,而這也為以后各代寓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緊隨其后的兩漢寓言。
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將諸多典籍付諸一炬,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巨大的霧霾始終籠罩著文化園地,文人的文學創作在現實的壓抑下很難有所創新,“百家爭鳴”的文化盛宴一去不復返,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鉗制了寓言的發展,因此兩漢時代的理論著作多沿襲先秦,很少有獨創性。
在這樣的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下,兩漢寓言有兩個顯著的特點,其一是多沿襲先秦的寓言,尤其在題材方面,如漢代的寓言專著《說苑》《新序》在題材和體制上都沿襲先秦的《韓非子》和《呂氏春秋》,《淮南子》寓言是兩漢寓言的重要作品之一,其作品尤為明顯地體現出兩漢寓言的特點。
1、對《莊子》寓言風格的借鑒
在先秦寓言中,成就較為突出的有《韓非》和《莊子》,以《韓非子》寓言為代表的一類寓言故事將思想和理論根植于現實的土壤,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筆鋒展現了活現的世態,其作品尖銳的批判性和戰斗性,表現出現實主義風格;而以《莊子》寓言為代表的,則多通過夸張怪誕的手法,奇幻迷離的境界和恣肆的文風來闡釋哲理思想,表現出浪漫主義的風格。
莊子特別擅長借用另外的故事來說理,言在此而意在彼,其寓言中,多以民間故事為題材,主人公多為下層人物,寓言中大量運用擬人手法,想象豐富、夸張大膽、詞匯富麗,具有恣肆的浪漫主義風格。《淮南子》寓言站在現實的土壤中,但是和大多數兩漢的文學一樣,失去高度的戰斗性,而在部分程度上繼承了《莊子》寓言這種夸張、宏大、廣泛又充滿想象力的浪漫主義色彩。
2、對《韓非》寓言的繼承
在對《莊子》寓言借鑒的基礎上,《淮南子》寓言的作者群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寫作風格。《淮南子》對韓非子現實主義和莊子浪漫主義取舍采納,形成自己獨特的樸素的浪漫主義手法。無論是治國用兵還是修身處世,《淮南子》寓言立足現實,但弱化韓非子寓言尖銳的戰斗性和批判性,較多的采用了莊子浪漫主義的手法,委婉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美好愿望,同時又不乏寓言所必需的深刻性、反思性;但不同于莊子的細節描寫和無人物塑造,作者浪漫主義的寫法仍以現實為基礎的,以國家、民生為中心,圍繞多個主題,組織情節,表達自己的思想主張。
二、寓言故事的整體特色
1、巧妙的表現形式
《淮南子》寓言從前代古籍中汲取吸收了大量故事,全書以歷史寓言和民間寓言故事為主,有少量的神話寓言故事,其大多出自先秦典籍,有直接引用故事,然后賦予明確的說理論證寓意,使之為作者所用;有的稍加改動,使之更符合論述說理的主題思想。如出自《呂氏春秋》的故事,城濮之戰中晉文公用咎犯之謀而先賞雍季,《淮南子》對原文措辭稍加改動,對“或無功而先賞,或有功而后賞”的思想進行了恰當的正反論證,傳達出深雋的哲理意義,便有了“先賞雍季”的故事。
同樣是寓言篇,作選擇材料也不盡相同,在哲理思想深奧,寓意不易領悟的《道應》中,作者首先講故事,或是人物對話、或是記敘簡單情節,最后再引用老子名言來對寓言故事進行概括總結;而在思想哲理相對淺顯,易于理解的《人間》中,作者首先提出論點,然后再用寓言論證,或正面描述,或反面烘托,有的則正反結合,來證明哲理。深奧難懂的先演繹后歸納,淺顯易懂的先歸納后演繹,張弛有度。由此可見,作者在寓言的設置方面的精巧用心。
2、豐富的題材來源
除了巧妙恰切的形式,《淮南子》寓言的題材來源也較廣泛。相對于外國寓言多采用民間動物故事,中國古代寓言的題材來源則要廣泛的多,在深厚的文化底蘊下,膾炙人口的民間故事、豐富悠久的歷史故事都是寓言發展成長的沃土。此外中國古代寓言還廣泛的借鑒其它題材,如神話傳說、鬼怪故事、笑話等來充實作品,如《韓非子》寓言中大量改編援引歷史故事,成為傳頌不衰的歷史寓言。《莊子?逍遙游》中的“鯤鵬和斥燕”,則來自志怪的民間故事集《齊諧》。
《淮南子》寓言正是繼承了中國古代寓言,尤其是先秦寓言的這一特色,同西方以動物寓言為主的素材不同,其寓言多以人物為主,以歷史故事作為素材。《淮南子》全書140余則寓言,僅有“狡狐搏雉”(《人間》)等為數不多的是動物寓言,其余寓言都是人物故事。如“女媧補天”(《覽冥》)、“黃龍負舟”(《精神訓)等一類的神話寓言中,故事的主角都是人物。作者往往一兩筆,就畫龍點睛的刻畫出某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準確的描繪人物的鮮明形象,凸顯了故事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也極大地增強了寓言的深刻性和論辯性。
民間故事、歷史故事、神話寓言故事都是《淮南子》寓言的題材來源,如沿襲了《韓非子》寓言群“說林”之名的《說林》,以及與之類似的《說山》中,部分寓言既沒有情節,也沒有人物,但是依然包含著深刻的哲理思想,《淮南子?說山》中“一目之網”的寓言簡明的告誡讀者,局部只有在整體中才能發揮作用,脫離整體的局部是沒有意義的。諸如此類,作者巧妙地采取各類不同的獨特形象,運用生動的筆觸,用妙趣的故事來間接地影射當時的社會現實,啟發人們去掌握運用正確的思維方式,深入思索、吸取經驗教訓,不斷前進。
中國古代寓言是我國文學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還成為后世文學作品的題材來源,為文學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更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寓言豐富和發展了我國的語言詞匯,在現代漢語中,仍有大量的成語、格言是出自古代寓言,“化干戈為玉帛”、“塞翁失馬”等成語格言,精警凝練、含義深遠,幾千年來,一直被廣泛使用,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成為古代漢語中的精華。
【參考文獻】
[1]劉康德.淮南子直解[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2]劉康德.淮南子鑒賞辭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
[3]陳靜.淮南子譯注[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4]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786.
[5]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1、任何人都應該有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不然就是奴才。——徐特立
2、自信與驕傲有異;自信者常沉著,而驕傲者常浮揚。——梁啟超
3、人多不足以依賴,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侖
4、吾無過人者,但生平行為,無不可對人言耳。——司馬光
5、無論如何,“流言”總不能嚇啞我的。——魯迅
6、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7、恃人不如自恃也。(恃,依靠。)——先秦《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8、哥倫布發現了一個世界,卻沒有用海圖,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釋疑解惑的“信心”。——桑塔雅娜
9、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愛默生
10、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培根
11、我們對自己抱有的信心,將使別人對我們萌生信心的綠芽。——拉勞士福古
12、堅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們,做出驚人的事業。——馬爾頓
13、能夠使我飄浮于人生的泥沼中而不致陷污的,是我的信心。——但丁
14、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史典》
15、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于失掉自信心了。——培爾辛
16、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17、地球上的任何一點離太陽都同樣地遙遠。——伯頓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聃《老子》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A、元謀人B、北京人C、山頂洞人D、半坡人
2、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A、有無語言B、會不會制造工具C、會不會使用火D、能否直立行走
3、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遺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為()
A、戰略地位重要B、適宜航行、交通便利
C、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適宜農業生產D、環境優美
4、臺灣各黨派首腦如連戰、宋楚喻等到大陸訪問時都拜謁黃帝陵,是因為()
A、黃帝是后人尊稱的“人文初祖”B、是因為他自己打敗的蚩尤
C、因為他的部落形成華夏族的基礎D、是因為他建立了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5、大禹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他所制的“水”是指()
A、長江B、珠江C、雅魯藏布江D、黃河
6、創制“炮烙”等酷刑的是()
A、夏桀B、商紂C、周厲王D、周幽王
7、西周眾多的諸侯,是通過下列哪個制度產生的()
A、奴隸制B、世襲制C、分封制D、禪讓制
8、商代最突出的手工業是()
A、紡織業B、制陶業C、冶鐵業D、青銅制造業
9、“三星堆”文化的具體地點是在()
A、青藏高原B、成都平原C、云貴高原D、河南安陽
10、成語“退避三舍”與下列哪次戰役有關()
A、桂陵之戰B、馬陵之戰C、城濮之戰D、長平之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從晉國分裂出來的三個諸侯國不包括()
A、韓國B、宋國C、趙國D、魏國
12、歷有一個“徙木為信”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
A、伊尹B、姜尚C、管仲D、商鞅
13、在戰國“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個諸侯中,地理位置處于最東面的是()
A、楚B、魏C、齊D、燕
14、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誰主持修筑的?()
A、商鞅B、李悝C、李冰D、諸葛亮
15、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是()
A、華佗B、張仲景C、扁鵲D、李時珍
16、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17、中國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定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是()
A、哥白尼B、孔子C、拉伯雷D、屈原
18、主張“兼愛”,“非攻”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韓非子
19、“知彼知已者,百戰不殆”的軍事格言,是哪個軍事家的名言()
A、龐涓B、孫武C、韓非D、孫臏
20、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環保意識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荀子C、墨子D、孟子
答案:ABCADBCDBC、BDCCCBDDBD
二、填空題(20空,每空1分,共20分)
21、火的使用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已經會使用__________,山頂洞人掌握了_______________的技術。
22、
23、約公元前______________年,禹建立了我國歷第一個奴隸制國家_________________。
24、秦代修筑的“萬里長城”,西起________________,東到_____________。
25、禹死后,_________________繼承父位,從而_______________制代替了禪讓制
26、商后期制造的____________是世界上的青銅器,而_______________是青銅器中的精品。
27、_____________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戰國時期_______________的進一步推廣,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一次革命。
28、商朝人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___________”,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_________。
29、秦始皇統一貨幣,在全國統一使用_____________.秦朝還統一文字,把________作為全國規范文字。
答案:
21、天然火人工取火
22、河姆渡半坡水稻粟
23、2070年夏朝
24、臨洮遼東
25、啟世襲
26、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7、春秋牛耕
28、甲骨文金文
29、圓形方孔錢小篆
三、材料解析(共2小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30、材料:“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問題(1)這句話是誰說的?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問題(2)這句話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1、材料: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問題:想一想,孔子的這三段話,對你的學習有什么幫助或指導。
答案:
30(1)屈原《離騷》
你好!
看到你遲緩的身影,看到你緊鎖的愁眉,看到你默默的淚水,我的心緒變得格外沉重。我知道,你在為初三酸甜苦辣的生活而惆悵萬分,你在為成長中的種種煩惱而再三埋怨;你還在為前進中的點點滴滴的挫折而心灰意冷。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生命不可能只有幸福,這種生活經歷誰都會遇到。我在書上看到這樣故事,一個年僅19歲的姑娘,因考后感到一點信心也沒有,雖考分超過高校錄取線7分,卻在成績單發下的前一夜服安眠藥自盡,她是船長的女兒,父母的心肝寶貝,從小泡在蜜罐里長大,可沒想到蜜喝多了,意會如此般脆弱。
有句名言說得好:“痛苦能夠孕育靈魂和精神力量。”在我看來,災難也許是傲骨的乳娘,禍患也許是豪杰的乳汁, “痛苦”、“災難”與“禍患”是需要吃苦才能克服得了的。孟子寫下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史記》所述“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還有那“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多少先古哲向我們闡述了這一深遂的道理,只有在風吹雨打中守望自我的理想與信念,我們才會擁有強悍的生存能力。
古往今來,多少風流人物在逆境中堅守自我,終成大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質ハ頭⒎咧???饕病!比绱順羈嘍??叩腦庥齔刪偷氖撬?慶陟諫?緣難≡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