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混凝土質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 混凝土強度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細、粗骨料、外加劑、礦物摻合料等材料通過計算、試配、試件檢測、試澆筑和振搗密實成型及養護硬化而成的一種材料。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混凝土強度表達式可以看出,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泥的強度成正比,當水灰比相同時,高強度等級水泥比低強度等級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
2 混凝土質量
2.1 原材料質量
混凝土工程施公前,施工單位應根據設計要求、工程性質、結構特點、環境條件等,制定嚴密的施工技術方案。
2.1.1 水泥
水泥宜選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混合材宜為礦渣或粉煤灰,不宜使用早強水泥。C30以下混凝土,可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
水泥進場后不得露天堆放,不同種類的水泥應分類存放。水泥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變質時不得使用。
2.1.2 細骨料
細骨料應選用級配合理、質地堅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潔凈天然中粗河沙,也可選用專門機組生產的人工砂,不得使用海砂。
2.1.3 粗骨料
粗骨料應選用級配合理、粒型良好、質地堅固、線膨脹系數小的潔凈碎石,無抗拉和抗疲勞要求的C40以下強度等級混凝土也可采用符合要求的卵石。
粗骨料應采用二級或多級級配骨料混配而成,粗骨料應分級采購、分級運輸、分級堆放、分級計量。
2.1.4 水
除不容物、可溶物可不做要求外,混凝土養護用水的性能應與拌合用水一致,不得采用海水養護混凝土。
2.1.5 外加劑
外加劑應選用質量穩定的產品,外加劑與水泥及礦物摻合料之間應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當將不同功能的多種外加劑復合使用時,外加劑之間以及外加劑與水泥之間應具有良好的適應性。
2.1.6 礦物摻合料
礦物摻合料應選用品質穩定的產品。在運輸和存貯過程中應有明顯標志,嚴禁與水泥等其他粉狀材料混淆。
3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混凝土配合比應根據設計使用年限、環境條件和施工工藝等進行設計。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標準養護試件養護齡期應符合規范的規定,耐久性能試驗標準養護齡期為56d。配合比選定試驗應提前進行,以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配合比調整及長期耐久性能試驗。
當混凝土原材料和施工工藝等發生變化時,必須重新選定配合比。當施工工藝和環境條件未發生明顯變化、原材料的品質在合格的基礎上發生波動時,可對混凝土外加劑用量、粗骨料分級比例、砂率進行適當調整,調整后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應與原配比一致。
鋼筋混凝土中由水泥、礦物摻合料、骨料、外加劑和拌合用水等引入的氯離子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1%,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氯離子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0.06%。混凝土中三氧化硫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4.0%。
4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拌制前,應測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和理論配合比,確定施工配合比。應對首盤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氣量、泌水率、勻質性和拌合物溫度等進行測試。
混凝土應采用強制式攪拌機集中攪拌,計量系統應定期檢查。攪拌機經大修、中修或遷移至新的地點后,應對計量器具重新進行檢定。每一工班正式稱量前,應對計量設備進行檢查。
混凝土運輸設備的運輸能力應適應混凝土凝結速度和澆筑速度需要,保證澆筑過程連續進行。混凝土運輸、澆筑間歇的全部時間不應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除水下混凝土外,混凝土應分層澆筑,不得隨意留施工縫。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應及時對混凝土進行振搗并保證其均勻密實。
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連續3d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應采取冬期施工措施;當工地晝夜平均氣溫高于設計30℃時,應采取夏期施工措施。冬期施工期間,混凝土在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40%之前不得受凍;浸水凍融條件下的混凝土開始受凍時,其強度不得小于設計強度的75%。
混凝土拆模后,在混凝土強度低于設計強度75%或齡期不足7d時,新澆筑混凝土不得于流動水接觸。對海洋浪濺區及浪濺區以下的新澆筑混凝土,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前或在規定的養護期內,混凝土不得受海水與浪花的侵襲。
混凝土強度應按鐵道部現行標準《鐵路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TB10425)進行檢驗評定,預應力混凝土、噴射混凝土、蒸汽養護混凝土的力學性能標準條件養護試件的試驗齡期為28d,其他混凝土力學性能標準條件養護試件的試驗齡期為56d。混凝土同條件養護法試件的抗壓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混凝土抗壓強度同條件養護法試件的留置組數按設計要求、相關標準規定和實際需要確定。橋梁的梁體、墩臺身,隧道的襯砌、仰供、底板等重要部位應制作抗壓強度同條件養護試件,其取樣、養護方式和試件留置數量應符合鐵道部現行標準《鐵路工程結構混凝土強度檢測規程》(TB10426)的規定。對于標準條件養護法試件的試驗齡期分別為28d、56d的,其同條件養護法試件的逐日累計溫度分別為600℃.d、1200℃.d,但養護齡期分別不超過60d、120d。混凝土其他技術指標的檢驗評定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本標準的規定,其結果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關鍵詞】混凝土質量;混凝土材料;關系
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幾個重要環節是,合理的配比、選擇原材料、及時養護、科學的施工。然而在各環節和因素當中,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基礎和關鍵因素是選擇最恰當的優質原材料。
一、混凝土組成材料
一般情況,組成通混凝土膠凝材料和填充材料這兩大部分的材料,分別是水泥凈漿和礦物集料。目前,由于混凝土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更新,其組成材料已發展向多元化,而且在現在的施工技術中,會將適當的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加入到混凝土中,進行攪拌。這些混凝土組成材料在混凝土結構中,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的質量。加入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可以發揮有效地促進混凝土組料的相容性和疊加效應來的作用,從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多功能化和高性能化;就混凝土的質量而言,水泥凈漿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其優點是:硬化強度高、耐久性長、便于施工,還具有材料、填充空隙、包裹集料的作用;而集料的作用不僅可以使混凝土體積的穩定性、耐久性得到提高,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水泥凈漿的發熱、干縮,最重要的是其成本較低,對工程造價來說既經濟又廉價。
二、混凝土材料與混凝土質量
1、水泥
在混凝土組料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種材料是水泥,它是將水砂、石等材料攪拌在一起,通過其自身的水化作用,使其混合物在在空氣或水中硬化,并形成塑性漿體的一種膠凝材料。然而,根據水泥不同的組成原料和不同的制作工藝,可以分為粉煤灰水泥、普通水泥、純硅水泥、復合水泥、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種類繁多,但其擁有各自獨特的性能。粉煤灰水泥具有水化熱低、干縮小、需水量小、泌水小、和易性小等特點;普通水泥,與純硅水泥的早強和抗凍性、耐磨性相比,都稍差一點,但延長了低溫凝結時間;純硅水泥,其組成是將適量石膏加入到硅酸鹽水泥熟料中,并進行磨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凍性,且凝結硬化快、強度高、不透水性強的優點,但也具有較差的耐化學侵蝕性及抗水性、水化熱度較高的缺點;復合水泥,優點是和易性較好、早期強度較高,但需水量較大;礦渣水泥,具有較好的抗硫酸鹽侵蝕性能、較高的耐熱性能、較低的水化熱、早期強度低,后期強度增進大、凝結時間長的特點;火山灰水泥,與礦渣水泥特性差不多相同,另外的特點是,干縮大、需水量大。因此,要想提高混凝土質量,除了要了解水泥的化學性能外,還必須結合工程的實際施工條件,以及各影響因素,合理的選擇最合適的水泥種類,不能單純的就水泥材料的功能一概而論。
2、集料
影響混凝土質量好壞的又一重要因素是集料,它在混凝土體積中占有70%的比例。影響集料質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集料的吸水率和含水率,其密度和穩定性與吸水率成反比例關系,另外,集料與水泥的粘結,以及混凝土的耐磨性、抗凍性、穩定性也都受集料含水率大小的影響;二是,表觀密度,一般來說,越其強度和穩定性的高低與表觀密度是正比例關系;三是,集料的級配和粒度,各級粒徑顆粒的分布情況指的是級配,粒度通常是指粗集料的粒徑,在水泥用量相同的情況下,適當增長集料粒徑,不但降低了水灰比,還降低了水泥漿和砂漿的需要量,使混凝土的強度得到提高;四是,集料的粒形,形狀較差的集料,和易性不好,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現不同的缺陷,有的表面粗糙或有棱角的集料,與水泥漿間的粘結好,有利于提高強度;五是,集料中有害物質含量,水泥的水化,以及集料與水泥的粘結性直接受有害物質的的含量影響,如果過高會造成混凝土發生早期硬化,致使混凝土強度下降,其中這些有害物質包括:石粉、云母、有機物、黏土,以及反應性物質。
3、外加劑
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可以適量的加入一定的物質,通常情況,外加劑的加入量控制在水泥摻量的5%以內。目前,市場中流通的外加劑有引氣減水劑、高效減水劑、早強劑與引氣劑等等,類型各種各樣。其作用各異,分別起到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或其他性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能、調節混凝土凝結時間和硬化性能等作用。在具體的施工中,為了提高混凝土全面性能,可以合理的使用多種外加劑。
4、礦物摻合料
礦物摻合料是一種無機礦物細粉,它包含三大類,一是人工類,如偏高嶺土、水淬高爐礦渣、煅燒頁巖等;二是工業廢料類,如硅灰、粉煤灰等;三是天然類,如硅質頁巖、火山灰、凝灰巖、沸石粉等,類型繁多,其細度相同或較細于水泥細度,在一般條件下,其摻量控制在水泥用量的5%以內。其作用不但可以改善混凝土內部結構,還可以降低溫升、增進后期強度,從而混凝土的抗腐蝕能力和耐久性得到提高,另外,還能促進水化過程。所以,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高度注重礦物摻合料的應用,并將其作為第六組分的輔助膠凝材料用于高性能混凝土中。
三、混凝土配合比對建筑工程質量的影響
1、選用的水泥量
在施工過程中,為保證混凝土內部結構質量,一定要按照施工規范的標準,使用合適的水泥量,避免出現離析的現象,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現象。在進行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須檢測集料里面含有的水泥漿是否達到施工標準的要求,并按照原定的施工計劃,進行每項環節的施工,保證混凝土結構的密實度和完整性。同時,結合施工過程的具體情況,合理的確定適量的水泥用量,避免施工質量出現安全隱患。
2、水灰比的確定
水泥漿稠度取決于水灰比,在施工過程中,用水量越大,水灰比越高,則發生離析現象的可能性就越搞,從而發生拌合物流漿現象的可能,進而稀釋了水泥漿,使其流動性加大。這樣不僅加大了后期施工的難度,還影響了混凝土的結構,使整個建筑后期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不能有效地發揮。但是若水灰比太小,水泥漿就會變稠,阻礙了拌合物的流動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確定合理的水灰比。
3、嚴格控制裂縫現象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表面裂縫問題是急需解決的,這要求施工人員必須采取有效地措施,綜合考慮施工的實際情況,和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嚴格控制管理各個環節的施工,以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研究已建成的建筑的經驗得到,,水泥水化使用的水量與水泥重量基本相同。
4、增強材料的性能
在進行混凝土的施工中,為提高其強度和穩定性,可以加入適當的混合材料。另外,將適量的外加劑添加到混凝土里,其作用可以使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得到提高,對建筑工程的造價成本來說,也起到了不可小視的作用。
結束語
在現在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質量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并不斷地提高其施工工藝,這就需要我們必須清晰地了解混凝土組成材料的品質、性能、以及特點,這也是保證其質量的基礎和關鍵。混凝土材料的選用之間影響著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好壞,這需要引起各個施工企業的重視,嚴格把握好混凝土組成材料,從而保證其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曾世東.混凝土強度影響因素的試驗研究[J].科技信息.2013(11):78-79.
關鍵詞:商品混凝土;全程;質量控制
引言
商品混凝土有著計量精確、質量好、速度快、能耗低、減少環境污染等特點,采用商品混凝土可以保證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實現文明施工。隨著我國建設步伐的加快,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如雨后春筍般突增。在商品混凝土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所以在整個過程在合同的有效約束下由混凝土供應、使用雙方共同協作、各負其責保證混凝土工程按要求完成。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供應商的選擇
建筑工程的施工企業在對供應廠家進行選擇的時候,從產品質量和供應能力以及企業實力還有信譽度的方面進行考慮,然后做好市場調查,經過多次比對篩選或是招標的方式確認供應商。
二、強化現場施工管理人員和混凝土工培訓教育
培訓施工負責人以及技術人員的全局思想,在商品混凝土生產還有應用過程中選擇一條管理思路,多方管理結合的方式,對混凝土從原材料和配比以及外加劑、計量和運輸哈有澆筑和養護與強度評定等環節進行全方面的控制和管理。工程操作中,一些監理單位還有施工單位的現場技術和質量管理通常側重于混凝土進場后的質量管理,而忽略了廠家原材采購和配比以及攪拌及運輸環節的質量控制,產生質量事前控制懸空,給質量問題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三、商品混凝土的技術性能還有一些影響因素
混凝土的質量需要是一種綜合性的指標,按照工程的特點,結構設計不但對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提出了要求,有著相應的變形性能和耐久性等,同時在施工過程中還需混凝土有著和易性。
混凝土是由水泥和水以及細骨料和粗骨料還有外加劑和摻合料,按比例配合,進行細致拌制,振搗密實成型和養護硬化而組成的人工石材。
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有所影響的因素是水泥強度還有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首先要控制好水泥強度還有水灰比這兩個環節。并行,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一些不能夠忽視的因素。粗骨料對混凝土強度也有相對的影響,如果石質強度相等時,碎石表面就比卵石表面粗糙,它和水泥砂漿的粘結性也就比卵石強,如果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似的時候,兩種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強度也比卵石強。
四、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質量控制
1.水泥。水泥有多種品種、標號應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的要求和實際使用部位的環境條件,選擇適當的水泥品種和標號。高強混凝土應優先選擇高標號水泥進行試配。
2.砂。細骨料砂,要重點檢查其產地、質地、級配、細度模數、含泥量、堿活性和有害物質含量。其重點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質含量。這兩項對于混凝土強度的影響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細度模數應在3.7~1.6之間。結構用砂含泥量一般不應超過3%,有害物用質(云母、有機物、硫酸鹽等)含量不應超過2%。
3.石子。粗骨料石子,需要重點檢查其產地和質地以及級配還有針片狀顆粒含量和含泥量以及有害物質含量以及最大粒徑。兼職混有煅燒過的石灰石塊或者是白云石塊。商品混凝土選擇石子粒徑一定要按照工程特點和部位還有輸送方式以及施工技術的要求,不然就非常容易出現質量的問題。
4.水。只要是不可以飲用的水,都需要在水質化驗以及抗腐蝕試驗符合規定后,才能夠用在拌制混凝土。污水和工業廢水和PH值小于4的酸性水以及硫酸鹽含量超過水重百分之一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對預應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應著重控制。
5.外加劑。一定要檢查外加劑生產廠家的生產許可證和生產日期以及質量的保證資料還有一些資質的檢測單位開具的性能的試驗報告。還有一點就是,在對混凝土的外加劑進行使用之前,還需要去進行試配,重復檢驗混凝土的外加劑還有工程需要的水泥是不是能夠適應,還有是不是能夠滿足施工的要求的混凝土性能還有一些設計的要求指示。
6.關于配合比的質量控制。在根據實際設計的要求以及混凝土的工程的主要特點,制定了不同的原材料以后,就需要在監理工程師檢測下,實行現場原材料取樣,并填寫見證取樣單。關交有相應資質等級的試驗室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試配工作。監理工程師在審查實驗室出具的配合比單及相應的有關混凝土性能,能夠滿足工程的各項要求后,才能夠允許進行混凝土的攪拌以及澆筑工作。
五、運輸以及澆筑過程的控制
1.對于運輸過程的控制。當前商品混凝土通常選擇專門的混凝土罐車運送,按照運輸的路線和時間以及路況還有季節與天氣,混凝土的輸送方式就需要調整好混凝土的初凝和終凝時間以及和易性,對此技術還有質量管理人員以及監理工程師要強化檢查力度,減少司機或者是混凝土工人私自加水現象的出現。
2.澆筑過程的質量控制。混凝土在進行澆筑前,監理工程師和質檢員需要檢查混凝土的澆筑方法是不是合理還有水電供應是不是保障、相關人員的配備情況;振搗器的類型以及規格和數量是否滿足混凝土的振搗要求;構件模具及數量是否合適;澆筑期間的氣候、氣溫,夏季、雨季、冬期施工,覆蓋材料是否準備好。針對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墻、薄壁型構件應要求采用不同類型的振搗器;當混凝土澆筑超過2m應采用溜槽。需要去檢查和確認施工縫的位置是不是合理,令施工單位合理的安排混凝土的澆筑次序,保障分區和分層混凝土在初凝前的合理銜接。
結束語
混凝土做為商品進入社會進行銷售,便具有了商品的特點,利潤是企業生存的根本,在商品混凝土進入低利潤時代,企業要生存,要發展,必須要盈利。混凝土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產品質量的內涵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延伸,它對企業盈利的影響越來越大,在相當程度上制約著企業盈利的提高。但是短時的刻意的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行為,又會在相當的程度上侵蝕著企業的信譽。所以,這樣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所有的質量管理者的面前,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合格的前下,適當的降低生產成本變得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關鍵詞:商品混凝土;質量監管;原料;運輸
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大大的提高工程質量、節約材料成本,加快了施工的進度,減少環境污染,改善了施工的環境,所以被大量的施工單位采用,以此同時,商品混凝土的質量管理成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商品混凝土的定義及特點
(一)商品混凝土的定義
商品混凝土是指用水泥、集料、水、礦物摻合料以及相應的外加劑等按適當的比例,經攪拌站計量并攪拌均勻后,出售給施工單位,并用運輸車在約定的時間內運至施工地點的混凝土攪拌物。他的主要原料是:水泥、細骨料、粉煤灰、礦渣粉、外加劑、水以及其他一些材料。
(二)商品混凝土的特點
商品混凝土在出廠和運輸是都是一種粘稠可流動狀態的混凝土拌合物,但是在澆注后經過一定時間,就會變得非常堅固,并始終保持這用形態。因此,對于施工單位來說加快施工進度,減少施工造成的環境污染。并且它是有專業的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提供,所以質量比施工單位現場攪拌的質量更好,成本更低。
二、對原材料的質量監管
(一)水泥
水泥最好是用普通硅酸鹽42.5 或42.5 以上級別的。并且,對水泥進行檢驗時應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的有關規定。水泥一般使用散裝的,在檢驗時應注意檢驗項目的全面性,既要對強度進行檢驗,也要對稠度需水量和凝結時間進行檢測。此外,如果工程有特殊的要求,那就該進行一些特定的檢驗,如對于對于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水泥,應驗水化熱等;用于耐久性要求較高工程的水泥,或較重要工程使用的水泥,應檢驗堿含量。
(二)細骨料
細骨料的品質指標應符合SL27―1991《水閘施工規范》、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規》、SL234―1999《泵站施工規范》的相關規定。選擇質地堅硬、級配良好、清潔、空隙率小、吸水率低的人工砂或天然砂,并且為了便于運輸、泵送和澆筑,泵送混凝土與普通流動性混凝土相比,其砂率應增大約6%。
(三)外加劑
外加劑是混凝土中重要的部分,如果使用不當就會造成重大的損失。外加劑的主要指標有保水性、減水率和保塑性,在選擇外加劑時,除了考察她的一些常規指標外,還要考察它與水泥的適應性。有選在不增加用水的條件下,能使品混凝土具有坍落度損失小、不泌水、不離析、大坍落度等性能的外加劑。
(四)水
水的品質應符合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不得使用。水的pH 值不小于4,硫酸鹽含量不大于2000mg/L,氯離子含量不超過200mg/L,并且水中不能含有影響水泥凝固的物質。
三、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監管
商品混凝土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監管,是對商品混凝土進行質量監管的重中之重,其監管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商品混凝土原料配比規則
商品混凝土原料配比要符合一定的規則,這是其生產過程的重要一環,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配比。低水膠比、富配合比配制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硫酸鹽侵蝕性能、對鋼筋的長期防腐蝕和抗氯離子擴散等性能。摻適量的高效減水劑,能降低水膠比,提高商品混凝土的強度;以適量的優質粉煤灰、礦粉替換部分水泥和細骨料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提高對鋼筋的保護作用。
(二)生產過程的動態控制
商品混凝土的生產過程要進行動態控制,在原料配比規則的基礎上,組織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復檢,并根據根據原材狀況、運輸距離、工程情況、氣候變化、設計要求等因素進行及時的調整。
(三)合理規劃攪拌時間
根據工程要求、運輸時間、施工時間、攪拌機類型及其攪拌效果和坍落度大小等具體的情況來設定攪拌時間。
四、運輸過程中的質量監管
運輸過程的質量控制與運輸距離、攪拌罐的轉速、車輛的新舊程度、發車間隔、道路狀況等因素有關,技術質量人員不一定能夠完全的控制,但也應掌握其原因,并制定一些預防措施。對商品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的質量監管,最主要的是確保其在運輸過程中要均勻,不能出現分層、離析、漏漿等現象。根據GB50164292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規定,如果是用攪拌車運輸,其強度最好是選用25C或30C,但不能超過30C。
五、驗收及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管
(一)驗收管理
商品混凝土經攪拌車運送到施工現場后,施工單位應及時進行質量檢測與驗收,核定所供混凝品種、等級,確定其坍落度。對于坍落度檢驗的取樣,每100m3取樣檢驗不得少于一次。
(二)施工管理
施工單位應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施工操作,根據工程要求、施工方案,將混凝土的性能特點情況在技術交底時與施工人員進行詳細的交流,使施工人員更加熟悉混凝土的特性,方便其進行正確的施工操作;在澆筑過程中應確保其聯系性,嚴格控制混凝土從出站到澆筑的間隔時間;施工完畢后應及時進行相應的養護,并應根據強度的發展情況進行加荷作業。
(三)跟蹤與反饋
質量跟蹤能有效的保證混凝土質量長期穩定。質量跟蹤包括確定混凝土出廠、混凝土到達工地、混凝土的澆筑以及養護的一些路流程進行跟蹤,并提供必要的質量服務。通過質量跟蹤掌握第一手資料,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準確的處理。
關鍵詞:原材料;品質;混凝土;質量;影響
一、原材料對混凝土質量優劣重要意義
混凝土,廣義上泛指將一種具有膠結性質的材料和砂石(統稱骨料或集料)以及粉細顆粒(填料)混合并成型后,經凝固硬化而粘結成為具有一定強度的實體。主要為水泥、骨料等。混凝土是當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年用量接近90億噸。用量如些之大,與它的特點相關。混凝土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整體質量,而混凝土原材料的好壞和選配是否恰當也直接影響著混凝土工程的質量。因此,確保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要從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控制做起。原材料選用不當將導致混凝土工程產生質量缺陷或裂縫,直接影響著整個工程結構的質量。混凝土因材料選用不當產生質量缺陷或裂縫,一般認為是因為混凝土材料(包括水泥石和粗細骨料)變形受約束所引起的內應力大于材料抗拉強度的緣故。混凝土廣泛應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中,是工程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因此混凝土質量優劣將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直接對混凝土有直接影響的原材料品質是我們值得研究的方面。
二、首先把握好原材料質量
原材料是組成混凝土的基礎,原材料品質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混凝土質量的好壞,因此首先要把好原材料質量關。
(1)水泥的強度和體積安定性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水泥的強度上下波動,混凝土的強度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水泥的體積安定性差,就會使混凝土產生膨脹性裂縫。因此,要選擇好水泥品種,根據經驗,大水泥廠生產的水泥質量比較穩定可靠。
(2)黃砂最關鍵的是細度模數和含泥量,砂子太細或含泥過多,會增加混凝土的干縮裂縫。另外,砂石中含泥量高,不僅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而且影響抗凍性、抗滲性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最好采用中粗砂,且含泥量和有機質的含量必須滿足規范要求。
(3)石子主要控制好級配、針片狀含量和壓碎值。經調研,目前,好多混凝土廠家的石子級配都不是很好,因此,如何確保石子級配連續,且在生產中切實可行,還值得進一步探討研究。
(4)現在南京地區主要使用商品混凝土,選擇商品混凝土廠家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根據體會,一定要選擇信譽好的,設備比較先進的混凝土廠家,同時必須到現場對原材料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
三、根據工程需要認真研究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單位體積的混凝土中各組成材料的重量比例。水灰比、單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三個基本參數,它們與混凝土各項性能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確定這三個基本參數的基本原則是:在滿足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的基礎上,確定混凝土水灰比,在滿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礎上,根據粗骨料的規格確定混凝土單位用水量,砂在骨料中的數量應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則來確定。四、原材料個組成部分對混凝土質量影響
1、水泥礦物組成的影響。眾所周知,硅酸鹽水泥主要的組成礦物有四種,它們的水化性質
不同,在水泥中所占比例不同時影響對水泥整體的性質。C3S雖對早期強度貢獻較大,但水化熱是其他礦物水化熱的數倍。因此C3S含量較大的早強水泥容易因早期的溫度收縮、自收縮和干燥收縮而開裂。目前我國混凝土尤其是C50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普遍使用高效減水劑和其他外加劑由于C3S水化速度最快,生成3個水化硅酸鈣幾乎不溶于水,而立即以膠體微粒析出,并漸漸凝聚而成為凝膠。對減水劑的吸附量也最大,它首先吸附了大量減水劑。因而C3S含量高的水泥一般與外加劑的適應性差。
2、水泥細度對混凝土的影響。在目前我國大多數水泥粉磨條件下,水泥磨得越細,其中的細顆粒越多。增加水泥的比表面積能提高水泥的水化速率,提高早期強度,但是粒徑在1um以下的顆粒不到一天就完全水化,幾乎對后期強度沒有任何貢獻。倒是對早期的水化熱、混凝土的自收縮和干燥收縮有貢獻——水化快的水泥穎粒水化熱釋放得早;因水化快消耗混凝土內部的水分較快,引起混凝土的自干燥收縮;細顆粒容易水化充分,產生更多的易于干燥收縮的凝膠和其他水化物。粗顆粒的減少,減少了穩定體積的未水化顆粒,因而影響到混凝土的長期性能。我們現有的混凝土結構。一般的設計壽命是60年,而有專家預測,由于超細水泥顆粒含量太多,50年后,我們的混凝土強度只能達到設計強度的40%。隨水泥比表面積的增加,與相同高效減水劑的適應性差。為減小流動度損失需要增加更多摻量的高效減水劑。不僅增加施工費用,而且可導致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增加,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水泥細度還會影響混凝土的抗凍性、抗裂性。
3、骨料的品種、質量與數量。設計混凝土配合比時,都要求骨料的強度大于混凝土的強度。因此一般情況下,骨料質量對混凝土強度幾乎沒有什么影響。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主要是骨料中的有害物質(如淤泥、有機物、硫化物和硫酸鹽等)。它影響骨料的粘結,降低混凝土的強度,硫酸鹽和硫化物對水泥有腐蝕作用,它與水泥的水化物反應生成鈣礬石,使水泥石體積膨脹。它除了能降低混凝土的強度外,還降低混凝土的搞凍性能。當骨料含有較多的軟弱顆粒或雜質時,也會使混凝土強度下降。表面棱角多的碎石表面圓滑的卵石與水泥石的粘結國力要強。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與水泥之間的比例關系,也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尤其對于水泥用量比較大的高強混凝土。
4、摻加粉煤灰和加劑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在目前使用的高等級混凝土中,為了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強度,一般采用外加劑和粉煤灰雙摻的辦法比較好,粉煤灰作為活性材料,主要含有大量的三氧化鋁和SiO2,與水拌合后,本身不硬化,而是與氣硬性(氫氧化鈣)相拌合,不僅在空氣中硬化,而且在水繼續硬化,由于礦物顆粒比較細,具有填充效應和流化效應,增加強度。通過大量的工程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在提高混凝土強度的同時,但也帶來了混凝土的早期強度偏低的現象,28d天標準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所以在配制高強混凝土時,要注意摻加量的比例要掌握準確,適應性如何等等,不要肓目摻加,否則影響混凝土強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