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職業能力測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是對未來從事行政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是否具備行政工作能力的一種可能性的測查與驗證。與單純以基礎知識和智力為主要考查對象的一般測驗不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查的是人的基本資質與潛在能力,具體表現在考查考生是否具備快速、敏捷、準確地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國家公務員招錄考試發展的十余年里,《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命題規律可概括為以下三點。
1、多樣性、廣泛性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常識判斷五種類型的題目。通俗地講,這種測驗在形式上涵蓋了對漢語基礎、邏輯、文史、社科、數學、時政、法律等各方面的綜合測試。這種廣范圍的題型及考點設計,正體現了公務員考試公正、公平的精神——不偏向于任何一門專業,保證“人人可參與,人人可發揮”,也保證日后從事公職的人員不是“偏才怪才”,而是各種能力均具備、各種崗位均可適應的全才。
2、基礎性、思維性
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的“測試內容”部分規定: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從歷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與地方真題也可以看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90%以上的題目均為基礎性題目。這種基礎性既是針對某一專門學科而言,也是針對從事公務員工作所應知應會的基本素養而言。然而,基礎并非意味著簡單,這種基礎性是與思維性緊密結合的,考核的是“活生生”的知識,需要考生有“活”的思維來與之對應。
一、實施須知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試題全部為選擇題。測試材料分為兩部分:試題本和答題卡。考生閱讀試題本上的試題,然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的題號下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不得在試題本上做任何記號。考后,答題卡通過光電閱讀機由計算機統一閱卷計分,因此,參加考試時,考生務必準備好兩支2B鉛筆和一塊橡皮。
二、實施程序
測驗開始后,將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監考老師向考生宣布考場要求。
2、監考人員發給每位考生一張答題卡,給考生約兩分鐘時間按規定要求在答題卡上填涂自己的姓名和考號。
3、監考人員發給考生一個試題本。先給考生兩分鐘時間閱讀題本第一頁上的內容。第一頁上的內容是“考試注意事項”,考生應該仔細閱讀每一項并遵照去做。讀完這一頁內容后,考生應等候監考人員的指示,不要向后翻頁,否則,會影響成績。若在整個考試過程中兩次擅自提前翻頁,監考人員有權取消考生的考試資格。
4、監考老師宣布允許翻頁答題,考試計時開始。考生共有120分鐘的作答時間,首先是聽力理解,單獨計時;其他部分不分別計時,但每一部分都標出了參考時限,以幫助考生分配好答題時間。在試題中可能有一些是很容易的,但任何人都很難答對所有的題目。因此考生不要在一道題上思考太久,遇到不會的題目,可先跳過去,待做完了那些容易的題目后,如果有時間,再去思考。否則,考生可能沒有時間去答后面的題目,而這些題目對考生來說可能更容易些。需要明確的是所有試題答錯均不倒扣分。
5、監考老師宣布考試結束,考生應立即放下鉛筆,將試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留在桌上,然后離開考場。若發現考生帶走了試題本或有抄錄試題現象,將取消其考試資格。
三、答題卡填涂方法
1、用鋼筆或圓珠筆或簽字筆在姓名、報考部門欄填好本人姓名和報考部門,并在準考證號一欄的11個空白方框中,填上本人準考證號的11個數字。
2、對應準考證號的每位數,用2B鉛筆將“準考證號”欄中相應方括號內的數字涂黑;答題時,則用2B鉛筆將各題的所選項(其他項不得作任何記號)涂黑。黑度以蓋住框內字母為準,不要涂到框外。
3、不要用鋼筆、圓珠筆、簽字筆等涂選項。
第五部分資料分析
2014年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預測試卷三
說明
這項測驗共有五個部分,135道題,總時限為120分鐘。各部分不分別計時,但都給出了參考時限,供你參考以分配時間。
請在機讀答題卡上嚴格按照要求填寫好自己的姓名、報考部門,涂寫準考證號。
請仔細閱讀下面的注意事項,這對你獲得成功非常重要:
1.題目應在答題卡上作答,不要在題本上作任何記號。
2.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時,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3.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你應立即放下鉛筆,將試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留在桌上,待監考老師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然后離開。
如果你違反了以上任何一項要求,都將影響你的成績。
4.在這項測驗中,可能有一些試題較難,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題上思考時間太久,遇到不會答的題目,可先跳過去,如果有時間再去思考。否則,你可能沒有時間完成后面的題目。
5.試題答錯不倒扣分。
6.特別提醒你注意,涂寫答案時一定要認準題號。嚴禁折疊答題卡!
停!請不要往下翻!聽候監考老師的指示。
否則,會影響你的成績。
第五部分資料分析
(共20題,參考時限20分鐘)
所給出的圖、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個問題要你回答。你應根據資料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和判斷處理。
請開始答題:
一、根據下面的文字資料回答116~120題。
2014年某省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42.88億美元,增長34.3%,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其中,進口總額18.93億美元,增長54.8%;出口總額23.95億美元,增長21.6%。出口市場進一步擴大。全年對外出口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160個,為歷年來最多。對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增長良好,對美國出口增長28.5%;對日本出口增長40.7%;對東盟出口增長15.1%;對韓國出口增長54.1%;對俄羅斯出口增長115.6%;對拉丁美洲出口增長37.3%;對非洲出口增長36.7%;對歐盟出口增長9.6%。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制品出口擴大,工業制品出口20.1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84.2%,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和高技術產品出口競爭力提高,機電產品出口4.52億美元,增長15.0%;高技術產品出口0.49億美元,增長51.6%,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116.2014年中該省的進口總額占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是()。
A.39.56%B.44.15%C.54.8%D.37.2%
117.2014年該省對主要國家的出口增長率中排在第三位的國家是()。
A.美國B.日本C.俄羅斯D.拉丁美洲
118.如果2014年該省對歐盟的出口總額是5.6億美元,則2014年該省對歐盟的出口總額是多少億美元?()
A.5.6B.4.86C.5.06D.無法計算
119.2014年機電產品的出口量占當年出口總額的比重是多少?()
A.18.9%B.19.30%C.15.0%D.無法計算
120.2014年的出口量中工業制品比高技術產品的出口量多多少億美元?()
A.17.56B.19.743C.19.67D.無法比較
二、根據下面的表格資料回答121~125題。
2014—2014年某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單位:億元
類型
年份
固定資產
投資額
國有經濟
集體經濟
城鎮經濟
個體經濟
農村經濟
201469.9735.8322.243.1211.9011.47
201479.6029.6332.083.2717.8917.28
201485.0043.2923.384.3818.3317.46
201496.4649.1119.193.7628.1626.48
2014140.1567.0925.295.0147.7744.43
121.2014年該市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比例是()。
A.43.1%B.28%C.53.5%D.65%
122.2014年的集體經濟投資額比2014年增長了()。
A.35.26%B.29%C.-29.4%D.29.4%
123.2014年的農村經濟投資額比2014年的農村經濟投資額多多少萬元?()
A.17950B.17.95C.179500D.195300
124.2014年該市的社會資產投資總額為多少億元?()。
A.140.15B.329.74C.335.09D.295.98
12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2014—2014年該市的固定資產投資額逐年遞增
B.這五年中城鎮經濟的投資總額為19.54億元
C.在這五年中個體經濟和農村經濟的投資額一直處于較快的增長速度
D.2014—2014年國有資產的投資額的年平均增長速度為87.2%
三、根據下面的表格資料回答126~130題。
某市2014—2014年五年的稅收統計表
種類
年份增值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資源稅城市維護
建設稅房產稅
201410818415979951530024141710663
201419221621644237127955103711012
201426459931511674439947138126116
201431255236771098051437716327263
201412608241447077260262104760444019244706
126.在2014年的稅收中構成中,營業稅所占的比重是()。
A.45.7%B.48.9%C.53%D.56.56%
127.2014年的個人所得稅比2014年的個人所得稅增長了()。
A.26.8%B.29.9%C.31.7%D.46.2%
128.2014年的增值稅是2014年的多少倍?()
A.10B.11.65C.12.67D.18.2
129.在2014年的各種稅收中,哪一種稅收所占的比重最小?()
A.增值稅B.個人所得稅C.資源稅D.房產稅
130.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哪一項?()
A.在這五年中營業稅和增值稅一直是該市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
B.個人所得稅一直處于增長的趨勢
C.城市維護建設稅在該市的財政收入構成中一直比房產稅高
D.2014年資源稅相對于2014年的增長率不超過30%
四、根據下面統計圖回答131~135題。
某企業職工文化程度構成
131.該企業職工中,()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最多。
A.大學B.高中C.中專D.初中
13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該企業大學文化程度的職工占14
B.該企業職工中,中專生與初中生之和多于高中生
C.該企業職工中沒有文盲
D.以上說法都對
133.在該企業職工中,()文化程度的人數相等。
A.大學和中專B.大學和高中
C.中專和初中D.高中和初中
134.若該企業有職工1000人,那么小學文憑的職工有()。
A.300人B.30人C.3人D.200人
135.該企業職工中,有大學文憑的人比高中文憑的人少()。
1.對氣候的影響:太陽活動與地球上氣候變化之間的因果關系,雖然目前尚未完全查明''''但二者有定的相關性。特別是世界許多地區降水量的年際變化,與黑子11年周期的相關性非常明顯。
(1)在中高緯度,降水量與黑子數兩條曲線的谷、峰的高低變化基本吻合,呈正相關性,即黑子數多的年份,降水量也多;反之,黑子數少的年份,降水量也少。
(2)不論在哪一緯度觀測,太陽黑子和降水量年際變化的周期(谷一峰一谷一峰一谷一峰)基本吻合均約為11年。
2.對地球電離層的影響:短波通信衰減或中斷。因為太陽耀斑發射的電磁波擾動了或全部吸收了電離層傳播的短波無線電信號。
3.對地球磁場的影響:磁針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因為太陽大氣拋出的帶電粒子流使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
(三)地方時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轉,地表各地相對于太陽的方向不斷發生變化,因而各地的時刻便依次推進。于是,在同一瞬間,地球上的各地時刻不同。地方時就是因經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時刻,它把一天中太陽對于當地位置最高的時刻定為中午12時,遵循“東早西晚”的原則,其差異是1h/15°、4min/1°、4s/1°。
(四)北京時間
北京時間是指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亦即東經120°的地方時,是中國各地統一采用的法定時。
三、晝夜長短的變化與計算
1.夏半年:晝長于夜,極圈以內有極晝現象,日出的地方時刻早于6點。
2.冬半年:晝短于夜,極圈以內有極夜現象,日出的地方時刻晚于6點。
3.春分、秋分:全球晝夜等長,日出的地方時刻為6點。
4.晨昏線(圈):
晨昏線也稱晨昏圈,是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它由兩條半圓線組成,即晨線和昏線。晨線是從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的分界線,晨線東側是晝,西側是夜;昏線是從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的界線,昏線東側是夜,西側是晝。
四、大氣層
(一)低層大氣和干潔空氣的組成
大氣是多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低層大氣是由干潔空氣、水汽和固體雜質三部分組成。其中干潔空氣是不含水汽和固體雜質的空氣,也是多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氮和氧,二者約占干潔空氣體積的99%。
(二)大氣的垂直分層
地球大氣從地面向上,可延伸到數千千米高空,根據溫度、密度和大氣運動情況,可將其劃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1.高層大氣
自平流層頂以上到大氣上界,其中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電離層大氣中的氧分子和氦分子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作用下被分解為離子,大氣處于高度電離狀態,故能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
2.平流層
自對流層頂至50~55千米,下層隨高度變化很小,30千米以上氣溫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上熱下冷,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線,是人類生存環境的天然屏障。大氣穩定,天氣晴朗,沒有云雨變幻,利于高空飛行。
3.對流層
該層在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熱量來自地面,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大氣上部冷,下部熱,對流運動顯著,加上水汽雜質多,因而天氣復雜多變。因為人類生活在對流層底部,因而對流層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三)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太陽輻射透過地球大氣到達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氣之間進行一系列的能量轉換。其過程包括:
1.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氣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的太陽輻射能量到達地面。
2.地面吸收太陽輻射,同時向外放出地面輻射。
3.大氣吸收了地面輻射的絕大部分同時向外放出大氣輻射,大氣輻射除極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間.絕大部分又以大氣逆輻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
(四)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
1.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增溫,并保存熱量對流層大氣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對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但對地面長波輻射的吸收能力很強。據觀測,地面輻射的75%~95%都被近地面40米~50米厚的大氣所吸收,使近地面大氣增溫被大氣吸收的地面輻射,除一小部分被大氣輻射到宇宙空間外,大部分保存在大氣中,使大氣溫度升高。
2.大氣逆輻射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
大氣在增溫的同時,也在向外輻射熱量,稱為大氣輻射。大氣輻射中投向地面的部分,因其方向與地面輻射相反,稱為大氣逆輻射。它補償了地面輻射損失的一部分熱量,使地面實際損失熱量減少,起到保溫作用。據計算,如果沒有大氣,地球表面平均溫度應為一23°C,實際為15°C。大氣的保溫作用,使地面溫度提高了38°C之多。
五、暴雨洪澇的形成條件和防御
我國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國家之一,除了西部一些沙漠地區外,均會有暴雨出現。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發生在南方和東部地區,亞洲是每年全球洪水發生最多的地區。
形成條件:源源不斷的水汽供應、強烈的水汽上升運動,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持續時間較長。
監測防御:利用氣象衛星進行監測。防洪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進行。
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壩,整治河道,修建水庫,修建分洪區等。非工程措施是:洪泛區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預警系統,擬定居民的應急撤離計劃和對策,實行防洪保險等。
六、厄爾尼諾現象及危害
在熱帶太平洋海區,一般情況下,由于受寒流的影響,東部地區的表層海水溫度較低。可是有的年份,太平洋東部海區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增溫,這種現象稱為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綜合性現象,當它發生時,赤道帶大范圍海區與大氣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從而形成一系列的反常現象,如信風本來由東向西吹,可是當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風向突然變為向東吹,使得本來位于太平洋西部的暖流位置向東移動,從而影響太平洋東岸海洋生態,如水溫升高,大量魚類死亡。還有一種與厄爾尼諾現象相對應的拉尼娜現象。它是指東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溫異常偏低的現象,由此引起赤道中、東太平洋信風較常年偏強、云量減少、氣溫偏高,而赤道西太平洋則與之相反。拉尼娜發生時,我國夏季風會增強,北方降水增多,臺風出現的次數也會增多。
七、人口遷移對環境的影響
(一)對遷入地的影響
有利方面:合理人口遷移,為遷入地提供了大量勞動力,彌補了勞動力不足,促進了落后邊遠地區資源開發、社會經濟條件提高以及綜合環境的改善;利于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信息,促進經濟發展與科技文化進步;大量農村人口涌人城市,積極推動了城市的社會經濟發展。
不利方面:不合理的人口遷移,在一定程度上會引起或加劇遷入地的生態環境問題;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也會給城市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加劇各種城市環境問題的程度。
(二)對遷出地的影響
有利方面:加強了遷出地與外界社會的經濟、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聯系,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口壓力大的農村,人口遷出緩解了當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農業土地資源,更好地保護農村自然環境;遷出人口從地區外獲得就業機會,增加了家庭收入,利于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利于家鄉的建設。
不利影響:遷出的人口大多是身體素質或文化素質相對較好的年輕人,這對遷出地而言無疑是一種損失,一方面這種人口的外流易產生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是基礎教育投入多,回報少,影響遷出地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例】關于氣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沙塵暴發源于蒙古高原
B.厄爾尼諾現象是由溫室氣體增多引發的
C.颶風指的是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熱帶氣旋
D.美國西海岸有暖流、東海岸有寒流通過
【答案】C
【解析】沙塵暴天氣發源于內陸沙漠地區,源地不止是蒙古高原,A項錯誤;B、D項錯誤,C項正確。
(三)農業生物技術
在農業生物技術中,轉基因動植物的研究與開發最為突出。1983年轉基因植物問世,1986年被批準進入田間試驗,根據美國農業部動植物檢疫局(APHIS)的數據,截止1997年1月31日,美國已批準的轉基因植物田間試驗達2584例。近年來,抗除草劑的大豆、抗病毒病的甜椒、抗腐能力強、耐貯性高的番茄、具有高含量必須氨基酸的馬鈴薯等轉基因植物開始進入市場,成為農業生物技術的第一批成果;轉基因的瘦肉型豬、高產奶的奶牛和能從奶中提取藥物的轉基因羊等也將進入實用化階段。未來農業的模式將是:農業工廠化,按人類要求高水平的控制環境因素,實現規模化、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產生質量穩定、供應穩定、價格穩定、營養豐富的農業產品;安全的轉基因動植物投放市場;具有營養保健、醫療功效的獵牛羊、蔬菜水果等轉基因食品大批走向餐桌。
農業生物技術的應用在我國也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國用花藥培養、染色體工程等育種技術培養出才稻、小麥、油菜、橡膠等一批作物新品種、新品系、新種質。其中較突出的有京花3號、小偃1o7號小麥和中花1o號水稻等新品種,具有優質高產、抗病、抗鹽堿等特性,已經在生產中推廣應用。我國轉基因技術在家畜及魚類育種上也初見成效,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世界上率先進行轉基因魚的研究''''成功地)將人生長激素基因、魚生長激素基因導入鯉魚,育成的當代轉基因魚生長速度比對照組快’并從子代測得生長激素基因的表達,為轉基因魚的實用化打下基礎。
(四)海洋生物技術
隨著海洋生物學的發展和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規模的擴大,海洋生物技術興起并成為一個新的研究開發領域。海洋生物技術的研究范圍廣泛,發展迅速。其中包括探索、開發和利用有價值海洋生物,優良養殖品種的培育和病害防治,海洋生物天然產物的利用,海洋特殊功能的闡明和利用,海洋生態系統的闡明和利用,海洋生物利用系統和輔助系統。海水養殖、海洋生物、天然產物開發和海洋環境保護的生物技術是三大研究熱點。
1996年,我國政府已將海洋生物技術列入863計劃,主要方向是大規模發展海水養殖。并已初見成效。海水養殖總產量、海藻、貝類等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對蝦產量也曾一度居世界首位;裙帶菜無性繁殖系、三倍體扇貝和牡蠣的培育,都已列入國家“攀登計劃”,正在組織實施;山東省海藻養殖和海藻化工已成為世界上該領域第一大產地。此外我國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成功了海帶的單倍體育種技術、紫菜的體細胞育苗技術、對蝦的三倍體與四倍體育苗技術、對蝦精莢移植技術等;在海水魚、貝類的三倍體育苗技術和魚類性別控制技術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二、信息技術
計算機技術與現代通信技術一起構成了信息技術的核心內容。信息技術主要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信手段實現獲取信息、傳遞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顯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關技術。現代信息技術是以電子技術,尤其是微電子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為核心,以通信技術(信息傳遞技術)為支柱,以信息技術應用為目的的科學技術群。包括信息獲取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信息傳遞技術、信息控制技術、信息存儲技術等內容。具體來講,信息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感測與識別技術。它的作用是擴展人獲取信息的感覺器官功能。它包括信息識別、信息提取、信息檢測等技術。這類技術的總稱是“傳感技術”。它幾乎可以擴展人類所有感覺器官的傳感功能。傳感技術、測量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遙感技術,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加強。
三、新材料
新材料是指那些新出現或已在發展中的、具有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新材料與傳統材料之間并沒有截然的分界,新材料在傳統材料基礎上發展而成,傳統材料經過組成、結構、設計和工藝上的改進從而提高材料性能或出現新的性能都可發展成為新材料。
新材料作為高新技術的基礎和先導,應用范圍極其廣泛,它同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一起成為21世紀最重要和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同傳統材料一樣,新材料可以從結構組成、功能和應用領域等多種不同角度對其進行分類,不同的分類之間相互交叉和嵌套,目前,一般按應用領域和當今的研究熱點把新材料分為以下的主要領域: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納米材料、先進復合材料、先進陶瓷材料、生態環境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含高溫超導材料、磁性材料、金剛石薄膜、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生物醫用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智能材料、新型建筑及化工材料等。在20世紀初,人們所指的建筑材料是木材、水泥和鋼鐵;二戰后出現了新三材,指的是人工合成的塑料、橡膠和纖維,而80年代以來大量高新材料紛紛涌現。高新材料從使用的角度說可分為傳遞、記錄或存儲的信息材料;耐高溫結構陶瓷、非晶態材料和超導材料的新能源材料,特別是超導材料80年代中期以來有突破性進展;高性能結構復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和新型合金材料為主要內容的特殊結構材料和新功能材料,如高效能的陶瓷材料、有機氟材料、高功能的黏合劑等。從材料的構成來說可以分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及陶瓷材料三大門類。近些年來,出現了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及復合材料競相發展的趨勢。一些新興金屬材料在科技革命的大潮中應運而生。傳統鐵、鉛、鋅、鋁等金屬更新品種,與宇航、電子、原子能等高新技術聯系密切的金屬材料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他新型高性能金屬材料出現了如快速冷凝金屬的非晶體和微晶材料、納米金屬材料、有序金屬間化合物、定向凝固柱晶和單晶合金等。納米材料具有許多潛在的新用途,它是一門用單個原子和分子建造事物的科學,其最終目標是實現微型化。
四、新能源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把新能源分為以下三大類:大中型水電;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新能源的各種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于太陽或地球內部發出所產生的熱能,包括各種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對于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大的特點,對于解決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勻,對于解決由能源引發的戰爭也有著重要意義。
能力提升練習
1.1856年,法國組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現代天氣服務系統,開展天氣預報服務。天氣預報的產生是源于()。
A.好奇
B.生產
C.生活
D.戰爭
2.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的各類創新型產業所形成的經濟形態可以被稱作是()。
A.信息經濟
B.知識經濟
C.創意經濟
D.市場經濟
3.江西省、重慶市、貴州省、海南省、云南省的別稱依次分別是()。
A.贛、渝、瓊、滇、黔
B.贛、渝、黔、瓊、滇
C.贛、渝、蓉、瓊、黔
D.贛、渝、貴、瓊、云
4.現代信息社會的基礎設施是()。
A.電力網
B.電視網
C.交通網
D.電信網
5.以下各項中,屬于空間技術的是()。
A.探空氣球
B.人工降雨
C.衛星通訊
D.大氣環流探測
參考答案及解析
1.D【解析】1854年11月,克里米亞戰爭爆發,英法聯軍準備在黑海的巴拉克拉瓦港登陸。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摧毀了一艘法國旗艦,聯軍幾乎全軍覆沒。法國國王拿破侖三世于是下令巴黎天文臺臺長勒弗里報告這場風暴的起因。1855年3月,勒弗里正式向法國科學院提出建議,由政府組織氣象觀測網,并將觀測資料集中起來進行分析,繪制天氣圖。1856年,法國組建了第一個現代天氣服務系統’用電報傳送各地當日的氣象觀測結果,開展天氣預報服務。
2.A【解析】信息經濟,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等高科技為物質基礎,信息產業起主導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識、智力的一種新型經濟;“知識經濟”(TheKnowledgeEconomy)通俗地說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TheKnowledge—basedEconomy)。這里的以知識為基礎,是相對于現行的“以物質為基礎的經濟”而言的;創意產業,又叫創意工業、創造性產業、創意經濟等。指那些從個人的創造力、技能和天分中獲取發展動力的企業,以及那些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可創造潛在財富和就業機會的活動;市場經濟(又稱為自由市場經濟或自由企業經濟)是一種經濟體系,在這種體系下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銷售完全由自由市場的自由價格機制所引導,而不是像計劃經濟一般由國家所引導。
3.B【解析】略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16-20題:
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人的耐力與體內的一種基因有很大的關系。如果人體內的這種基因按某種特定形式存在,人就容易在需要耐力的體育運動中取得好成績。該大心血管遺傳中心蒙哥馬利博土領導的研究小組,是在對征服了高海拔山峰的登山運動員和在軍訓中表現出色的新征人伍的士兵進行DNA測試后得出上述結論的。據介紹,所有這些登山者,都是在沒有攜帶氧氣瓶等呼吸設備的情況下順利地登上了海拔7000千米以上的高峰。而75名接受調查的新兵,都是在為期10的大強度軍事訓練中成功地堅持下來的。科學家的發現,這些體能素質超群者的ACE(血管緊張肽轉換酶)基因的存在有某些共同特征。這種基因在人體內的存在有I和D兩種形式,形式I使人體血液中的ACE數量較少,形式D能起相反的作用。每個人體內有兩個這種基因,或是兩個I,或是一個I一個D,或是兩個D。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證實,擁有至少一個I基因的人,其耐力比擁有兩個D基因的人要強,研究人員推測說,I基因能增強肌肉細胞吸收氧或其他營養成分的能力,因而有助于增強人的耐力。
研究者指出,由于運動能力還與敏捷性、手眼協調等許多其他因素有關,因此這一成果不一定能用于選拔和培養運動員。但如果進一步研究并證明I基因確實可以提高細胞的工作效率,那么可能為中風或心臟病患者找到一種新的治療手段。
16.對下面的詞語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A.“一種基因”是以I形式存在的基因
B.“這種基因”指人體內的ACE基因
C.“特定形式”指被試者體內只有I基因沒有D基因
D.“共同特征”是人體內部存在有I和D兩種形式的基因
17.從現有研究成果看,與被試者體能素質超群無必然關聯的因素是:
A.人體血液甲AGEBg雙重
B.人體內ACE基因存在的形式
C.人體中I、D基因組合的方式
D.I、D基因與肌肉細胞的關系18.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科學家對登山運動員和受訓士兵的DAN測試是為了證明他們的耐力,
B.研究結果證實,I基因能增強人的耐力的依據是它能增強肌肉吸收氧和其他營養成分的能力
C.所有被試運動員和75名士兵體內的ACE基因都至少有一個以I的形式存在
D.ACE基因的D形式的存在,是造成人的耐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19.下列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人的運動能力與體內的ACE基因的存在形式、敏捷性、手眼協調等有關
B.人體內擁有I基因不能作為選拔和培養運動員的惟一標準
C.人體內分別擁有I、ID、雙D基因時,其耐力依次遞減
D.對ACE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可能對中風或心臟病的治療提供幫助
20.對文意概括準確的一項是:
A.討論了人的耐力維度,
B.關于人的耐力與基因的關系
C.體能素質超群的原因的探討
D.ACE的發現及功能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21—25題:
多少年來,人們一直在幻想研制一種航空航天運輸工具,它既能從機場跑道起飛,又能以高超音速穿越大氣層進入宇宙空間,完成航天任務后再人大氣層,在機場水平著陸,而經過簡單維修后,短期內又能重上藍天,重復使用幾十幾百次,這類既具有高超音速運輸機功能又具有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功能的重復使用有翼飛行器,被稱之為航空航天飛機,簡稱空天飛機。它是——種新型運輸工具,具有一般飛機和航天器所沒有的優越性。首先,與普通運輸客機相比,它能夠以更高速度在大氣層上層(或近宇宙空間)機動飛行,從而大大縮短遠距離運輸的時間,如德國桑格爾空天飛機(第一級改進型)由法蘭克福經洛杉磯飛至東京僅需3小時15分鐘,美國“東方快車”由華盛頓飛至東京僅需2小時,而由歐洲飛至澳大利亞僅需1小時。再者,與以往的一次性使用飛船和多次部分重復使用航天飛機相比,它在重復使用性、機場水平起降能力,利用大氣層能源、靈活機動性、發射操作費用、可維修性和復飛間隔時間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改進。如其重復使用次數可增至50至數百次,發射(運輸)費用僅相當于運載火箭發射費用的三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大型航天飛機發射費用的五分之一,比起用火箭發射小型航天飛機的費用也要降低10—30%。再如復飛間隔時間,空天飛機一般在著陸后數小時或略長時間內即可重新起飛。這是航天飛機所無法做到的。因此,空天飛機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與應用前景,不僅可以進行全球性的高超音速運輸,而且可以完成各項成本較低、效益較高的航天運輸使命,為空間站往返運輸人員和貨物,執行各種航天軍事任務,展望21世紀,它必然會成為遨游于大氣層中與宇宙空間的驕子。
21.空天飛機是指:
A.兼具飛機與火箭功能的運輸工具
B.能從機場起飛,穿越大氣層進入宇宙空間的運輸工具
C.具有高超音速運輸機功能,又具有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功能的重復使用有翼飛行器
D.是航天飛機的一種,使用費用較低
22.空天飛機的優越性表現在:
A.機場水平起降能力超過飛機
B.靈活機動性超過飛機
C.大大縮短遠距離運輸的時間
D.能夠在大氣層上層機動飛行
23.空天飛機發射操作費用有誤的一項是:
A.發射費用的三分之一
B.是大型航天飛機費用的五分之一
C.是火箭發射小型航天飛機的費用的10%—30%
D.完成任務各項成本較低,效益較高
24.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普通飛機從華盛頓到東京將會超過2小時
B.空天飛機主要以載人運輸為主
C.航天飛機也能完成天地往返,但完成下一次航行,要進行大量部件更換
D.空天飛機的成本及用途,決定了它在21世紀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與應用前景
25.根據空天飛機的特點,它不能完成的任務是:
A.為空間站運送氧氣
B.進行軍事偵察
C.緊急藥品輸送
D.進行天氣預報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第26-30題。
改革開放14年來,我國女職工人數平均每年以4.3%的速度遞增,快于男職工的增長速度。到1992年底,我國女職工人數已達5600萬人,占全部職32,總數的38%,比1978年提高5.4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情況表明,隨著改革地開放步伐的加快和女職工隊伍的不斷壯大,婦女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目前,在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中,女職工比例已超過半數;在居民服務業及商業行業中,女職工所占比重均在45%以上。全國一億多鄉鎮企業勞動者中,女性有4000多萬;城鄉200多萬個私營企業的勞動者中,女性超過百萬人。
26.改革開放14年來,我國女職工人數平均每年以4.3%的速度遞增。每年平均“遞增”的意思是:
A.每年都增加
B.越來越減少
C.每年增加量相同
D.每年都以一定的比例增加
27.到1992年底,中國女職工在全國職212,9、數的比例是:
A.32.6%B.38%
C.45%D.24%
28.中國女職工的增長速度比男職工的增長速度:
A.慢B.快
C.一樣D.不能確定
29.在哪些行業中女職工比男職工多?
A.鄉鎮企業
B.城鄉企業
C.商業和居民服務業
D.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
30.女職工人數不斷增加標志著:
A.改革開放改善了人民生活
B.女職工的地位提高了
C.婦女在社會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D.婦女解放運動發展的新趨熱:女職工將超過男職工
閱讀下面短文,回答第31-35題。
吃魚為什么使人聰明呢?這是高不飽和脂肪酸的作用。魚之中DHA高,特別是魚頭、魚眼中的DHA高達40%-70%。DHA對神經細胞,特別是軸突之生長、網絡之形成極其有益,因此對健腦益智有明顯作用。據專家研究報告,嬰兒在出生后不久腦細胞即達140億個。此后無論腦細胞的數量及體積都不再增加。這些突起在腦神經間形成細密的網膜。而這些網膜主要由脂肪構成。人腦的脂肪占腦的60%,這就是魚油、核桃、芝麻的不飽和脂肪酸健腦益智的道理。大腦與身體其他器官相比有共性,也有自己的特點。談共性,即它需要各種營養素,除了高不飽和脂肪酸外也需要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但它需要的脂旨肪酸不足,則影響智力的,不能從兒童的大腦轉變為成人的大腦,其智力將停留在兒童的階段。所以泡飯加咸菜的早餐既不能滿足兒童對熱量的要求,也不能滿足兒童長身體的要求,更不能滿足兒童發展智力的要求。
31.在劃線的地方選擇填空的一個適當的詞:
A.發展B.開展
C.發育D.提高
32.吃魚能使人聰明的主要原因是:
A.魚的DHA的含量高
B.魚具有豐的營養物質
C.魚飽含著大量的脂肪酸
D.魚有各種蛋白質、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33.決定人的智力高低的人腦構成部分是:
A.腦軸突B.腦細胞
C.神經細胞D.腦神經細胞
34.兒童大腦和成人大腦的構成部分,其本質差別是:
A.兒童大腦比成人大腦的細胞少,份量輕
B.兒童大腦的脂肪含量比成人大腦低
C.兒童大腦的軸突和神經網絡不如成人大腦細密
D.兒童大腦的腦干比成人大腦小
35.泡飯加咸菜不能滿足兒童發展智力的要求,其主要因素是:
A.缺乏蛋白質
B.缺乏礦物質和微量無素
C.缺乏必需的脂肪酸
D.缺乏身體發育所必需的物質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第36—40題。
華(花)人、龍的傳人、中國人這三者是怎么成為同義語的?中國人的根、源在哪里?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努力,我國的考古學者對于這兩個問題總算打到了解答鑰匙。
中國古文化有兩個重要的區系:一個源于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一個是源于大凌河流域的紅山文化。它們形成、出現的時間距今約有六七千年,都是從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變出來的,都有自己的“根”,也都有自己的標志。仰韶文化的一種標志是玫瑰花(枝、葉、蕾和花或僅花冠)。而紅山文化的一種標志是龍或僅僅是龍鱗。
花(華)和龍最早分別出現在距今六七千年的華山腳下和燕山之北,其“根”的生長期則可追追溯到七八千年以前。二者出現的時間相近,條件相似。這樣的事實意味著東亞大陸上已經出現了文明的曙光。
華山腳下的玫瑰與燕山以北的龍在桑乾河上游(河北、山西北部)對接。二者真正結合到一起的證據是在大凌河上游的凌源、建平、喀左(遼寧西部)發現的。近年來那里發現了紅山文化后期的祭壇、女神廟和積石烽群,其中有玉雕豬龍人、玉雕玫瑰、玫瑰圖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這些距今不晚于五千年。玉雕豬龍放在男性墓主人身上,玫瑰圖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配置在積石烽四周——以龍和花(華)為象征的兩個不同文化傳統結合成了共同體,進發出文明的“火花”。
距今四五千年,以亞南襄汾為中心的“陶寺”遺址所代表的古文化,人們已經使用大石磐與鱷魚皮鼓隨葬,這反映出社會發展到了比紅山文化更高的階段。他們使用具有明顯特征的器物群,包括源于仰韶文化的小口底尖的灌,也包括源于紅山文化的朱繪龍紋陶盤,還包括長江下游太湖地區良渚文化的一種“L,,形石推刀。這反映出他們的文化面貌已具有從燕山以北到長江以南廣大地域的綜合體性質。
史書記載,夏代以前有堯舜禹,他們的生活中心在晉南一帶。“中國”一詞的出現也正在此時,所以史稱舜即位要“之(到)中國”。后人解釋說:“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由此可見“中國”一詞最初指的是晉南的一塊地方,即“帝王所都”。而中原仰韶文化的花(華)和北方紅山文化的龍,甚至江南的古文化都相聚于此,這倒很象車輻聚于車轂,而不象光、熱等向四周放射。
這樣,我們所講的“中國”一詞就把“龍”和“華”總攬到了一處。距今四千至兩千年間,經歷了夏商周三個王朝,到秦實現統一。《史記》說:“秦以兵滅六國,并中國。”這個“中國”不同于舜之中國”的那個“中國”,從詞義上講,已經和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國”沒有什么不同了。
36.第二、三段主要說明了:
A.以龍和花(華)為標志的兩種古文化分別出現
B.中國古代文化的兩個重要區系在什么地方
C.兩種古文化都是從自己的祖先衍生或裂變出來的
D.兩種古文化出現的時間相近,條件相似
37.第四段主要說明了:
A.以龍和花(華)為標志的兩種古文化的結合
B.以龍和花(華)為標志的兩種不同文化真正結合到一起的證據,
C.以龍和花(華)為標志的兩種不同文化結合的地點、時間
D.近年來后期紅山文化的考古發現
38.第五段主要說明了:
A.以龍和花(華)為標志的兩種文化面貌
B.以龍和花(華)為標志的兩種文化的性質
C.以龍和花(華)為標志的兩種文化的發展
D.以龍和花(華)為標志的兩種文化的綜合
39.下列各項中哪一個是與以龍為標志的文化有關的器物?
A.祭壇B.女神廟
C.朱繪龍紋陶盤D.“L”形石推刀
40.下列各項中哪一個不是與以花為標志的文化有關的器物?
A.玉雕玫瑰
B.玫瑰圖案彩陶筒座和彩陶盆
C.小口尖底的
D.玉雕豬龍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41-45題。
每個人在社會上生活,每天都要與人交往,經常會遇到些別人對自己無禮、無理的事,碰到些另人需要自己理解、幫助、支持的事。在這些事情面前,是寬宏大量,與人為善,還是小肚雞腸,與人為惡,不僅是一個人道德品質修養高低的表現,而且直接影響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影響到自己的身體健康。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善良推崇為美德,并且把“樂善好施”施為養生的靈魂。名醫張景岳就.曾說過:“欲壽,惟其樂;欲樂,莫過于善。”這是很有道理的。現代醫學認為,人的心理活動和人體的生理功能之間存在著內有的緊密聯系,良好的情緒可以使生理功能處于最佳狀態,反之則會降低或破壞某種機能,引發各種疾病。而善良是美好心境的“興奮劑”,美國耶魚大學病理學家曾對7000多人進行跟蹤調查,結果表明,凡與人為善的,其死亡率明顯偏低;而與人不睦,遇事斤斤計較的人,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導致心理紊亂,出現變態心理,而且會引發失眠、健忘、不思飲食、精神恍惚、胸悶、頭疼等病癥。有關長壽老人的研究也表明,長壽者多是敦厚、善良的人。
社會心理學家也認為:一個人內心充滿善意,多行善事,、Jb中必然會涌起欣慰之感。一個人堅信自己活在世上于他人有益,是他人生活的支柱,這就會成為鼓舞自己的一種精神力量。這誠如馬克思所言:“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而活著,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義。”這種富有意義的“善行”,不僅是完善自我的“催化劑”,而且是養生健身的“營養素”。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十分注意加強這方面的道德修養。
41.人們生活在社會中,每天都會碰到對自己無禮、無理的事情,處理這些事情,可以看出一個人:
A.文化水平的高低
B.道德品質修養的高低
C.是寬宏大量,還是小肚雞腸
D.是與人為善還是與人為惡
42.中國人歷來把樂善好施視為養生的靈魂,是因為:
A.樂善好施會使自己產生良好的情緒
B.幫助別人會帶來好運
C.人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
D.樂善好施能讓自己少遇到麻煩
43.一個人堅信自己活在世上與他人有益,是他人生活的支柱,這會產生鼓舞自己的一種精神力量,因為:
A.人活著需要目標
B.人活著要有自己的理想
C.為他人幸福而著,才使生命更有意義
D.為別人有用會使自己產生自豪感
44.“善行”是養生健身的營養素,這說明養生的根本在于:
A.多吃有營養的東西
B.多為他人做好事
C.完善自己的生活信念
D.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
45.良好的情緒可以使人身體處于最佳狀態,相反,惡劣的情緒則會使人生理功能降低或破壞,以致引起疾病。這是因為:
A.人的身體功能會產生作用
B.人的心理和生理有著內在的緊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