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手術室凈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層流凈化手術室環境的管理
因層流系統并無消毒滅菌之功效,層流手術室其“無菌”環境主要是通過空氣的“過濾”、“層流”以及室內維持“正壓”狀態來維持的。因此,層流手術室環境的管理必須強調以下方面。
嚴格人流、物流管理:①嚴格控制人員進出。②嚴格著裝管理要求。③保持手術室“相對密閉狀態”,保證室間空氣的潔凈度。④嚴格分離潔污流線,以保證潔凈手術部空氣的潔凈度及流程的需要。劃分無菌、急診和感染手術間。
控制手術間空氣的溫度:適宜的溫度不僅使病人舒適,更有利于傷口的愈合。室內溫度控制在22~25℃,濕度控制在50%~60%較為合適,不僅滿足人體舒適度且又不利于室內微生物的生存。
強化衛生清潔管理:潔凈手術部的一切清潔工作必須采用濕式打掃,在凈化空調系統運行中進行,手術間無影燈、手術床、器械車、壁柜表面及地面應在每天手術前后用清水、消毒液各擦拭1次。每周進行徹底清掃1次,每月再進行衛生大掃1次,使用的清潔工具不宜用掉纖維的織物材料制作。對空氣灰塵粒子數、噪音、溫濕度進行檢測1次,并將結果上報備案。
減少各種污染的機會:各項術前準備工作在打開無菌包前進行。嚴禁在手術室間折疊各種布類敷料。
層流凈化手術室人員管理
通過組織手術室全體護士和麻醉人員進行理論學習,明確層流凈化手術室工作原理和環境要求,熟悉各級手術間手術適用情況。對手術醫生也進行了層流凈化手術間基本知識和操作要求的培訓。嚴格規范護理人員行為和各項操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設置嚴格的工作流程:設置嚴格工作流程,明確區分潔污流線是潔凈手術室平面組合的重要原則之一。根據各班職責制定出嚴格的工作流程。
手術環境的調節與維持方面:由夜班護士于每日擇期病人入室前30分鐘開放空調機組,設定室溫在22~25℃,相對濕度為50%~60%,術中由巡回護士根據手術醫生和患者的需要隨時調節室溫;同時強調空氣潔凈度是必要保障條件,嚴格禁止在手術間抖動衣物布類,防止微粒在室間飛揚。
手術間物品的放置:我們根據手術間分類確定各專科常規手術間,再根據專科手術特點和要求常規備物,各手術間均制定物品放置標準示意圖,專科手術間內物品相對固定。
轉貼于
手術室護工的管理首先要以人為本,提高護工的工作積極性。首先,必須重視管理對象的身心特點,采取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盡量發揮衛生工人的積極性。其次應加強愛崗敬業教育,應將職業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采取談心等具體形式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再次應定期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學習并遵守手術室規章制度,制定出護工工作職責和工作質量標準。
層流凈化手術間運行管理
正確使用層流間:手術床應放置在層流天花網對應處,一切操作盡量在層流天花網對應處進行,避免在回風口開啟無菌包。感染手術盡量安排在設有負壓層流手術間,遇特殊手術進行特殊消毒。嚴格執行三通道線路:層流手術室的設計有三條出入線路,即工作人員出入口、病人出入口、污物出口。
控制清潔質量:潔凈層流空調系統初次使用必須連續運行24小時,空氣細菌培養兩次合格方可使用。每次手術之前30分鐘打開層流空調系統,接臺手術中間間隔15分鐘,使空調系統連續運行,盡量排盡上臺手術污染的塵粒,保證手術間空氣質量。定期專人檢測空調系統運行情況,做好維護保養工作。每日于術前術后用0.5%速消凈濕式去除門、窗、無影燈、輸液架、器械臺、腳踏板、地面、麻醉機等的血跡及灰塵。每周應掃除1次,包括天花板、墻壁和地板,尤其是抽風,回風口很易藏塵、藏菌要拆洗清潔定期檢查更換,以防其本身受到污染。初效、中效過濾器每6個月更換1次,高效過濾器1~2年更換1次。回風口每周清潔1次,以確保塵埃過濾效果。
設備維護:為了保證室間的恒溫恒濕,實行空調24小時開放,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術前30分鐘打開。手術間工程技術人員定期負責檢查控制板上空調顯示情況,負責凈化空調系統的保養。每星期清洗初效過濾網1次,出風口1次,防止其本身受到污染。中效、高效過濾網的更換根據空氣培養的結果,一般每2年更換1次。
討論
潔凈手術室是一個多專業功能的綜合整體,潔凈手術室采用空氣凈化措施是將空氣中的塵埃離子過濾、消毒,使細菌無載體傳播。空氣凈化雖是主要矛盾,但更重要的是取決于手術全過程、全方位的護理質控。我們加強了對層流手術間的使用管理,使用至今仍保持良好的面貌,且每月的空氣培養均達標。使用層流手術室,強化無菌觀念和正規化管理仍然是醫療程安全的根本保證與要求,仍然是手術室工作之根本、之重點,只有當兩者緊密結合起來才是趨于完美的。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潔凈手術部建設標準,2000,10.
【關鍵詞】 手術室凈化空調設計
[Abstract]Hospital operation room purify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should be introduced new ideas.Summed up as follows: the operating room air condition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air purification the way of infection control effectively and irreplaceable; A clea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the operating room number between burden be few not; Pollution into the concept, reduce the operating room in key areas of pollution at the same time, reduce the high level of air purification operating room send;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local strengthening supply air, which is a replacement air supply air condole supports, in the operating room key ChanXiangLiu form in the area of airflow organization, reduce the operating room key areas of air pollution; Fresh air system adopt independent in the beginning and effect two level filtering; Set the air valve, in order to assure indoor the norm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Key words] The operating room; Purify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引言
醫院空調的任務應該是,維持室內所需要的氣候狀態并除去空氣中的塵埃、微生物、氣味和有害氣體。而醫院手術室的空調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任務,尤其是控制空氣途徑造成的術后感染至關重要,因為降低和避免術后感染是保證手術成功、縮短患者恢復時間、降低醫療費用的關鍵所在。另外手術室空調的另一特點是服務面積雖小但風量大、能耗高、使用時間不確定,因此手術室空調在創造高度潔凈的室內氣候同時應特別注意空調系統的節能。下面就天津市某醫院手術室設計為例,介紹設計者在該設計中體現的設計思路。
一、手術室概況
本潔凈手術部由八間手術室、中央潔凈大廳、麻醉室、蘇醒室等附屬房間組成,手術部位于醫技樓二層,手術室無護結構,手術室凈化級別要求分別為千級(I級)1間、萬級(II 級)4間、十萬級(III 級)3間,手術室設計溫濕度考慮到兒童生理特點,全年控制在Tn=24~28℃,在手術室內就地可調,手術室設計相對濕度Фn=50%~60%。
二、手術室空調風系統的劃分
1.高級別手術室空調系統宜獨立設置。所謂高級別手術室是指千級以上手術室,其原因是高級別手術室空調送風量大,如同樣面積的手術室,百級手術室的空調風量是十萬級的3.4倍,是萬級的2.25倍。另外高級別手術室的使用頻率遠低于低級別手術室,這樣無論是一個空調系統負擔多個高級別手術室,或是一個空調系統負擔一個高級別手術室和多個低級別手術室,都會使空調系統長時間處于"大馬拉小車"的運行狀態。例如一個空調系統負擔1間百級手術室和2間萬級手術室或4間十萬級手術室,只要高級別手術室不使用,則系統設計風量至少大于此時所需風量的112%和84%,亦即此時系統所需風量僅為系統設計風量的47%和54.3%,而且此種因手術室使用與否引起的風量變化,不宜采用變頻調速方式進行調節,只能用調節總風閥的方式調節風量以適應系統風量變化,然而此種方式顯然不節能。所以無論從節約能源的角度,或是從使用可控性、靈活性的角度,高級別手術室都應"按間"獨立設置空調系統,即一個凈化空調系統對應一間手術室。
2.對于低級別手術室,盡管與高級別手術室相比空調風量小的多,但一個空調系統所負擔的手術室間數也不宜過多,因為醫院手術室的使用情況具備不確定性。愈是高等級醫院,手術室為滿足特殊繁忙情況,設置愈多。手術室多,正常情況下的同時使用系數低,這樣當一個空調系統所負擔的手術室間數較多時,系統常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其運行能耗勢必較高,就象有的醫院所反映的"建的起,用不起"。筆者認為,對于低級別手術室一個空調系統所負擔的手術室不宜多于四至五間,而且一個系統負擔手術室過多,也會造成使用上的不可控。
3.中央清潔大廳、清潔走廊、高級別手術間的準備區、無菌室等應由一個單獨的空調系統負擔,目的是保證手術室外部空氣環境時時處于"臨戰"狀態,那種將以上部位空調合在低級別手術室空調系統中的做法顯然不合理。因為合在一起的空調系統,或是在手術室停止使用時系統送風能耗過大,或是無法保證手術室外部氣候環境處于受控狀態。
總之,手術部空調風系統的劃分原則應該是運行可控、調節靈活、各司其責、節約能源。
三、送風量確定和氣流組織
該醫院手術部進行空調設計時,國家尚未出版有關醫院手術室潔凈空調設計標準/規范,并且當時國內已有醫院手術室潔凈空調設計,基本上囿于工業潔凈室的設計思路,然而將工業潔凈室設計思路照搬到醫院手術室潔凈空調設計中會帶來兩個問題:
1.高級別潔凈室風量過大,如按照《潔凈廠房設計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百級手術室應在頂棚滿布高效過濾器風口,則一間36m2手術室的送風量為32400m3/h~45360m3/h(對應斷面風速為0.25m/s~0.35m/s),如此大的送風量,送風功耗達17.0kW~19.0kW,送、回風管道占用建筑空間大,風系統噪聲控制困難。
2.對于千級以下手術室,在相同風量下手術室關鍵區域污染度控制不理想,原因是套用《規范》千級以下手術室可采用亂流形式的氣流組織。通常的做法是在全室頂棚均勻設置高效過濾器風口,此氣流組織形式的理論依據是"全室稀釋和凈化",然而根據德國標準DIN1946/4中關于污染濃度的概念,此種"全室稀釋和凈化"的氣流組織形式,在理想情況下可以使室內達到相同的細菌濃度,此時污染度為1,而如果突破"全室稀釋和凈化"的工業潔凈室氣流組織方式,會在手術室關鍵區域獲得更低的污染度。針對以上問題,設計者參考德國Weiss手術室衛生空調系統的經驗,在手術室風量計算和氣流組織方面,突破工業潔凈室設計思路,引入降低總風量,強化局部送風,重在手術床及器械桌區域的設計概念,具體做法如下:
A.對于所有級別的手術室,均突破了全室稀釋和凈化的概念,引入局部強化凈化觀點,將所有手術室的送風口均集中布置在手術床的上方,即以無影燈吊桿為中心設置"層流送風箱",根據級別不同采用不同送風斷面尺寸。
B.對于百級或千級手術室,采用潔凈氣流覆蓋區域面積乘以此送風區域斷面風速的方式確定風量。如本工程的千級手術室所采用送風層流箱覆蓋面積為2.4m×2.4m,斷面流速0.35m/s,因此送風量為7258m3/h,如果為百級,則采用送風層流箱覆蓋面積為3.0m×3.0m,斷面流速仍為0.35m/s,則送風量11340m3/h,僅為前述工業潔凈室計算方法的40%。雖然此設計思路借鑒了德國Weiss手術室衛生空調系統的經驗,但本工程并未采用德國學者介紹的大面積、小送風量(即大面積、低風速)的方式,因為根據國內醫院的具體情況,采用小風速時對客觀條件要求過于苛刻,且小風速時氣流沒有足夠的動量保持送風的單向流,很難達到理想的空調和凈化效果。而當斷面風速30.35m/s時,如回風口設置恰當,不僅可以使送風保持較好單向流型,而且其單向流的分流高度會小于0.6m,即分流高度低于手術床的操作面標高。
C.對于萬級、十萬級手術室采用換氣次數法確定送風量,萬級取n=30次/h,十萬級取n=20次/h。盡管此換氣次數取值為《規范》規定的下限值,但由于采用了全部送風量由手術床部位上方的"層流送風箱"送出,其手術區達到的細菌濃度為室內其他區域的50%,即手術區域空氣的污染度由全室稀釋和凈化方式的1降為局部強化送風方式的0.5。本工程萬級與十萬級手術室的"層流送風箱"送風面積分別為2.4m×1.2m和1.5m×1.5m,送風斷面風速均為0.35m/s。
總之,采用以上設計思路的該醫院手術室,在投入使用后效果良好,達到了用較小的風量,在手術室關鍵區域(手術床及器械桌區域)形成一個比手術室其他區域更潔凈、更衛生的氣候環境。
四、設置初效+中效新風過濾機組
一些手術室的凈化空調系統設計中,新風的過濾問題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視,新風常常是不經過獨立的過濾處理而直接與空調回風混合,其結果導致中效、高效過濾器壽命縮短,更換頻繁,系統的運行維護成本加大,甚至影響手術室的正常使用。這是因為新風與回風混合前,兩者的空氣含塵濃度相差過大,新風即便經過初效處理,其處理后的含塵濃度(30.5mm)也比十萬級空調回風在同粒徑范圍內的含塵濃度大70倍左右,是百級空調回風同粒徑范圍內含塵濃度的幾萬倍,從而使中效乃至高效過濾器沒有足夠的保護。為解決此問題,我們在新風通路上安裝了獨立的初效+中效新風過濾機組,使新風經過兩級過濾后再與回風混合,此時混合前的新風與回風在同粒徑范圍(30.5mm)的含塵濃度比較接近,真正起到了保護中效、高效過濾器的作用,而且新風過濾機組的初、中效過濾器清洗、更換方便,與更換高效過濾器相比投資少,維護簡便。在新風通路上設置新風過濾機組的另一優點是確保了新風量,因為定風量的新風過濾機組本身就相當于一臺"計量泵"。
五、采用定風量閥解決空氣平衡問題
手術部各區域的壓力分布對于保證潔凈手術室效果影響很大,而如何保證合理的壓力分布,除空氣平衡計算正確外,更重要的是送風、回風均應有良好的調節手段。以往風量調節裝置主要是手動對開多葉調節閥,此種閥門用于風量的精調節并不理想,實踐中有著調節困難、調試周期長的問題。針對此問題,兒童醫院工程手術室空調系統的送、回風管采用了德國TROX公司的自力式定風量閥,此閥可以自動消除風管壓力對風量的影響,閥體外部有風量調節刻度盤,調節十分方便,安裝此閥后,手術室的壓力調整變得十分簡單,現場幾乎無需費時進行壓力調整。
結語
總之設計者在該醫院手術室凈化空調工程中,應借鑒國外先進的經驗,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本著"降低風量、改善效果、節約能源、方便調節、提高可控性"的原則,進行了以上五個方面的嘗試,實踐證明這些嘗試基本上是成功的。
關鍵詞 潔凈手術室 凈化系統 參數控制
杭州市婦女醫院凈化系統工程涉及到區域包括中心手術室、門診手術室、產房、分娩室、ICU、NICU、生殖中心、配置中心、中心供應室等,全部凈化區域總面積為6000m2。根據我國相關的設計規范和標準,該醫院手術室凈化工程為全面實現潔凈手術室“無菌環境保障體系”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的技術措施,控制核心參數包括溫度、濕度、塵埃、細菌、有害氣體濃度、氣流分布、室內人員所需新風量和室內合理氣流流向等,并可維持整個手術部Ⅰ級、Ⅱ級、Ⅲ級手術室合適的梯度壓力及定向流動,從而減少手術全過程中一切潛在的感染風險。
一、溫度控制
溫度指標是凈化手術室重要的控制指標之一,它直接影響手術室的舒適程度,按新標準的要求,手術室溫度全年必須控制在22℃~27℃之間,為達到這一要求,主要是通過新風表冷器、主機表冷器、風管電加熱器來實現。在冬秋季,主機表冷器處于加熱工況運行,風管電加熱器作為輔助,設置新風預熱裝置,防止結露現象;夏季,主機表冷器處于制冷工況運行,此時新風表冷器的作用主要是降溫除濕,主機表冷器的主要作用為消除室內顯熱,最后通過風管電加熱器加熱到送風狀態點。整個溫度控制通過微電腦控制器來完成。
二、濕度控制
凈化手術室應將房間濕度降低到60%以下,從而控制細菌繁殖的速度。在冬秋季節,室外空氣溫度低于室內,在新風進入室內前,須進行加濕處理,在每臺主空調機組上設加濕段,并選配加濕器,該加濕器屬于等溫加濕模式,可有效控制加濕時產生的二次污染。
在夏季和春季進行去濕處理,過程如下:因室外空氣含濕量大,先將新風去濕,由新風機組將新風處理到室內狀態點的等焓線上,然后與室內回風混合,再由主空氣處理機組進一步去濕處理至機器露點,然后再經過電加熱器等濕加熱至送風狀態點送至室內。這樣室內的濕度就能有效地控制在40%~60%之間。整個濕度控制是通過微電腦控制器來完成。
三、相對靜壓差控制
梯度壓差是維持手術部無菌環境的保證,也是防止交叉感染的前提。正壓是由送風與回風、排風量之間的差值透過縫隙而產生,這個差值是由系統新風量來補償的。正壓滲透風量越多、房間縫隙越小,所建立的正壓就越大。
杭州婦女醫院各手術室壓力設置情況如下:I級手術室正壓設置為25Pa;II級手術室正壓設置為20Pa;III級手術室正壓設置為15Pa,潔凈走廊及其輔助用房設置為10Pa,清潔走廊及其輔助用房正壓設置為5Pa。
四、氣流速度控制
對于亂流潔凈室,主要靠空氣的稀釋作用來減輕室內污染的程度,送風口出口氣流速度不宜太大,和單純空調房間相比,要求速度衰減更快,擴散角度更大。對于層流手術室,由于主要靠氣流的“活塞打擠壓”作用排除污染,所以截面上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標。在我國,《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規定:垂直流(層流)潔凈室氣流速度≥0.25m/s。研究表明以上規定能基本滿足控制污染的要求。
以杭州婦女醫院手術室為例:I級手術室設計流速為0.3m/s;II級手術室換氣次數為36次;III級手術室換氣次數為22次。
其氣流組織:Ⅰ級、Ⅱ級、Ⅲ級潔凈手術室內送風口集中布置于手術臺上方,使手術臺及周邊區位于潔凈氣流形成的主流區內;Ⅰ級、Ⅱ級、Ⅲ級潔凈手術室采用潔凈手術室專用層流送風天花送風;潔凈走廊及其內的輔房采用高效送風口送風,清潔走廊及其內的輔房采用亞高效送風口送風;I級手術室100級潔凈區的氣流是單向流。
潔凈手術室采用雙側下部回風,回風口洞口上邊高度不應超過地面之上0.5m,洞口下邊離地面不低于0.1m;無菌輔房采用上送下回,潔凈走廊為上送上回風,高效送風口送風;清潔走廊及其內的輔房采用亞高效送風口送風,上送上回風。
五、噪聲控制
手術室噪聲標準一般均嚴于保護健康的標準,衡量潔凈室噪聲的主要指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煩惱的效應:由于噪聲,人感到不安寧而產生煩惱情緒,一般分為極安靜、很安靜、較安靜、稍嫌吵鬧、比較吵鬧和極吵鬧6個煩惱等級。凡反應水平屬于很吵鬧和極吵鬧者,即為高煩惱,高煩惱人數在總人數中的百分比即為高煩惱率。
對工作效率的影響:主要看三方面的反應水平,即集中精神、動作準確性、工作速度。 對綜合通訊的干擾:主要分為清楚或滿意、稍困難、困難、不可能。
對以上三方面指標都用A聲級來評價。根據《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而進行的測定資料,在65dB(A)以下時,只有30%的人感到高煩惱。在65~70dB(A)時,其影響對工作效率的三方面反應表現出較低水平;在52dB(A)以下說話清楚滿意,53~75dB(A)時有一定困難,大于75dB很困難。因此認為潔凈室噪聲水平以52dB為宜,保證正常通話和工作,對工作效率影響很小。
以杭州婦女醫院為例,手術室噪聲參數控制如下:I級手術室不超過52dB;II級手術室不超過50dB;III級手術室不超過50dB。
六、潔凈度控制
手術室潔凈度指標屬于手術室控制參數中最重要的參數,包括三級有效安全空氣過濾控制:
一級預過濾:設在新風機組(粗效過濾器、中效過濾器、亞高效過濾器或新風過濾箱);
二級過濾:設在循環機組、中效過濾器;
三級過濾:送風末端(送風天花送風口)設高效過濾器。
粗效過濾器的過濾效率達90%/計重法,歐洲標準為G4級;中效過濾器的過濾效率達90%/比色法,歐洲標準為F8級;亞高效過濾器的過濾效率達95%/MPPS法,歐洲標準為H11級;高效過濾器的過濾效率達99.95%/MPPS法,歐洲標準為H13級。
以上這些參數之間的變化相互影響,這些相互影響是指在運行中參數有較大變化時,在非自控條件下可能產生的。
為更好地控制手術室凈化系統的核心參數,更好地對手術室內的空氣進行循環過濾,除去空氣中的塵埃和微生物,對裝飾材料也有特別的技術要求。以杭州婦女醫院為例,手術室內墻體選用不生銹、抗菌、抗震、隔音、抗紫外線、耐久、不易積塵、抗藥品、高硬度的成熟材料;潔凈走廊、輔助用房和清潔走廊墻面面材選用耐擦洗、耐酸堿、防火、隔音保溫、高硬度的成熟材料,墻面縫隙用防菌材料填敷。手術室內地面材料采用抗靜電耗散型橡膠卷材,耐磨P級及以上;潔凈走廊、潔凈輔房及清潔走廊地面全部采用抗菌、防火、耐磨同質透芯PVC卷材,耐磨P級及以上。手術室吊頂材料采用電解鋼板,表面靜電噴涂抗菌、防霉涂料,高溫烘烤固化;潔凈走廊、潔凈輔房采用優質鋁扣板吊頂。
關鍵詞:潔凈手術室凈化空調節能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潔凈手術室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對潔凈手術室的凈化空調系統的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凈化空調系統的節能技術研究也備受關注[1-4]。《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GB50333-2002)中明確規定了我國潔凈手術部用房的潔凈度、溫濕度、送風量和新風量等主要技術指標,對醫院手術部凈化空調系統的設計提出了嚴格的規定[5]。同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又對我國公共建筑提出了節能的要求[6]。因此,設計既滿足《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要求,又節約能源的凈化空調系統對發展醫院現代化手術區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對潔凈手術部凈化空調系統的設計、施工及運行管理環節進行分析,探討切實可行的節能措施。
1 優化設計方案
完善的設計方案是實現凈化空調系統節能的關鍵環節。在系統設計階段,就應該充分考慮節能的技術指標,以保證潔凈手術室的凈化空調系統最終能達到節能的要求[7]。
1.1優選設計參數
選用適宜的設計參數,對能耗的影響將會很大。由于在空調負荷中(圍護結構冷熱負荷、人員冷負荷及濕負荷、設備和照明冷負荷、空氣滲透冷熱負荷和新風冷熱負荷),在最小新風量滿足《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中的規定以及不小于補償排風和保持室內正壓所需新風量的約束條件下,可以按照能耗最低的目標設計新風量。
1.2合理確定凈化等級
由于Ⅰ級(百級)、Ⅱ(千級)、Ⅲ(萬級)、Ⅳ(三十萬級)各級手術室對換氣量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合理地確定手術室的凈化等級,避免換氣次數過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級別凈化手術室,對節能有很大的意義。
1.3合理劃分凈化空調系統
根據《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潔凈手術室應與其輔房分開設置凈化空調系統;Ⅰ、Ⅱ級潔凈手術室應每間采用獨立凈化空調系統,Ⅲ、Ⅳ級潔凈手術室可2~3間合用一個系統;新風可采用集中系統;各手術室應設置獨立排風系統。
根據醫院手術部不同區域的冷熱負荷的特點,可以劃分成多個凈化空調系統,避免同時供熱和供冷的現象,從空氣處理過程的角度出發避免冷熱抵消的現象,從而達到節能的效果。
1.4合理利用二次回風
因為醫院潔凈空調系統對室內的溫濕度均有很高的要求,在制冷工況下,為了使溫濕度能夠同時滿足設計要求,需要設定除濕優先的控制模式。而二次回風系統利用二次回風與冷卻除濕后的一次回風混合,使混合溫度接近送風狀態點溫度,可大大減小二次再熱量,甚至二次再熱為0,從而大大節約二次再熱的能耗;此外,由于一次回風量減少,也大大節約了主空氣處理機組的制冷量。理論上,通過I級手術室一次回風和二次回風總冷量和再熱量的對比,在夏季大約可節約40%左右的運行能耗。
1.5選用智能化控制及節能設備[8]
智能化控制是系統節能運行的重要保證條件,在系統設計階段應針對節能的要求選擇智能化的控制方案及相關的節能設備。值班狀態風機轉為低頻運轉,只提供滿足正壓的風量。采用變頻風機來調整系統風量,可以大量節省空調機組的電耗量。
2施工質量的控制
將優化的設計方案實現的關鍵是在施工中認真貫徹設計意圖,保證施工質量以避免因施工缺陷造成的附加能耗。以下兩點在施工中尤其要引起重視。
2.1入口管道的安裝
入口管道安裝的不合理會導致進口阻力很大,降低主機的運行效率。為了保證氣流均勻地進入葉輪,風機入口管以平直管段為佳。對于無法回避的變徑入口管,應盡量采用角度較小的漸擴管,避免采用阻力損失較大的突擴管和突縮管。
2.2減少漏風率
漏風會使得通風能耗大大浪費,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管道漏風將導致一部分風量沒有送入(排出)房間,導致能量浪費;管道漏風將導致風機與管網匹配的工作點發生偏差,導致風機低效運行。施工過程中要注意采取的主要節能措施包括兩方面:一是做好系統密封性的質量控制,二是保溫和裝飾部分要達到密封要求。
3 運行節能措施
有了節能的設計方案和施工質量的保證,運行節能是實現空調系統節能的最終環節。以下是作者根據運行經驗建議采用的節能措施。
3.1 根據手術室的熱動態特性設定預冷(預熱時間)
按照手術室的恒溫要求,考慮到手術室和空調系統的熱慣性,應在在手術前提前啟動空調系統預冷(預熱),待到手術開始時穩定在設定溫度。熱慣性小的房間溫度響應很快,所需開機預冷(預熱)的時間較短。因此,測定了手術室的熱動態特性,就可以掌握預冷(預熱)所需要的時間,從而將空調機組的無效運行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
3.2 根據壓差動態制訂過濾器維護計劃
過濾器的阻力對空調機組的能耗影響很大,及時進行過濾器清洗或更換,既能減少風阻、降低能耗又可以可延長其使用壽命。按照傳統的運行管理模式,為保持潔凈效果,要定期清洗或更換過濾器。例如,每兩周至一個月取下過濾網清潔一次。當壓差在設計允許范圍之內時,可不必對過濾器進行維護,當壓差達到臨界點附近時,再對過濾器采取必要的維護措施。
3.3根據室外環境條件設定運行模式
在過渡季節或者室外溫濕度適宜的時候,適當加大凈化空調系統的新風量,利用新風替代冷源可以縮短制冷機的運行時間,從而達到節能的效果。雖然過渡季加大新風量將增加新風機組的風機電耗及初、中效過濾器的負荷,但總體來講仍然節約能耗和運行費用,是目前凈化空調系統常用的節能措施。根據室外環境條件設定運行模式,不僅需要室內溫、濕度,還需要室外溫、濕度和可調節風門才能實現。
3.4 采用智能化控制器控制空調系統運行[9]
為了實現上述手術室凈化空調系統的節能運行措施,依靠人工操作是不現實的。因此,采用智能化的空調系統控制技術是必然的選擇。采用智能化的控制器,不僅可以在過濾器實時壓差數據達到臨界點時報警,還可以根據壓差的變化趨勢預報維護過濾器的時間,甚至可以根據壓差的數據調整變頻風機的轉速;采用智能化的控制器,可以根據室外環境條件,自動調整系統的運行模式,例如在過渡季節控制風門執行器加大新風比例,充分利用新風的能量。此外,利用智能化控制器的通信接口,可以實現多機組的遠程集中控制,這對于提高大型醫院凈化空調系統的管理水平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4結語
目前,很多空調節能技術都趨于成熟,并且新技術、新產品也在不斷發展之中。在潔凈手術部凈化空調系統的設計過程中,完全有條件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通過詳細的計算和經濟性比較,提出節能的設計方案,選用高效節能的通風空調設備;加之在運行中通過智能化的控制器來實現系統的節能運行策略,使大幅度降低凈化空調系統的能耗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 劉樹清,閉業賓. 一種節能型醫院凈化手術室空調系統[J].制冷與空調,2010,24(1):.52-55
[2] 黎洪,蔣小強. 醫院潔凈空調系統的節能設計[J].建筑節能,2008,36(5):36-38
[3] 李濤,涂光備,孫琳,等.潔凈手術室空調系統的節能[J].煤氣與熱力,2004,24(10):38-42
[4] 伍小亭,王硯,周建濤.手術室潔凈空調系統設計探討[J].暖通空調,2002,32(6):66-68
[5] GB50333-2002,《醫院潔凈手術部建筑技術規范》[S]
[6] GB50189-2005,《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S]
[7] 謝景欣.醫院手術室凈化空氣調節系統設計分析. 環境與健康,2010,27(9):814-818
關鍵詞:績效考核 空調系統 責任小組
隨著外科手術的普及,對于手術室的要求越來越嚴格[1],諸如手術室環境以及手術室空氣質量等,都成為了改建手術室所要關注的重點,當然,除卻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等對手術室進行改建,使其符合層流潔凈手術室的標準之外,還需對這類手術室進行有效的管理,方能將此手術室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其助益于手術療法的進行,幫助患者盡快痊愈。本文選擇了我院層流潔凈手術室收治的11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組探討了常規護理和精細化責任制管理模式應用在層流潔凈手術室管理中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層流潔凈手術室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1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58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30例,年齡21~79歲,平均年齡(41.7±5.9)歲;實驗組:男性26例,女性32例,年齡24~75歲,平均年齡(46.1±1.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沒有顯著的差異(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實驗組使用精細化責任制管理模式。具體方法是:(1)組建責任小組:將全部護理人員分為兩個小組,并在綜合護理人員的護理經驗以及資歷的基礎上選出小組長,明確劃分每一小組的工作職責,使其有序進行術前準備與術后護理;(2)實施“二對一”模式[2]:也即由兩名護理人員共同負責一位患者,術前巡視病房時向患者講解手術先關事宜,手術當天負責將患者送入病房;(3)召開小組大會:為了持續改進護理質量,需要定期召開小組大會,共同分析護理中的問題并找尋解決方案,如此循環往復,必能實現質量改進的總目標;(4)實行績效考核:在激勵制度中融入績效考核,可以提升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將護理工作落到實處;(5)加強專科培訓:定期進行培訓活動可以提升全體人員的綜合素質,讓護理人員學習到當前最為先進的新型手術原理、器械準備以及操作步驟等內容,以便配合日常治療工作的進行;(6)手術室管理:一是在建成層流潔凈手術室后,需要邀請質檢部門對技術參數以及潔凈度等指標進行檢測,待檢測結果符合質量標準后方能正式使用;二是在啟用此手術室之前,要先確保系統功能運行無誤,包括檢查感應門、溫度、噪音、濕度、網絡運行、水電、醫用設備等[3];三是在啟用此手術室前,還需使用含氯消毒液對地面、物體表面、墻面以及天花板等一一進行擦拭;四是在使用此手術室后,每月一次的監測活動必不可少;(7)進行人員控制:醫護人員是影響手術室內空氣質量的最主要因素,所以需要對進入手術室的醫護人員進行相應的管理,一般來講,由于手術室人員的流動性較強,所以浮游菌常常會超標,所以就有必要根據手術室的規模與級別安排手術人員,并且還需要在每日晨間約6:30開啟空調系統,將溫度控制在22~24℃,將濕度保持在50%~60%[4];術后還需使用衛生潔具打掃手術間,并將電動門關閉,然后待手術室經過1 h層流后,方能關閉空調系統;若是較長時間未用的手術間必須在使用前的3 h開啟空調系統;若是急診手術間,空調系統不應關閉;(8)放置儀器設備:諸如麻醉機以及內鏡等非無菌設備不易放置在凈化區,手術床則必須放置在中心凈化區域;(9)維持手術室正壓:手術進行過程中電動門以及側門都應當始終保持關閉狀態,并且需要盡可能的減少開門或是關門的次數,因為手術室屬于密閉潔凈空間,必須要保持室外氣壓小于室內氣壓,才能使手術室內空氣只向外排,若是頻繁開門或是關門,就會極大的破壞壓差系統,不能進行有效循環,會降低手術室內的空氣質量。
1.3 觀察指標:
(1)護理效果:護理效果主要涵蓋兩項內容,也即護理安全與護理質量;由質控小組定期檢查病房實際情況[5],對護理安全以及護理質量兩項評分項目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最終取平均值;(2)感染情況:觀察并記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是否出現感染,內容包括無菌室感染、特殊感染室感染以及急診室感染[6],總感染率=(無菌室感染+特殊感染室感染+急診室感染)/總例數×100%;(3)護理滿意度:自制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本次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包括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進行評定、對醫院的工作環境進行評定等,每一問題分別設置了不滿意、一般滿意與非常滿意三個選項,總滿意率=(一般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100%[7]。
1.4 統計學方法:
兩組觀察數據的分析處理均采用的是spss22.0統計學軟件,數據表示方法是和n/%,并使用了t檢驗和χ2檢驗,參考標準以P<0.05為準。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護理效果:通過數據對比,實驗組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 下載原表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
2.2 比較兩組感染情況:通過數據對比,實驗組的總感染率(6.89%)低于對照組(20.69%),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感染情況對比[n(%)] 下載原表
表2 兩組患者感染情況對比[n(%)]
2.3 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通過數據對比,實驗組的總滿意率(4.83%)要明顯高于對照組(82.76%),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下載原表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3 討論
醫學技術的發展,對于醫院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需要醫院不斷加強對層流手術室的管理,這既是對患者負責,也是對醫護人員負責。對層流手術室進行科學化管理的前提是完善各項管理制度[8],如此醫護人員才能有章可循,嚴格按照醫院的規章制度行事,將各項工作流程落到實處,在保障患者利益之余,降低感染率,進一步提升護理效果;而在實際操作時,需要醫院從消毒隔離、手術床管理、無菌管理、清潔衛生等角度出發[9],對層流潔凈手術室進行全面而細致的處理;除此之外,組建管理小組也必不可少,管理小組可以組織小組成員定期學習與互相監督,能夠最大限度的確保精細化責任制管理模式予以實施;另外,基于層流潔凈手術室有多項影響因素,并且醫護人員是最大污染源的特點,為降低手術室細菌密度、降低切口感染率,將空氣中具有的浮游菌含量控制在正常范圍[10],合理安排手術人員并控制進入手術室的人流量將十分有必要。當然,為了對層流潔凈手術室展開正規化管理,需要先行組織護理人員進行業務學習,讓護理人員對層流潔凈手術室有基本的認識,才能實施相應的科學化管理,因為層流潔凈手術室屬于新型理念,多數工作人員對此并不了解,為了減少操作失誤所造成的設備損害以及人員傷亡,需要以培訓、講座以及學術交流等多種形式,增強護理人員對凈化工程技術以及先進管理理念的認知,才方便開展對應的管理工作。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常規護理方法與精細化責任制管理模式都對層流潔凈手術室管理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相較而言,精細化責任制管理模式的效果更甚一籌,主要表現在實驗組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實驗組的總感染率(6.89%)低于對照組(20.69%),且實驗組的總滿意率(94.83%)要明顯高于對照組(82.76%),P<0.05。原因分析為:(1)精細化責任制管理模式將責任予以細致化,能夠確保手術室管理工作一一落實,真正實現手術室環境、空調系統、手術床位置等的精細化管理[11],有助于降低患者出現感染的概率;(2)精細化責任制管理模式能夠實現全方位管理,所以可以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有助于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12]。
綜上所述,基于精細化責任制管理模式對于層流潔凈手術室管理有明顯的管理效果,所以應當推廣此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徐培英.手術室護理安全管理對護理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5):109-111.
[2]徐彬.醫院層流潔凈設備日常維護與常見故障分析[J].醫療衛生裝備,2019,40(2):106-108.
[3]張穎.層流潔凈手術室術中人員流動量對空氣中細菌數及切口感染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4):115-118..
[4]饒坤林,張恒,張鯤,等.層流潔凈手術室和普通手術室對外科手術感染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46(3):340-343.
[5]劉婷,王冉,許亞超,等.基于HIMSS 7標準的手術室信息管理系統重建在手術室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8,24(34):4202-4204.
[6]顧娜維,陳春飛.層流潔凈手術室手術過程中空氣質量與手術切口感染率關系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7,37(10):1188-1189.
[7]張杰,劉軍,杜俊,等.不同采樣方法監測層流潔凈手術室空氣貢量結果比較[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7,34(9):814-816.
[8]于寶騰.感染源強化消毒隔離管理在層流潔凈手術室中實施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3):466-467.
[9]魯飛,崔樹玉.層流潔凈手術室環境醫院感染控制措施[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5):478-481.
[10]梁櫻紅.探討實施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在層流潔凈手術室管理中的影響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9):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