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政治抒情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很遺憾自己在這個時候向公司正式提出辭職。
來到**公司也快兩年了,正是在這里我開始踏上了社會,完成了自己從一個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有過歡笑,有過收獲,也有過淚水和痛苦。公司平等的人際關系和開明的工作作風,一度讓我有著找到了依靠的感覺,在這里我能開心的工作,開心的學習。然而工作上的毫無成熟感總讓自己彷徨。記得胡總曾說過,工作上如果兩年沒起色就該往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或許這真是對的,由此我開始了思索,認真的思考。盡管我一思考,上帝便會發笑,但這笑帶著一絲苦澀,思考的結果連自己都感到驚訝――或許自己并不適合軟件開發這項工作。否定自己讓自己很痛苦,然而人總是要面對現實的,自己的興趣是什么,自己喜歡什么,自己適合做什么,這一連串的問號一直讓我沮喪,也讓我萌發了辭職的念頭,并且讓我確定了這個念頭。或許只有重新再跑到社會上去遭遇挫折,在不斷打拼中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定位,才是我人生的下一步選擇。從小到大一直過得很順,這曾讓我驕傲,如今卻讓自己深深得痛苦,不能自拔,也許人真的要學會慢慢長大。
我也很清楚這時候向公司辭職于公司于自己都是一個考驗,公司正值用人之際,__項目啟動,所有的前續工作在公司上下極力重視下一步步推進。也正是考慮到公司今后在這個項目安排的合理性,本著對公司負責的態度,為了不讓公司因我而造成的決策失誤,我鄭重向公司提出辭職。我想在項目還未正式啟動開始之前,公司在項目安排上能做得更加合理和妥當。長痛不如短痛,或許這對公司對我都是一種解脫吧。
能為公司效力的日子不多了,我一定會把好自己最后一班崗,做好項目開始前的屬于自己的所有工作,盡力讓項目做到平衡過渡。
離開這個公司,離開這些曾經同甘共苦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領導們的譐譐教誨,舍不得同事之間的那片真誠和友善。
也愿公司在今后的工作中發揮優勢,揚長避短,祝愿公司興旺發達!
此致
敬禮!
申請人:___
[關鍵詞]清熱解毒法:痔瘺術后
筆者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清熱解毒法,對痔瘺術后出現的并發癥進行辨證施治,取得較滿意的療效,現介紹如下。
1 清熱解毒,潤腸通便
1.1 適應癥:術后腸燥便秘,傷口疼痛,或伴出血,舌苔黃燥,脈弦。
1.2 方藥:五仁丸加減(炒槐花,炒地榆,生地,元參,當歸,郁李仁,桃仁,柏子仁,火麻仁各 10g)。
肛腸術后患者常因懼怕疼痛而不敢排大便,或因手術的刺激造成排便反射功能暫時性失調,大便久積腸內,致經絡受阻,熱結腸燥,若蹲廁強努,可導致術后創面出血。五仁丸加減方治療重在清熱潤腸,方中果仁類藥物都含有油質,其功能是潤腸燥而不傷津液;地榆,槐花能清大腸熱,并有涼血止血收斂之功;生地,元參可清熱滋陰涼血;當歸活血止痛,若便秘較重者可加大黃,元明粉;局部焮紅腫痛者加公英,敗醬草。
2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2.1 適應癥:術后便秘,創面滲血或滴血不止,墜脹,舌紅苔黃,脈弦數。
2.2 方藥:地榆槐花丸加減(二花,公英,當歸各 15g,地榆炭,槐花炭,黃芩各 10g,椿根皮 12g,仙鶴草,瓜萎各 30g)。
術后的出血分為原發性核繼發性(出血),原發性是指手術后創面出血,一般發生在術后當天,出血量多少不等,繼發性出血是指被結扎痔核壞死脫落期的出血,或高位肛痔切開掛線后血管被掛線勒斷引起的出血,一般發生在術后一周左右,出血量大約數百毫升至上千毫升,大便秘結,劇烈活動或飲食節多為誘因,也有少數系患者自身的出凝血機制障礙所致,出血量較多的需手術結扎止血,少量滲血或滴血可用地榆槐花丸加減方治之,如術后常規服用此方,可起到預防出血的作用,方中二花,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地榆炭,槐花炭,椿根皮,仙鶴草清大腸濕熱,涼血止血;黃芩清熱理氣;當歸活血化瘀消腫;瓜萎清熱潤燥通便,若便血較多者易另加三七粉 6g 沖服。
3 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3.1 適應癥:術后組織水腫,疼痛,或有血栓形成,大便干燥,舌苔白膩或黃膩,舌質紅,脈弦數。
3.2 方藥:防風秦艽湯加減(二花,連翹各 15g,鉤藤 30g,當歸,赤芍,土茯苓,防風,秦艽,黃芩各 10g,瓜萎 15g)。
術后由于被結扎的痔核復位不良,或包扎不當,或久坐,久蹲等因素所致。根據辯證服用本方常可奏效,方中二花,連翹,鉤藤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當歸,赤芍活血化瘀消腫;秦艽,防風疏風祛濕;黃芩消熱理氣;土茯苓清熱解毒利濕;瓜萎清熱潤腸通便,若水腫明顯加豬苓,澤瀉,疼痛嚴重者加元胡,乳香,沒藥,小便不利者加車前子,木通,竹葉,局部有血栓形成者加桃仁,紅花,可局部用硝礬五倍于子湯或祛毒湯坐浴,外敷消腫膏配合提高療效。
4 清熱解毒,利尿滲濕
4.1 適應癥:術后小便短赤或排尿不利,舌苔黃膩,脈滑數。
4.2 方藥:五苓散加減(二花,生石膏各 15g,公英 15g,豬苓,茯苓,澤瀉,車前子,牛蒡子,生甘草各 10g,木通,杏仁各 6g,麻黃 3g)。
方中二花,公英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豬苓,茯苓,澤瀉,木通,車前子清利濕熱,通調水道;生石膏清肺泄熱;麻黃,杏仁宣肺解表潤腸,牛蒡子清熱解毒,散風宣肺;甘草調和諸藥,本方合用麻杏甘石湯,是用其辛涼宣泄清肺之功。
5 清熱解毒,益氣養陰
5.1 適應癥:術前持續性便血,術后失血較多,形體消瘦,面色萎黃,食欲不振,倦怠無力,傷口愈合緩慢,舌淡苔白,脈沉細。
5.2 方藥:八珍湯合增液湯加減(二花,生地,黨參各 15g,槐花,當歸,白芍,丹皮,元參,麥冬,茯苓各 10g,炙甘草 6g)。
年來體弱,氣血虧損需施行手術者,或手術前后失血過多者,或伴有肝病,結核病而終需手術者,應在術后采用清熱解毒,益氣養陰法,方中二花,槐花清理大腸蘊熱;當歸,白芍養血育陰;丹皮,元參,生地,麥冬清熱滋陰;黨參,茯苓健脾益氣;甘草清熱調和諸藥,午后低燒者加地骨皮,青蒿;食欲不振者加焦山楂,焦麥芽,砂仁;肢冷畏寒,創面晦暗不鮮者加肉桂,白芥子;失眠者夜交藤,遠志,炒棗仁,本方旨在養清熱,因此不能苦寒太過而傷陰。
臨床觀察直腸疾病中絕大多數致病因素與熱邪有關。根據“熱則清之”的理論,在痔瘺術后辯證應用清熱解毒法,療效較滿意。
按照會議議程,現在我將2009年市政協委員述職活動的有關情況,向各位常委作一個匯報。
今年我們開展的委員述職活動,自7月底開始動員部署,到8月下旬全面完成,基本上用了1個月左右時間。雖然時間比較緊,任務比較重,但無論從全體委員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來看,還是從活動本身產生的實際效果來看,都是一次高質量的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這次開展的委員述職活動,對加強新一屆政協委員隊伍建設,對在新形勢下更好地發揮委員的主體作用,推動政協履行職能取得更大的成績,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大家知道,2007年,也就是五屆政協的最后一年,市政協開展了第一次委員述職活動。第一次述職活動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是Xx市政協加強委員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創新之舉,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產生了良好的影響,也是我市政協委員工作取得一系列成功經驗的良好開端,更為我們開展好今年的委員述職活動奠定了基礎。
今年的委員述職活動,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精心組織安排,各項工作高效有序
這次述職活動,雖然有2007年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是兩年來情況有了新的變化、新的特點。六屆政協的新委員,占到委員總數的55%以上,他們都是第一次參加述職活動。為使活動取得真正的效果,在組織工作方面做到了這么幾點。
一是領導重視。市政協黨組非常重視這次活動,黨組成員和駐會主席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Xx主席多次聽取匯報,要求政協機關以高度的責任感,精心組織安排,確保述職活動順利開展,取得實效。。7月30日,市政協召開委員活動小組組長會議,對述職活動進行動員部署。郭主席在會上講話,對開展好述職活動提出了要求。市政協其他領導也十分重視這項工作,各位主席不僅親自到小組參加述職,還與分管委辦一起,加強對所聯系的委員活動小組述職活動的組織領導。
我于**年進入該公司,根據公司的需要,目前擔任**職,負責**工作。
本人工作認真、細心且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進取心,勤勉不懈,極富工作熱情;性格開朗,樂于與他人溝通,具有良好和熟練的溝通技巧,有很強的團隊協作能力;責任感強,確實完成領導交付的工作,和公司同事之間能夠通力合作,關系相處融洽而和睦,配合各部分負責人成功地完成各項工作;積極學習新知識、技能,注重自身發展和進步,平時利用放工時間通過培訓學習,來進步自己的綜合素質,目前正在電大就讀專科,以期將來能學以致用,同公司共同發展、進步。
**月來,我在公司領導和同事們的熱心幫助及關愛下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綜合看來,我覺得自己還有以下的缺點和不足:一、思想上個人主義較強,隨意性較大,顯得不虛心與散漫,沒做到謙虛謹慎,尊重服從;二、有時候辦事不夠干練,言行舉止沒注重約束自己;三、工作主動性發揮的還是不夠,對工作的預見性和創造性不夠,離領導的要求還有一定的間隔;四、業務知識方面特別是相關法律法規把握的還不夠扎實等等。
在今后的工作計劃和學習計劃中,我會進一步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其他領導、同事學習,我相信憑著自己高度的責任心和自信心,一定能夠改正這些缺點,爭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
根據公司規章制度,試用職員在試用期滿兩個月合格后,即可被錄用成為公司正式員工。因此,我特向公司申請:希看能根據我的工作能力、態度及表現給出合格評價,使我定期轉為正式員工,并根據公司的薪金福利情況,從XX年5月起,轉正工資調整為1800元/月。
來到這里工作,我最大的收獲莫過于在敬業精神、思想境界,還是在業務素質、工作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與進步,也激勵我在工作中不斷前進與完善。我明白了企業的美好明天要靠大家的努力往創造,相信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企業的美好明天更輝煌。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更加努力上進,希看上級領導批準。
此致
關鍵詞: 政治抒情詩 胡丘陵 歷史意識 人性光輝
一
詩歌的“宏大話語”受到拆解是20世o90年代以來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詩歌的個人化、內心化、知識分子化甚至“身體化”①寫作進入了詩歌寫作。在這樣的寫作語境下,該怎樣談論有著明顯本質主義傾向的政治抒情詩,值得關注。
提起政治抒情詩,多數人都不會陌生。作為中國當代詩歌中最特殊的一類,“政治抒情詩”的提法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盡管它實際出現的時間可以再向前推進到20年代與30年代的“左翼”作家蔣光慈、殷夫等人處。
一般而言,對于第一代政治抒情詩人來說,政治抒情詩主要強調詩的政治性,即在主題上,詩歌必須反映重大歷史事件,必須與人民群眾,尤其是工農兵相結合,必須表達無產階級的建設熱情與社會主義祖國的偉大成就,必須歌頌黨的領導等;藝術風格上,必須明朗純凈,不允許晦澀難懂;對于作家個人來說,他必須融入革命群體之中才是關鍵的,即如張繼紅所言,在“人民性”的階級話語和國家意識形態的雙重規約下,“十七年文學”則集中地表達對現代民族國家的想象與建構,并在個人/群體、民族/世界等二元關系中,書寫詩人見證、參與建設社會主義新國家的主人翁精神②。換言之,第一代政治抒情詩人的任務,是以文字的方式參與到意識形態的闡釋之中,詩是意識形態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③,比如郭沫若的《新華頌》、賀敬之的《回延安》、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等。這些詩歌曾經轟動一時,因為它們是戰歌,是頌歌,是充滿建設熱情與戰斗精神和鼓動性的。
有趣的是,當人們談論“十七年”期間的政治抒情詩時,談論的重心往往落在“巨大的熱情”“偉大的奉獻”等話語上,而非詩的審美特性。筆者認為,這些政治抒情詩實際上并非建立于“詩”,而是建立在異于詩的“其他性”上。
即使是那些被認為“經典”的“十七年”政治抒情詩,依然存在二元對立。比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整首詩依然是在好人/壞人、奉獻/剝削的二元對立的框架下寫作的,只不過情感有所節制而已。“十七年”政治抒情詩為這一狀況開了這樣一個頭。
那么,政治抒情詩是否就已經缺失了詩的價值而難以彰顯于當下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二
胡丘陵的長詩《2001年,9月11日》和《》可謂給政治抒情詩帶來了一股活力。
由于“十七年”政治抒情詩中大量“包羅萬象的詞”④占據了本來就狹窄擁擠的詩歌公共空間,要打破讀者偏見與政治抒情詩自身的局限性,從而寫出一種新的,尤其是有一定長度的政治抒情詩是不易的,就連胡丘陵本人也坦言這是一次“精神歷險”⑤。但從創作實績來看,胡丘陵的這次“精神歷險”是頗有收獲的。
藍棣之、謝冕等著名學者把胡丘陵稱作“第三代政治抒情詩人”的典型代表。胡丘陵擅長寫長詩,他的詩緊扣當代生活現實又能超越其中,用詩人的精神觀照和關懷現實與歷史。《2001年,9月11日》和《》就是其中的代表。
《2001年,9月11日》和《》雖然被定義為政治抒情詩,但由于詩歌本身較長及詩歌具有強烈的歷史性和現實性,實際上也是敘事的。與第一代政治抒情詩人所不同的是,胡丘陵這兩部長詩的對象要么是媒體的鏡像,要么是歷史的塵埃,嚴格來說,胡丘陵并沒有親身經歷過與“9?11”。這種“無經歷的寫作”固然在某種程度上會損害詩歌敘事的真實感,但正是因為這種“缺席的經歷”,使胡丘陵能夠擺脫僵一些束縛,創作出具有歷史意識和人道情懷的詩歌。
不得不說,胡丘陵具有較強的歷史意識,這種歷史意識主要體現在他的歷史參與意識之中。文學與歷史的關系并不是簡單的單向對譯,而是“通過對這個復雜的文本化世界的闡釋,參與歷史意義創造的過程,甚至參與對政治話語、權力運作和等級秩序的重新審理”⑥。也就是說,一個具有高度歷史意識的詩人在描寫歷史事件時,并不會把歷史當作客觀的事件,而是把它當作文本,把歷史文本化,這種“文本化”絕不是肆意篡改歷史,把歷史當作玩具,而是從紛繁復雜的歷史中發掘人性共通之處,以一種高度的責任感觀照歷史。在《2001年,9月11日》中,有這樣的詩句:“那股通過衛星傳來的濃煙/嗆得我喘不過氣來/小女孩美妙的琴聲/被戛然撞斷/老奶奶菜籃里的西紅柿/滾落在地/流出血的汁液/……我的那些從海中打撈的整整齊齊的詩句/也被撞倒在海里/東一行,西一行/至今,還不知所經的旅途/到處流浪。”⑦而在《》中則有這樣的詩句:“將軍們,看著自己精心培養的戰士/一個一個長成草/自己的頭發、眼睛和心都長出草來/手挽手,走過若爾蓋/走過這片世界上最不踏實的土地/以后走什么樣的路/都踏實無比了。”⑧
胡丘陵本人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9?11”的現場,更不可能看見“老奶奶的菜籃”和聽見“小女孩美妙的琴聲”,他所了解到的關于“9?11”的一切,都來源于媒體報道,也就是說,胡丘陵詩歌所面對的歷史,本身就是文本的。如果詩人用客觀的標準處理這些素材,那么詩歌勢必會顯得幼稚可笑。胡丘陵把目光從宏達的歷史事件中移開,利用想象,塑造了在“大歷史”背景下受難的普通個體的形象,他似乎并不在意歷史事件本身,而在意事件中的人,尤其是沒有抵抗能力的鮮活的普通人。
三
胡丘陵似乎有意在歷史文本中重新塑造一個“人”的歷史文本,比如上文提到的《》中的詩句。過草地一向被塑造為“艱苦”和“犧牲”的代名詞,如果胡丘陵繼續以此為寫作基點,則難免使詩歌流于重復。好在胡丘陵避開了某些代名詞,新寫了這一歷史文本,用細膩的情感替代了持續的吶喊,既維護了詩歌的想象,寫出了獨特的歷史體驗。
伊麗莎白?鮑溫在《小說家的技巧》中說:“小說不只是敘述一下人們的經歷而已,它還要在經歷之外添加一些什么……小說決不是新聞報道,它寫的并不是什么聳人聽聞的重大事件……小說家的想象力具有一種獨特的力量。這種想象力不只能創造,而且能洞見。它是一種強化劑,因之,哪怕是平凡普通的日常事物,一經想象的渲染,也具有了力量和特殊的重要性,變得更加真實,更富于內在的現實性。”⑨
盡管鮑溫談論的是小說,但詩歌的真實亦是如此。對于詩歌,尤其是以歷史事件為對象的詩歌來說,想象的真實比起新聞式的真實,更具有藝術的力量。胡丘陵這兩部詩的寫作,可以說是“想象的勝利”。他完全不拘泥于“客^”,而是盡情發揮想象,構造富于情感的“歷史詩句”。《2001年,9月11日》中有這樣的詩句:“聽一聽小珍妮稚嫩的童聲/媽媽,我才俯瞰這/美麗的城市/為什么要成為最后的一瞥/媽媽,我要摘取紅紅的太陽/可太陽,一下子/就傾斜了/太陽好熱,我好熱/原來不是太陽在燃燒/許多吊燈都成了他的玩具/只是小手/來不及動彈/聽一聽愛麗絲的電話/‘媽媽,我愛你’/然而,這是最后一次。”⑩想象的小女孩與想象的母親不一定在災難的現場,但詩人卻把他們放置在了現場,通過與暴力行徑的對比,這種女性和孩子的柔情更能喚醒讀者內心深處的同情與憂慮,這也就是鮑溫所說的“內在的現實性”。
胡丘陵曾說:“詩人必須是人類命運峰值的獨行者,但又必須與蕓蕓眾生共享空氣、雨露和陽光。詩,永遠不能游離于社會之外歌唱。”???從表面上看,胡丘陵要說的似乎是詩歌的社會性和現實性問題,但實際上,他強調的是與蕓蕓眾生的共生性問題,是詩歌的人性問題。在胡丘陵看來,詩歌必須是人性的。
在《2001年,9月11日》中,胡丘陵寫道:“如果你感到這寒冷的冬天有些漫長/請用我的詩歌取暖/如果你感到被撞的地球還在疼痛/請用我的詩歌療傷。”???詩歌能否用于“療傷”我們并不清楚,但是詩人的人性意識是清晰可見的:“養老院里/一位朝鮮戰場短腿的老兵/露出了他一生中,最為燦爛的笑容/另一位曾用機關槍擊斃過15名美國大兵的老兵/憤怒地表示/如果需要,他將與50年前的敵人一道/走上反擊恐怖的戰場。”???昔日因政治原因而槍炮相加的敵人,在胡丘陵的筆下,成了為人類共同利益而奮戰的團體,也許在胡丘陵看來,人類的命運本就是一致的,人們只該為共同的敵人而奮戰,詩人是關懷人類的。在《》中,胡丘陵寫道:“為了這一山石頭/兩個用不同刺刀刺倒對方的戰士/四只鼓脹的眼睛,發現對方是自己的兄弟/一個被抓走的,不得不上戰場的哥哥/一個因為哥哥被抓走/毅然上戰場為哥哥報仇的弟弟。”???戰爭中每一個活生生的人都是胡丘陵所同情的,這也是胡丘陵詩歌人性光輝的所在。
胡丘陵好像是一個礦工,堅定地在現實的不完滿之中挖掘黃金,并把這些歷盡千辛萬苦挖掘出來的閃閃發亮的黃金,一個個放到讀者的面前,飽含深情地向讀者介紹這些小石頭的美好與光亮。
從第一代缺乏象征的政治抒情詩到胡丘陵充滿歷史意識與人性光輝的政治抒情詩,這一類型的詩歌似乎已經走出模式,走向了一個更開放和優秀的未來。但政治抒情詩似乎不易擺脫“主題先行”。創造詩的天然意象,將有助于政治抒情詩的創作與傳播,而胡丘陵給出了自己的方法與手段――把歷史意識穿政治內容之中,用人性的光輝照亮它們。
注釋:
①“身體化”寫作實際上一直沒有明確的定義。筆者認為,所謂的“身體化”寫作主要指的是對女性身體的直接,甚至的描寫,比如前段時間在網絡上極受歡迎的余秀華的《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身體化”寫作并不是強調作品中“身體”的在場,因為沒有“身體”在場的作品是不存在的。
②張繼紅:后革命時代,政治抒情詩何以可能?――從胡丘陵的“后政治抒情詩”創作談起[J].芙蓉,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