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校園踩踏事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2684(2010)08-0025-02
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發生了危害較大的22起校園踩踏事故,使 60多名花樣少年在猝不及防間永遠離開了人間,300多名學生遭受不同程度的傷害。我們作為負責任的教育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希望通過我們的工作,以這些生命的代價,換來更多生命的安全。
一、校園踩踏事故發生的規律
我們通過對以往的22起事故列表分析的方式,概括出校園踩踏事故發生的規律。
第一,校園踩踏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具有共性,非常集中.
時間:集中在課間、升旗儀式、課間操、放學的四個時間段;
地點:集中在樓梯間,多發事故集中在一、二樓。
第二,校園踩踏事故發生的三個原因缺一不可.
直接原因:前面學生摔倒,后面學生停不住腳步,一個接一個不斷地疊加摔倒或直接踩、踏到摔倒的學生身上。
間接原因:造成第一個學生摔倒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雨天濕滑、停電看不清路、學生蹲下身來系鞋帶不小心等導致同學摔倒,屬于非故意行為;同時,也有由于個別學生推搡玩鬧等行為導致的摔倒,當屬于故意行為。這兩種行為都是導致踩踏事故發生的導火索。但如果非故意行為發生在前,故意行為緊隨其后時,踩踏事故發生的后果最為嚴重(如果樓梯過于狹窄,則會加劇事故發生的幾率和危害性)。
根本原因:同一時間段的學生活動人流量大,上下樓梯時,特別是下樓梯時,人流過于集中,往往造成擁擠,場面混亂。
第三,校園踩踏事故發生的結果都是一致的,不是傷,就是亡。
二、從心理的角度調查分析校園踩踏事故發生的原因
為了使“預防校園踩踏教育”更具針對性,我們針對學生身邊的安全問題及其原因精心設計了校園安全問題調查問卷,同時針對此問卷及調查方法請教了相關研究人員,反復研討后得到認可。
最終選取北京市某完全中學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共四個年級各兩個班的學生分別進行問卷調查。共有355名學生參加,其中男生170人,占47.9%;女生185人,占52.1%;調查人數占該校學生總數的13.1%,占非畢業班人數20.1%。
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從學生的心理角度來說,造成校園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忽視、漠然和從眾。具體表現為下列四點:
1.鞋帶松散是最大的安全隱患,也是最易被學生忽視的非故意行為
如圖一所示:45.4%的學生鞋帶經常松散,這是踩踏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2006年11月20日江西省都昌縣土塘中學發生的一起事故,就是因初一年級晚自習下樓一學生彎腰系鞋帶時被身后涌來的學生擠倒引發的。
2.課間滑樓梯扶手、追跑打鬧取樂玩耍,是故意行為,是忽視校園安全的表現
依然如圖一所示:14.7%的學生在課間滑過樓梯扶手,4.8%的學生在上下樓梯時追跑打鬧,2.2%的學生在上下樓梯時追跑打鬧并且鞋帶經常松散。另外,特別要強調的是,2.2%的學生曾經在樓道或者樓梯上被撞倒過。一旦遇上集中的人流,后果不堪設想。
3.面對不文明行為視而不見,漠然置之
如圖二所示,看到同學有不文明、不安全的行為時,“不管走開”的學生最多,將近占到被調查人數的一半,甚至超過了“進行勸阻”的學生比例。這反映出半數學生的安全警惕性不高,處于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狀態。學生將管理不文明行為、不安全行為的責任全都寄托在教師身上,放棄了自己的責任。但是,通常校園事故發生時,老師一般都不在現場,所以對不安全行為的視而不見,實際上就是對自己生命安全的漠然視之。
4.從眾心理
如圖三所示,“遇到集會或者上下操,在上下樓遇到擁擠,而且有時只開一扇門的情況下”,“隨著大家一起走”的有將近2/3的人。從眾的集體,夾裹著“邊走邊與同學打鬧”,以及“著急往前趕的學生”,就成為安全的隱患。只有8%的學生能夠選擇“等待片刻再走”。
三、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預防校園踩踏事故的發生
1.從忽視到重視,安全融于細微之處
“鞋帶松散”看似小事,卻是踩踏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因此,一定讓學生從心理上首先重視起來。在大型集體活動之前,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系緊鞋帶,并長期堅持,養成良好的習慣,在細微之處保障安全。
2.從漠然到責任,安全在于信念之中
“追跑打鬧、擁擠推搡”“對不安全行為的漠然置之”都是造成踩踏事故的故意行為,因此要讓學生知道其后果的嚴重性,讓學生樹立“我的行為關乎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的信念,不僅杜絕自己的不安全行為,同時要制止他人的不安全行為,牢記安全的第一責任人永遠是自己,不要把責任推給教師和班干部等其他人。
3.從從眾到獨立思考,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上操等人流集中時段,大部分學生隨行前進,不是從眾行為,但在已經十分擁擠的地方,尤其是樓門有時開一扇門的情況下,依然不計后果繼續隨行就是從眾了,我們應引導學生獨立判斷是否會有危險的發生,是否應該放緩腳步,或尋找其他的安全通道,作出正確的選擇,這樣才能把安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據統計,我國平均每年大約有18000名中小學生死于安全事故。學校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已成為影響學生健康成長的最大殺手,這不能不引起整個社會的焦慮和關注。專家指出,通過安全教育,能提高中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一、校園踩踏事故案例
2009年,某中學下晚自習時,教學樓樓梯間發生嚴重的擁擠踩踏事故,多名學生受傷。
案例評析:
造成這種事故的原因:現場秩序失控,發生擁擠、混亂,導致大量人員被擠傷的現象。學校安全管理不落實,疏于防范,沒有開展過這類的事故應急演練等。
防范措施:
1.每個班級規定固定路線,學校進行綠色通道管理。
2.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預防為主”的方針,強化踩踏事故演練。
3.舉辦“防踩踏,保安全”主題班會。利用廣播、宣傳欄、安全教育課等多渠道預防擁擠踩踏事故的專題教育。
二、消防安全事故案例
2007年,某校宿舍發生火災,500余名學生被困。在濃煙的威脅下,大部分學生采取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逃生等方式自救,但有個別學生因受不了濃煙的熏嗆做出要跳樓的舉動。
案例分析:
校園內發生火災的主要原因是違章用火用電、電氣線路老化、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實所致。
防范措施:
1.加強檢查,消除隱患。學校要在春秋季開學前,普遍開展一次校園安全大檢查,消除可能引起火災的安全隱患。
2.加強教育,提高意識。中小學校要與當地公安機關密切配合,圍繞“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題,深入組織學生開展遠離火災的安全教育活動。
3.形式多樣,有效預防。舉辦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組織觀看錄像、制作宣傳板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預防火災事故的教育。
4.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面向全體學生組織開展模擬火災現場緊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練,提高全體教職工和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我國校園溺水、網絡毒害、體育運動傷害等事件不斷上演,血的教訓告訴我們一定要杜絕校園悲劇事件的發生,必須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須要筑起思想、行為和生命的安全長城。
年輕生命的逝去讓世人唏噓不已,當事家長更是痛不欲生。那么,在混亂擁擠的人群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減少人身傷害呢? 這是家長要在平時生活中就要熟知并告訴孩子的安全常識。
【觀察可能導致踩踏事故的征兆與現象】
家長應該向孩子說明可能導致踩踏事件發生的原因,形象地描述一些事故的表現以及事件發生的征兆與現象,讓孩子學會判斷危險可能發生的時間和狀況。
人群較為集中時,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沒有止步。
人群受到驚嚇,產生恐慌,如聽到爆炸聲、槍聲,出現驚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無組織無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擁擠踩踏。
人群因過于激動(興奮、憤怒等)而出現騷亂,易發生踩踏。
家長平時可以用講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跟孩子講解踩踏事件可能發生的因素,讓孩子從小形成居安思危的意識。自覺遠離人多擁擠的地方,減少踩踏發生的幾率。
【一旦發生踩踏,要保持冷靜】
對于踩踏發生時的自救方法,家長一定要在平日加強灌輸,讓孩子在事故發生之前,就已經掌握必備的自救技巧。
讓孩子盡可能熟悉所在區域所有的安全出口。
要時刻保持冷靜,提高警惕,盡量不要受周圍環境影響。
盡量避免被擠倒擁擠的人群中,不得已時,盡量走在人流的邊緣。
應順著人流走,切不可逆著人流前進,否則,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發覺擁擠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來時,應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亂,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陷入擁擠的人流時,一定要先站穩,身體不要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有可能的話,可先盡快抓住堅固可靠的東西慢慢走動或停住,待人群過去后,迅速離開現場。
此外,家長還可以通過模擬演練,手把手地教導孩子學習這些自救方法。
若自己被人群擁倒后,要設法靠近墻角,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生命是這個世間最寶貴的東西,金錢買不到,珠寶換不回。生命只有一次,不能再生,也不會重來。同學們,我們的生命之花剛剛綻放還在茁壯成長,我們是家庭興盛的寄托,又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希望。因此,我們得愛惜生命,好好的活下去。
近年來,全國各地各種校園的意外事故市場發生,所以校園的安全應引起全校師生高度的重視和警惕。
校園安全涉及到我們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安全隱患有20種之多,其中主要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災火險、溺水、體育運動的損傷等等。這些都在強烈威脅著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據統計,我國年均有1.6萬名學生非正常死亡,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說每天將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所以我們不但要有安全意識,更要有防范意識和防范措施。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注意課間活動安全。同學們上下樓梯要有序,切不可急步上下,要養成上下樓梯靠右行走的良好習慣,防止校園擁擠踩踏事故。在雨天,我們的教學樓的走廊、樓梯都會很滑,請全體同學在行走時務必輕腳慢步。在大課間時, 各班一定要按照學校要求的場地,有組織的活動,千萬不要在滿校園里窮追亂撞。
xx年3月,烏魯木齊八一中學附小發生擁擠踩踏,導致學生一死三傷;xx年12月,湖南省湘鄉市私立育才中學發生一起傷亡慘重的踩踏事件,造成8人遇難、26人受傷;xx年11月18日,江西都昌縣土塘中學發生學生踩踏事故,同樣有六名學生死亡。3、xx年10月14日,四川營山一小學因天氣原因,樓梯濕滑發生擁擠踩踏,造成9名學生受傷,2人重傷;這些校園踩踏事故,發生過程何其相似,都是學生下課后大批擁擠下樓,前面學生跌倒,后面學生沒有發現,導致推擠踩踏。這為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
第二,要注意運動安全。上體育課和課外活動前要作好準備活動,運動時要注意不要劇烈碰撞,以免撞傷或摔傷。
第三要注意食品衛生安全,現在春季來了,食品容易變質。不要到無牌小店去購買食品,建議大家中午回家吃飯或在學校附近食堂就餐,拒絕三無產品,不吃腐爛變質食品,不購買零食,不喝生水。
第四,要注意上網安全。網絡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它搜集資料,拓寬視野。但是網絡也有很多危害,如果上網瀏覽不健康的網頁,或毫無節制地沉溺于虛擬空間,就會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第三,同學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也要有安全意識。在同學間遇到矛盾時,一定要冷靜、理智,切忌用拳頭代替說理,給自己和同學帶來不良的后果。與人沖突時要謹記:退一步海闊天空。
當日下午6時許,老河口市召開新聞會宣布,初步認定該事件為責任事故,8名干部被免職撤職。
老師未按時開門學生擠開鐵門
據老河口市通報,因該校新宿舍樓正在建設中,一棟四層樓的綜合樓被改造為臨時學生宿舍樓。早晨6時左右,因值班老師張繼輝、杜貴體沒有按時打開一樓鐵門,致使急于出門的學生們下樓時相互擁擠,將鐵柵欄門擠開,之后發生踩踏事故。據央廣報道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早上6點左右,秦集小學的孩子們陸續從宿舍出來去早鍛煉,發現鐵門鎖著。隨著學生越來越多,擁擠中前面的學生被后面的壓倒在地上,悲劇發生了。
記者現場了解到,該小學為湖北與河南交界的一所鄉村小學,共有952名學生,其中住校生502人。發生事故的宿舍樓共4層,生活老師與學生同住2-4層,只有一個樓梯通道,被擠開的鐵門已完全拆除。學校當天的教學秩序未受影響。
老河口市教育局局長被免職
老河口市已決定,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市教育局局長汪國忠、分管副局長郝勇、安全科長張金榜、薛集鎮鎮長梁正虎、分管副鎮長張霞、薛集鎮中心學校校長杜永杰實行先免職接受調查,待調查結果出來后依紀依法處理:對秦集小學校長杜貴強、政教主任張繼輝給予行政處分,連同其他4名責任人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當天下午,該市已開展安全工作大檢查,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前面走不及后面學生往前倒
遇難者學生孫蕊軒的家長孫宗塔介紹,該棟宿舍樓共4層樓房,只有一個樓梯通道和一個鐵門入口。平時一般晚上鐵門上鎖,早上6點由值班老師開門。據悉,該樓2-4層為學生寢室、生活老師寢室和電教室,一層有1間教室和3間辦公室,一層樓梯口安有雙扇鐵柵門。當日早上8點半左右,孫宗塔趕到宿舍現場,看到鐵門已經被擠壓嚴重變形。
據當時在踩踏現場的二年級學生張亞玲回憶,27日早上6點左右,上百名學生擁擠在宿舍樓的一樓和二樓樓梯口間等待值班老師開門。“人越來越多,后面的學生大喊‘開門’往前面擠。門突然之間被前面的人擠開了,前面的人來不及走開,后面的人往前倒,我就摔下來了。”張亞玲初步診斷為輕微腦震蕩,目前正在醫院診治,情況穩定。
校方曾稱“學生因開學興奮”
據新華社報道,學校負責人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事故發生時,尚未到開門時間,由于剛剛開學,學生比較興奮,起床時間比平時早。不過,老河口市官方此后通報稱,經初步調查,當日早晨6時左右,因值班老師張繼輝、杜貴體沒有按時打開一樓鐵門,致使急于出門的學生們下樓時相互擁擠,將鐵柵欄門擠開,之后發生踩踏。
事發后,當地有關部門舉行新聞會。在會上,老河口市副市長當場流淚,并向在事故中傷亡的孩子道歉。據了解,老河口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初步認定為責任事故。在這個事件中,老河口市委市政府負有領導責任,他們將主動接受上級組織機關的調查處理。同時,經過確認,4名學生經搶救無效死亡,7名傷者正在醫院救治,醫院對現場另外20名沒有明顯外傷的學生全面體檢,目前身體沒有大礙已陸續回家。目前,當地公安部門已將該校校長杜貴強,值班老師張繼輝、杜貴體控制。
教室改成宿舍每間住30學生
據了解,秦集小學是一所全日制小學,共有學生900多名,其中1-5年級共500多名學生在學校寄宿。
據報道,目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還有不少現實問題,其一是農村學校寄宿生大量增加,但辦學條件跟不上:其二是學校大班額問題突出,教育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甚至帶來安全隱患。秦集小學就是典型代表,52個人的大班額和1比30的師生比例,對老師造成沉重壓力。500名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住在由教室改成的宿舍,每間30人,給學校管理帶來的難度更是不言而喻。
據學生李哲、張照君的家長反映:學校住宿條件很一般,甚至有點破,幾百個孩子擠在一棟樓里,“冷天經常連臉和腳都洗不上”。孩子們星期一到星期五住校,每季度交600元吃飯錢,住宿不要錢。
常踮著腳尖跳夢想做舞蹈家
孫宗塔沒有想到最后見到女兒孫蕊軒是在醫院。“女兒躺在病床上,停止呼吸,任我使勁搖,一動不動。她雙眼依然睜著,面部保持臨死前痛苦掙扎的扭曲模樣,脖子上有紅色斑點和青紫色淤青。”
事發當天8點多,孫宗塔聽人說秦集小學發生踩踏事件,有學生傷亡,他立即驅車往學校趕,因為他9歲的女兒孫蕊軒在該校讀二年級。8點半他趕到學校,事故現場已經清理,被擠開的鐵門嚴重變形。9點左右,孫宗塔在鎮醫院見到女兒,她已停止呼吸。
2月26日是秦集小學開學第一天,孫宗塔送孫蕊軒去學校報到,因為家在農村,孫蕊軒選擇在校寄宿。孫宗塔記得26日與孫蕊軒分別時,女兒央求他放學后接她回家住。“女兒說學校住宿條件很擁擠,一張1米多的小床有時候要擠2-3人,她不想寄宿,想回家住。”
孫宗塔沒有答應女兒的要求:“我告訴她不要怕吃苦,要好好學習,沒想到這竟然是她最后的要求。”
在孫宗塔和鄰居眼中,孫蕊軒是一個開朗、乖巧的小孩。據孫宗塔說,孫蕊軒眼睛很大,睫毛很長,她喜歡跳舞,經常踮著腳尖跳躍著走路。“從幼兒園到小學的文藝表演,都有她的份。”孫蕊軒曾告訴爸爸,她的夢想是做一名舞蹈家。“我還笑她農村的女娃瞎想,做白日夢。”
孫宗塔說,9歲的孫蕊軒已懂得幫家里分擔負擔,吃完飯她會主動收拾碗筷。寒假期間,她每天在家中看護弟弟,弟弟才1歲多,剛學會叫“姐姐”,“兒子叫姐姐叫得很甜,軒軒聽了笑得很開心,答得也很清脆。但以后再也不會有回應了。”
校園踩踏事故悲劇何時才能避免
又是學生踩踏悲劇。一扇普通的宿舍鐵門竟成了“生死之門”,令人痛心。而事故原因也簡單得很——值班老師并未及時打開宿舍大門。面對那4個逝去的鮮活生命,我們忍心將過錯推給弱小的孩子們嗎?教育局局長等8名領導干部的免職撤職、4名責任人移送司法,能換回孩子們的生命嗎?
當急功近利的教育缺乏尊重生命的應有內涵,當疏散演練、安全教育都流于形式,孩子們必然難提高自我保護和緊急避險能力。只有讓教育真正尊重生命,讓安全制度不容“踩踏”,才能避免踩踏事故。
校園踩踏事故,并不是第一次發生:2005年10月四川巴中市通江縣一所小學,2009年12月湖南湘鄉市育才中學,2012年11月湖南長沙育英二小,2013年1月河南駐馬店一小學都曾發生踩踏事故……踩踏事故屢屢發生,事故的起因也是大同小異,前面的學生摔倒,后面的學生擁上來擠成一團,于是悲劇就發生了。
小學生為何連“不要擁擠”這點基本的安全意識都沒有?自1996年起,我們就確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既有“加強疏散演練”,也有“提高避險能力”;每年的“開學第一課”,都少不了安全教育的內容……可不得不說,孩子們的安全意識沒有得到實質的提高。是他們不懂得重視自己的安全?當然不是。當急功近利的教育缺乏尊重生命的應有內涵,當疏散演練、安全教育都流于形式,孩子們必然難提高自我保護和緊急避險能力。
同樣值得追問的是,《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學生在教學樓進行教學活動和晚自習時,學校應當合理安排學生疏散時間和上下樓道的順序,同時安排人員巡查,防止發生擁擠踩踏傷害事故。可是細究踩踏事故,大多沒有做到。像秦集小學的踩踏事故,學生擁擠到鐵門前,是值班老師沒有發現?還是因為沒到時間所以未打開鐵門?不管怎樣,學校和老師這樣的疏于管理已是責任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