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數學家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蘇步青,蘇步青1902年9月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里。雖然家境清貧,可他父母省吃儉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學。他在讀初中時,對數學并不感興趣,覺得數學太簡單,一學就懂。可是,后來的一堂數學課影響了他一生的道路。那是蘇步青上初三時,他就讀浙江省六十中來位剛從東京留學歸來的教數學課的楊老師。第一堂課楊老師沒有講數學,而是講故事。他說:“當今世界,弱肉強食,世界列強依仗船堅炮利,都想蠶食。中華亡國滅種的危險迫在眉睫,振興科學,發展實業,救亡圖存,在此一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有責任。”他旁征博引,講述了數學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中的巨大作用。這堂課的最后一句話是:“為了救亡圖存,必須振興科學。數學是科學的開路先鋒,為了發展科學,必須學好數學。”蘇步青一生不知聽過多少堂課,但這一堂課使他終身難忘。
2、陳景潤 (1933—1996) ,陳景潤不愛玩公園,不愛逛馬路,就愛學習。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有一天,陳景潤吃中飯的時候,摸摸腦袋,哎呀,頭發太長了,應該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見了,還當他是個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飯碗,就跑到理發店去了。
3、華羅庚,華羅庚出生在一個擺雜貨店的家庭,從小體弱多病,但他憑借自己一股堅強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終于成為一代數學宗師。
(來源:文章屋網 )
快到暑假了,孩子都興奮起來了,有的回老家,有的去親戚家,有的去外地游玩等等各種安排,說起暑假時間,你們知道內蒙古中小學暑假放假時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2021年關于內蒙古中小學暑假放假時間匯報,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2021年內蒙古中小學暑假放假時間匯報呼和浩特:義務教育學校7月10日至8月31日,高中學校7月17日至8月31日止。
包頭:中小學和中職學校暑假從7月17日到8月31日,高中從7月24日到8月31日
赤峰:義務教育學校放假時間為7月15日;高中學校放假時間為7月22日。小學、初中9月1日開學上課;高中學校8月28日上課,新高一不得早于8月15日前開學上課。
2021年暑假注意事項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
學生及家長要減少不必要外出,原則上不前往國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不跨省長途旅行、不參加集聚性活動。
防溺水事故
暑假是孩子溺水事故高發期。家長要切實監控好孩子,隨時提醒教育孩子做到防溺水“七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在河邊、池塘、水庫、堤壩嬉戲玩耍;不得擅自下水救援。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時避免手拉手盲目救援,要立即尋求成人幫助。
防交通事故
外出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年齡未滿12周歲兒童不得租賃共享單車上路騎行。橫穿馬路時須走人行道;不在馬路上追逐、嬉戲,不能邊走路邊看書。乘車時,不將身體任何部位伸出車外。合理安排出行時間,避免因趕時間造成交通意外。
防食物中毒事故
不采摘、采購、食用自己不熟悉、不常食用或顏色鮮艷的野生菌類。不將多種野生菌混合加工食用,烹飪時一定要煮熟炒透。暑期氣溫高,食物容易腐敗變質,要教育孩子不買、不吃無廠名廠址、無生產日期、無保質期的產品(即“三無”產品)或腐敗變質食品;不與陌生人交談,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未經大人準許,不隨便吃不知道的食物。
優秀學生暑假學習計劃范文手里拿著成績單,看著這分數心里真不是滋味。雖說考試前我生了場病,考這分數情有可原。但總的原因還是我沒有認真學習,造成基礎不牢固,無法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面對考試。想著平日里父母為我的學習操碎了心,心里總有一種愧疚感。暑假來臨,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彌補我學習上的不足。我的暑假學習安排是這樣的:
一、每天堅持聽一個小時的英語
由于某些因素,讓我們在英語水平上與經濟發達地區的孩子們有一定的差距,但我相信只要我肯努力,也能追上他們,并比他們做的更好。
二、堅持背誦語文古詩詞和英語單詞
在高考中語文默寫占得分值雖不是很大,但俗話說“一分也能壓倒眾多人。”就像在這次考試中,我就因沒好好背古詩詞,連屈原《離騷》中的千古名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都不會寫,讓我白白丟了許多分。并且在寫作文時,可以引用許多古詩詞。如在寫面對困難時的態度,可以引用李白的“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等等。背英語單詞更為重要,閱讀時連單詞的意思都不知道,那你該如何答題;寫作時連單詞都不會拼寫,那你該如何的高分……
三、多做理綜題
只會一味的死記硬背公式是不會在理綜上拿到高分的。理綜注重的是靈活運用,只有多做題,題型見多了,遇到相似的題就知道該如何下筆。像我在那抓破腦袋想這題應用什么公式,好不容易公式想出了卻不知道該如何解題,時間浪費了分也丟了。
四、整理筆記
回顧以前所學的知識。學過的知識只有不斷回顧才能讓它記憶深刻。像我總是把以前所學的知識全都堆積到考試前幾天來復習,這種做法不僅沒有效果還讓我越復習越緊張。把筆記整理幾遍可以發現哪些知識是重點,哪些知識自己還沒吃透等等。
五、利用網絡多和別人交流
網絡是個很好的交流平臺,我們可以在網上與他人互相交流學習經驗,了解大學的招生信息等等。
“所謂天才人物指的就是具有毅力的人,勤奮的人,入迷的人和忘我的人。”我會充分利用好這個暑假,以最好的狀態去面對新學期的到來。
盡管在此之前,我也曾出去過幾次,但每次都是以聽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為主,所看到的都是經過了層層包裝的課堂實況。而這次的上海之行,我算是真正目睹了全國頂級專家的風采,聽了他們各具特色的前沿講座。雖然我不能做到照單全收,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到的教學思想、全新的管理體制,對我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無不起著引領和導向作用。這次培訓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為科研型教師的信心。
培訓第一天,我們聽了上海市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程華校長的講座,感觸頗深。程華校長在介紹自己學校的管理體制時說到:做為一校之長,不但要改善自己的思維方式,使自己具備現代的創新思維,還要善于發現哪些方面是學校教育的弊端,要學會打破常規進行逆向思維。做到一看,二想,三通過。例如他們學校的學生早晨上學推遲一刻鐘、考試不限時答題、開設情感宣泄校本課程等,每項嘗試,都在同行中和社會上引起反響。雖然我不是校長,但作為一個管理和教育著六十個孩子的老師,程校長的思想對我們同樣有著指導意義。
第二天我們又聽了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教所所長王潔博士關于《校本研究與教師發展——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學研修》的講座。身處教學第一線的我們,一聽說教科研,都或多或少地感到有點茫然,我們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教書,改作業,怎么會有時間和精力開展教科研呢?
聽了王潔教授的講座,我茅塞頓開,原來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也能開展教科研活動。王教授為我們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學研修。她的講座使我明白:可以以課例為載體,通過“教學設計——課堂觀察——反饋”這樣的流程展開研究。她以某老師上“100以內的退位減法”為例,讓我們深入理會了這種研究的開展。
這位老師第一次上課:他讓學生說出一種計算方法,就當解決了問題,僅停留在讓學生“重復再說一遍”及大量的練習中。經過他們的觀察與反思,覺得教學應突出解題的多樣性,不應只是方法的重復記憶;第二次上課:他能啟發學生多想辦法,且以“自主嘗試——小組交流——全班反饋”的形式進行。這樣的教學明顯比第一節更強調了解題的多樣化。但細心的他們發現,學生所想的辦法雖然多,但他們對各自所想的方法互不了解,且欠方法的優化意識。在他們的深入觀察研究下,查出問題的癥結在于:老師啟發學生多想辦法時欠適時的介入,未能引發學生交流方法、比較方法的異同及優化方法的意識;第三次上課:他吸取了前以上教訓,在引導時不但注意讓學生多想辦法,還鼓勵學生“聽懂他的意思了嗎?你的辦法與他不同在哪里?”于是,學生不僅想自己的辦法,還關注別人的辦法,懂得進行各種方法的比較,懂得篩選好的方法幫助自己進行計算。
以上課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老師在教學行動中學習、在教學行動中研究的全過程。同樣,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研修形式進行實實在在的研究。正如王教授所說,這種研修的目的是為了“改進教學,發展自我,追求成功,為自己而研究,同時也研究自己。”如果一個教師,能堅持進行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教學研修,既可以改進我們的教學,更可以促進校本教學研究的開展,促進學校教科研的推進。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還聽了楊玉東、周仁良、陳仲梁等專家的講座,真可謂是場場精彩,句句驚人,字字珠璣。尤其是楊玉東博士關于《課堂觀察技術與診斷——如何提高日常教研活動的有效性》的講座。他不僅指出:當前學校教研活動中普遍存在“任務布置多,深入研究少”;“以應付考試為中心”等弊端。而且還指出了老師們對校本研究的困惑,并針對種種困惑提出:提高日常教研活動有效性的方法之一在于學會做課堂觀察與診斷。同時他還指明了課堂觀察與診斷中的各個環節應該“如何”操作,可以說是“手把手”地教我們做教研。楊玉東博士的講座信息量大,思維嚴謹。他的講座凝聚了上海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同時也把他們對教育科研的執著與熱忱,展現得淋漓盡致。
關鍵詞:土工布軟體排 崩岸治理
1、崩岸治理試驗工程的選點立項及整治方案的依據
1.1崩岸治理試驗工程的選點立項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在完成了屬于長江中游末端的江西省江新洲崩岸治理試驗工程后,派出有關專家隨同安徽省水利廳科技處領導考察了屬于長江下游感潮河段的安慶與蕪湖市有關崩岸險段,最終確定在蕪湖市東梁山下崩岸嚴重的河段開展崩岸治理試驗工程。該段位于長江下游馬鞍山河段進口處右岸,蕪湖與當涂交界處的蕪湖市境內,東梁山下游1.7 km處,對應蕪當江堤樁號24+300~25+150(護岸樁號1+174~2+024),全長850 m,是蕪當江堤護岸工程的一部分。蕪當江堤座落在河漫灘沖積地層上,為松散的二元結構,堤外岸灘較窄。護岸工程所處河段的進口有東、西梁山對峙,水流過東、西梁山結點后江面驟然展寬,形成水位降落和水流擴散,造成東梁山下江岸沖刷、崩塌,加之進口段主流右擺,引起下游河段的河勢變化,對馬鞍山河段穩定不利。為保證蕪當江堤防洪安全,有利于馬鞍山河段的河勢穩定,實施東梁山崩岸治理試驗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該工程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中水科水利水電設計院設計,于2002年1月編制完成《蕪湖市東梁山崩岸治理試驗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安徽省水利廳于2002年2月1日以皖水基[2002]105號文批復,核定工程總投資815萬元。
1.2東梁山崩岸治理試驗工程整治方案的依據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根據國家計委“水利科技救災實用技術推廣項目”的要求與江西省水利廳協作,于1999年12月底至2000年5月底,在長江九江河段開展了崩岸治理工程的試驗研究工作。試驗工程位于江新洲洲頭北岸崩岸頻發段,總長1000m。經過汛期和枯水期考驗,試驗段崩岸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2001年3月由水利部國科司又組織了成果鑒定。在試驗工程中使用了一些新的工程措施和施工方法。取得了三項護坡工程措施的實用新型專利,一項拖拉鋪排施工方法的發明專利。
2、東梁山試驗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技術要點
長江中下游河道, 由于河床的沖淤、上游來水來沙的變化、江中的無序采沙及河岸地質條件不同等原因,引起河道演變、主流擺動, 常出現崩岸現象,如何穩定河勢的變化而控制新崩岸的產生,護岸工程既能具有抵抗水流沖刷的能力,又能適應被護河岸產生變形的能力。經過實體模型試驗和工程實踐,對于單程拋石護岸而言,在崩岸頻發河段,岸坡基礎亦很差的條件下,將水上護坡工程設計成鋼筋混凝土框架梁加錨樁,通過錨定溝與排體的加筋帶,使水上、水下護坡工程連成一個抗滑而保持穩定的整體,更顯出其優越性,這也是東梁山崩岸治理試驗工程中設計模袋護岸的一個技術要點。東梁山崩岸治理試驗工程由水上護坎和水下護岸兩部分組成。水上護坎型式為帶錨樁的鋼筋砼框架梁,內鋪砼預制鎖塊;水下護岸采用復合土工布軟體排再進行水下拋石壓重的護岸新技術。是我省在長江干堤上引進新材料治理崩岸的首項試驗工程。
2.1水上護坎
水上護坎是由帶錨樁的鋼筋混凝土框架梁和框架梁內鋪制預制混凝土鎖塊組成,每50米左右為一個獨立的框架結構單元,每個獨立框架結構單元有6根斜梁,分成五個小框每5格,每個單元框架梁的頂梁與底梁長度均為50m左右,其中每隔10米左右設有一根斜梁,梁的橫斷面尺寸均為20cm×40cm(寬×高),框架梁陡坎的坡度設計最陡為1:3。錨樁的橫斷面尺寸為20cm×20cm,長度為2-3m,錨樁與梁用混凝土澆筑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錨定結構。
2.2水下護岸
水下護岸采用軟體排拋石壓重一種新型護岸形式,由水下軟體排和水下拋石組成。水下軟體排沿寬度方向布置3條充沙管袋,管袋長度同于橫向長度;沿橫向長度方向每隔5m布置1條充沙管袋,管袋長度同于寬度。每條充沙管袋直徑0.40m。水下拋石設計確定拋石粒徑為20~40cm,塊石重量為20-70kg,石質堅硬,無風化。
軟體排拋石壓重是一種新型護岸形式,其方法是在復合土工布排上特定部位的管袋灌注天然沙,做成軟體排鋪在水下岸坡,形成水下坡面防護,防止水流沖刷岸坡,再在軟體排上拋石增加穩定與糙率,這種方法稱為軟體排拋石壓重護岸。試驗工程在實施過程中創造了水下拖拉鋪排方法(包括拖排船只改裝的方案及拖拉鋪排的施工程序)。克服了水深流急中鋪排的困難,讓排體貼著河岸移動,可使其受水流的沖力最小。采用在岸坡上充灌,再向水下拖排的施工方法。搶回了時間,使工程按期完成。墊土工布拋石護岸工程技術在國外已有,但在長江上則沒有成熟的經驗,因為在水深流急的長江上預鋪土工布確實有難度。由于掌握了充沙模袋及水下拖拉鋪排技術,使墊土工布拋石的護岸工程在長江上得以完成。
3、東梁山試驗工程的建設管理
【關鍵字】濕陷性黃土;化學加固;施工技術
1. 引言
我國濕陷性黃土分布很廣,各地區黃土的差別很大,地基處理時應區別對待,并結合以下特點:1)濕陷性黃土的地區差別,如濕陷性和濕陷敏感性的強弱,承載能力及壓縮性的大小和不均勻性的程度等;2)建筑物的使用特點,如用水量大小,地基浸水的可能性;3)建筑物的重要性和其使用上對限制不均勻下沉的嚴格程度,結構對不均勻下沉的適應性;4)材料及施工條件,以及當地的施工經驗。
2. 化學處治原理
在我國濕陷性黃土地區地基處理應用較多,并取得實踐經驗的化學加固方法包括硅化加固法和堿液加固法,其加固機理如下:
硅化加固濕陷性黃土的物理化學過程,一方面基于濃度不大的、粘滯度很小的硅酸鈉溶液順利地滲入黃土的孔隙中,另一方面溶液與土的互相凝結,土起著凝結劑的作用。
單液硅化系由濃度10%~15%的硅酸鈉溶液加入2.5%的氯化鈉組成。溶液進入土中后,由于溶液中的鈉離子與土中水溶液鹽類中的鈣離子(主要為CaSO4)產生互換的化學反應,即在土顆粒表面形成硅酸凝膠薄膜,從而增強土粒間的連接,填塞粒間孔隙,使土具有抗水性、穩定性,減少土的滲水性,消除濕陷,同時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其化學反應式如下:
Na2O.nSiO2+ CaSO4+mH2OnSiO2.(m-1) H2O+ Na2 SO4+Ca(OH)2
在反應初期,硅酸凝膠薄膜的厚度很小,只有幾微米,因而它不妨礙以后壓入溶液的滲透流動,但相隔幾小時后,由于凝膠大量生成,土中孔隙被硅酸凝膠充填,毛細管通道被堵塞,使土的透水性降低。盡管硅酸凝膠薄膜的厚度很小,但是它有足夠的強度,能使土在溶液飽和的初期,不會由于外荷作用而產生過大附加下沉。隨著膠膜逐漸加厚和硬化,土的強度也隨著時間而增長。在加固后前半個月,土的強度增長速度最大,而且在一年以后仍有所增長,當土樣在水中浸泡時,仍可觀察到黃土在繼續硬化。硅化加固中,由于黃土中鈣、鎂離子參加反應,生成硅酸凝膠,但土體達到一定強度,為了提高加固土體的早期強度,以減少加固過程中附加下沉,可采用加氣硅化法,加氣硅化一般用CO2和氨氣,一般使用CO2較多。即首先在地基中注入CO2氣體,使土中空氣部分被CO2占據,使土活化,然后灌入水玻璃溶液,再灌CO2,由于堿性水玻璃強烈吸收CO2,形成自真空作用,促進漿液均勻分布于土中,并滲透到土的微孔內,可使95%~97%的孔隙被漿液充填,加固土體的透水性大大降低,地基經過加固后,浸水后的附加下沉量極其微小,濕陷性已完全消除,其地基層縮變形量很小,與天然地基相比,其變形模量,以及地基承載力大大提高。
堿液加固:利用NaOH溶液加固濕陷性黃土地基在我國始于20世紀60年代,其加固原則為;NaOH溶液注入黃土后,首先與土中可溶性和交換性堿土金屬陽離子發生置換反應,反應結果使土顆粒表面生成堿土金屬氫氧化物,例如:
2NaOH+Ca2+2Na++ Ca(OH)2
2NaOH+ Ca2+( 土粒) 2Na+( 土粒)+ Ca(OH)2
這種反應是在溶液滲入土中瞬間完成的,它所消耗的NaOH僅占加固土所用的一小部分。
土中呈游離狀態的SiO2和Al2O3,以及土的微細顆粒(鋁硅酸鹽類)與NaOH作用后產生溶液狀態的鈉硅酸鹽和鈉鋁酸鹽,如:
2NaOH+nSiO2Na2O+nSiO2+H2O
2NaOH+m Al2O3Na2O. m Al2O3+ H2O
在氫氧化鈉溶液作用下,土粒(鋁硅酸鹽)表面會逐漸發生膨脹和軟化,相鄰土粒在這一過程中更緊密地相互接觸,并發生表面的相互溶合。但僅有NaOH的作用,土粒之間的這種溶合膠結(鈉鋁硅酸鹽類膠結)是非水穩性的,只有在土顆粒周圍存在Ca(OH)2的條件下,才能使這種膠結物轉化為強度高且具有水硬性的鈣鋁硅酸鹽的絡合物。依靠這些混合物的生成,使土粒相互牢固地膠結在一起,強度大大提高,并且有充分的水穩性。
當土中可溶性和交換性鈣、鎂離子含量較高時,灌入NaOH溶液即可得到滿意的加固效果,如土中的這類離子含量較少,為了取得有效的加固效果,可以采用雙液法,即在灌完NaOH溶液后,再灌入NaCl溶液。這時,后者與土中部分NaOH發生作用,生成Ca(OH)2,部分CaCl2也直接與鈉鋁硅酸鹽絡合物生成水硬性的膠結物,其化學反應如下:
2NaOH+ CaCl22NaCl+ Ca(OH)2
Na2O.SiO2. m Al2O3.X H2O+ CaCl2CaO.nSiO2. m Al2O3.X H2O+2NaCl
堿液加固的適用范圍,自重濕陷性黃土地基能否采用堿液加固,取決于其對濕陷的敏感性。自重濕陷敏感性強的地基不宜采用堿液加固。
3硅化加固法的施工工藝
硅化加固主要材料為水玻璃,主要設備為注漿管、打孔機(帶腳架或其他機械成孔機)分配器、溶液罐、注漿泵、膠皮管(帶壓)壓力表和滑輪等。注漿孔的布置原則,應能使被加固墻體在平面和深度范圍內能造成一個整體。
硅化加固濕陷性黃土地基的施工,可分以下幾個步驟:
(1)成孔打入注漿管。硅化施工一般從天然地面或基礎底面以上1.0~1.5m 的覆蓋層開始,按照設計的注漿孔放線定位。注漿管的打入可采取分批、分段流水作業,自外向里間隔進行。
(2)漿液配置當水玻璃(硅酸鈉)溶液的濃度大于硅化加固要求的 濃度時,應加水稀釋,稀釋1L硅酸鈉溶液的加水量x ( L) 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a1為稀釋前的硅酸鈉(水玻璃)溶液比重,一般為1.45~1.53;a2為加水稀釋后硅酸鈉溶液的比重,采用單液硅化時,一般為1.13~1.15。
漿液配料時,先將未稀釋的水玻璃溶液盛入容器內,把2.5%的氯化鈉溶液和按上式算出的用水量徐徐到入容器,攪拌均勻,用比重計檢查其濃度,符合要求時即要將配好的溶液盛入注漿用的容器內,并立即使用,放置時間不宜超過4h,以免沉淀和形成凝膠。
每注漿管加固一層土所需的水玻璃溶液用量V(L)可按下式計算:
V=πR2LQ
式中:R為加固半徑,m ;L為加固一層土的厚度;Q為加固
1m3土體的溶液用量,L/ m3。
(3)往地基內注漿。注漿與打注漿孔的程序相同,一般自上而下分層進行,注漿管打入設計標高以后,應及時連接注漿設備,向土中注入漿液。接管及注漿時,不得將注漿管搖動,以防管壁與周圍土由于松動而產生縫隙,造成冒漿,注漿壓力一般為1~2Mpa,注漿速度為2~5L/min。
4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化學加固法在濕陷性黃土中的應用,系統的分析了化學加固法的原理和施工工藝,對實際工程提供技術參考。
參考文獻
[1] 黃卜維. 化學加固法在公路軟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11(07)