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開題報告模板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internet飛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成為人們快速獲取、和傳遞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們政治、經濟、生活等各個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次我們所設計的課題正是互聯網與社會生活之間的緊密關系的體現,現今的社會,人們已經離不開了網絡,網絡已經成為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種形式,它能夠把事情的復雜化轉為簡單化。
進入21世紀,計算機技術迅速向著網絡化的、集成化方向發展。傳統的單機版應用軟件正在逐漸退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支持網絡、支持多種數據信息(多媒體)的新一代網絡版應用軟件,而目前網絡版軟件中似乎存在著兩種不同的趨勢,一種是稱為客戶端——服務器的c/s結構應用系統,這類軟件具有結構嚴謹,運行效率高,服務器端壓力小,安全性好等優點,被廣泛運用于局域網中。另一種,也是本畢業設計所采用的,是稱為瀏覽器——服務器的b/s結構應用系統,它的特點是在客戶端直接采用了功能強大的瀏覽器軟件作為界面,其優點在于軟件開發效率高,客戶端不受操作平臺的限制、也不受地域的限制,網絡傳輸量少,即適用于局域網,更適用于internet,而且投資小、見效快,用戶可以不必進行服務器方面的投資,而是去租用,甚至是免費使用isp的服務器資源,因而受到越來越多中小型單位的青睞。 現在大部分論壇都是基于b/s結構實現的。論壇也常被簡稱為bbs(bulletin board system)。隨著中國網絡的普及和計算機及其外設的大幅度降價,internet這個概念逐漸深入人心。中國網民的數量呈幾何級數量增長,bbs的普及程度也直追email。每個網站幾乎都擁有自己的bbs或者bbs鏈接,bbs社區提供給用戶的服務是全面而且非常友好的,用戶在社區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設置不同的顯示風格,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各種服務。通過論壇更加快捷的了解企業員工的信息,而建立會員服務的基礎是建系論壇管理系統!通過應用該系統可以實現用戶與用戶間的交流、企業與企業間的信息交互,利用網絡經濟而又快捷地與外界進行各種信息溝通,取得更有用的信息資源。
論壇系統服務已經是互聯網站一種極為常見的互動交流服務。論壇可以向網友提供開放性的分類專題討論區服務,可以在此發表自己的某些觀感、交流某些技術、經驗乃至人生的感悟與憂歡,亦可以做為網友們之間的交流渠道,網站亦可在此回答網友們提出的問題或某些消息。通過論壇的方式,增強個人與個人,團體與團體,個人與團體之間的交流聯系,在internet上實現信息的傳遞,提高辦事效率。因此論壇建設在internet應用上的地位顯而易見,它已成為現代人溝通和獲取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倍受人們的重視。
為了方便大家的溝通和獲取信息,特構建此論壇。我們利用jsp和sql server 2005做一個在線論壇系統。該系統以internet為平臺,前臺可使任何人注冊、登陸在論壇上進行發貼及討論,版主或者前臺管理者也可以進行一部分管理。而管理員也可以在后臺進行相關的管理。
二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本課題的主攻方向
三 論文主要研究內容、途徑和技術路線
1、本系統采用.net與sql server技術用作網站架設,選用sql2005數據庫及windows xp操作系統。本系統實現了ssh來實現注冊時的用戶名稱唯一性驗證和在后臺管理時對用戶的啟用,禁用和密碼重置等操作。
2、開發環境為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developer edition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enterprise developer edition 2005
3、本系統采用模塊化程序設計方法,既便于系統功能的各種組合和修改,又便于未參與開發的技術維護人員補充、維護。
4、本系統要具備數據庫維護功能,及時根據用戶及管理員的需求進行數據的更新操作。
5、本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
(一)、數據庫的建立
(二)、具體系統設置
(1).前臺功能
1. 用戶注冊 2. 用戶登陸 3. 修改資料 4. 搜索貼子 5. 發表貼子
6. 回復貼子 7. 編輯貼子 8.屏蔽帖子(版主有此權限)
9.屏蔽回復(版主有此權限)
(2)后臺功能 1).管理員功能(必須登陸管理頁面)
1.公告管理 (增加和刪除)
2.論壇版塊管理(增加和刪除版塊,
修改版塊資料(名稱,上級版塊,版主))
3.用戶管理(啟用、禁用、密碼重置)
(三)、系統功能結構圖如下:
四 工作的主要階段,進度及完成時間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時間的改革
一、 課題實驗背景:
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展,社會對人的整體素質中的藝術素質及身體素質的要求愈來愈高,它們在現代生活中的作用也愈來愈大,尤其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的藝術教育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藝術特色和藝術創新的培養。藝術教育現代化是整個教育現代化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我校實驗研究進一步走向深入,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我們提出學校藝術特色建設,從改革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時間著手,開展美術大課制的實踐與研究,在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的同時,使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小學美術教學還存在著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這些問題有待于我們去思考、去探索。這些問題中比較突出的是學生的美術作業課堂作業不能當堂課完成,不能及時上交作業,而且即使上交的作業高質量的不多見,延到課后,也少有人會繼續去完成,無論是手工課、繪畫課還是設計課都存在這個問題,可以說這是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等到第二個美術課時再上時,大部分學生因時間間隔過長,或材料帶不全,有的甚至忘了帶作業等諸多因素不能很好完成整個創作活動,這極大地影響了美術課的教學質量,削弱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達不到教學的預想效果。家長也反映:美術作業帶回家做是一種負擔。但是同樣的學生、同樣的教師在課后輔導美術興趣小組時,卻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我們不禁要問這是學生興趣使然,還是另有原因?這就引起我們思考這個問題:上美術課用40分鐘的時間科學嗎?
也許有人會產生疑問,美術課40分鐘如果不夠,延長美術課的上課時間會不會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會不會坐不住、開小差?就此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兒童的心理特點。兒童對他們感興趣的事都充滿好奇心,喜歡探索,比如,在大人眼里小孩子的缺點是往往因貪玩而忘記了時間,其實那正是因為他們過于專注他們感興趣的事物的緣故。所以我想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能時時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所在,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師教學藝術,那么影響學生注意力這個問題是可以克服的。
那么美術課到底需要多少分鐘才科學?什么情況下只需40分鐘?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我初步設想是將一周兩節的美術課合并成一節大課,這樣學生就有充裕的時間把當天所學的知識得以更深層次的鞏固應用和探索,我想這樣學生的素質相對于以前一定能得到更充分的提高。
二、實驗課題的提出與設想:
課堂教學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理應發揮主渠道的教育功能,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雖然美術教學是重過程的教學,但作業卻是反映師生教學的一面鏡子”“課堂作業效果是教學效果的體現之一,是達到教學目標的外在標志” 。(《美術學科教育學》)。
課堂作業,顧名思義,是在美術課堂內完成或基本完成的作業,如何使學生順利且高質量地完成當堂作業,真正做到既提高學習質量又減輕學生的課外學業負擔,是小學美術教師應該研究的課題。學校的一節40分鐘的美術課,教學一個主題內容,除去師生之間的討論交流,最多只有20、30分鐘的自由創作時間,若想討論得全面深入些時間就不夠了,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是決不可能的。即便有個別完成也只是快速應付而已。多數學生回家畫就失去了課堂上的創作激情,作業就成了負擔和任務。同時,“學生根本不可能在這樣匆匆而過的教育過程中獲得系統的審美知識…造成教學的膚淺性是必然的…”這是其一。
其二、美術科目較之其他科目有著相對的特殊性:有著高度的程式性、獨特的緘默知識,與社會實踐分不開等…法國教育部也提出:“凡是能在室外學習的東西,一律不在室內進行;凡能通過社會和自然界學習的東西,決不停留在書本上;凡能看的見、摸的著的動態事物,決不觀察停止不動的靜物。” 課時的寬松可以隨時開放課堂教學,帶領學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會,在實踐中直觀地學習美術,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創新。帶領學生參觀、訪問、郊游、寫生等等,然而這在一節課40分鐘內是很難做到的。而德、美等國家的美術課授課時間安排為半天,其目的也是能讓學生完整地充分地有興致地完成自己的作品。
為此我們將美術課一周安排一次,時間上兩節連在一起,旨在通過實驗,從教學實踐中找出理想的教學對策,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自身的魅力。從每節40分鐘到每二節連貫安排,雖然只是時間上小小的變動,但可以考慮各種相關的重點和教學要求,按照發展層次分步施教,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有足夠多的時間去充分了解教材的特性和練習的方法,結束了教師和學生多年來那種意猶未盡之感!而且對于學生而言,一周只帶一次美術用具,可謂“減負”。
三、實驗年級:三至五年級學生作為實驗班級
四、實驗方法:
1、對比法:從學生身體形態機能、身體素質三方面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前、后測試比較。
2、觀察法: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的藝術表現欲望與表現力進行觀察、記錄。
3、調查法:對學生在美術課程教育及相關活動中的興趣情況、情緒反映程度等進行調查并對照量表進行評價。
4、數據統計法:對實驗中所記錄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并進行科學分析。
中小企業在我國現行經濟體制下發展速度迅猛,是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增 長的重要力量,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和資源優化配置做出了重要貢 獻。但由于中小企業經營規模小,資金力量薄弱,內部控制程度較差,生產效率 較低, 使得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處于較弱的競爭地位。尤其是在目前嚴峻的經 濟形勢下, 大多中小企業面臨著生存危機。
因此, 在外部經濟形勢相同的情況下, 中小企業如何在市場經濟中爭得一席之地是非常重要。所以,中小企業應引進先 進的成本控制理念、采用科學的成本控制方法、完善成本控制體系。
在中小企業創業發展歷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目前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多數中 小企業經營者無暇或者無意識顧及企業的成本控制建設。而在企業管理中,成 本控制是現代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因此從理論和實踐 上探索中小企 業成本控制的建設方案, 可以幫助中小企業降低產品成本,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目標; 提高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探索中小企業成本控制方案對 于實現整個社會效率的提高具有實際意義。
本文首先從成本控制的意義入手, 描述了當前中小企業對成本控制中存在的 問題及表現, 并簡要分析了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
并針對問題給出了相應的建議, 從而幫助中小企業在成本控制問題上做的更好, 促進中小企業更加健康快速的發 展。
2、本選題國內外研究狀況綜述
成本控制最早于20世紀80年代由英國學者肯尼斯.西蒙茲提出,后來,美國 哈佛商學院的邁克爾.波特教授在《競爭優勢》和《競爭戰略》兩本書中提出了 運用價值鏈(縱向價值鏈、橫向價值鏈、內部價值鏈)進行成本控制分析的一般 方法。
美國管理會計學者杰克桑克和戈文德瑞亞等人在邁克爾.波特研究成果的 基礎上,通過對成本信息所起的作用進行研究,將成本控制定義為"在戰略管理 的一個或多個階段對成本信息的管理性運用。"
1995年, 歐洲的克蘭菲爾德工商管理學院提出了一種控制模式,該模式認為 成本控制工具應包括如下主要內容:行業態勢分析;成本動因分析;評估組織面 臨的挑戰,確定自身的目標。1998年,英國教授羅賓.庫珀提出了以作業成本制 度為核心的成本控制模式, 這種模式的實質是在傳統的成本管理體系中全面引入 作業成本法。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社會團體,追求的是經營利潤最大化,開展各 項活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進行成本控制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 手段。
對于經營較為困難的中小企業來說,成本控制更是企業獲得利潤乃至關乎 生存的關鍵因素。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中明確指出:成本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 生的各種耗費中的概念表明了生產成本的產生方式。而根據會計恒等式“利潤= 收入—支出”, 及生產型企業生產成本占支出比重大的特點,可以推出生產成本 對企業的巨大影響。作為生產型企業,主要收入來源就是產品銷售收入,而目前 企業大多處在供大于求的買方市場, 取得高銷售收入實在不易, 要取得經營利潤, 降低成本更為合理。因此,著重研究企業成本控制問題、方法的研究,才能使企 業達到利潤的最大化。
3、本選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及寫作提綱
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絕不只是簡單的削減成本,而是個系統工程。單純地削減 采購成本同樣會給公司帶來很多的風險,如質量風險、及時供貨風險、技術風險 等。
因此, 采購成本管理必須綜合考慮公司的戰略及長期可持續核心競爭力的發 展。
本文將著重研究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一、相關理論綜述 (一)國外對采購成本的研究分析 (二)國內對采購成本的研究分析 二、我國中小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發展歷程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中小企業企業采購成本發展歷程 (二)我國中小企業采購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三、我國中小企業采購成本控制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購批量小,缺乏規模優勢 (二)采購制度不規范 (三)采購方式落后 (四)市場起伏劇烈,價格波動大 (五)采購經驗不足 (六)企業的采購規劃設定的不科學,沒有滿足企業的需求 四、加強我國中小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的對策研究 (一)實行規模化采購從而降低單次采購成本 (二)合理運用電子商務,降低采購成本 (三)謹慎采購,減少資金占用 (四)構建嚴格規范的采購制度 (五)開展第三方采購 (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進行采購成本控制五、結束語
4、主要參考文獻
(1)吳悠.零售企業如何控制采購成本. 企業管理出版社 .2019.3
(2) (英)泰勒(David Taylor).生產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精益方法.2019.3
(3)張靜;魏國辰;劉沈艷.中小企業采購成本控制問題研究.2019.04.10
(4)芮建斌.IT 企業采購成本控制的研究.2019.02.01
5、完成措施及進度安排
2019 年 11 月 15 日—2019 年 12 月 08 日收集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19 年 12 月 09 日—2019 年 04 月 27 日撰寫論文初稿。
2019 年 04 月 28 日—2019 年 05 月 06 日修改論文,完成論文終稿。
(碩士學位論文題目:宋體,小二號字,加粗)
研 究 生:
指導教師:
學 號:
學 院:
專 業:
一、摘要
二、立題依據
三、研究方案及工作基礎
四、論文工作計劃及預期成果
1)說明本選題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價值
2)簡述本選題的研究現狀和自己的見解
1)研究意義:交通運輸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分析研究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建立一個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落后與經濟增長作用機制的理論框架。
應用價值:深入研究分析云南交通不便與經濟發展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處理好交通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對制定相關的政策以更好地協調交通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研究現狀:
1.交通運輸與經濟增長關系問題的研究,可以看成是經濟學關于 分工問題研究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最基本的經濟學問題——王慶云《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內在關系》;
2.云南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地區偏遠,公路的不通暢成為云南經濟發展的瓶頸——李容平《論高速公路的修建對云南經濟發展的促進》;
3.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并非是簡單的關系,它們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關系是較復雜的,是多元復合關系。它需要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來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何滿喜《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見 解:
云南地理位置偏僻,經濟發展落后,應該加速工業發展,建立起自己的產業優勢。加快產業的發展,穩步推進城市化和工業化,發達便利的交通是基礎。
云南山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不論是修建鐵路、公路、機場還是整治航道、敷設通訊線路都需要較高的投入,加之云南經濟落后使其交通運輸市場有效供給能力較低,結果云南便陷入“愈落后愈無力改善交通,愈無力改善交通愈落后”的惡性循環。
研究的主要內容:
1.云南經濟發展概況
(1)經濟發展階段
(2)產業結構分析
(3)結論: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經濟發展水平落后
2.經濟發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分析
(1)工業化遲滯,特色產業(如旅游業)發展受限
(2)邊緣化的困境
(3)分析前兩項得出結論:交通落后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3.交通與經濟發展的關聯分析
(1)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宏觀分析
(2)交通運輸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微觀分析
4.解決經濟發展落后的對策
(1)產業發展:需要交通的先行
(2)邊緣化的困境:需要交通的改善拉近與東部發達地區的距離
主要研究方法:調查法、文獻研究法、對比分析法、定理分析法、相關分析法
研究進度計劃:
第一階段:選題階段(2010年5月至6月上旬)。確定每位學生的畢業論文撰寫指導教師,并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的選題。
第二階段:開題階段(2010年6月中旬)。學生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開題答辯,順利通過開題報告。
第三階段:初稿階段(6月下旬至9月中旬)。學生通過認真調研、資料檢索等,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初稿并提交至指導老師處,由指導老師提出修改意見。
第四階段:定稿階段(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學生依據指導老師的意見,對論文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認真修改,進行定稿。
第五階段:答辯階段(2010年11月上旬)。根據安排,統一進行答辯,完成對畢業論文的成績評定。
第六階段:后續工作處理階段(2010年11月中下旬)。根據成績評定,要求不合格的學生限期修改,并完成畢業論文歸檔工作。
主要參考資料:(12~15篇參考文獻)
[1] 赫希曼:經濟發展戰略.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2] 馬克思:資本論[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3] 趙堅:供給與需求中的正反饋機制與經濟體制轉型[J]. 經濟研究,1997,11. [4] [英]肯尼斯巴頓著. 運輸經濟學[M],商務印書館,2002.
[5] 王慶云:加速交通運輸發展的幾個問題.綜合運輸,2002,10:4-7.
[6] 王慶云:綜合運輸體系的建設與發展[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2,2(3):56-60.
[7] [美]薩繆爾森 諾德豪斯著.蕭琛等譯. 宏觀經濟學(第十六版)[M].外文出版社,2001
[8] 熊永鈞. 運輸與經濟發展[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
[9] 王慶云.交通發展觀[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