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有關月亮的古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生字“目、耳、頭、米”,認識新偏旁“攵”。
2.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激發學生對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3.正確、有感情地誦讀、背誦這首詩文。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體會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
收集并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跡、其它詩作等。
教學流程:
一、猜謎語導入
1.小朋友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則: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
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謎底:月亮)
小朋友,你們喜歡月亮嗎?從古至今,許多詩人、作家和你們一樣也很喜歡月亮,望著月亮,詩人、作家會想起許多令他們思念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月亮的古詩《靜夜思》。
2.板書課題,(教師板書,學生齊書空)認讀生字“靜”“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主練讀課文,并用“——”劃出不認識的字。
2.四人小組內學習:說一說有哪幾個字是自己認識的,不認識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學,并讀讀自制生字卡片,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互教互學。
3.指名學生一行一行讀課文。注意正音,指導讀好 “靜 、床、 光、望、鄉”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讀一讀,爭取人人把課文讀準、讀順。
三、創設情境,復現生字
1.現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還認識它們嗎?
2.游戲鞏固:看到小朋友學得這么認真,月亮姐姐帶著星星妹妹也趕來湊熱鬧了,月亮姐姐說:“星星妹妹后面藏著一個字,我來考考你們,誰能認識,我們就和她交朋友。”(課件出示月亮星星圖,指名一位學生上來點擊鼠標,大家一齊認讀),看到你們玩得這么開心,老師也想參加,行嗎?我來指,你來認,認的時候還可以站起來加上動作演一演這個字的意思。
3.出示:“靜 、床、光 、望、鄉 ” 5張生字卡片,開火車同桌齊讀后鼻音的字,讀正確后互相說:“合作愉快!”
4.教學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導學生觀察:“攵”象你認識的哪個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記住這個偏旁?
四、感受詩意,再讀古詩。
1.(課件出示插圖,配上古箏樂曲)談話:小朋友,現在請你們靜靜地欣賞這幅圖,看看在這樣一個安靜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難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過窗又灑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頭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寫下了這千百年來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著名詩篇《靜夜思》
2.離開家鄉,離開親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說:難過、傷心、悲哀……)
3.教師范讀,學生看著畫面,想著教師剛才的講解感受詩中之情。
4.小朋友,此時的你們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樂曲)
5.模仿練讀,想象意境。
6.角色表演:小朋友,現在請你們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一個靜靜的夜晚,站在窗前望著圓月……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臺表演,配以樂曲。
8.通過多種方式背誦積累這首古詩。
五、寫字練習,學寫4個生字
(一)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發現了什么?
2.你認為哪幾筆該給大家提個醒的?
(二)教師范寫。
重點指導“目、耳”兩字橫與橫之間的距離,“頭”和“米”的橫應寫在橫中線上。
(三)學生獨立描紅、臨寫。注意寫字時的坐姿與執筆姿勢。
展示學生作業,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一、主題來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幼兒已經有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各時各地不同的慶祝習俗,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如中秋節的歌曲、賀卡、動畫、精美的月餅盒等。
二、主題網絡:
三、主題目標:
小班: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初步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聽中秋節的故事,學習跟讀中秋節的兒歌。
3、初步了解中秋節的民俗,懂得好東西應與大家分享,萌發對家人的親情。
4、以"快樂"為中心點,帶領孩子開展中秋節前的系列活動,以此讓他們體驗幼兒園這個小家庭的團圓與快樂,激發他們樂意上幼兒園、愛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中班: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簡單了解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的美食及習俗。
2、了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通過品嘗月餅、觀察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制作燈籠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3、通過猜想和畫"月亮上有什么?"來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并讓幼兒講述自己圖畫的內容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
1、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以及我國人民過中秋節的一些風俗習慣,感受我國民族文化的豐富。
2、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民俗活動,感知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體驗親情、友情以及與家人團圓的幸福感。
3、引發幼兒觀察月亮的興趣,培養細心、持久的觀察態度。
4、欣賞不同的月餅盒、袋作品,能用多種材料和使用。
四、主題開展時間
9月13日至21日為期一個周的"快樂中秋節"活動。
五、活動類型:
1、聽一聽:聽一個關于月亮的傳說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天狗吃月》、《中秋節的由來》
2、做一做:用橡皮泥做一個月餅。
3、畫一畫:"小手畫月餅","月亮婆婆",鼓勵幼兒以繪畫的方式設計月餅圖案。
4、讀一讀:學習朗讀一首中秋節的古詩或者宋詞。例如:唐詩《靜夜思》、《中秋夜》、宋詞《明月幾時有》等。
六、主題環境的創設:
1、中秋節前,各班教師和幼兒一起創設及渲染以"快樂中秋"為主題氣氛的環境。例如"團團圓圓慶中秋"圖文并茂的主題環境創設,或者是關于"中秋節的傳統故事"的圖文并茂資料或者"中秋詩詞"等等。(9月27日檢查各班環境創設)2、"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 (適合大班)3、"慶中秋燈籠大匯演"親子制作比賽。(適合中班)4、"慶中秋燈籠大匯演"作品展示。(適合小小班、小班)5、舉辦小小作品展示"我設計的月餅圖案"。 (適合大班)
七、家園共育:
1、建議家長給幼兒講一個關于月亮的故事或教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節的古詩。
2、鼓勵家長幫助收集各種各樣的月餅盒、月餅禮品袋、中秋節賀卡、圖片、燈籠等資料創設班級環境。
八、分散活動的配合:
1、參觀月餅街--(體育館廣場月餅街,下周二)
2、級組自助餐--月餅品嘗大會(小、中班級組)
3、創意月餅比賽、親子"情意濃濃,愛滿中秋"賀卡展--(大班級組)
4、親子花燈制作大賽。--(中班級組)
活動內容建議
1、社會:《節日的街道》、《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大家一起吃月餅》、《一起過中秋》
2、語言:《月亮的遐想》、兒歌:《我與月亮的對話》、《漂亮的月餅盒》、《月亮船》
《各種各樣的月餅》、古詩《靜夜思》《月餅的味道》、《嫦娥奔月》、《明月幾時有》
3、科學:《會變的月亮》、《月亮上面有點啥?》
4、美術:《欣賞各種各樣的月餅盒包裝》、《設計月餅圖案》、《我為媽媽做燈籠》
5、音樂: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月亮婆婆喜歡我》
本文將以我校研發并實施的“中秋課程”為例,說明我們怎樣把《新教育的一年級》當作課程研發的藍本和課程實施的操作手冊,以啟發大家思考怎樣利用新教育已有的成果,輕松、快捷、高效地開發、實施課程。
一、中秋課程之范例
《新教育的一年級》這套書,以紀實性的故事來展現新教育孩子、教師及父母們怎樣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作品。書中的144個故事,都是新教育實驗的真實案例。書中有大量的課程資源與新教育各類課程的操作方法。這套書的另一大特點是按月分冊,每個月一冊,每冊一個“每月一事”的主題與相應的課程。比如九月這冊,主題是“求知”,在這冊的12個故事中,詳細地介紹了“開學節”“教師節”“中秋節”和“閱讀節”課程的設置與實施情況。因此,我校在推進“每月一事”項目時,就直接利用書上的課程資源,研發學校課程,并按照故事中花兒老師的操作方法,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
在9月這冊書上的《月光亮一周》和《中秋夜》這兩個故事就是專門講中秋課程的,特別是《月光亮一周》這個故事,講的就是由語文、數學、體育、音樂和美術等學科,整合成的全學科的中秋課程。其中,6首與月亮有關的兒歌童謠用于晨誦,8個故事用于繪本課或午讀,1支歌曲用于音樂課,也可作為中秋課程的主題歌;“中秋詩會”就是中秋課程的結束儀式。這個故事里,既有中秋課程的資源,又有課程實施的思路,還有課程整合的操作技巧,為我們學校的課程研發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二、中秋課程之開發
《新教育的一年級》給我們提供了中秋課程成功的范例,我們采用了“拿來主義”,直接把書上的課程拿到學校,一是結合學校實際,分年級增添課程內容;二是針對年級與學科特點,研發學校全學科全員參與的中秋課程。
研發的操作步驟:
第一步,學校行政和課題研發組在《學期課程方案》中規劃“中秋自然之月”主題課程。
第二步,學校課程研發組根據《學期課程方案》要求和《新教育的一年級》上的課程資源,整合各學科資源,開發出有5首童謠、3首古詩、6個繪本故事、2部電影和4首歌曲(包括一首英文歌曲),涉及晨誦、午讀和各學科課程的中秋課程。下面是我校開
發的 “中秋自然之月”課程的內
容表。
第三步,大隊部根據學校中秋專題課程內容制定課程活動方案;教導處、學科組根據中秋課程內容,細化學科教學內容,以保證課程順利實施。
三、中秋課程之實施
學校研發出了“中秋課程”,大隊部制定好《中秋課程實施方案》,怎樣把課程落實到實處,考驗著學校管理與課程推行力度。因而,學校采取了以下措施,保證了課程有效實施。
1.明確課程意義,落實學科
責任
為了確保中秋課程的有效實施,學校召開教師大會,學習《中秋課程實施方案》,明確課程意義,落實和學科課程與工作責任。
下面是學科教學內容與教師責任:
語文:
晨誦:《月亮走,我也走》《和月亮對話》《中秋夜》。
語文課:學習古詩《古朗月行》《海上生明月》《嫦娥》。
午讀:繪本故事《圓圓的月亮》《月亮,你好嗎?》《月亮的味道》《松鼠先生和月亮》《月亮生日快樂》《我帶月亮去散步》
數學:
晨誦:《月亮繞著地球跑》
《月亮》。
數學課:一年級學習比較大小;
二年級學習月歷、農歷、圓、半圓、天日、旬、上弦下弦等相關知識。
午讀:電影《猴子撈月亮》《常娥奔月》
音樂:
學習有關月亮的歌舞,一年級教《小白船》,二年級《月亮船》。
美術:
學習制作中秋有關剪紙、泥塑等,如剪中秋團花、捏月餅、捏嫦娥、捏月亮等;制作月亮、地球、太陽等頭飾或服飾。
體育:
游戲《月亮繞著地球跑》《天上有個小月亮》。
英語:
學英語兒歌或英語有關月亮的歌曲。
信息技術:
拍攝中秋課程的相片、視頻。
班主任:
教唱歌曲《天上有個小月亮》;舉行班級“中秋自然之月”課程結束儀式,總結課程成果。
通過這樣的分工,每個學科明確了教學內容,每位老師明確了自己的職責,確保課程的實施;學校利用 “榜樣+底線”的管理措施,扎實有效地推進課程。
2.分擔課程內容,合力推進
課程
開學前,颶風大姐(郭明曉老師)就以“新教育一年級”為主題對全校老師們作了新教育的通識培訓;隨后,她又示范性地執教晨誦課和繪本課,對學校教師進行新教育課程的操作培訓。但一兩次培訓并不能立即提高老師們的操作能力。為了學校教師盡快在工作中掌握新教育課程的操作方法,學校給每班配一套《新教育的一年級》作為課程操作手冊。
老師們模仿書上花兒老師在晨誦、午讀、中秋詩會中的方法操作,用在自己的課堂上,提高自己課程的操作能力,讓自己的課堂出現新面貌。
晨誦時間,整個學校詩意蕩漾,瑯瑯的誦讀聲,如波濤陣陣涌來;每間教室里的小娃娃,搖頭晃腦,樂陶陶。數學課上,《月亮》的誦讀也亮起來了,“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繞著地球跑”就隨著一聲聲的朗讀,一次次大小的比較……
就流淌到孩子的心里;而那抽象的月歷、農歷,也隨著圓月、半月變成了日與旬、上弦和下弦等數學知識,融入孩子們的生命里。美術課上,五顏六色的團花,在師生的剪刀下綻放;泥捏的月亮爬上了樹梢;嫦娥在月宮中撲流螢,玉兔在桂花樹下奔跑……中秋月餅也盛在了盤中,讓人忍不住地想啃它幾口……一個個作品,擺放在一起,又成了班級的一個大作品。中秋還未到,孩子們已在制作的過程中體會到團圓的幸福美好。體育課上,老師與孩子們戴著美術課做的月亮、地球、太陽的頭飾又玩起了《月亮繞著地球跑》《天上有個小月亮》的游戲,歡笑聲就在學校的上空久久回蕩;英語歌曲和誦英語兒歌也響起來了,久久傳唱。
各學科教師各盡其責,全學科的中秋課程就得以整體推進;同時,家校攜手的親子閱讀活動、中秋實踐活動也在不斷推進,讓學校課程整體推進。一周的中秋課程與本月的習慣養成教育也在整合進行,在各學科中秋課程推進中,堅持培養各種習慣,把習慣的養成落實到行動上,讓“每月一事”的緯線貫穿始終,用各學科課程當經線來豐富拓展課程,既保證課程的連續性,又保證了課程
的豐富性、還保證了課程的精確性。
3.主題聯結成一體,全校團結顯效果
學校以大隊部為主導,以班級為單位,舉行家校攜手的“中秋自然之月”課程告別儀式――中秋詩會,是各學科團結合作,推進課程的又一有力措施。
在準備告別儀式時,老師們團結合作,把自己在實施中秋課程中的特色呈現出來,再結合班級課程特色,調整修改補充,把6首童謠、3首古詩和6個繪本故事,2部電影和4首(一首英語歌)歌曲與一周的教育生活進行整合,全力以赴,把誦讀、寫繪、歌唱、舞蹈、講故事、看電影、做游戲、剪團花、捏月餅融為一體,力爭整體展現出中秋課程帶來的美好幸福的教育生活。
我們在各班的中秋詩會上看到,隨著歡快嘹亮的歌曲《向著明亮那方》,開啟了“中秋自然之月”結束儀式。在誦讀中秋兒歌童謠時,孩子們感受中秋節的喜慶氣氛,更深入地了解中秋文化;在回憶繪本故事、展示聽讀繪說作品時,孩子們的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月亮,以及和月亮發生的趣味故事。有孩子說,月亮跑了,但月亮已經給自己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在觀看學習活動中的剪影時,孩子們在照片中尋找著自己,同時也在精彩豐富的活動中進一步了解關于月亮傳說、中秋習俗、詩詞歌賦、中秋燈謎等傳統佳節中秋傳統文化;在和老師一起分享照片背后的故事中,有孩子說,嫦娥看到我們這么快樂,一定會后悔當時偷吃了靈丹妙藥,現在,她只能“碧海青天夜夜心”了。當然,她聽到我們的歌聲,也會少一些寂寞吧?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孩子的成長是顯著的,收獲也是巨大的。呂冬梅老師教學《古朗月行》的收獲: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才能把每件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完美,才能讓生命走向卓越 ―― 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秋課程的美好。
中秋詩會不僅卷入了老師學生,還深度卷入了新父母們。他們在告別儀式前,早早來到學校,和老師一起吹氣球,掛花籃,切水果,擺月餅,為班級大家庭的第一次團圓努力著……儀式還未開始,教室里就充滿了濃濃的中秋味。在告別儀式上,他們合唱《水調歌頭》時,婉轉的歌聲,動聽的旋律,在每個人的心中激蕩起來,把每個家庭成員的心聯結起來;孩子們在父母們的歌聲中情不自禁地“起舞弄清影”……班級大家庭的第一次團圓就這么自然而然地溫暖著每個人、激勵著每個人。
全校12個班,各班的“中秋自然之月”課程告別儀式各有特色,但每個班最后一個環節,都是吃月餅,大家團坐在一起,伴著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把活動推向。孩子們吃著月餅,分享著快樂:訴說著月亮的味道,講述著自己和中秋月下的故事……感受中秋的美好!
告別是在活動結束后,大家齊聲歡呼“月亮,你好嗎?中秋快樂!”父母們、孩子們圍在老師身邊,久久不愿離去,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充盈著整個學校、豐盈著每個人的心。
從我校的中秋課程不難看出,利用新教育已有的成果,把《新教育的一年級》當作我們研發課程的藍本,讓它成為老師們的操作手冊,學校課程的研發與實施就能變得輕松、快捷、高效,我們就能真正地過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充分地利用新教育已有的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飛,你
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詞語,力求寫規范;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查閱資料的能力;了解課文內容,以及課文中提到的與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讓學生對科學產生興趣;積累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課前準備〗
課件: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等;樂曲《春江花月夜》;學生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及有關月球奧秘的資料;描紅字帖。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引入
1.猜謎
三四五,像把弓,十五十六正威風,人人說我三十壽,二十八九便送終。(打一天體)
2.跟著老師讀兒歌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峽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3.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老師講述:“謎”字的筆畫順序。根據學生預習的字詞,出示課件:本課詞語。引導學生對這些字詞進行指名讀、齊讀、排火車讀。利用多媒體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詞語。老師:找出不熟悉的字,怎樣記住它,學生相互探討。老師板書“幕、慕”,并加以區分。“臨、奧”兩字讓學生在田字格中練習。
二 整體感知
出示多媒體課件:清幽圖片。(教師: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教師提問:說說課下你預習的詞語。(鍛煉學生預習和查閱資料的能力,學生相互交流。)教師相機指導:用夜幕降臨造句,懸掛換詞,遐想同義詞,由皎潔聯想到什么。指導朗讀。學生聯想。板書:遐想。(如:嫦娥姐姐在華麗的宮殿里翩翩起舞;嫦娥姐姐在和她的小白兔相互追逐……)
多媒體出示第一段。指導并齊讀。有感情朗讀。
教師:月球上有哪些謎呢?讓我們到課文中看一看吧!(大聲朗讀課文,讀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三 繼續探索
教師:它到底藏著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了月球,他們第一眼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呢?
讓學生在課本中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用一個詞舉例說一說。老師板書:奇異。教師指導:“登”的書寫;“奇異、荒漠、任何”的意思;用“沒有……沒有……”造句。指導朗讀。把月球上的奇異的景色讀出來,指名讀。讓我們把這十分奇異的景色告訴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吧。(齊讀這一部分。)
四 全班交流
我們原來以為月球上有嫦娥、月宮、玉兔,其實,月球與我們想象的不一樣。課件:月球的表面場景。默讀3~6自然段,你發現了哪些月球之謎,畫出來。小組討論。
老師板書:繼續探索,解開奧秘。
教師:(指生答。適時出示課件):月球是從哪來的?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月球上的塵土也有殺菌的本領嗎?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得不一樣?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早?
教師:文中省略號的作用是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作者在課文中提出了對月球的疑問,你認為月球還有哪些奧秘呢?(鼓勵學生依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疑問。)
課件:課文后面的資料袋。學生閱讀。
學生展示課下搜集的有關月球的資料。(鍛煉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
五 月亮名句
學生展示課下搜集的有關月亮的名句,并把詩句齊讀出來。使用課件出示月亮名句: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峽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學生齊讀出示的詩句。
六 實踐拓展
課件出示:小練筆。指導學生展開聯想:
很多年以后,你成了一位科學家,駕著一艘宇宙飛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尋找星空的奧秘,這時,你看到了一個奇特的星球……
〖板書設計〗
22 月球之謎
?
8《靜夜思》課時訓練(I)卷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23題;共88分)
1.
(3分)課文內容我知道。
《靜夜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人。表達了詩人________的感情。
2.
(5分)看拼音,寫詞語。
sī
gù
xiāng
dī
tóu
míng
yuè
guāng
chuáng
qián
________念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2分)選擇正確的說法(
)。
A
.
《靜夜思》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白。
B
.
《靜夜思》的作者是唐代的杜甫。
C
.
《靜夜思》表達了作者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
4.
(2分)《靜夜思》中“舉”的意思是(
)
A
.
提出
B
.
興起
C
.
抬起
5.
(4分)看拼音,寫詞語。
wāi
xié
huì
chéng
zhào
kàn
gǔ
sh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
(3分)加上偏旁組成新字,再選字填到橫線上。
①知識淵________的王老師深受同學們的喜愛。
②學校運動會上,我們班的同學齊心協力、奮力拼________,奪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名。
③舉重運動員的胳________特別健壯有力。
7.
(6分)讀句子,按順序在橫線上填上序號。
________小白兔常常給白菜澆水、施肥、拔草、捉蟲。
________小白兔向老山羊要了一包菜籽。
________白菜很快就長大了。
________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土翻松了,種上菜籽。
________過了幾天,白菜長出來了。
________小白兔把自己種的白菜送給老山羊。
8.
(5分)寫一首有關思鄉、思念親人的古詩。
9.
(1分)猜謎語。
一寸光陰。——________
10.
(4分)快來碰碰對,把字母按順序填在橫線上。
草芽________
A.夏
谷穗________
B.秋
雪人________
C.春
荷葉________
D.冬
11.
(4分)加偏旁,變新字。
青——________、________
田——________、________
12.
(2分)把句子補充完整,加上合適的標點
我的故鄉在________,我愛________
13.
(8分)比一比,再組詞。
思________ 英________ 層________ 詩________
意________ 李________ 屋________ 說________
14.
(2分)給劃線字選擇正確的意思
疑是地上霜______
A
.
以為
B
.
懷疑
15.
(8分)比一比,再組詞。
意________
成________
偉________
照________
一________
喊________
尾________
灶________
16.
(5分)默寫古詩《靜夜思》。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
(2分)選擇劃線字的正確解釋
低頭思故鄉______
A
.
思考
B
.
思念
18.
(3分)選詞詞語
①綠綠的________
A.花朵
②圓圓的________
B.草地
③香香的________
C.皮球
19.
(6分)選詞填空
A座
B朵
C條
D個
E棵
F片
公園里有一________橋,橋下有一________小河,河邊種著一________樹,樹底下有一________草地,草地上開著幾________花。一________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耍。
20.
(4分)我能把下面的詞連成句子
A電視機
B我家
C洗衣機
D有
E和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5分)看拼音,寫句子。
yè
wǎn
,wǒ
zài
yuàn
zi
lǐ
shǔ
xīng
xing.
22.
(2分)讀詩《靜夜思》,解釋詩句的意思。
(1)床前明月光________
(2)低頭思故鄉________
23.
(2分)讀詩《靜夜思》,寫出下列詩句的意思。
(1)疑是地上霜________
(2)舉頭望明月________
二、閱讀題
(共2題;共27分)
24.
(10分)讀一讀。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1)這首詩主要寫了(
)
A
.
李白十分喜愛夜晚圓圓的月亮,明亮的月亮。
B
.
李白望著月亮,思念家鄉。
(2)這首詩描寫的是________(季節)夜晚的景色。通過________可以看出。
(3)詩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
(4)看看夜晚的天空,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25.
(17分)閱讀短文,完成后面練習。
愛玩的太陽娃娃
天上的太陽娃娃喜好吹白云玩兒。
瞧,她把嘴巴鼓得圓圓的,朝著身旁的云吹呀,吹呀,吹出了一對長耳朵,一條短尾巴,一個胖肚子,一個圓腦瓜。哈,她把那朵白云改成一只小白兔啦!
太陽娃娃一邊在天上跑,一邊吹,把這朵白云吹成荷花,把那朵白云吹成白雪公主……她越吹越開心,一不小心把一朵白云吹進海里去了,自己也一塊兒滾進大海中。
啊,她在海里把那朵白云吹成了一朵漂亮的白浪花。
(1)短文共有________個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__句話。
(2)太陽娃娃都把白云吹成了什么?找一找,圈出來。
(3)找出短文中寫小白兔樣子的句子。
(4)太陽娃娃還會把白云吹成什么呢?趕緊寫一寫吧。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23題;共8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2-2、
22-3、
23-1、
23-2、
23-3、
二、閱讀題
(共2題;共27分)
24-1、
24-2、
24-3、
24-4、
25-1、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